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7014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9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9.11.2022,文言特殊句式,29.11.2022,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和疑问句五种。,29.11.2022,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一、判断句:,29.11.2022,1、用“者”、“也” 表判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1) “者” 也,(3) 者, 。,(4) 者也,(2) , 也,29.11.202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魏公子

2、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夫战,勇气也。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29.11.2022,粟者,民之所种。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9.11.2022,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梁父即楚将项燕。环滁皆山也。此亡秦之续耳。,29.11.2022,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后典籍皆为版本。问今是何世。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29.11.2022,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荀卿,赵人。刘备天下枭雄。,29.11.2022,5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判断。予本非文人画士有司、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9.11.2022,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二、被动句:,29.11.2022,1“于”表被动而君幸于赵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怀王以不知

4、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9.11.2022,2用“见”“见于”“受于”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9.11.2022,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9.11.2022,4用“被”表被动。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29.11.2022,5、意念被动句(无标志)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马烧溺死者甚众。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龙逢斩,比干剖。,29

5、.11.2022,三、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29.11.2022,2定语后置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马之千里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9.11.2022,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29.11.2022,定语后置“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

6、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29.11.2022,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廉)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也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29.11.202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廉)率领谢庄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马之千里者(廉)能日行千里的马,29.11.2022,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带长铗之陆离

7、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佩带着长长的长剑,戴着高高的帽子,29.11.2022,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人,,29.11.2022,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铸以为金人十二。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29.11.2022,3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之人不余欺也。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忌不自信。,29.11.2022,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执肃手曰:“卿欲何言?”微斯人,吾谁与归!不然,籍何以至此?,

8、29.11.2022,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夫晋,何厌之有?唯利是图,唯才是举。,29.11.2022,4、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9.11.202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9.11.2022,四、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份的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29.11.2022,1省主语:永州

9、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对话省略,29.11.2022,2省谓语: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 )狱门外。杨子之邻人亡羊,即率其党(家人)( ),又请杨子之竖(童仆)追之。,29.11.2022,3省宾语:权起更衣,肃追( )于宇下,扬州城下,进退不由( )。项王曰:“壮士!赐之厄酒。”则与( )斗厄酒。竖子不足与( )谋。,29.11.2022,4省介词今以钟磬置( )水中。荆州之民附操者,逼( )兵势耳。是儿

10、少( )秦武阳二岁。(童区寄传),29.11.2022,五、疑问句: 文言文中借疑问代词或否定词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盍曷、胡、安、孰、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哉”,29.11.202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蹈死不顾,亦曷故哉?楚王叱曰“胡不下?”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且焉置土石?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29.11.2022,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9.11.2022,文言固定格式复习与检测,29.11.2022,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29.11.2022,文言文的固定格式: 1)表示疑问: A、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例如:王曰:“何以知之?” B、何所?(所的是什么?) 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C、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例如:未辞也,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

12、用之如泥沙?D、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29.11.2022,E、孰与?(与相比,哪个?) 例如:吾孰与城比徐公美?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F、安乎?(怎么呢?) 例如: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G、独耶?(难道吗?) 例如: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H、何为?(为什么?) 例如:君何为生我家?,29.11.2022,(2)表示反问:A、何哉(也)?(怎么能呢?) 例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何可胜道也哉?B、何为?(干什么呢?) 例如:何辞为?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C、何之有?(有什么呢?) 例如:宋何罪之有?D、如之何?(怎么

13、能呢?) 例如: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E、岂(其)哉(乎,耶)? (哪里呢?哪里呢?) 例如:岂若吾相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未报秦施而代其师,岂为死君乎?,29.11.2022,F、安哉(乎)?(哪里呢?) 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将军迎操将安所归乎?G、不亦乎?(不是吗?) 例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H、非欤?(不是吗?) 例如:子非三闾大夫欤?I、宁耶?(哪里呢?) 例如:宁知此为归骨所耶?J、顾哉?(难道吗?) 例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K、独哉?(难道吗?) 例如: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29.11.2022,(3)表示感叹:A、何

14、其也!(怎么那么啊!) 例如:虽有君命,何其速也!B、直(特)耳!(只不过罢了!) 例如: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G、不亦乎?(不是吗?) 例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H、非欤?(不是吗?) 例如:子非三闾大夫欤?I、宁耶?(哪里呢?) 例如:宁知此为归骨所耶?,29.11.2022,J、顾哉?(难道吗?) 例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K、独哉?(难道吗?) 例如: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C、惟耳!(只是罢了!) 例如: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D、一何(多么啊!) 例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E、亦哉!(也真是啊!) 例如: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鸣呼,亦

15、盛矣哉!F、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例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9.11.2022,(4)表揣度:A、无乃乎(耶)?(恐怕吧?)(兼表反问) 例如:求,无乃尔是过欤?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B、得无乎(耶)?(该不是吗?)(兼表反问) 例如:若辈得无若贫乎?C、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例如:其可怪也欤?D、庶几欤?(或许吧?) 例如:吾王庶几无疾病欤?,29.11.2022,(5)表示选择:A、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例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B、欤(耶),抑欤(耶)?(是,还是?) 例如: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C、其,其也?(是呢,还

16、是呢?) 例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29.11.2022,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贤哉,回也!( )2、君何以知燕王?(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豫州今欲何至?( )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6、会于西河外渑池( )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8、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0、今以钟磬置水中。 11、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12、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1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4、父母唯其疾之忧 15、又试之鸡,果如臣言,特殊句式巩固练习:,29.11.2022,一、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17、 )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二、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甚矣,汝之不惠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梁,吾仇也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言 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何以谓之文也 A.1、72、63、5489 B.1、42、35、6789 C.1、23、45、8679D.12、3、46789,29.11.2022,三、下面的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的是 A.齐人勿附于秦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两见权于柴桑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四

18、、下列句子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不拘于时,学于余。( ) 师不必贤于弟子。(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A,C,B、D,D,E,E,29.11.2022,四、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五、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

19、的一项是()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也相同 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29.11.2022,六、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童子何知 C 纤歌凝而白云遏 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七、下列各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激昂大义 B激于义而死焉 C.不能容于远近D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八、下列疑问句不表示反问的一句是()。 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C.谁为哀者?

20、D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土之志哉?,29.11.2022,九、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我没看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 B.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我看不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 C.不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以他为老师,有的不以他为老师,这是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我没能见到他的明白事理。 D.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学习,有的不学习,大的方面放弃小的方面学习。我看不出他的聪明之处。,29.11.2022,颢弟凯,尝得危疾,上遣使视之,还,问:“公主何在?”曰:“在慈恩寺观戏场,”上怒,叹曰:“我怪士大夫家不欲与我家为婚,良有以也。” 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 不之视。公主惧,涕泣谢罪。上责之曰: “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视戏乎?” ( 资治通鉴),读下列文段,找出其中的倒置句,xiexie!,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