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76789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科学,PEDIATRICS,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定义,概述,发病情况,2岁以下多发北方多于南方逐渐下降趋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临床以神经精神症状和骨化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骨组织,有机成分:胶原纤维和基质,骨基质,无机成分(骨盐):钙,磷等,类骨质,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溶解骨盐,分解有机成分,骨细胞,软骨细胞,间充质细胞,骨的结构,基质小泡,钙结合蛋白碱性磷酸酶,.,维生素D的来源 VitD是类固醇的衍生物,呈脂溶性(D2、D3),来源,内源性VitD:,紫外线,290-32

2、0nm,胆骨化醇( D3 ) 为人类VitD,的主要来源。,外源性VitD,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酵母,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25-羟化酶,1-羟化酶,维生素D3的代谢,食物中摄取,皮肤紫外线照射,维生素D3,25-(OH)D3,1,25-(OH)2D3,.,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促进小肠粘膜对Ca、P吸收,促进肾脏近球小管对Ca、P的重吸收,.促进旧骨脱钙血Ca、P浓度上升(与 PTH 协同完成).促进成骨细胞骨盐沉积形成新骨,.,甲状旁腺素(PTH)与降钙素(CT)在 Ca、P代谢中的作用,PTH的作用,CT作用,促进对Ca、P的吸收,但不如VitD的作用强。,抑制对Ca、P的吸收

3、,.促进肾小管对Ca的重吸收,.抑制肾小管对P的重吸收,.使1,25(OH)2D3生成增多(作用于1-羟化酶),抑制对Ca、P的吸收,抑制1,25(OH)2D3的合成,促进旧骨脱钙,抑制成骨 细胞的成骨作用,不能使新骨钙化 。,抑制骨盐溶解,使Ca、P下降,.,维生素D的代谢调节,(+),.,病因,户外活动少,季节影响,环境影响,乳中含量少,牛乳含磷高,生长发育快,婴幼儿期,早产或双胎儿,消化道疾病,肝胆疾病,肾脏疾病,抗癫痫药物,激素,药物影响,疾病影响,摄入不足,日照不足,.,发病机制,VitD缺乏,吸收钙、磷下降,重吸收钙、磷下降,溶骨作用下降,血钙下降,血磷下降,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改变?

4、!,.,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明显下降,PTH增高,PTH不增高,接上,血钙下降,血磷下降,PT,反应正常,反应低下,血钙进一步下降,尿磷排出增加,接下来会怎样?,.,接上,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40,骨骼生成障碍,骨样组织堆积,方颅,串珠,手镯,脚镯,骨皮质软化,颅骨软化,哈氏沟,鸡胸,漏斗胸,型腿,型腿,增高,这就是佝偻病的骨骼改变,肌糖原代谢障碍,肌无力,蛙腹,肝下移,运动发育迟缓,影响神经传导,精神神经发育迟缓,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VitD缺乏,肠吸收钙、磷下降,肾重吸收钙、磷下降,溶骨作用下降,血钙下降,血磷下降,PT,PTH不增,PTH增高,血磷明显下降,血钙明显

5、下降,血钙正常或稍下降,CaP下降,骨样组织钙化障碍,手足搐搦症,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AKP上升,发病机制,.,病理,小儿骨的正常发育 分软骨内成骨和 骨膜下成骨,正常骨化,骨骺,骨化中心,骨骺软骨,临时钙化带,骨干,骨骺软骨分层软骨细胞静止区:相对静止软骨细胞增殖区:分裂增殖软骨细胞成行区:肥大成熟软骨细胞蜕变.基质钙化区: 临时钙化带成骨区:成骨细胞侵入分泌骨基质构成骨样组 织,钙化成骨小梁分泌AKP使骨盐沉积形成新骨,临时钙化带吸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骨骺软骨增殖,骨样组织

6、堆积,骨质疏松,佝偻病骨化,,。,.,骨骺软骨恢复正常,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骨样组织骨化,.,临床表现,共分四期,初期,多见于3-6个月内小婴儿,主要表现:神经兴奋性增高 症状:易激惹、烦闹、睡眠不宁、夜啼、 多汗 体征:枕秃(也可无),无明显骨骼改变,X线: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正常或稍模糊。,血生化改变:轻微 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 钙磷乘积下降(30CaP40) AKP正常或稍高; PTH升高; 血清25-(OH)D3下降(正常值10-50g/ml),.,激期,初期症状加重,并出现典型骨骼改变,同时可有肌肉系统改变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骨骼改变,头部,颅骨软化,方颅,前囟扩大和闭合延迟,

