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46886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一、备课1.精准把握课标教材。及时学习把握课程标准新变化、新要求,准确领会和把握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和学科核心素养;坚持素养导向,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把“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贯穿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读初中阶段全套教材,熟悉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意图、特点和各年级间教材的衔接关系,做到各学科之间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教学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2 .有效开展备课活动。坚持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开展备课活动。(1)集体备课: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年级学科备课组,制定集体备课制度,发挥学科中心教研组的优势和引领作用。集体备课要做到“三为主”“三备”“四定”备课基本要求,

2、紧紧围绕校情、学情、师情等基本情况,在规范的基础上开展富有特色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集体备课实效。“三为主”:以章节(单元)为主、以课程核心重点问题为主、以学生学习难点关键环节为主。“三备”:一是集体备课前的个人略备(了解课标要求、熟悉教材内容、预估学生问题);二是集体备课,讨论教学设计聚焦问题解决;三是集体备课讨论之后的个人独立备课。“四定”:定时间地点、定内容主题、定问题清单、定主备人主持人。(2)个人备课:教师个人备课要突出问题设计、情境设计、学习活动设计、评价与学习指导设计,强化操作导向,落实课程目标。杜绝对集体备课没有根据本班实际进行个性化二备、使用旧教案、照搬或者以网上教案为主、无教

3、案进行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功能,严禁用多媒体课件替代教案。45岁以下教师原则上应手写详细教案。二、课堂教学3 .遵守课堂基本规范。(1)每一节上课教师要负责检查、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班主任落实去向。学生离校前最后一节课,任课教师要交代途中安全事项。(2)教师着装符合职业特点,整洁、端庄,不得赤身或穿无袖背心、拖鞋上课,不得酒后上课,课堂中不接打手机、不抽烟、不打瞌睡、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杜绝迟到、早退、拖课。体育课教师上课须穿运动服、运动鞋。(3)课堂上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用普通话教学。原则上室内课堂不得使用扩音器(“小蜜蜂”)。(4)教师不得随意调课和离开教学现场,杜

4、绝上课时间教学现场无教师现象。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确保课堂安全。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依法合理行使教育惩戒权。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使用侮辱性、讽刺性语言批评学生,严禁冷暴力漠视学生。4 .突出学科育人价值。(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得在课堂上散布违反党和国家意识形态,违反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教书育人基本宗旨的言论,不得散布封建迷信以及淫秽内容,不得在课堂上传播、从事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应营造平等、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学科德育要求,提高学科育人实效。5 .切实提高教学实效。(1)发挥教师主导和引领作用,突出

5、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积极探索创新,善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情境式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项目化学习。充分利用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融合与综合应用,教学中做到优学、启思、引行、领悟。(2)合理安排阅读、讨论、练习、实验等学习活动。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实验教学,不得以讲实验、画实验、看挂图、看视频等方式代替学生动手实验,注重实验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意志品质。三、作业布置与批改6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控制作业总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精心设计和布

6、置作业。学校应统筹各学科作业,控制作业总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严格落实“双减”要求;集体备课组应注重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开展作业设计研究,不断提高团队作业设计能力水平和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技巧;学科教师之间要协调统筹作业布置量,确保初中学生每天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综合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严禁布置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7 .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及时规范批改。教师要明确作业要求,规范作业格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

7、袭。对未完成或抄袭作业的学生,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密切配合,及时批评教育并要求补做或重做。通过反复检查落实,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作业及时全批全改,要一题一批,无错细漏批现象。作业批改正确规范,评语恰当,有日期、有等级、有激励性语言,杜绝只批不改现象。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及学生自批自改作业。加强面批讲解,有针对性地反馈作业完成情况,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四、课内外辅导8 .有效加强分类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践行全纳教育理念,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个别化指导和培养。要关爱帮扶学习有困难和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健全完善辅导教师个别帮扶制度

8、,注重学法指导,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树立。9 .积极组织课后服务。加强学生课外学习活动指导,开展学业辅导,组织艺术、体育、劳动、科技、文学等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挖掘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五、考试与评价10 .规范考试管理与运用。严格按照规定组织考试,不得以测试、测验等名义变相组织考试。注重对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全面诊断教与学的情况,做到教、学、考有机衔接,发挥考试评价导向作用。初中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期中、期末各一次);初中毕

9、业年级在下学期总复习阶段可适当组织1-2次模拟考试,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初中各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和初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11 .规范评价方式与运用。落实“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综合评价方式。关注学习过程,倡导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采用观察记录、成长手册、作品展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发挥评价的诊断、调节、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评价手段和工具,提高评

10、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系统性,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六、教研管理12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学校要立足校情对校本教研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要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激励和保障机制,指导教师有计划地实施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3 .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教师应全面开放课堂,随时接受推门听课;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处主任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其他行政班子和专任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听评课记录要反映教学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并结合集体备课或教研活动开展研讨,促进提升。鼓励老教师与新教师互相

11、听评课,鼓励教师跨学科听课。14 .规范开展校本教研。教研组原则上每周开展教研活动1次;规范和落实“五定”要求(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定记录人);教研组活动方式要丰富多样,如专业理论学习、专题讲座、评课议课、片段教学、说课、说题命题、说作业设计等;教师要及时对教研、教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每学年撰写一篇教研课改方面的经验总结或论文;教研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精心组织,提高校本教研水平。15 .开展校本课题研究。要确立促进学校发展的核心课题,形成教科(研)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等不同层面、有针对性的子课题或微型课题,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提升学校教育科研水平。树立“问题即课题”的

12、教研思想,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突出矛盾,积极探讨课题小型化,形式多样化,成果实用化的校本研究模式。16 .拓展教研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集团、中心教研组、工作室、校际教研交流活动,努力搭建县外教研交流平台;每学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综合或专题教学研讨会,举行一次面向家长的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积极总结和推广课改成果。17 .认真落实教学反思。教师要适时通过课后反思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每学期有一篇较为完整、全面的教学反思。要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明确方向。反思篇数应达所任学科实际课时数的70%以上,每篇次反思字数不少于200字。18 .加强教研检查指

13、导。各校教务(教导)处要做好各教研组和备课组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检查与落实,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教学常规工作正常实施。一是要建立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月查制度,由教务(教导)处和教研组定期(每学期不少于4次)检查、评估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培优辅差等情况,做好检查记录,并进行量化评分。学校行政值日人员,每天上、下午应进行一次巡课,检查教师是否按计划安排进行授课,并做好巡课记录。二是每学期末要组织1次形式多样的教学质量全面分析,通过调查分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县每学年对各校的教学常规执行和教育质量情况,采用检查、检测、抽查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估。七、家校沟通19 .落实家长学校培训制度。每学期召开不少于1次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师、家长与家长委员会委员座谈会。每学期均设立学校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走进课堂,争取家长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依托家长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至少举办2次4课时家庭教育指导。20 .落实教师家访制度。班主任每学年应当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家访,科任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随机协同班主任进行实地家访。鼓励和支持教师创新家访形式,充分发挥电话、微信、QQ等媒介作用,及时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业表现,了解掌握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对学生学业、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实现家校常态有效沟通,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