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位错强化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6927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位错强化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三章位错强化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三章位错强化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三章位错强化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三章位错强化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位错强化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位错强化机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位错强化机制,本章的核心问题是:,目录,第一节 金属单晶体变形的一般特点第二节 位错增值机制第三节 位错强化的数学表达式第四节 应变速率与位错运动速率之间关系第五节 应变强化的应用及特点第六节 孪生的位错机制,第一节 金属单晶体变形的一般特点,一、FCC、BCC和HCP晶体中位错运动及塑性变形特征,1、FCC,(1)滑移系较多:有12个滑移系111;,(2) ;,塑性好!,蠕变速率降低(适合于作为高温材料)。,刃型位错难于攀移,(易于产生加工硬化);,螺型位错难于交滑移,2、BCC,(1)滑移系较多:有24个滑移系110,112,(2),有冷脆现象;,塑性好!,蠕变速率降高(不适合于作

2、为高温材料)。,刃型位错易于攀移,(难于产生加工硬化);,螺型位错易于交滑移,塑性不如FCC好!,(3),一、FCC、BCC和HCP晶体中位错运动及塑性变形特征,3、HCP,塑性差(如Zn、Cd);,(1)c/a1.633时,1)只有基面滑移,滑移系少:,(易于产生加工硬化);,塑性好(如Ti、Zr);,(2)c/a1.633时,1)滑移系增多:,(易于产生交滑移)。,一、FCC、BCC和HCP晶体中位错运动及塑性变形特征,二、金属单晶体的加工硬化行为,1、易滑移阶段,2、线性硬化阶段,3、抛物线滑移阶段,单系滑移的结果,双滑移的结果,交滑移的结果,现象:,第二节 位错增值机制,一、位错增殖的

3、概念,那么,随着 的增大,位错密度 是增大还是减小?,本节的内容就是要回答:为什么 ?,是什么?,是应变,代表着晶体的变形量。,塑性变形是如何实现的?,位错滑移;,增大。,为什么会增大?,不同位错源释放出位错之间交互作用:,阻碍位错运动。,二、位错源的种类及增殖机制,1、FrankRead源,核心是:一段两端固定的位错线,在外力作用下会不断释放出位错圈。,当外加切应力足够大时,会形成两个蜷线位错,蜷线合并,释放出位错圈,(2)所需的临界切应力有多大?,(1)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总是垂直于位错线,当 时,位错就增值。,关键是克服线张力造成大阻力:,临界状态时:,硅晶体中的Frank-Read源(位

4、错图修饰技术进行加工)Dash, 1957, Disloc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rystals, Wiley,二、位错源的种类及增殖机制,(1)对于单晶体变形的几个阶段:,(2)晶体塑性变形过程,(3) 与 的关系,交滑移阶段:,易滑移阶段:,双滑移阶段:,只有位错源释放出了更多的位错,使 ,但 幅度不大;,两个滑移系中的位错源开动,位错形成塞积或缠结 ;,增大到可以使螺型位错产生交滑移时, 很小, 也很小。,1、FrankRead源,FrankRead源开动:,位错塞积:,滑移面上的FrankRead源开动,应变并不是由位错密度决定的。,是由位错运动

5、决定的。,二、位错源的种类及增殖机制,(1)双交滑移机制(以面心立方为例),即,经过两次交滑移,形成了位错源。,(d)面上有一螺型位错受阻;,受阻部分交滑移到(c)面上,形成割阶;,脱离障碍的位错又滑移到(d)面上;,割阶成为束缚点,形成FranrRead源。,2、其它增殖机制,(2)极轴机制,二、位错源的种类及增殖机制,极轴位错:右螺的林位错 ;,扫动位错:可动的位错 ;,极轴位错垂直于扫动位错所在的平面。,扫动位错与极轴位错相遇,交点为障碍;扫动位错绕极轴位错回转,扫动两臂分开;经过几次回转后,形成如图所示的组态:,扫动后的区域发生切变,形成孪晶、马氏体相变等转变。,在外力作用下:,2、其