7、乳牙萌出延迟,.,胸部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肋骨串珠,鸡胸,郝氏沟,漏斗胸,畸形将使胸腔变小,影响呼吸功能。,.,肋骨串珠: 7-10肋,.,肋膈沟(郝氏沟),.,鸡胸 漏斗胸,.,足镯,四肢,手镯,脊柱,后凸,侧弯,骨盆,扁平骨盆,“O”腿,“X”腿,肌肉改变,腹大 :呈蛙腹,肝脏下移,运动发育迟缓,神经系统,精神神经症状,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感染及贫血,其它,.,“手镯”“足镯”征,.,“O”形或“X”腿,.,脊柱侧弯,蛙腹,.,血生化改变:明显,Ca:稍下降,血P:明显下降,CaP:30,AKP:明显上升,25(OH)D3 、 1,25(OH)2D3,X线改变:长骨,骨骺软

8、骨明显增宽 2mm,干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样改变,骨质稀疏,皮质变薄,骨干可有弯曲或骨折,.,正常上肢长骨X线,佝偻病上肢长骨X线,.,恢复期,经足量维生素D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血清Ca、P逐渐恢复正常(数天);,AKP逐渐降至正常(12个月);,X线: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约23周后),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后遗症期,见于2岁以上儿童,遗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或运动障碍,.,逐渐恢复正常,恢复正常,.,诊断与鉴别诊断,相似点,本病特点,精神、运动发育延迟,囟门扩大、闭合晚,头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智力低下,特殊外貌,X线骨龄延迟、钙化正常,血T3、T4,T

9、SH,(呆小病),诊断:强调早期诊断,以防骨骼畸形,依据病史、症状、体征、血生化及X线改变,鉴别诊断,.,软骨营养不良,相似点,大头、前额突出,肋骨串珠、腹大,本病特点,特殊体态:手指短粗、五指平齐、 腰椎前凸、臀部后凸,X-线:长骨短粗、弯曲,干骺端变宽, 呈喇叭口样,但轮廓完整,部分 骨骺可埋入扩大的干骺端中,.,家族性低磷血症(低磷抗D佝偻病),遗传:性联/常隐,病因:肾脏(重吸收P和羟化障碍),发病:晚(一岁后),症状:重(2 3岁后仍有活动表现),化验:血钙多正常;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多。,治疗:常规维生素D治疗无效,.,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病因:远端肾小管泌氢不足致尿钠、钾、钙大量丢

10、失 引起继发甲旁亢,症状:身材矮小,骨骼畸形明显,常有低钾酸中毒表现。,化验:低钙、低磷、低钾、高氯、代谢性酸中毒, 碱性尿(pH6),其它:自学,.,治疗,维生素D制剂:,口服法,维生素D :2000-4000IU/d ( 50-100g/d ),1,25(OH)2D3(罗钙全):0.5-2.0g/d,注意用纯维生素D制剂,2-4周后根据X-线改变,改为预防量400IU/d,一般治疗:提倡母乳喂养,添加辅食,户外活动,.,钙剂治疗,肌注VitD时有手足搐搦者,食物中钙量不足者,其它 外科手术矫治,肌注法:适合有并发症及不能口服者,VitD3:20 30万IU,初期:1次,激期:2-3次,间隔

11、2-4周,2-3月后给预防量,.,预防,预防时间:从围生期开始,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 持续到3岁,胎儿期:从妊娠28周开始,孕妇补充VitD,800 IU/d 口服,10-20万IU 肌注,适当补钙,孕妇增加户外活动,新生儿期:,生后1-2周开始,口服 :维生素D 400-800 IU/d 肌注 :维生素D 10 20万IU(维持1-2个月),尽早户外活动 每日1-2小时母乳喂养,.,婴儿期,口服维生素D 400-800 IU/d(不可间断),坚持户外活动,注意辅食添加,幼儿期,夏季增加户外活动,可不用VitD,不偏食,冬季(10月中旬),南方:10-20万IU(肌注 )或口服预防量,北方:2

