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习惯性违章剖析与治理措施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7574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习惯性违章剖析与治理措施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港口习惯性违章剖析与治理措施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港口习惯性违章剖析与治理措施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港口习惯性违章剖析与治理措施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港口习惯性违章剖析与治理措施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港口习惯性违章剖析与治理措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习惯性违章剖析与治理措施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习惯性违章剖析与治理措施,2016年6月,1,一、习惯性违章的概念及其类别,二、典型事故案例,三、习惯性违章的治理措施,2,什么是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生产过程中,习惯性违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因而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事故统计表明70%80%的人为误操作事故都与习惯性违章有直接联系,它是导致人身伤亡的重要隐患,严重危及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因此反“习惯性违章”是各行各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事故强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

2、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3,习惯性违章之一:进入生产环境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或操作时佩戴饰物。临水作业不穿救生衣,吊装作业不戴安全帽。,习惯性违章之二:攀爬、登高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或上下台阶不扶扶手。,习惯性违章之三:未执行监护监督制度单人进行操作,电工单独作业,作业不挂牌。,习惯性违章之四:吊装作业前未认真检查吊具,忽视吊具维护保养,吊装作业时,吊具下站人,无现场指挥人员。,习惯性违章之五:作业堆码不规范,离仓库、货台边缘距离不足,堆码不整齐。,港口作业十种习惯性违章,4,习惯性违章之六:在禁止吸烟的区域吸烟、携带火种或接打手机 。,习惯性违章之七:特种作业人员不持证上岗 。,习惯性违章之

3、八:酒后上岗。,习惯性违章之九:封闭或阻塞安全通道,锁闭安全出口。,习惯性违章之十:场内流动机械设备超速行驶,人员不走人行通道。,5,案例一:2003年3月3日14:30分,XX轮在闵行电厂3#泊位掮拖上电煤驳2107,加拖汉港驳1500-12(XX公司驳船,外租XX电力公司XX分公司),当编解队完毕准备开航时,水手刘XX(男,33岁)穿拖鞋,临水未穿救生衣,返回1500-12驳时跨档,踩中甲板上残留的煤块打滑,不慎滑落水中,施救未果失踪。原因分析:利江公司对出租船舶存在“以租代管”,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对船员临水作业必须穿救生衣,不准穿拖鞋的规定执行不力,处理不严,安全教育不深入。关键词:

4、临水作业穿拖鞋,未穿救生衣。,集团习惯性违章导致的典型事故案例,6,案例二:2003年3月21日15:40分,XX公司机电管理公司副经理胡XX(男,28岁)中餐酗酒,在XX码头堤防二航局施工工地驳岸墙上睡着,坠入即将回填的深坑(5.2米),被现场堤防施工民工发现报警,经抢救无效于3月27日8:35分死亡。原因分析:XX公司对职工当班喝酒,酒后上岗的违章行为制止不力,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关键词:酒后上岗。,7,案例三:2006年8月15日上午7:30分左右,XX公司综合物流部对X码头堤防墙内绞车房线路故障检修。10时许经检查确定为电缆线短路而引发的故障,决定更换新电缆。10:3

5、0分停止检修,分队长王XX与两名电工一同离开了检修现场,负责拉合闸的苏XX看到三人离开后,合上了闸刀。三人一同走出20多米后,分队长王XX(男,44岁)独自返回检修现场,将裸露电线进行包扎时被电流击倒,被发现后,立即送港埠医院进行抢救,因抢救无效,于2006年8月15日12:25分死亡。原因分析:XX公司综合物流部在电缆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未按规定消除安全隐患,擅自合闸送电,无证人员包扎裸露电线,导致事故发生。关键词:违反操作规程 无证操作。,8,三、反习惯性违章的对策措施 1、找出违章现象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总方针,是反习惯性违章的基本准则。要反习惯性违章,