6、它增殖机制,(3)双极轴机制,二、位错源的种类及增殖机制,扫动位错: ;,;,平行的滑移面上留下一串位错环。,不断上升;,双极轴:一对符号相反的螺型位错为林位错;,扫动结果:,滑移面以林位错垂直;,2、其它增殖机制,第三节 位错强化的数学表达式,这一节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估算流变应力。,一、流变应力的概念,流变应力是指金属晶体产生一定量塑性变形的所需要的力。,二、位错运动阻力的估算,1、位错运动阻力的来源,(1)P-N力:,(2)线张力引起的阻力,(5)位错锁的阻碍作用;,(定性表达);,(3)位错长程弹性交互作用引起的阻力;,(4)位错交截形成割阶的阻碍作用;,二、位错运动阻力的估算,条件:有

7、两个竖直排列的同号刃型位错,间距为L; 有同类型的刃型位错欲从这两个位错中间穿过;,求:位错间弹性交互作用对位错运动的阻力有多大?,2、位错长程交互作用引起的阻力,解:,应用公式,(1)滑动位错从远处滑向位错对中间时:,x2y时作用力最大:,则两个同号位错对滑动位错的共同作用力为:,二、位错运动阻力的估算,2、位错长程交互作用引起的阻力,二、位错运动阻力的估算,(2)滑动位错从位错对中间滑向远处时:,x0.5y时作用力最大:,则两个同号位错对滑动位错的共同作用力为:,各种情况下总的作用力可以表达为:,2、位错长程交互作用引起的阻力,二、位错运动阻力的估算,3、形成割阶的阻力,求:割阶形成的阻力

8、多大?,条件:一个刃型位错通过两个林位错,形成两个割阶;,解:两个割阶的形成能为:,当运动位错通过林位错时,位错线在垂直方向上有d的位移,,即相当于,使位错线L移动了d的距离。,则外力所作的功为:,即:,二、位错运动阻力的估算,条件:BE2x;位错线每段长度均为L, ;,求:拆开会合位错所需外力有多大?,四段位错线相应移动了kdx。,其能量变化为:,外力所作的功为:,对于其它几种阻力,也可以近似得到这种形式的表达式,只是L的意义有所差异。,总的来说:,4、会合位错的阻碍作用,三、流变应力的表达式,所以,总体上可以把大量位错的阻力表达为:,这个公式非常重要,在讨论加工硬化行为时常用,必须熟悉。,

9、第四节 应变速率与位错运动速率之间关系, Orawan公式推导,一、Orawan公式,平均取向因子(Schmid因子), ;,滑移方向与拉伸轴夹角。,滑移面与拉伸轴夹角;,位错运动的平均速率;,可动位错密度;,b 柏氏矢量;,应变速率;,其中,,二、Orawan公式的推导,首先取单元体,研究变形与位错密度的关系。,1、当位错移动单位长度时,平均塑性切应变为:,2、若一个位错移动的距离为x时, 则晶体顶部相对于底部的切应变为:,3、当位错线的密度为 时,即单元体内有 个位错。 且假设位错线与单元体平行,滑移面平行于单元体底面。 则 个位错平均移动距离为x时,引起的平均应变为:,4、如果位错滑移面

10、与单元体底面不平行, 则引入取向因子m:,5、在一般情况下,计算位错运动引起的切应变时,,应当引入平均取向因子;求出位错在x方向上的平均移动距离;,对时间取微分:,三、Orawan公式的重要性,2、在 一定时,可以用来讨论 与 之间的关系;,1、把宏观变形行为与微观位错特性联系起来;,具有明显屈服点的材料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变形开始前晶体中可动位错密度低;,随着塑性变形的发生,位错可迅速增殖;,具有相当低的n值。,三、Orawan公式的重要性,材料在塑性变形开始时,应力突然下降,然后随着塑性变形的进行,应力基本保持不变,这种现象被称作物理屈服。,(1)物理屈服现象,3、物理屈服现象的解释,(

11、2)实际屈服现象的获得,特定的拉身条件:,夹头的运动速度恒定,即试样总的变形速度不变;拉伸时试样的应力是靠弹性变形产生的;试样的变形是靠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共同产生的。,没有塑性变形,夹头均匀运动,弹性变形均匀增大,应力均匀升高;,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弹性变形速度下降,应力增加缓慢:,(3)物理屈服的机制,三、Orawan公式的重要性,物理屈服开始时,应力下降的原因,在屈服伸长变形时,出现锯齿现象的原因,需要强调的是,n值必须较小。 只有n值较小时, 的增大需要 值迅速增大; 的减小可导致 值明显降低。,塑性变形开始后,位错源开动,位错迅速增值。 值增大, 值可以降低,因而外加应力可

