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7230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10.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pptx(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九节 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1.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尊重和关爱病人,给予病人人文关怀。2.掌握腹腔穿刺术、胃镜检查术、和结肠镜检查术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护理。3.了解腹腔穿刺术、胃镜检查术、和结肠镜检查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4.学会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学习目标,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主要内容,消化系统诊疗技术,1,1,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腹腔穿刺术二、胃镜检查术三、结肠镜检查术,消化系统诊疗技术,1,1,腹腔穿刺术,纤维胃镜检查纤维胃镜检查是将带光源的内镜经口、咽、食管插入病人的胃、十二指肠内,以协

2、助诊断和治疗的一项技术。通过此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或肿瘤等的性质、大小、部位及范围,对急性胃出血者行内镜直视下止血,摘除小息肉等,并可行组织学或细胞学的病理检查。,消化系统诊疗技术,适应证,有明显消化道症状或上消化道出血,但原因不明者。疑有上消化道肿瘤,但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者。需要随访观察的病变,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胃手术后及药物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等。需作内镜治疗者,如摘取异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与结扎、食管狭窄的扩张治疗等。,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禁忌证,严重心、肺疾病,如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严重呼吸衰竭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等。各种原因所致休

3、克、昏迷等危重状态。急性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腐蚀性食管炎的急性期。神志不清、精神失常不能配合检查者。严重咽喉部疾病、主动脉瘤及严重的颈胸段脊柱畸形等。急性传染性肝炎或胃肠道传染病一般暂缓检查。慢性乙、丙型肝炎或抗原携带者、艾滋病病人应有特殊的消毒措施。,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操作前准备,病人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病人准备,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了解有无麻醉药物过敏史。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以排出检查禁忌证。检测乙、丙型肝炎病毒标志,对阳性者用专门胃镜检查。检查前禁食8h,有胃排空延缓者,需禁食更长时间,有幽门梗阻者应先抽尽胃内容物,必要时洗胃。术前半小时遵医嘱肌

4、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地西泮510mg,山莨菪碱10mg或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以镇静、减少胃蠕动和胃液分泌。,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环境准备,检查室清洁、安静、温度适宜,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用物准备(纤维胃镜),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插镜过程中保持病人头部位置不动,不可将唾液咽下以免呛咳。嘱病人深呼吸,肌肉放松,操作过程与护理配合,核对病人,说明目的 咽喉麻醉 安置病人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协助医师插管,当插入1416cm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 胃镜进入胃腔内 配合医师向胃内注气、摄影、取活体组织标本及止血 协助医师拔管 做好病人术后指导 清理用物,记录检查情况。,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操作后护理,消化系统诊疗

5、技术,注意事项,胃镜室应专人管理,认真细致的做好器械的准备、清洁、消毒、保养和保管工作,每次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纤维内镜的性能。彻底清洁、消毒内镜及有关器械,避免交叉感染。,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纤维胃镜检查操作流程图,消化系统诊疗技术,二、纤维结肠镜检查,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纤维结肠镜检查主要用以诊断炎症性肠病以及大肠的肿瘤、出血、息肉等,并可行切除息肉、钳取异物等治疗。,适应证,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便血及下腹疼痛,疑有结肠、直肠、末端回肠病变者。钡剂灌肠有可疑病变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随访。结肠癌术前诊断、术后随访,息肉摘取术后随访观察。需作止血及结肠息肉摘除等治疗。结肠肿瘤普查。,

6、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禁忌证,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及精神病病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多次腹腔手术、腹内广泛粘连及大量腹水者。肛门、直肠严重狭窄者。急性重度结肠炎,如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及憩室炎等。月经期及妊娠妇女。,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操作前准备,病人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病人准备,消化系统诊疗技术,向病人讲解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解除其顾虑,取得配合;作好肠道准备;检查前一天进流质饮食,检查晨禁食;遵医嘱术前肌注地西泮510mg。术前半小时阿托品0.5mg肌注或山莨菪碱10mg肌注,环境准备,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检查室清洁、安静、温度适宜,用物

7、准备,纤维结肠镜检查用物急救药品和器械,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操作过程与护理配合,核对病人,说明目的 安置病人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术者直肠指检 协助医师插镜,按术者口令遵照循腔进镜原则逐渐缓慢插入肠镜 做好术中配合,协助医师摄像、取活检及治疗等工作 协助医师退镜和抽气 做好病人术后护理 清理用物,记录检查情况。,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操作后护理,一般护理 检查结束后,病人稍事休息,观察1530min再离去。嘱病人注意卧床休息,作好肛门清洁。术后3天内进少渣饮食。如行息肉摘除、止血治疗者,再给予抗生素治疗、半流质饮食,适当休息34天。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注意观察病人腹胀、腹痛及排便情况。腹胀明显者,可行内

