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均衡.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7495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程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均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精品课程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均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精品课程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均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精品课程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均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精品课程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均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课程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均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程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均衡.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 融 学,FINANCE,1,主讲: 谭荔,2,第九章 货币均衡,第五套人民币,第 9 章 货币供求均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供求均衡的含义、货币供求与社会供求的关系和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论模型,掌握货币失衡的原因和货币失衡的调节措施。重与难点重点是对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解。难点是货币供求失衡的调节。方法手段讲授、讨论,3,第一节 货币供求均衡及其理论模型第二节 货币失衡及其调整途径第三节 开放条件下的货币均衡本章小结和考核要求,4,第 9 章 货币供求均衡,一、货币均衡的含义货币供求均衡简称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并非供给

2、与需求绝对数量相等货币均衡是一种长期的动态均衡。货币均衡不同于信贷平衡,5,第一节 货币供求均衡及其理论模型,货币均衡与信贷平衡的比较,6,一、货币均衡的含义,1.社会总供求的涵义社会总供求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合称。社会总需求,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社会各方面实际占用或使用的全部产品之和。社会总供给,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部门按一定价格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以及在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金融资产总量。,7,第一节 货币供求均衡及其理论模型,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2.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含义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货币均衡,而不是实物均衡。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

3、的平衡是市场的总体均衡。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动态的均衡。,8,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如果把总供求平衡放在市场的角度研究,它包括了商品市场的平衡和货币市场的平衡,也就是说,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平衡,其关系可用下图来简要描述。,9,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商品供求和货币供求的四方关系图,图中包括了几层含义: 商品的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 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供给。 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的需求。 商品的需求必须与商品的供应保持平衡。 在这个关系图中,货币供求的均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关键。,10,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1.简单的货币均衡模型

4、2.IS-LM 模型3.货币供求均衡的现实论证,11,三、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12,图示一般经济均衡理论:IS-LM模型,13,图示IS-LM模型:均衡过程的动态调节,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自己独有的特征:(1)由于中国的信用制度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不能随市场供求的变化而自然变动,所以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极为微弱,利率很难对货币供求发挥调节作用;(2)中国现行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国有企业的投资饥渴和软预算约束的特征,由此导致社会经济经常处于投资扩张过度、货币供给偏多的失衡状况。下图说明了中国的简单货币均衡。,14,

5、货币供求均衡的现实论证,15,图示:中国的简单货币均衡模型,一、货币失衡的原因货币运动相对独立性和物资运动存在着矛盾。财政、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配合失灵。 财政支大于收 财政收支虚假 财政应支未支 信贷自身膨胀国际收支的影响,16,第二节 货币失衡及其调节途径,分清失衡的类型分析失衡的原因选择相应的对策 供应型调节,压缩货币供给量 需求型调节,增加货币需要量 混合型调节,双管齐下 逆向型调节,促进新的平衡采取具体的行动,17,二、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节,第二节 货币失衡及其调节途径,国际收支均衡与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18,第三节 开放条件下的货币均衡,货币论认为,

6、在开放型经济的条件下,一国货币的供给(Ms)等于国内增发的货币(D)加上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所增发的货币(R),即: MsDR,或RMsD 而在货币供求均衡的条件下,货币总供给等于货币总需求,即MdMs,代入上式可得:RMdD,19,国际收支均衡与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20,国际收支均衡与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ISLMFE模型表明,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就是要同时实现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均衡。为了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根据国民经济的具体情况,可以移动IS曲线,即实施财政政策;也可以移动LM曲线,即实施货币政策;或移动FE曲线,即实施汇率政策。当单独使用任何一项政策都无法解决国际收支调节问题时,必须将

7、汇率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并用,才能正确发挥其调节作用,实现内外经济均衡。,21,国际收支均衡与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国际收支调节的目标是要实现内外经济均衡。所谓内部均衡是指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即国内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供求均衡;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即外汇市场供求均衡。一国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两种工具,并根据经济中通货膨胀、就业水平和国际收支的不同情况加以适当的配合。,22,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23,支出调整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 即影响支出水平和需求总量的政策,主要包括财

8、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类政策可相对于收入改变支出水平,从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 即能够影响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变支出结构的政策,如汇率调整和各种直接与间接管制措施等。这类政策可转换支出在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之间的对比,使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从而调节国际收支。,24,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调整政策配合的主要情形,25,米德冲突(Meade Conflict) 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一国政府不能运用调整汇率的支出转换政策,只能采用支出调整政策,因此,内外均衡目标在对支出调整政策的要求上就可能存在矛盾,即“米德冲突”。“米德冲突

9、”最有可能发生在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或经常项目逆差与国内失业并存的情况下。,26,“米德冲突”的理论模型,27,政策配合论(Policy Mix Approach)。 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论,从理论上解决了“米德冲突”问题。政策配合论的基本观点是:在调节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作用上,财政政策通常对国内经济的作用较大,而货币政策则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大,因此,应该分配给财政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以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或者根据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的不同情况,将二者适当地搭配,以同时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的均衡(见下表)。,28,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体相适应的一种动态的状况。是动态均衡,不是简单数量相等。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供给,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的需求,而商品的需求又必须与商品的供给保持平衡。货币失衡主要是财政、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分配失灵。,29,本章小结,概念:货币均衡识记:均衡含义。理解:货币供求均衡的涵义;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运用:货币供求失衡的调节措施,30,本章考核要求,如何理解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对一国经济有何影响?贷币供求失衡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31,本章思考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