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7368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七章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七章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七章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七章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知识目标 了解并掌握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技能目标 1.掌握外伤的止血方法和包扎方法。 2.掌握骨折的判定,骨折后的固定方法以及伤员的搬运方法。,.,第一节 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现场急救,是指当危重、急症以及意外伤害发生而专业医务人员未赶到之前,抢救者利用现场所提供的人力、物力为伤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初步救助措施。必须注意一下问题:自身的安全,不能因为对别人施救而使自己成为新的受害者。如果只有一个人昏迷或出血,应先抢救再呼救;但如果受害人数较多,则应先呼救再抢救。对于众多受害者,

2、应先抢救严重出血、心跳呼吸停止和昏迷等危重伤病员。如果受害者处于禁区,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一、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1.急救顺序 要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先排险情后实施救助、先易后难、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对生存希望不大的濒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2.对症处理 充分发挥现场急救五大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和其他急救技术,以保持伤员的基本生命体征。3.快速及时 力争早医、快送,创伤急救应该强调“黄金1小时”。对于大出血、严重创伤、窒息、严重中毒者,争取在1小时以内、在医疗监护下直接送至附近医院手术室或高压氧舱,并强调12小时以内必须得到清创处理。4.前后继承 为确保现场

3、急救措施紧密、衔接,防止前后重复、遗漏和其他差错,要有正式的医疗文本。,.,二、现场急救的主要措施,1.解救伤员 对于由于地震、交通事故等造成肢体挤压过久的伤员,做到“六不”:不随便走动或移动受压肢体,不按摩肢体,不抬高肢体,不加压包扎,不上止血带,不热敷。2.呼吸通畅 对呼吸困难者,应迅速通畅其呼吸道。可采用“仰头举额法”将舌头拉出。3.及时止血 大量出血是伤员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场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法止血、填塞止血和止血带止血等。4.包扎伤口 包扎伤口的目的是保护伤口、避免污染、止血和止痛。包扎材料常用灭菌纱布或绷带、毛巾、软布等。,.,5.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旨在减轻痛苦、防止

4、休克和继发感染,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6.保存器官 断离的肢体应敷料包好,适当冷藏后和伤员一起送往医院。7.预防措施 现场及时止痛,静脉输血补液,同时及时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第二节 航空飞行中外伤的现场急救,一、止血术(一)出血的种类 按损伤的血管性质不同,出血分为三种: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外喷射,危险性大。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的流出。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创面渗出,危险性小。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两种: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内出血:体内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体表看不见。,.,一、止血术,(二)失血的表现 失血量达到全身血量的20%,出

5、现休克症状: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下降或测不到。(三)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 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换用其他止血方法。颞动脉止血,用于头顶及颞部出血。颌外动脉止血,用于腮部及颜面部的出血。颈总动脉止血,用于头、颈部大出血。锁骨下动脉止血,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的出血。尺、桡动脉止血。用于手部出血。肱动脉止血,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股动脉止血,用于大腿、小腿、

6、脚部的动脉出血。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止血,用于足部出血。指动脉止血,适用于手指出血的自救。,.,2.加压包扎止血 先用消毒纱布垫覆盖伤口后,再用棉花团、纱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垫子,放在伤口辅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伤口有碎骨存在时,禁用此法。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3.加垫屈肢止血(1)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腘窝放纱布垫、棉花团、毛巾等,屈曲关节。(2)上臂出血,在腋窝加垫,使前臂屈曲于胸前。(3)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加垫,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4.止血带止血,用于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分为橡皮止血带止血和就便材料绞紧止血。注意事项:止血带不能直接缠