8、镜下排气。观察粪便颜色,必要时行粪便隐血试验,腹痛明显或排血便者应留院继续观察。,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注意事项,做好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妥善保管做好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妥善保管。,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纤维结肠镜检查操作流程图,消化系统诊疗技术,三、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消化系统诊疗技术,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是指利用双气囊三腔管的气囊压力直接压迫胃底和食管下段静脉予以止血的技术,是一种临时急救止血的措施。,消化系统诊疗技术,适应证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下端、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禁忌证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操作前准备,病人准备,环境准备,用

9、物准备,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病人准备,向病人详细讲解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解除其顾虑,取得配合。检查前12h应禁食。术前取下活动性义齿,以免误咽。,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环境准备,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检查室清洁、安静、温度适宜,用物准备(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用物),双气囊三腔管,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检查三腔管的性能:用50ml注射器向胃气囊注气200300ml,压力在4045mmHg左右;食管气囊注气100150ml,压力在3040mmHg左右,用弹簧夹夹住管口后仔细检查气囊有无变形、损坏或漏气。,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检查三腔管漏气的方法:放入水中,察看有气泡逸出。抽出气量少于注入气量。将气囊放在耳

10、边倾听有漏气声。,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操作过程与护理配合,核对病人,说明目的 检查三腔管的性能 安置病人于半坐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清洁鼻腔 润滑三腔管前端及气囊 协助医师插管,指导病人做吞咽动作 证实在胃内后,协助医师充气、测压 打结 胃管开口用弹簧夹夹紧 正确牵引三腔管,并标记 按医嘱胃管内注药或抽液(毕后继续夹紧) 安置病人 清理用物 洗手,记录 止血期间观察与护理 出血停止后24h协助医师拔管。,消化系统诊疗技术,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示意图,(1)双气囊三腔管(2)管插入65cm,头端已达幽门(3)胃气囊压在胃底(4)食管气囊压迫食管下1/3,消化系统诊疗技术,三腔管牵引示意图,(1)

11、胃气囊 (2)食管气囊 (3)牵引线 (4)滑轮 (5)牵引物,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操作后护理,止血期观察与护理 监测囊内压 定时放气 鼻饲流质口、鼻腔清洁,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注意事项,操作前应仔细检查双气囊三腔管的性能。三腔管牵引方向应顺身体纵轴,与鼻唇部呈45角,以防该处鼻腔黏膜和唇部皮肤过度受压而产生糜烂、坏死。拔管前放气留管观察24h,如仍无出血,即可拔管。,消化系统诊疗技术,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操作流程图,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消化系统诊疗技术,腹腔穿刺术是用腹腔穿刺针经皮肤刺入腹腔引出腹水或注入药物的一项诊疗技术。主要用于判断积液的性质和病原;排出腹腔积液,减轻腹水所致的呼吸、循环压迫

12、症状;腹腔内给药;抽取腹水,浓缩后进行腹水回输。,消化系统诊疗技术,适应证,腹腔积液原因不明,抽液检查协助诊断。大量腹水者适当放液缓解症状。腹腔内注射药物以配合治疗。施行腹水浓缩回输术。人工气腹,协助X线诊断或治疗(如肺结核空洞或大咯血治疗)。诊断性(如腹部创伤时)或治疗性(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腹腔灌洗。,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禁忌证,广泛性腹膜粘连。肝性脑病先兆。卵巢囊肿、包虫病。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妊娠。,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操作前准备,病人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病人准备,做普鲁卡因皮肤试验,并将皮试结果记录于病历上。洗净腹部穿刺部位皮肤。嘱病人排尿,为放腹水者测量

13、腹围并记录,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环境准备,清洁、安静、温度适宜,注意视觉隐蔽,如在病床上操作,则用屏风或床帘遮档,消化系统诊疗技术,用物准备,腹腔穿刺用物、急救药品和器械,消化系统诊疗技术,腹腔穿刺体位及部位,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操作过程与护理配合,核对病人,说明目的 嘱病人排尿 检查腹腔无菌穿刺包有效期 安置病人坐在靠背椅上或在床上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确定穿刺点 穿刺部位消毒 打开腹腔无菌穿刺包 固定孔巾 局麻抽药配合 协助医师穿刺、留取标本、放液或腹腔内注药 术中观察与护理 协助拔针 碘酊消毒,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测量腹围,腹带包扎 安置病人 清理用物,送检标本 洗手,记录放液量、性质及病人反应。,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操作后护理,术后嘱病人平卧812h,或卧向对侧,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如有腹水漏出时,可用蝶形胶布粘贴,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腹带。密切观察血压、神志、尿量、穿刺点有无渗液及其他不良反应。对肝硬化放腹水病人应警惕诱发肝性脑病。,消化系统诊疗技术,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腹腔内继发感染。放液时若液体引流不畅,可稍变动病人的体位或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放液速度不宜过快,放液量不宜过多,初次放腹水者不宜超过3000ml。,消化系统诊疗技术,腹腔穿刺术操作流程图,消化系统诊疗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