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三角洲沉积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6925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0.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三角洲沉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第三章三角洲沉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三章三角洲沉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第三章三角洲沉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第三章三角洲沉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三角洲沉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三角洲沉积ppt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三角洲沉积体系,第一节 概述当河水携带着大量沉积物流入一个相对静止和稳定的蓄水盆地时,在二者的汇合处将沉积物堆积下来,这个沉积体-即三角洲。如果蓄水盆地是大陆内部的湖泊,这个三角洲被称为湖泊三角洲,如果是海洋则称为海相三角洲。,三角洲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现代三角洲的陆上部分是人口稠密的经济发达区,古代的三角洲沉积则因赋存有丰富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研究的需要对三角洲从不同侧面加以概括。对三角洲的命名亦各种各样,如建设性和破坏性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等,有人用鸟足状三角洲、朵状三角洲和尖头状三角洲来对三角洲命名。也有人根据注

2、人蓄水盆地冲积体的不同类型来对三角洲加以概括,如将冲积扇直接注入蓄水盆地形成的沉积体称为扇角洲,将辫状河注入蓄水盆地形成的沉积体称为辫状河三角洲。还有人根据蓄水盆地水体深浅,将三角洲区分为深水三角洲和浅水三角洲。,Galloway W E提出的三角洲分类,可以说是最早的较为系统的三角洲分类。他收集了近30个近代和古代海相三角洲资料,并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提出了以河控的、浪控的、潮控的为三个端元类型的三角图解的分类体系。,在三角洲分类图中,还给出了伸长状、朵叶状、弓形(尖头状)、河口湾(港湾状)三角洲的位置。,这一分类着重考虑的蓄水盆地的特征,即波浪和潮汐能量的强弱,对注入蓄水盆地的冲积体只考虑

3、了曲流河,而没有考虑冲积扇和辫状河。Galloway和薛良清合作(1988),建立了一个包括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在内的三角洲扩展分类。,这一扩展分类综合考虑了冲积体和蓄水盆地两方面的特征,对三角洲概括比较全面。但是,这些分类所考虑的主要是海岸地带所发育的三角洲,有些三角洲在这些分类中仍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如浅水三角洲和水下分流河道型三角洲,这些三角洲在许多大型坳陷湖盆中是常见的。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十分完美的三角洲分类,这与决定三角洲类型的因素十分复杂有关。,第二节 三角洲的作用及控制因素1.三角洲的控制因素,(1)河流的作用(2)蓄水体(海、湖水体)的密度

4、与河水密度差异(3)蓄水体的水动力作用(4)河口区海底地形(5)蓄水盆地的构造特征,(1)河流的作用:河流的流量和输砂量是形成三角洲的物质基础(2)蓄水体(海、湖水体)的密度与河水密度差异: 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为高密度流动,沿底部流动,(2)蓄水体(海、湖水体)的密度与河水密度差异: 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为等密度流动,属轴状喷流,(2)蓄水体(海、湖水体)的密度与河水密度差异: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为低密度流动,属严格的平面喷流类型。通常发生在河流入海处,(3)蓄水体的水动力作用:波浪、潮汐、海流可对河流输入的泥砂进行改造和再分配,改变着三角洲发育的形状(4)河口区海底地形:河口区海底坡度小

5、,水体浅,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5)蓄水盆地的构造特征:水盆地相对稳定,或沉降缓慢,沉降速度小于或略等于沉积速度,对三角洲的形成和保存有利,2.三角洲的发育过程,(1)河口砂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河流入海的河口区,水流展宽和潮流的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下沉而堆积成水下浅滩。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成新月型河口砂坝。水流从砂坝顶端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分支河道向前发展,在河口处又会出现新的次一级河口砂坝,2.三角洲的发育过程,(1)河口砂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 (2)决口扇的形成与三角洲的延伸: 分支河道不断向海延伸,河床淤高。洪水季节洪流冲决天然堤,沉积物