12、以下降。 这就形成了屈服开始后应力陡降的现象。,塑性变形一旦开始,首先开动即存位错,位错密度不会增加, 只有增大位错运动速率方可使塑性应变速率增大。 由于初期变形时,可动位错很少,所以要求 很高,因而要求外力较大, 因为 ,所以需要较大外力,这就是屈服点。,根据Orawan公式:,3、物理屈服现象的解释,第五节 应变强化的应用及特点,一、应变强化举例,无扩散;切变共格;位向关系和惯习面;温度范围; 可逆转变。,1、马氏体组织,(1)板条马氏体(块状马氏体):,(2)片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位错马氏体;,高密度位错微细孪晶组成;,马氏体转变的特点:,2、纯金属强化,先将共析成分的高碳钢经铅浴

13、处理得到细小的珠光体;变形时铁素体严重扭曲,结果其中位错密度相当高,从得到极高的强度。,3、冷拔钢丝(铅浴),高碳钢冷拔钢丝:,处理工艺:,4、高锰钢(15Mn,抗磨钢),水韧处理的概念,将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温度范围,使碳化物溶入奥氏体,然后水冷,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的处理工艺。,使钢具有极强的加工硬化能力:,Mn为 相形成元素,通过水韧处理,可在室温下得到 相组织;,Mn可降低 相的层错能,通过大量变形可在 相中产生大量,在复合强化、第二相强化、细晶强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5、其它强化方法,加工硬化,越打越硬。,抗磨性从哪里来?,一、应变强化举例,强化效果明显;对材料冷变形很重要;使用温度不

14、能过高;使材料迅速脆化。,二、应变强化特点,第六节 孪生的位错机制,一、孪生与孪晶,1、定义,孪生:是指材料的一种塑性变形方式,,孪晶:材料中呈镜面对称的两部分晶体;,孪晶界:孪晶区与非孪晶区界面和孪晶面重合时,称为共格孪晶;,孪晶区与非孪晶区界面和孪晶面不重合时,称为非共格孪晶。,是一部分晶体发生均匀切变,使变形部分与未变形部分呈晶面对称;,第六节 孪生的位错机制,一、孪生与孪晶,第六节 孪生的位错机制,一、孪生与孪晶,(1)方向性:,孪生是晶体中一定晶面沿着一定方向移动而发生的。,即在每层密排面上有一个可滑移部分位错运动的结果。,孪生面,(2)位向关系固定:,孪生变形后,孪生部分与原晶体的

15、晶体位向关系不同,但关系固定;,(3)变形均匀:,滑移集中在一个平面上,而孪生是变形部分晶体上的均匀变形;,(4)孪生变形量小;,(5)形成条件:,在低温快速变形时易于发生孪生。,与层错的区别:,2、特点,第六节 孪生的位错机制,二、孪生机制,孪生可由部分位错沿着相互平行的一组滑移面运动形成:,极轴机制:,1、极轴位错是螺型位错(或者能分解形成垂直于孪生面的螺型位错);,即极轴位错的柏氏矢量垂直于孪生面的矢量;,2、极轴位错的垂直分量正好等于孪生面间距;,3、扫动位错是孪生位错,能给出孪生切变。,第六节 孪生的位错机制,在BCC晶体中:,在(112)面上:,为不动位错;,为扫动位错;,变成螺型位错,可以交滑移到 面上;,二、孪生机制,第六节 孪生的位错机制,三、孪晶界的特点,1、可发射位错,非共格晶界的能量高,不稳定,易于发射位错,以降低能量。,BCC:,2、位错运动的障碍,可以从滑移位错与孪晶界的交互作用加以说明。,在BCC晶体中,全位错与共格晶界相遇时,会发生反应:,第六节 孪生的位错机制,三、孪晶界的特点,2、位错运动的障碍,对于180旋转孪晶有变换矩阵:,第六节 孪生的位错机制,由于此反应不能自动进行,所以孪晶界是位错运动的障碍:,促进微裂纹的形成。,易于形成位错塞积,位错反应为:,三、孪晶界的特点,2、位错运动的障碍,第六节 孪生的位错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