12、0-40万IU (肌注 )如高发地区 则第二年春季再用1次(1月中旬),.,第六节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一、病因,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又称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也可称佝偻病性低钙惊厥。病因:当维生素D缺乏时,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血清钙降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发生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维生素D缺乏,肠道吸收钙、磷减少,血钙降低,甲状旁腺,肾小管重吸收磷减少,PTH分泌增加,PTH分泌不足,破骨细胞作用加强,血钙不能恢复正常,低血磷,骨重吸收增加,手足搐搦症,钙、磷乘积降低,血钙正常或偏低,骨矿化受阻,佝偻病,二、发病机制,.,正常总血钙2.22.6 m

13、mol/L游离钙1.1 1.35 mmol/L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抽搐总血钙1.75mmol/L1.88mmol/L游离钙1.0mmol/L,.,(二) 典型发作,血钙1.75mmol/L,有三种发作形式: 1、惊厥(最常见)(1)好发于婴儿。(2)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四肢及面肌抽搐,两眼凝视(上翻) ,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糜转入睡眠。(3)清醒后活泼如常,可反复发作。(4)无发热,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2.手足搐搦(最特异性症状)(1)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2)突然发生手或足强直痉挛抽搐,意识清醒; 手足抽搐的特点: “助产士手” “芭蕾舞足”,(二) 典型发作,.,(

14、二) 典型发作,3.喉痉挛(最严重症状)(1)小婴儿多见;(2)喉部肌肉和声门突发痉挛,呼吸困难,吸气性喉鸣;(不能用呼吸道感染或气管异物解释)(3)严重时可窒息死亡。,.,隐匿型表现,总血Ca 1.751.88mmol/L,没有典型发作的症状。,陶瑟征 Trousseau sign (+),腓反射 peroneal sign (+),面神经征 Chvosteks sign(+),.,四、诊断,1、多有维生素D缺乏的病史。2、有临床症状和体征。3、血钙1.75-1.88mmol/L。4、钙剂治疗有效。,.,五、鉴别诊断 急性喉炎,婴儿痉挛症,低血糖,低血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六、治疗1、

15、急救:吸氧,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 苯巴比妥5-7mg/kg.次,肌注 10%水合氯醛40-50mg/kg.次,保留灌肠 安定0.1-0.3mg/kg.次,肌注或静推 喉痉挛者,将舌拉出,给氧,人工呼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2、钙剂:为特异性治疗,疗效迅速。 轻者:口服 10%氯化钙 5-10mL/次,Tid, 3-5天后改服普通钙剂(葡萄糖酸钙等) 惊厥或喉痉挛发作: 10%葡萄糖酸钙 5-10ml 10%葡萄糖液 5-20ml 缓慢静注,.,静推钙剂注意事项(1)慢,10分钟,过快可引起心律紊乱甚至心跳骤停(2)监护: 心脏听诊或心电图(3)防外漏(疼痛,皮肤组织坏死),.,3、维生素

16、D治疗 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男,11个月。于3月21日就诊。主诉为抽搐。其主要表现为突然神志不清,双眼上翻,四肢强直转而抽动,无大小便失禁,抽后意识恢复,疲乏入睡,醒后活泼如常。如是发作,每日3-5次,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无发热,无咳嗽,无呕吐,无外伤史。尿便正常。既往史:既往健康,无肝炎、结核接触史。预防接种均按时进行。患儿为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生后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生长发育史无明显异常。家庭中无抽搐病例。,病例,.,体格检查:T36.5,P120次/min,R36次/min。发育良好,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扶物可站及挪步,神志清楚,查体哭闹。皮肤及浅表淋巴结无异常。头呈方颅,前囟1.5cm1.5cm,张力不高。双瞳孔等大同圆,直径4mm,光反射灵敏。牙齿萌出4颗。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脏肋下2cm,质软。四肢活动自如,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双侧膝腱反射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双侧巴彬基征阴性。 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 8.5109/L,血红蛋白 110g/L。尿常规无异常。血清钙检测结果为1.7mmol/L。 (1)入院诊断及诊断依据;(2)治疗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