6、逐渐淤积而成决口扇。三角洲的废弃和发育相互转化,交替出现,结果各三角洲彼此连接和部分叠合,形成三角洲复合体,一 扇三角洲沉积 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三、曲流河三角洲体系,第三节 三角洲的分类及特征,一、扇三角洲沉积,1.扇三角洲的概念 2.扇三角洲的发育的条件 3.扇三角洲环境的划分及沉积相特点 4.扇三角洲的沉积特点,1.扇三角洲的概念,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包括旱地扇和湿地扇)提供物源,在活动的扇体与稳定水体交界地带沉积的沿岸沉积体系。它代表含有大量沉积载荷的冲积扇与海或湖相互作用的产物。,2.扇三角洲的发育的条件,地形条件-临近山区的盆地边缘,高差变化大,坡度陡是扇三角洲发育的最有利和最

7、基本的条件。一般距山区越近,坡度越陡,越易发育扇三角洲地质构造条件-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常与同沉积期大型断裂带相伴。从大地构造背景来看,沿大陆碰撞海岸、岛弧碰撞海岸、拖曳-边缘海岸以及克拉通内部的裂谷盆地或其它断陷盆地的岸边对扇三角洲发育最为有利。如我国中新生代许多断陷盆地中发育的扇三角洲。气候条件-在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类型的扇三角洲形成。(a)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发育旱地扇三角洲(如死海西岸扇三角洲);(b)潮湿的热带和温带地区易形成湿地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如牙买加的耶拉斯三角洲); (c)在寒冷潮湿的冰水冲积平原有利于辫状河平原三角洲或辫状河三角洲的发育(如阿拉斯加科珀河扇三角洲

8、)。,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3.扇三角洲环境的划分及沉积相特点,(1) 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平原是扇三角洲的陆上部分,包括从扇端至岸线之间的近海平原地带。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扇三角洲平原具有旱地冲积扇的沉积特征;在潮湿区的扇三角洲平原则以发育砾质辫状水系沉积为特征,(2) 扇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前缘亦称过渡带,位于岸线至正常天气浪基面之间的浅水区 河控型扇三角洲前缘是湖泊扇三角洲的特点,以各种粒级的砂和粉砂为主,也常有砾石沉积。粒度变化向盆地方向变细,砂层中交错层理发育,底部具大型冲刷面。,(3) 前扇三角洲-前扇三角洲是指扇三角洲的浪基面以下部分,向下与陆架泥或深水盆地沉积过渡 发

9、育在宽阔陆棚上的扇三角洲的前三角洲沉积主要为临滨-远滨的粉砂和泥质沉积,与陆棚泥呈互层产出。,前扇三角洲 扇三角洲前缘 扇三角洲平原,退积型扇三角洲,进积型扇三角洲,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1)单个的扇三角洲的陆上部分一般比较小,通常在几十平方千米左右,平面形态多为扇形。 (2)扇三角洲沉积体向陆方向通常都以断层为界,其近源沉积物(扇根)常以角度不整合超覆在古老的基岩地层上, (3)扇三角洲的组成均为砾石、含砾砂和砂等粗碎屑沉积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比较低,反映其距物源区比较近,搬运距离短,沉积迅速的特点。 (4)扇三角洲沉积体几何形态和粒度变化一般为楔形,从山前向盆地(海或湖)方向变薄变细,逐

10、渐过渡为盆地相而消失; (5)单个扇三角洲的垂直层序一般呈向上变粗的特点; (6)扇三角洲层序的厚度和延展范围受边缘断裂差异升降幅度控制。单个扇三角洲沉积层序厚可达几十米,而发育在板块边缘经历很长时期的扇三角洲层序可厚达几千米,延长几十千米。,我国湖泊扇三角洲沉积特征:由于离物源区很近,是一个相带发育不完整的沉积体系沉积物粒度较粗,结构及矿物成熟度均很低,矿物成分与物源成分密切相关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包括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及冲刷面构造,含植物化石平原面积一般较小剖面上片状颗粒流砂、片状牵引流砂、碎屑流砂及河道砂频繁交替形态受沉积物的来源和水体搬运能力的大小控制,在沿流动方向的剖