7、在皮肤上,必须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做成平整的垫子垫上。上臂避免绑扎在中1/3处,因此处易伤及神经而引起肢体麻痹。上肢应扎在上1/3处,下肢应扎在大腿中部。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一般情况下,上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23小时,每隔4050分钟松解一次。如肢体伤重已不能保留,应在伤口上方绑止血带,不必放松,直到手术截肢。上好止血带后,在伤者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注明止血带的时间,尽快送医院处理。严禁用电线、铁丝、绳索代替止血带。,.,5.填塞止血 用急救包、棉垫或消毒的纱布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用于大腿根、腋窝、肩部、口、鼻、宫腔等部位的止血。,.,二、人工呼吸,1.操作要领(1)病人仰卧,面

8、部向上,颈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2)挽救者位于病人头旁,一手捏紧病人鼻子,以防止鼻孔漏气。同时用口对着病人的口吹气,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如此反复,每分钟12次。(3)吹气要快而有力。此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胸部,如胸部有活动,立即停止吹气。并将病人的头偏上一侧,让其呼出空气。2.注意事项(1)成人每次吹气量应大于800ml,但不超过1200ml。(2)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呼入新鲜空气。(3)对小孩3秒一次,一分钟20次。(4)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应触摸颈动脉、腋动脉或腹股沟动脉。,.,三、骨折固定法,(一)骨折的判断

9、骨折,是指骨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或骨筋的连续性被中断。对于开放性骨折,由于其骨骼断端与外界相通,容易判断。而对于骨骼断端不与外界相通的闭合性骨折来说,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局部剧烈的疼痛和压痛;肢体活动受到限制或完全不能活动;骨折部位有明显的肿胀或出现成角、旋转、肢体缩短等畸形。(二)四肢骨骨折的固定方法固定原则:首先对骨折进行大体复位,再进行止血和包扎,然后才固定。1.锁骨骨折 将两条带状三角巾,分别环绕在两个肩关节处,并于背后打结;再将三角巾的底角在两肩过度后张情况下,在背部打结。,.,2.上肢骨折 上肢骨折时,可用两条三角巾和一块夹板将伤肢固定。先用一块夹板固定上臂,一条三角巾悬吊前臂,另一条

10、带状三角巾分别经胸口至背部侧腋下打结;若肘关节骨折而弯曲时,用两条带状三角巾和一块夹板固定;前臂骨折时,用一块夹板置于伤肢下面、两条带状三角巾将其固定;一条三角巾悬吊伤臂,另一条带状三角巾绕胸背于侧腋下打结;手指骨折时,可用小木片和两片胶布固定,也可把伤指固定在健指上。3.下肢骨折(1)自体固定法。可用绷带或三角巾将健肢和伤肢捆绑在一起。(2)木板固定法。将长夹板置于外侧,从脚跟至腋部;短夹板置于内侧,从脚跟至腹股沟部。再用绷带或带状三角巾捆绑固定。适用于股骨骨折。下肢胫腓骨骨折时,可用同样长两块夹板。分别置于伤肢内外侧,在空隙处放上棉垫。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加以固定。,.,4.脊柱骨折 凡怀疑

11、有脊柱、脊髓伤者,在急救和搬运时都必须十分小心。避免搬运不当而移位。5.颈椎骨折 只要怀疑颈椎损伤,即应用颈托固定。6.胸腰椎骨折 应将伤员平卧在垫有软垫的木板上,应在腰部垫上软枕,并用绷带将伤员固定在木板上。,.,(三)脊柱骨折伤员的搬运1.颈椎骨折伤员的搬运 搬运要点:3-4人一起搬运,其中1人专管头、颈部的固定,做到不屈、不伸、不旋转,其余3人蹲在伤员的同侧,2人(或1人)托躯干,1人抱下肢,合力将患者搬到平板担架上;最好取仰卧位,颈部两侧用沙袋及衣物固定,防止搬运过程中头部左右摇摆。2.胸腰椎骨折伤员的搬运 胸腰椎骨折伤员的搬运也应由3-4人一起协作。搬运时都蹲在伤员的同侧,其中1人托住肩部和头部,1人托住腰和臀部,1人抱住伸直并拢的双下肢,动作一致、平稳地将伤员移放到平板担架上。,.,谢谢!,.,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谢 谢!,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让我们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