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7172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性腮腺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流行性腮腺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流行性腮腺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流行性腮腺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流行性腮腺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性腮腺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腮腺炎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流行性腮腺炎(),一 概述,病原学:腮腺炎病毒副黏液病毒科,单股RNA病毒。球形,直径100200nm。依据小的疏水蛋白基因序列的差异腮腺炎病毒可分为AJ10个基因型。 腮腺炎病毒含6 种主要蛋白及两种 抗原。,核壳蛋白() 发病后一周出现抗体,此抗体 无保护作用,可用于诊断。 多聚酶蛋白() 三者均为可溶性抗原(S抗 原), L蛋白 2个包膜糖蛋白即 : 含血凝素的神经氨酸酶(HN)糖蛋白 又称 V抗原,能 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感染后2-3周才出现。 血溶-细胞融合(F)糖蛋白: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 之间融合作用。 基质蛋白()在包装病毒中起作用,病毒存在部位:病程早期可从唾液,血液,脑

2、脊液,尿或甲状腺等分离出病毒。 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唯一的宿主。可在鸡胚,羊膜,人及猴的组织中培养。,抵抗力: 对物理和化学因素敏感,均能在1%来苏尔,乙醇,0.2%甲醛溶液中25min内将其灭活,紫外线照射也可将其杀灭 ,5601020min失去活力。对低温有相当的抵抗力,时可存活2个月。,流行病学 传染原: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 者,在腮腺肿大前7天 至肿大后9天均可 检出病毒。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以学龄儿童多见, 无免疫的成人亦可发病。 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 力。 流行季节:全年均可发病,冬 春季节多见。,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腮腺炎病毒 经呼吸道进入 口腔黏膜 及鼻黏膜 上皮细胞

3、及脸部 淋巴结大量增殖,人体,第一次病毒血症 该病毒随 血流播散至 腮腺 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次病毒血症 波及其他器官引起相应器官的炎征 血溶-细胞融合(F)糖蛋白。 睾丸炎 胰腺炎 脑膜脑炎,病理改变 腮腺为非化脓性炎症,腺体肿胀发红,有渗出物(纤维蛋白性渗出及淋巴细胞侵润)。 腮腺导管的壁细胞肿胀,导管周围及腺体壁有淋巴细胞侵润,间质水肿等造成导管的部分阻塞,唾液排出受阻,故进酸性饮食时可因唾液分泌增多,唾液储留而感胀痛。唾液中的淀粉酶可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流,导致血中淀粉酶增高。,睾丸,卵巢和胰腺等受累时亦可出现淋巴细胞侵润和水肿。 脑膜脑炎时,其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炎性侵润,亦可见急性血

4、管周围脱髓鞘。,临床表现 潜伏期 1425天,平均天 患者常以耳垂下肿痛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人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发热等前驱症状。 起病大多较急,有畏寒,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肿胀,疼痛,且逐日明显,体温上升至39以上。一般先单侧肿胀,12日(偶尔1周)后对侧亦肿胀。,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解剖位置,腮腺肿大的特点: 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曼延,呈梨形,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疼痛明显,进食酸性食物疼痛加剧。由于水肿使局部皮肤发亮但不红,表面发热但不化脓。腮腺肿胀于48小时(13天)达高峰,持续45日后渐退。病程1014日。 病

5、程早期可见腮腺管口红肿,压迫无脓液溢出。 颌下腺,舌下腺可同时受累而肿大,亦可单独受累而单纯表现为颌下腺,舌下腺炎。,双侧腮腺肿大,颌下腺肿大,腮腺及颌下腺肿大,腮腺导管开口,并发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为儿童腮腺炎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肿后1周内。也可发生在腮腺肿胀前6天或肿后2周。约25%50%可无腮腺肿大, 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相同,预后一般良好。有时还可并发颜面神经炎,脑室官膜炎,多发性神经根炎,小脑共济失调,耳聋等。, 睾丸炎 病毒多侵犯成熟生殖腺,故发病以成人为多,发生率30%,常发生于病后610日,表现为高热,睾丸肿大,疼痛,鞘膜腔内可有黄

6、色积液,多为单侧,疼痛持续510日消退。病后约1/3病人睾丸萎缩,但很少引起不育症。 卵巢炎:约占成年女性患者的5%7%,有轻微的下腹疼痛,明显者卵巢可触及并有触痛,但全身症状轻,一般不影响生育。,睾 丸 炎, 胰腺炎 发生率在10%左右,发生于腮腺肿大后34天止1周,表现为体温再度升高,恶心,呕吐,上中腹疼痛和压痛。由于单纯腮腺炎即可引起血、尿淀粉酶增高,因此需作脂肪酶检查,若升高(.u/ml)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其他 可并发乳腺炎,心肌炎,肾炎,甲状腺炎,关节炎,前列腺炎等。,诊断和鉴别诊断,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血清学检查 抗体检查检查血清中

7、 的IgM抗体(即抗体), 示进期感染。 抗原检测用特异性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检测 腮腺炎病毒抗原 。可作早期诊 断。对可疑患者,用PCR技术检测 腮腺炎病毒RNA,可提高诊断。,病毒分离用早期患者的唾液,血,尿或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接种猴肾,细胞和细胞分离病毒,天内可见细胞病变。,鉴别诊断化脓性腮腺炎颈部及耳后淋巴腺炎症状性腮腺肿大其他病毒所引起的腮腺炎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肿大过敏性腮腺炎,腮腺导管阻塞,均有反复发作史,且肿大突然,消肿迅 速。,治疗 一般治疗 应卧床休息,进易消化,清淡饮食,避免酸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感染。 抗病毒治疗 病毒唑 日1g,儿童15mg/kg,疗程57天。, 对症治疗 腮腺肿胀较重时,可适当应用镇痛剂,局部涂敷中药,醋调如意金黄散,紫金锭或青黛散。仙人掌除刺捣烂外敷,鱼腥草捣烂外敷。 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或解热剂,保证液体入量。, 中药治疗 可用普济消毒饮,板兰根冲 剂,抗病毒冲剂等口服。 并发症的治疗 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睾丸炎, 预防睾丸炎 男性成人患者,为预防睾丸炎的发生,早期可应用乙烯雌酚1mg,tid。, 预防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应用减毒腮腺炎活疫苗,进 行皮下,皮内接种,亦可采用喷鼻,气 雾方法, 90%以上可产生抗体,潜伏期 患者接种可以减轻发病症状。此疫苗可 能有致崎作用故孕妇及免疫低下者禁 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