11、面上砂体呈楔形,在垂直流动方向的剖面上呈透镜状,章节过度,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辫状河三角洲的分布较扇三角洲更为普遍,但其形成仍然象扇三惫洲一样,需要在特定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并与源区保持一定的距离的条件下才能发育。 扇三角洲往往形成在盆地断陷边界地带,辫状河三角洲往往发育在坳陷盆地徒坡边界地带,而曲流河三角洲往往形成在坳陷盆地缓坡边界地带。 只有盆地坳陷较陡边界最有利于辫状河三角洲发育。这是因为较陡的盆地坳陷边界地带地形坡降大,易于辫状河人湖后形成独具特色的沉积体;随着进入盆地的沉积物数量的增加,辫状河三角洲的向前推进,冲积平原必然向盆地方向扩展,冲积平原沿陡倾的盆地边缘向盆地内进积,盆地的依

12、次被充填表明沉积速率大于盆地沉降速率。,古气候条件决定了一定区域的降水量、水系的特征、风化的强度以及碎屑物的供应,其对湖泊辫状河三角洲的影响尤为重要。 干旱气候向潮湿气候转化会引起沉积物数量的增加,从而引起扇三角洲沉积向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转化。因此最适合辫状河三角洲形成的古气候是半干旱一半潮湿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有一定的降水量,可形成稳定的水系,同时物理风化亦较为强烈,可有大量的碎盾物供应。此外,海平面的升降也会影响三角洲沉积类型的变化。一般认为,扇三角洲沉积与海平面快速上升有关,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仅见于海平面上升减缓的时期。,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主要

13、包括辫状河道、泛滥平原及沼泽微相,并以辫状河道最具代表性。辫状河道由颗粒支撑的砂、砾岩组成,碎屑颗粒一般为次棱角-次圆状,分选中等,填隙物以泥质为主。测井曲线表现为较高的视电阻率,呈齿状或尖峰状起伏,自然电位曲线一般呈箱形或波状起伏。泛滥平原主要为泥岩夹粉-细砂岩,而沼泽微相主要由煤层、碳质泥岩夹粉砂岩组成。主要以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为特征。古植物化石丰富。,(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水下河道间 河口砂坝 席状砂,(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系平原辫状河道入湖后在水下的延续部分,它在辫状河三角洲中所占的厚度是最大的。岩性一般较粗,以砂岩和砂砾岩为主。从剖面上看,水下分流河道大

14、都从冲刷面开始。向上依次为具层理构造的砂、砾岩,顶部为薄层状泥质粉砂岩。河道砂频繁交互,形成多层楼式的正韵律的砂、砾岩组成的叠合砂岩。水下河道间-主要为灰、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状砂岩。块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及波状层理发育。由于水下分流河道冲刷力强,改道频繁,一旦发生改道,这些沉积物就被冲刷减薄,甚至全被冲刷掉,因此常以碎屑岩夹层的形式出现。,(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岩性为分选、磨圆较好的细砂岩、中砂岩,偶含泥砾。具板状、楔状及槽状交错层理。与下伏席状砂沉积过渡,并一起构成明显的反韵律,电测曲线形态呈漏斗型。席状砂-岩性一般为分选相对较好的细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波状层理

15、、小型交错层理及水平层理发育。一般与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呈薄互层。,(3)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粒度较细,多为灰、灰绿、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粉-细砂岩组成,在剖面上为砂泥岩薄互层。水平层理、块状层理及沙纹交错层理发育。,(4)我国中生界辫状河三角洲的主要沉积特征:辫状河三角洲大多发育在距物源区相对较近的地方,其间缺失曲流河等陆上瓦1环境,是一个相带发育不完整的沉积体系;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粗,结构及矿物成熟度较低,矿物成分与物源成分一致;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包括板状及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及冲刷面构造,含动、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构造,在平原部分可见到一些水上暴露沉积构造标志;辫状河三角

