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大儒孙诒让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7199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末大儒孙诒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清末大儒孙诒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清末大儒孙诒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清末大儒孙诒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清末大儒孙诒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末大儒孙诒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末大儒孙诒让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末大儒孙诒让,孙诒让(1848年9月16日1908)清末经学家,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字仲颂(一作冲容),别号籀庼,浙江瑞安人。同治六年举人,五应会试不中。官刑部主事,旋归不复出,专攻学术,精研古学垂四十年,融通旧说,校注古籍,著书三十余种。孙诒让所著周礼正义为一生心力所瘁,为清代群经新疏中杰出之作。墨子间诂亦为注墨的权威之作。契文举例为考释甲骨文开山之作。温州经籍志,被誉为“近世汇志一郡艺文之祖”。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批注二十卷,四部别录二卷,则是目录版本学的专著。,孙诒让,在今温州鹿城九山河滨胜昔桥畔,为纪念孙诒让而建。,籀园,怀籀园,1. 西楼门主楼,2. 院内圆洞

2、门,3. 后 院,4. 荷花池,籀公楼,孙诒让的二十余种著作,以周礼正义、墨子间诂、札迻、古籀拾遗、契文举例、名原、温州经籍志、籀庼述林尤负盛名。,。,孙诒让与甲骨文,。,瑞安孙诒让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朴学大师。他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在经学礼制、文献校勘、典籍训诂、古文字学诸领域建树卓著,不可磨灭。孙诒让的古文字研究主要在金文方面,对于甲骨文的涉猎很晚,但他是甲骨文研究的先驱,其研究成果不容忽视。是孙氏在甲骨文研究方面的贡献,教育思想,兴办职业学堂 谋求教育救国 孙诒让生活在晚清统治集团日益腐败,外国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非常时期。他在复日本学者馆森袖海书认为:“近者五洲列强竞

3、争方烈,救焚拯弱,贵于开悟国民,讲习科学。”当时,在孙诒让面前唯一可施展其报国之志的就是走教育救国的道路。 1895年冬,开始与乡绅商议筹办“瑞安算学书院”,后改名为瑞安学计馆,即瑞安中学前身。他在瑞安新开学计馆序中道出了办学目的:“学计馆之开,专治算学,以为致用之本,盖古者小学六艺之一端,而造乎其微,则步天测地,制器治兵,厥用不穷。今西人所为挟其长以雄视五洲者,盖不外乎是。” 他先后与人一起在温州创办“永嘉蚕学馆”、“瑞平化学堂”,在瑞安开办“瑞安方言馆”等,永嘉蚕学馆采用新译的法兰西、意大利、日本蚕桑课本,引进日本优良树种,以求淘汰改良本地土桑弱蚕。永嘉蚕学馆、杭州西湖蚕学馆和江西高安蚕学

4、馆,为中国最早的三所职业学堂。1902年,温州中山书院改为温州府学堂(现温州中学前身),公推孙诒让为总理,经过他的励精图治,温州府学堂成为当时浙江省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 自他1895年冬开始筹办学校至1908年夏逝世的十多年中,经他大力倡导和苦心经营,温处两府十六县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到300多所,居全省之先。这为温州地区现今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底蕴,讲究学以致用 培养时需人才 孙诒让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应时需”的人才,以“振世救弊”,使国家富强。他认为,西方列强的文明强大在于他们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发达,我们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主张开办新式学堂,设事务丛报局,开采五

5、金煤矿,大兴农桑。倡议选派留学生出国研究西学,学习机器制造及农矿化电等科目,还可以在各州县乡开办学堂书塾,教农工商人识字算账,开发民智。 他认为外语又是学习西学、了解外国政教的重要工具。他在周礼政要通译中说:“日本变法以来,通国官民不识洋文者甚少。而中国除通商各埠外,识洋文者千人中无一二人,各省中竟有通府无一人识洋文者。”于是提出“今宜于各省广开方言馆,务使东西文家喻户晓”,并在普通学校中开设外语课。 他十分重视实用知识教学,“注重初级小学之应用科目”。他参考日本各小学都开设簿记一门,而我国小学尚未开此科,手工课也是徒有虚名。他要求迅速增开,照章补课。“俾齐民子弟,得以留心经济实业,其于富强大

6、计,亦不无裨补也。”除簿记、手工外,种植、制造等学科,用处最为广泛,“尤宜采其中粗浅易明之理,另撰一书,以教童蒙。”他主持的温处学务分处,在制订课程中对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有所不同,删去讲经课,把中国文学改为国文,历史地理采用自编乡土教材,兼及中外政治沿革、时事评述等。还增设国语一课,以学习推广普通话。,倡导教育普及 注重教育公平 孙诒让十分重视教育普及,1902年正月,由学计馆、方言馆合并成立的瑞安普通学堂开学,并在瑞安县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各设立蒙学堂一所。一时无法增建校舍,便设学在广济庙、忠义庙、关帝庙与显佑庙。他说:“一个文明的表征,不在一二个有大名的通儒,而在全国人民个个

