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4节植物的分区与区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7566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第4节植物的分区与区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七章第4节植物的分区与区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七章第4节植物的分区与区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七章第4节植物的分区与区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七章第4节植物的分区与区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第4节植物的分区与区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第4节植物的分区与区系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植物的分区与区系,.,一、植物分布区,(一)植物分布区的概念:,概念 :是指某一植物分类单位一一科、属或种分布于一定空间的总和。也就是说 , 某一植物分类单位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区域 , 就是该植物分类单位的分布区。例如 :椰子的分布区适用于任何等级的植物分类单位 应用:分布区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天然植物 , 也适用于栽培植物。栽培植物也有它的分布区。确定和解释天然植物和栽培植物的分布区是植物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二)植物分布区的形状,1 、种植物分布区的形状极不相同2、不同植物分布区的形状差别很大 3、高纬度地区许多植物种的分布区呈东西向展布的长条形4 、有些分布区的轮廊往

2、往与一定的自然地理区的边界相吻合5、有一些分布区沿着某些山脉、河谷呈狭窄的带状6、有一些植物分布区 , 不是连续广阔的地区 7、植物分布区的面积大小也与其自身的发展及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高纬度地区许多植物种的分布区呈东西向展布的长条形七瓣莲 (Tm Trientalis europaea ) 的分布区大致在北极与 500N 之间 ,绵延于整个欧亚大陆上,.,分布区的轮廊往往与一定的自然地理区的边界相吻合,图7.9 油松和赤松分布区,.,分布区 , 不是连续广阔的地区分别处于相距很远的地方, 呈岛状或斑状分布, 如苏铁科植物 , 在全球呈分散的斑状分布,.,(三)植物分布区的形成,

3、过程: 原始分布区(起源中心) 逐渐向外迁移(称为侵移) 形成分布区一般情况下, 分布区的大小与种的繁殖能力和年龄成正比。,.,(四)植物分布区的类型,两大类 : 连续分布区和间断分布区 1、连续分布区: 概念:一个连续完整的区域 类型: (1) 世界性分布 (2) 环极地分布 (3) 环北方分布 (4) 泛热带分布,.,如茅膏菜属的分布区 ( 图 7.12) 为世界性分布。,.,环北方分布 有些植物的分布区环绕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带 ( 包括北方山区 ) 分布, 其一方面伸展至极地 , 另一主面可能伸展至亚热带范围 , 这称为环北方分布 , 如茶藨子(biao)属的分布区 ( 图 7.13),.

4、,泛热带分布有些植物的分布区贯穿亚、非、拉美几大洲的热带地区 , 这称为泛热带分布, 如棕榈科植物的分布区 ( 图 7.14),.,2、间断分布区 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分离的区域 类型:(1) 北极 -高山间断分布区 (2) 北大西洋间断分布区 (3) 北太平洋间断分布区 (4) 南北美间断分布区 (5) 古热带间断分布区 (6) 洲际山区间断分布区 (7) 古地中海间断分布区 (8) 泛南极间断分布区 (9) 极际间断分布区 (10) 星散间断分布区 还有许多地方性和局部地区的间断分布区如地中海间断分布区、欧亚大陆间断 分布区等,.,猪笼草属分布于马来群岛、马达加斯加和中国的西南部地区

5、( 图 7.15),.,1、特有种,概念:仅分布在某一地区 , 而不在其他地区分布的植物 , 称为特有种代表种:银杏、水杉、水松 ;金凤藤 类型:根据起源、分布历史和环境条件 , 特有种可分为 : 古特有种 新特有种 生态特有种意义:确定任何特有种或特有现象都是很有意义的 , 因为它们是植物区系的历史或演化的重要指标。,(五)特有种、孑遗种和替代种,.,2、孑遗种,概念:一种植物过去曾有广阔的分布区 , 由于地质和气候原因 , 现在分布范围已大大缩小 ,只剩个别孤立的或者是星散分布的几个小区,这种分布区,称为孑遗或残遗分布区,这种植物,则称为孑遗种或残遗种。举例:水杉、银杏、银杉、鹅掌揪、枫香

6、、腊梅等 意义;孑遗种不仅有分类上的含义,而且还有地理上的含义。注意:(1) 分类学孑遗种又称为活化石 (2) 地理孑遗种与分类学关系不大,.,3、替代种,概念:由一个共同祖先派生出来、特征相似的种,各自占有独立的分布区,空间上相互替代,这种现象称为地理替代现象,这种植物称为替代种( 真替代种 )。类型: 真替代种 真替代种,.,(一)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概念:植物区系是指一定地区或国家所有植物种类的总和 注意: 按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划分的,称为地理成分; 按植物种的迁移路线划分的,称为迁移成分; 但最常使用的是地理成分。,二、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概念:分布区或多或少重合的植物种,可以联合