16、洲平原部分可发育成非常宽广的席状形体;由于水下分流河道不固定,常常侵蚀下伏沉积物,所以很少发育河口砂坝,剖面上河道砂频繁交替;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形成在距高地不远的湖盆边缘,砂体呈席状,范围可达数十至几百平方千米。,三、曲流河三角洲沉积,1.三角洲的主要类型2.三角洲的亚环境和沉积特征3.三角洲沉积相组合、沉积旋回及演化4、我国湖泊三角洲的沉积特征,1.三角洲的主要类型,(1) 河控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是在河流输入泥砂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 鸟足状三角洲 朵状三角洲 (2) 浪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的平面形态呈鸟嘴状,海洋的波浪作用大于河流的作用,河流输入泥砂量少,形成平行于海岸的海滩、砂嘴、砂坝

17、(3) 潮控三角洲-河流流入三角港或其他形状的港湾,由于潮汐作用远大于河流作用,在港湾中堆积的泥砂受潮汐作用的强烈改造,仅形成小型三角洲。外形受港湾控制,发育的潮汐砂坝。,2.三角洲的亚环境和沉积特征,(1) 三角洲平原(2) 三角洲前缘(3) 前三角洲,(1) 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为砂和粉砂沉积物。横剖面形态为近于对称的透镜体。为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分流河道间沉积-天然堤-发育在河道两侧,由细砂、粉砂和泥质组成。砂质沉积内部具沙纹交错层和流水波痕沼泽及湖泊-排水不良,但植物繁茂,沉积物主要为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岩夹泥炭和煤层。植物化石丰富,根土构造发育。湖泊的规模通常较小,沉积物主要为泥岩

18、决口扇沉积-发育在天然堤两侧和分流间海湾,呈扇状分布,由细砂和粉砂组成。常见粒序层、沙纹层和平行层理分流间湾沉积-分流间湾是指分流河道间与海洋相通的相对低凹的地区。为泥质,含少量粉砂和细砂,具水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含海相动物化石,三角洲平原沉积序列,沼泽,(2)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是陆上分流河道的延伸部分。沉积物中常含粘土碎块,具交错层理、流水沙纹层理和侵蚀面等水下天然堤沉积-由极细砂和粉砂组成。可见沙纹层理、浪成波痕、虫孔和包卷纹层等河口砂坝沉积-由砂质沉积物组成。质地纯净,分选良好,具多方向槽状交错层和冲刷面。河口坝末端通常称为末端坝,为细砂、粉砂和泥组成的交互层。具反粒序,有水

19、平纹层、波状及透镜状层理,河口坝单元形成向上变粗的序列前缘席状砂-河口坝经海洋营力改造形成,三角洲前缘沉积序列,三角洲沉积体系,水下分流河道,前三角洲,河口砂坝,沙巴台太1,陕215井山23河口坝砂体,麒2井山23水下分流河道沉积,(3) 前三角洲,前三角洲位于前缘的向海一侧,水深通常在浪基面以下沉积物主要为泥和粉砂质泥,富含有机质,可见海绿石等自生矿物层理主要是水平纹层。在近前缘的部分可出现少数粉砂薄层,其中有小型交错纹层和波痕等构造含海相动物化石,有较多的虫孔及生物扰动构造,3.三角洲沉积相组合、沉积旋回及演化 (1)平面相组合及垂向层序 当波浪作用稍强,三角洲前缘砂体被波浪和沿岸流所改造

20、,使三角洲呈朵状和鸟嘴状,碎屑物质被携带至三角洲侧翼,形成海滩和障壁岛相沉积,这种平面组合就形成了河流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 当河流碎屑物质供应充分时,三角洲向海推进至较深水,形成巨厚的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堆积,并形成一定的坡度,由于事件性因素的影响,它们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动,可在三角洲前缘深水区形成重力流沉积,通常形成深水浊积扇。这种平面组合构成了河流三角洲深水浊积扇沉积体系。 前一种组合或沉积体系多出现在浪控三角洲或河控朵状三角洲发育的地区,而后一种组合出现在河控三角洲发育的地区。,三角洲在平面上依次邻接而出现的相,在垂向上亦依次递变。对河控三角洲来说,自下而上依次为: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

