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形态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7763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255 大小:1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形态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5页
设计形态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5页
设计形态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5页
设计形态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5页
设计形态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形态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形态学课件.ppt(2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形的世界在设计学中,“造型”与“形态”这两个词语的使用往往模糊不清,在很多情况下被赋予了相通的 含义。,第一章 形与美的发现,图1-1彩陶造型及其纹样 是远古人类的真实写照、彩陶上表现水涡的纹样;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从图形上可以读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景象,图1-2太极八卦图是古人哲学理念的视觉表达,图1-3龙凤与麒麟是基于 现实形态的神话,图1-4文字符号“艺”,第二节 形的意义第三节 形与美的发现一、毕达哥斯发现的和谐与比例,图1-6古希腊的花瓶有着固定的比例关系,图1-5 石器工具、石斧的形态与特定的使用功能相一致,二、苏格底的美与适用性三、柏图对美的定义四、亚里士多德看到了人 的

2、模仿本能与和谐感 五、普罗提诺关于内在美六、维特鲁威:建筑是功 利与美的结合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威(前1世纪)评价建筑的三条基本标准:效用、坚固和美观。七、莱布尼茨、鲍姆嘉登: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图1-7方形和圆周内的人形,八、博克:感觉是美的唯一源泉九、康德的审美判断(1)在质的方面,鉴赏判断是审美的,其快感与满足欲望的利害不相干,而与效用或善相区别。(2)从逻的量的方面看,鉴赏判断虽是个别的单称判断,却是普遍有效的。(3)从对象和目的的关系上看,鉴赏判断是没有目的性的,然而却具有合目的性的形式。(4)从判断方式看,鉴赏判断具有必然性。十、席勒:美是自由的体现,图1-8审美要素测定示意图,十、

3、席勒:美是自由的体现十一、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十二、立普斯: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十三、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及审美态度理论十四、格罗塞的人类学的美学研究十五、韦尔泰默、阿恩海姆的完形心理学美学十六、柏克霍夫看艺术中的数学要素十七、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与艺术符号论十八、罗对技术美的结构分析,(1)功能的结构:功能的效用性是一切工业产品存在的根据,也是产生工业美的必要前提。(2)材料的结构:工业生产引入了许多新材料,而新材料就需要有适应其性质的新的结构形式,不能盲目袭用旧有的形式。,图1-9 柏林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基础训练作品,(3)机体的结构:正如一切生物一样,工业产品也有它的机体。,(4)形式的结构

4、:工业不断地创造出足以与自然形态相媲美的人工形式。(5)环境的结构:工业产品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为不同情况,如汽车的环境是一种可变因素,不能要求汽车为它所通过的不同环境背景所左右。十九、门罗的审美与实用分析二十、竹内敏雄的技术美学研究竹内敏雄是生于1905年的日本当代著名美学家。二十一、本泽的符号学美学,第一节 古代几何学的启示一、几何学的缘起二、几何学的发展第二节 几何之美一、形的科学(一)形的类型,第二章 几何学的价值,(二)形态元素1.关于点2.关于线3.关于面(三)形的比例1.黄金分割,2.黄金矩形3.黄金分割点4.黄金分割点的三角形构成法5.根号矩形,图2-1黄金矩形 图2-2线段与黄金

5、点,图2-3鹦鹉螺的剖面,完美的螺旋曲线,图2-4黄金分割点,图2-5三角形的分割图2-6三角形黄金分割法产生的几何图形,图2-7自然中的黄金分割比 图2-8黄金比展开的涡线形,二、自然中的几何学(一)自然中的对数螺线,图2-18蜘蛛网 图2-19鹦鹉螺切面,(二)六边形的蜂巢,图2-20新西兰短棘星螺 图2-21俯看的轮螺,图2-22对数螺线 图2-23螺旋梯,图2-24蜂巢,自然的鬼斧神工,图2-26蜂巢形成理示意图。如果将图中圆心相连就会形成正三角关系,这是最平衡而稳定的关系,图2-25蜂巢的构成本应就是完美图形的排列关系。圆柱体自然堆积时也会形成完美的图形,图2-27这是竹编制品常用的

6、蜂窝结构,多见于笼、篓之类的制品,图2-28民间竹编手工制品,图2-29密苏里州克莱梅特龙植物园蜂窝网状球形屋顶,图2-30电讯机柜蜂巢形散热口,图2-31竹子的比例 图2-32黄金比与各种比例关系示意图,(三)植物的比例1.基本矩形与比例,2.植物的成长与比例,图2-33蔓藤叶从根部到末梢的大小按比率变化,图2-34蔓藤叶形状比率关系数值测定,图2-35仙人掌长短比率关系数值测定,图2-36紫藤的叶,图2-37以叶柄附着点为基点,把引向叶的各分枝的尖端线的长度以及到各豁口的长度的相互关系作比较,从中找出黄金比,可以看出构成黄金比地方比较多。此图就含有所谓,图2-39勒柯布西耶提出的模盘度量标

