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7348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埋线疗法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穴位埋线疗法,内三科 朱红,请在此处填写作品信息(此页非设计模板),1.简介2.穴位选择3.操作方法4.注意事项5.术后反应,穴位埋线,是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中医针灸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融合多种疗法(针刺、埋针、组织疗法等)、多种效应(刺血、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留针、组织效应等)于一体的复合性的治疗方法。该法是以线代针,将可被人体吸收的一种蛋白肠线植入相应的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线在体内15天自然被溶解吸收),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内经之“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来达到治疗疾病

2、的目的。 多用于哮喘、胃炎、胃痛、腹泻、遗尿、尿失禁、糖尿病、面瘫、癫痫、腰腿痛、痿证以及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官能症。且能同时调节人体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什么是穴位埋线疗法?,穴位埋线的作用,1.协调脏腑,平衡阴阳埋线的各种效应及刺激过程,形成一种复杂的刺激信息,通过经络的输入,作用于机体,导致功能亢进者受到。2.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疼痛与经络闭塞,气血失调有关,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说,埋线疗法有“制其神,令气易行”,它能转移或抑制与疼痛有关的“神”的活动,使“经气”通畅而达镇静止痛的效果,故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得以恢复正常。3.补虚泻实,扶正祛邪,传统埋线疗

3、法,切开埋线法、三角针埋线法、切开结扎埋线法,切开结扎埋线法,穴位两侧或上下各1.5-2.5cm。局麻,一侧用手术刀切开0.3-0.5cm,用弯止血钳插入穴位深处进行按摩弹拨法,然后用持针器夹住穿有羊肠线的缝合针从切口刺入,穿过穴位深处从对侧皮丘穿出,又从出口进针,较第一线浅,至切口出针,将线头适当拉紧,打结,剪断,并埋入切口深处,包扎。,TODAY,穿刺针埋线法,改良埋线注射针头埋线法,注射针头埋线法:针头与毫针的运用。,2.穴位选择,皮肤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镊子、埋线针或经改制的12号腰椎穿刺针(将针芯前端磨平)、持针器、0-1号铬制羊肠线,0.5-1%盐酸普鲁卡因、剪刀、消毒纱布及敷

4、料等。埋线针是坚韧特制的金属钩针,长约12-15cm,针尖呈三角形,底部有一缺口。如用切开法需备尖头手术刀片、手术刀柄、三角缝针等。,埋线多选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的穴位,以背腰部及腹部穴最常用。如哮喘取肺俞,胃病取脾俞、胃俞、中脘等。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一次。,3 .操作方法,切开埋线法,在选定的穴位上作常规局麻,用手术刀尖刺开皮肤(0.5-1.0cm),先将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min。然后用0.5-1.0cm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或过浅,以防止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

5、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天后拆去丝线。,三角针埋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cm处,作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天。每次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天埋线一次。,切开结扎埋线法,穴位两侧或上下各1.5-2.5cm。局麻,一侧用手术刀切开0.3-0.5cm,用弯止血钳插入穴位深处进行按摩弹拨法,然后用持针器夹住穿有羊肠线的缝合针从切口刺入,穿过穴位深处从对侧皮丘穿出,又从出口

6、进针,较第一线浅,至切口出针,将线头适当拉紧,打结,剪断,并埋入切口深处,包扎。,穿刺针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cm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倒所需的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 。,3 .术后反应,正常反应: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异性蛋白)刺激,在1-5天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于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0%酒精棉球擦

7、去,覆盖消毒纱布。施术后患肢局部温度也会升高,可持续3-7天。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h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度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埋线后还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的增高现象,应注意观察。,异常反应,1,(1)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一般在治疗后3-4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能伴有发烧。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2,(2)个别病人对羊肠线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甚至切口处脂肪液化,羊肠线溢出,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3,(3)神经损伤,如感觉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运

8、动神经损伤,会出现所支配的肌肉群瘫痪,如损伤了坐骨神经,腓神经,会引起足下垂和足拇指不能背屈。如发生此种现象,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给予适当处理。,4 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三角针埋线时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2)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3)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不要直接结扎神经和血管),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4)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5)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在70%酒精中,或用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6)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 (7)注意术后反应,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