6、首先得让职工明白哪些行为是违章行为。并要求各单位组织职工找出习惯性违章现象。各单位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将习惯性违章现象整理出来,组织员工学习,并纳入安全风险金奖励考核细则中,加大考核力度,发现习惯性违章行为及时劝阻教育,开据违章告知书并处罚。通过了解、摸清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分析其形成的事故心理结构和状态,提前做出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事故损失。,9,2、大力开展对职工的安全教育 通过查找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习惯性违章作业是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其结果必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不但危及自己的安全,而且还会累及他人。我们要针对这些“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7、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使职工具备法治观念,懂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和操作,就是珍惜生命。同时结合岗位实际及事故案例,利用认知技巧中的第一印象作用和优先效应强化新职工的“三级”教育;应用意识过程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规律,设计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程序;研究安全意识规律,通过宣教的方法来强化人的安全意识。从而大大减少随意作业的机会和条件,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10,3、各级安全监管人员是主力军 各级安全监管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力军,不但是领导抓好安全生产的的助手和参谋,而且是企业内的“警察和裁判”,为创

8、造企业一方平安的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安质部的目标是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经验丰富、懂技术、作风扎实、思维敏捷灵活、任劳任怨敢管理的安监队伍,树立安全管理的权威,促进企业生产的安全、持续、稳定发展。,11,4、班组是主阵地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既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反“习惯性违章”的主要阵地。根据调查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生产班组,80%以上的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在班组生产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者各种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消除造成的。这个事实说明,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必须从班组做起,一切安全管理的措施、方法、手段只有在班组真正发挥作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

9、故和伤害发生。因此,要真正使“习惯性违章”销声匿迹,抓好对班组的管理无疑是重中之重。,12,5、3种人是重点 班组长。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他们既是生产经营者,又是管理者。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这些人。建立一支好的班组长队伍是班组安全建设的中心环节。班组长敢于抓“习惯性违章”,就能带动一批人,管好一个班。 特种作业人员。他们都在关键岗位,或者从事危险性较大的职业和作业,随时有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可能,是事故多发之源。 安全意识较差,技术素质较低,好奇心、好胜心强的职工,极易发生违章违纪现象。同时,根据“认知技巧中的第一印象作用和优先效应”理论,如果正确的安全理念、行为方式没有占他们的头脑,

10、当他们看到一些老师傅违章作业既省力,又没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习惯性违章行为就会被继承下来。 把上述3种人作为反“习惯性违章”的重点,进行重点教育、培训、管理,并分别针对其特点加以引导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有效控制“习惯性违章”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率。,13,6、现场管理最必要 现场是生产的场所,是职工生产活动与安全活动交织的地方,也是发生“习惯性违章”,出现伤亡事故的源地,狠抓现场安全管理尤为重要。要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安监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在第一线查“习惯性违章”疏而不漏,纠违章铁面无私,抓防范举一反三,搞管理新招迭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

11、全生产顺利进行。 同时,应加强现场作业环境的管理,不断改善作业条件。因为人的安全行为除了内因的作用和影响外,还受外因的影响。环境、物的状况对劳动生产过程的人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环境差、物设置不当,会出现这样的模式:环境差人的心理受不良刺激扰乱人的行动产生不安全行为、物设置不当影响人的操作扰乱人的行动产生不安全行为。反之,环境好,能调节人的心理,激发人的有利情绪,有助于人的行为;物设置恰当、运行正常,有助于人的控制和操作。因此,要控制习惯性违章,保障人的安全行为,必须创造很好的环境,保证物的状况良好和合理,使人、物、环境更加协调,从而增强人的安全行为。,14,7、良好习惯要养成 人们在工作、生活

12、中,某些行为、举止或做法,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改变。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在实际工作中,养成的违章违纪恶习势必酿成事故,后患无穷,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 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需要对不安全行为乃至成为习惯的主观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矫正措施,克服不良习惯外,还要利用班前会、班组学习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开展技术问答、技术练兵,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严格标准,强调纪律,规范操作行为;实行“末位淘汰制”,促使职工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正如杜邦公司的名言:安全一旦成为习惯,事故离我们就很遥远。,15,8、建立安全行为激励机制 行为科学认为,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引发人的行为。企业领导和职工能在工作和生产操作中重视安全生产,避免出现违章行为,有赖于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行为激励。通过激励措施,引导职工把安全需要作为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准则。要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对“习惯性违章”实行“四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综合治理,把反“习惯性违章”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之中。做到层层抓、层层落实,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约束作用和经济责任制的激励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反“习惯性违章”的强大推动力,充分发挥激励奖惩机制。,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