21、砂和粉砂、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砂和细粒沼泽沉积,大致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沉积的垂向层序。在层序的上部局部出现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旋回,顶部出现夹炭质泥岩和薄煤层的沼泽沉积。 在河控三角洲垂向层序中,由下至上海相化石减少,而陆相化石尤其植物化石增多,以至顶部出现炭质泥岩或薄煤层;波浪波痕及其产生的交错层理向上减少,流水波痕及其产生的交错层理增多。,浪控三角洲的垂向层序通常仍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但以具有浪蚀海滩脊序列为特征,而且层序顶部一般都出现三角洲平原的沼泽和分支河道沉积,以此区别于海岸沉积的海滩脊层序。,(2)三角洲沉积旋回,三角洲沉积旋回分为两个时期:即建设期和破坏期:三角

22、洲向海推进增长发育时期称三角洲的建设期三角洲被海水淹没遭受侵蚀破坏的时期称三角洲的破坏期每个单一的三角洲沉积体在垂向上就代表了一个沉积旋回,每个旋回都是以三角洲的建设相开始,以破坏相的出现而告终在垂向剖面上,建设相和破坏相周期性地交替重复出现,就形成了多旋回三角洲复合体系,(3)三角洲体系的主要识别标志 三角洲沉积是河流注入蓄水盆地后,在浅水地区快速建造的近岸碎屑沉积体系4其突出特征是具有特定的剖面沉积序列和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不同类型的三角洲体系,可以根据骨架砂体的成因特征、几何形态、定向习性、进积砂体与分流河道的空间关系,以及河道充填物的特征等加以识别。,不管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成因类型如何,

23、它们都是在浅水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其垂向剖面序列自下而上依次为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砂三角洲平原的砂、泥互层夹煤层,其中水下沉积部分是一个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三角洲前缘沉积是其最特征部分。 河控三角洲前缘以河口砂坝沉积为特征,交错层倾角较大,古流向比较集中(单峰态);浪控三角洲前缘砂具海岸沙坝沉积序列,交错层方向多变,倾角较小;潮控三角洲前缘砂具双向交错层,再作用面和粘土纹层,其上三角洲平原有潮坪及潮道沉积等。 除了潮控三角洲和浪控三角洲的端元类型外,几乎所有的三角洲骨架砂体形态在平面上均呈朵状或指状,砂体的伸展方向垂直或斜交于岸线。,(4) 三角洲体系的规模与演化 大型的河控三角洲主要发育在构造

24、稳定下沉的地区。因其沉积物供应充足,沉速较大,所以比相邻的近岸沉积往往具有较大的厚度。 三角洲沉积的厚度和保存状况与水深和盆地的沉降速率有密切关系;首先,在其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水深是决定水下三角洲厚度和三角洲向前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在浅水条件下三角洲沉积薄,推进快,在深水条件下;三角洲沉积厚,推进慢。其次,水深对三角洲的保存状况也有明显影晌,在基底稳定的浅水盆地中:三角洲水下沉积的厚度小、,压实沉陷作用微弱,进积相易于被后继河流冲刷破坏,有的河道甚至可以深切到盆地的基底。在沉降速率和水深较大的盆地中,三角洲易于形成巨厚的前三角洲泥。如果前缘砂体推进到巨厚的前三角洲泥之上,快速的压实与沉陷将有

25、利于完整进积序列和厚的前缘砂体的保存。,浅水型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基底稳定,水深较浅(数米至十余米)的克拉通盆地。由于在这种浅而广阔的水域中盆地营力较弱,河流作用显得特别突出。浅水型三角洲的突出特征是以河道砂体为骨架,垂向序列薄而不完整。相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侧向上。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沉积规模小,发育差,三角洲平原相占居很大比例。因此条带状的分支河道砂体分支多,伸延远,有的甚至可以沿盆地倾向延伸数百千米。三角洲形态呈不规则的分枝状。浅水三角洲分布很广,在地质记录中保存较好的三角洲大都是浅水型三角洲。 深水型三角洲是在堆积有巨厚泥质沉积的深盆地背景上发育起来的。现代的密西西比三角洲是其典型例子,但在古