7、都有普通知识,程度不相上下。” 他认为国民普通知识,总要人人平均,才能够共同努力,以谋文明进步。如西国文明,在现在算得极盛了,其原因在于无分男女,无分贵贱,无一人不识字,一切士农工商都有普通知识,所以个个都是有用之材。”他尤愿招收不识字的工匠农友、欠缺帐务知识的商人店员,开设的课目是实用的识字、作文、笔算、珠算、会计、阅报等。 1906年温处学务分处制定的暂行学堂管理办法印发各县,该办法中写道:“国民之智愚贤否,关系国家强弱盛衰。初等小学堂本应随地广设,侫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童,始不负国民教育之义。” 为了普及国民教育,他还提出“全国士民,子弟不入学者有罚”,“庶普天率土,塙然知以求学为杓

8、准”。他还制定试行乡村小学酌设贫苦农家子弟免费或减费入学名额办法,提出“优异下户学生之父兄”,“设女学位以奖女学”等主张,以促使部分贫苦农家子弟和女童也能入学读书。,为解决建筑资金及建校后的常年经费,他力排顽固势力的干扰,支撑于官绅之间。历时三年,心力交瘁,终于以三万六千元的巨资,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温州师范学堂,计校舍楼房十三楹,平房十二楹,当年招生二百四十名入学。事前,为造就小学师资以应急需,曾假温州府中学堂次第举办理化、博物、体育、音乐等科传习所,半年速成毕业;同时并于每年暑假集中各科小学教师,举办短期讲习会,以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使新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任职期间,他共筹集教

9、育基金五十多万元,在温处两府十六县创办了各类各级学校三百余所。其筚路蓝缕开辟山林之功,为朝野所共仰,嗣受委为学部二等谘议官,浙江学务议绅。,自西学东来,孙诒让早在光绪十二年(1886)就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的科学文明与政治思想。嗣后,痛国事阽危更进一步讲求新学,多方搜集有关时务政书,探索救国图强之道。他坐而思,起而行,便渐渐走出书斋,阐西学,议变法,办实业,兴学校,力图开通民智,革新政治,以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孙诒让办学,。,玉海楼,玉海楼,坐落在浙江省瑞安古城东北隅,是中国东南的著名藏书楼之一。玉海楼含孙诒让故居和百晋斋,原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其三面环水,前后两进。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

1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太仆寺卿孙衣言创建,庋藏古籍甚富。孙氏因慕宋王应麟博极群书,遂以其巨著玉海名斯楼。衣言子诒让为清末朴学大师,在此潜心著述垂三十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家富藏书,光绪十四年(1888)年恣意购求、收藏图书9万余卷、4 600余种。稿本、抄本、名家批校者亦与父孙衣言建有藏书楼“玉海楼”,李文田为其题写有“玉海楼书藏”匾额。十余多,其中珍善本约4 000册。“玉海楼”藏书楼与宁波范氏“天一阁”、南浔刘氏“嘉业堂”,并称为江南三大著名藏书楼。卒后数年,藏书犹存。后大部分藏书归于浙江大学图书馆。编撰有玉海

11、楼专目,收录藏书384种,2 656册;经微室书目著录图书983种,7万余册。玉海楼善本书目著录533种。早年编有温州经籍志、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批注、四部别录等,是目录版本学的专著。梁启超、章太炎、郭沫若对他均有很高的评价:梁启超赞他“有醇无疵,得此后殿,清学有光”,章太炎誉为“三百年绝等双”,郭沫若尊他是“启后承前一巨儒”。解放后,“玉海楼”藏书楼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题写有“玉海楼”匾额。“玉海楼”藏书楼,现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藏书印有“籀亭收藏”、“仲容过目”、“经微室”等。,玉海楼,,。,孙诒让故居位于锦湖街道潘岱砚下村。,孙诒让故居,1908年5月28日,孙诒让因劳累过度,在家乡病逝,享年61岁。葬于瓯海区慈湖南村。1987年曾大规模修缮。原仅留墓穴和封土堆,1986年市政府拨款重修。,孙诒让之墓,现在的墓是1981年重新修葺的,此后又多次遭人为破坏,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墓室前面的石板都被人掀掉。孙诒让墓其实是一座名人纪念墓,里面根本没有陪葬品。,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