7、成一定的植物区系成分,称为地理成分 分类:世界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为13 种意义: 植物区系的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一个地区的地质历史 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植物区系在地理上、发生上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二)世界植物区系分区,概念:利用植物区系分析的方法研究有关地区的植物区系,把那些植物区系成分、性质和发展历史相似的地区合并,按照相似程度、关系密切程度,划分若干等级,这就是植物区系分区。等级单位:通常采用区、地区、省和县等 划分标准:各等级单位的划分标准是: 植物区;植物地区;植物省;植物县,.,图 7.16 世界植物区系分区图泛北级植物区 ;E .旧热带植物区 ; .新热带植物区 ;

8、IV. 澳洲植物区 ;V. 好望角植物区 ;. 南极植物区,.,1. 泛北极植物区 (),植物分布:本植物区面积最大,包括北回归线以北的北半球广大地区及其以南的部分地区。除东南亚、中国南部和日本南部外,一般是和热带区系分开的。植物特征:本植物区是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而以温带为主的植物区系。代表植物:其中有一些典型的科,与热带区系有显著的不同。这些典型的科包括壳斗科、桦木科、胡桃科、毛蔑科、寥科、黎科、十字花科、禾本科、莎草科等。在高山则以报春花科、虎耳草科、龙胆科、杜鹊花科等较普遍。,.,2. 古热带植物区 (),植物分布:本植物区也称为旧热带植物区,位于北回归

9、线以南,包括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马达加斯加岛、印度、中南半岛、中国最南部、印度尼西亚 , 直到澳大利亚东北部及太平洋岛屿。区内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四季不明显,全年都适于植物生长,且气候条件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几乎没有多大变化,所以区系种类异常丰富 , 大约有 45000种以上。植物特征:植物区系主要由热带雨林、季雨林和稀树草原中的许多特有科、属组成,最具特征的是龙脑香科, 还有辣木科、露兜树科、猪笼草科、大花草科、芭蕉科、姜科。此外 , 棕榈科、兰科、天南星科中有很多特有属 , 也分布在本植物区内。,.,3. 新热带植物区 (),植物分布:本植物区包括中美洲和南纬 400以北的南美大陆。植

10、物特征:区内植物种类十分丰富,仅巳西就有 40000多种。特有科为仙人掌科、美人蕉科、旱金莲科、巴拿马草科、凤梨科( 仅一种分布在西非 ) 。仙人掌科植物多为各种各样的肉质植物,主要分布在炎热的山区。凤梨科植物大多是附生植物,生在乔木和岩石上,从热带雨林到干旱地区都有分布。除了这些特有科以外,还有棕榈科及苏铁科的一些属。,.,4. 澳大利亚植物区 (),植物分布:本植物区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和新西兰。植物特征:区内特有现象特别明显,特有程度高,其他植物区无法与之比拟。例如在维管植物中,有 75的种类是特有的。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自中生代末期以来,在地理上一直处于被海洋

11、包围的孤立状态 , 不可能与相邻大陆的植物区系进行种、属的交流,因而保持了高度的特有现象。代表植物:本植物区特有科包括山龙眼科、桃金娘科、木麻黄科等。这些特有科都包含有许多特有属和特有种, 如桃金娘科的按属有600种,豆科的金合欢属有 280 种。,.,5. 好望角植物区 (V),植物分布:本植物区也称为开普植物区,位于非洲西南端,北界沿奥兰治河延伸,东以德拉肯斯堡山脉为界,是世界六大植物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区。植物特征:区内有维管植物 14000种,其中有 3000 则种是特有种。最典型的有拢牛儿苗科的天竺葵、昨浆草科的眸浆草 , 肉质植物有松叶牡丹属 , 木本植物有山龙眼科 262 属 , 杜鹊科的石南属有460 种。此外还有许多是观赏植物。,.,6. 南极植物区 (),植物分布:本植物区包括 400以南的南美大陆和大洋岛屿、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植物特征:区内共有1600种植物 , 其中 75% 是特有种。典型的代表是假山毛样属、南美杉属等。还有一种蚁塔科的特大草本植物属 (Gunnera), 其一片叶子可以把三个骑马人连人带马都遮盖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