26、代沉积中发现的较少。这种三角洲的突出特征是具有厚而完整的进积序列,骨架砂体呈巨厚的豆荚状。,河控三角洲是一种高建设性三角洲。因其地层样式受水深和基底性质的控制,所以随着盆底地形及底质性质的变化,河流将建造出沉积样式不同的三角洲体系。在古代大型的海盆或湖盆中;缓坡一侧往往存在有浅而平坦的广阔浅水台地,其与深盆地往往以明显的斜坡过渡。在台地上形成分布广泛的浅水型三角洲。 当三角洲推进到台地边缘的深盆地区,浅水型逐渐为深水型三角洲取代。深水型三角洲由于巨厚的前三角洲沉积的不稳定性和水下斜坡的存在,易于引起三角洲沉积滑塌破坏,所以分布比较局限。而滑塌破坏的产物也可以沉积物重力流的方式进入盆地底,形成独

27、立的浊积扇体系。,4、我国湖泊三角洲的沉积特点 我国中新生代的湖相地层中,三角洲沉积十分发育,并构成重要的油气储集层。湖泊三角洲与海洋三角洲形成的动力条件有很大不同。在海相的河控三角洲中,注入河水由于密度远远小于海水,所以总是呈低密度散布于海水表层,而底层海水则因密度分层呈盐水楔入侵河口,导致推移载荷在河口地区快速堆积成河口砂坝然而这种条件在淡水湖中不存在,即使有河口砂坝的形成,在水深相似的条件下,其厚度较之海相三角洲也将小得多。三角洲的进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洪水期,此时的挟沙河水密度总是大于湖水,因此,河流人湖后仍可保持较高的流速沿湖底流动,以至把推移载荷带到河口以外的湖区,不形成河口砂坝单元。

28、在深湖的陡岸边缘,重力的加速甚至可以使洪水产生真正的浊流。湖泊三角洲的骨架砂体主要是河道砂。,湖泊三角洲主要分布在湖盆缓坡一侧,其中尤以盆地长轴方向的缓坡最为发育。通常在远离深湖的浅水地带,三角洲沉积薄,推进快,加之水下泥质沉积厚度小,压实与沉陷作用微弱,进积相容易为后继的河水冲刷破坏,有的甚至可以深切到盆地的基底,造成进积序列不完整,分布面积却十分广阔的浅水型三角洲。众多的叶状体常连接叠置成伸展很远的巨大复合沉积体,有的可以延伸数十至上百千米。 邻近深湖区,建造于下伏有巨厚的较深水泥岩之上的深水型三角洲,沉积厚度大,推进慢,并因推进到巨厚前三角洲泥之上的前缘砂体的压实与沉陷作用,保存完整的进

29、积序列。但是这种三角洲又因前三角洲泥的不稳定性,易于发生滑塌破坏,因此在区域上分布比较局限,在剖面上常与浊积扇体系呈过渡关系。,4、我国湖泊三角洲的沉积特征:三角洲发育在距物源区相对较远的地方,是一个相带发育完整的沉积体系沉积物粒度较细,结构成熟度及矿物成熟度较高,矿物成分与物源成分一致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其中包括槽状及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及冲刷面构造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常呈交织状,河道砂多为对称或近于对称的上平下凸的透镜体,平面上为分枝或交织的鞋带状;浅水湖泊三角洲河口砂坝不太发育三角洲主要形成在湖盆拗陷回返后期,三角洲沉积体系内容 1.三角洲分类、三角洲发

30、育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 2.扇三角洲沉积(发育条件:地形条件,地质构造条件与气候条件;沉积相特征:扇三角洲平原,前源与前扇三角洲沉积) 3.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发育条件及沉积相特征) 4.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三角洲的主要类型:河控、浪控与潮控三角洲;三角洲的亚环境和沉积特征:三角洲平原沉积特征、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前三角洲沉积特征;三角洲的沉积旋回;三角洲体系的主要识别标志;浅水型三角洲与深水型三角洲的发育特征),三角洲沉积体系 本章重点: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相带划分及沉积特征;三角洲体系的主要识别标志。思考题: 1. 简述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 三角洲的类型有哪些? 3.阐明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的相带划分及其沉积特征。 4.三角洲沉积的识别标志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