7、准,图2-38达芬奇人体比例。人体的高度与伸展开的手臂的长度形成了一个正方形将人体围住,而手和脚正好落在以肚脐为圆心的圆上,图2-40模度的数列和人的动作姿态关系,图2-41埃及金字塔,完美的几何,极简的美感,图2-42帕特农神庙,从整体到细节都存在着黄金比,图2-43、2-44西方早期绘中的黄金比,三、生活中的几何学,图2-45勒柯布西耶按黄金比设计的建筑方案,图2-46香港中银大厦。稳固结构与完美形式的统一,图2-47大雁塔、嵩岳寺塔。底部与顶部具有完美的递减关系,图2-48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是具有几何特征的建筑物,图2-49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与传统建筑有着一脉相承的几何关系,图2-50

8、蠡园花窗。图中是无锡蠡园长廊花窗的一部分。一个瓦片单元构成了丰富多变的几何图案。从传统事物中也可以获得有益的启迪。这样的发现过程应该是基础教学中的内容,图2-51鸟瞰大地,无处不在的几何图形,图2-52远眺城市的轮廓,错落有致的几何形状,图2-53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第一节 对称之美,第三章 形式之美,图3-1蝴蝶左右对称 图3-2水中倒影上下对称,图3-3连续纹样 图3-4对称的树叶,一、对称与对称性二、对称的类型(一)双侧对称性(二)移动对称性,图3-5汉字最古老的字形甲骨文和金文里的“左右”,图3-6图元镜像,图3-7图元单向移动连续图形,图3-8图元二方连续,图3-9图元四方连续,图3

9、-10图元映射与单元映射效果相同但方法不同,图3-11单元图形二方连续,1. 平移对称性2.旋转对称性,图3-12单元图形的旋转与放射,图3-13雪花图案,图3-14“万”字图形,图3-15对称的动态变化形式,图3-16生活中最典型的形状,图3-17圆周旋转运动能使任何东西对称起来,图3-18对折报纸随意撕出一个形状,展开后便会产生对称的有序感,图3-19墨水对映产生的对称图形 图3-20水中倒影,三、对称之美,图3-21良渚文化玉壁 图3-22远古陶埙和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罐,图3-23完全对称设计的中国传统服装,图3-24对称的海扇壳,图3-25、3-26 我国传统建筑的群体组合,通常

10、采用左右对称的布局形式。西方古典建筑、近现代建筑,凡是采用对称布局的,虽然其形式可以有很多变化,但就体现其主从关系来讲,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图3-27 对称状态下的动态的元素显得稳静,图3-28 王勃滕王阁序唐,四、对称与和谐美五、对称与韵律美,图3-29巴洛克时期装饰图案,在对称形式中隐蔽着非对称元素,图3-30巴黎旋门。庄严的对称形式中,含蓄地运用了不对称的元素(两侧浮雕内容不同),图3-31巴黎德方斯大拱门。相对于旋门,这幢现代建筑更明确地运用变化元素突破对称性,图3-32北京故宫建筑装饰中,龙形成为少有的非对称元素,六、对称与平衡美,第二节 平衡之美一、平衡理,图3-33支点调

11、节平衡 图3-34险中求稳、具有动感的产品形态,图3-35椅子之类的产品必须保证在使用过程中,重心不断变化时仍然具有平衡性,图3-36马踏飞燕,图3-38有机形态具有丰富而暧昧的形体变化,因而,较之无机形态更有量感,图3-37形体B较之形体A更有重量感,因是B形体被切角后造成面的增加和形的丰富,而丰富的形较之单纯的形在视觉上更有重量感,图3-39初晴(傅星伯) 图3-40二主调心图(五代 石恪),二、平衡形态的类型(一)对称式平衡(均衡)1.中轴对称,图3-41兽面纹,殷墟晚期青纹饰,图3-42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中轴对称格局,两边图形对应但不对称,图3-4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器皿图案,差异元素

12、的对称处理,图3-44图案在对称格局下求变化,图3-45中国传统妇女服装总是呈对称形式,而这一款则是以胸襟的不对称形式突破了完全对称的呆板,呈既变化又统一的均衡状态,图3-46京剧里的包公脸谱额头上的月牙图形呈不对称变化,图3-47半坡人面鱼形纹中的对称与变化,图3-48花菜有秩序的生长构成了对称的形态,2. 旋转对称,图3-49植物的对称形态,图3-50构成雪花的对称形态,图3-51海星,图3-52水泥穹顶上的放射性图案,图3-53上海客运南站发光天顶呈放射性对称结构,图3-55放射的焰火具有对称美 图3-56产品设计作品,放射性对称结构,图3-57内圆外方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图3-58数

13、码产品。三面或多面对称的设计常见于生活中,图3-59上海建筑博物馆。顶部结构为单元四角对称,图3-60罗马圆形大剧院残垣,图3-61北京天坛祁年殿。 不仅是建筑本身,以此为中心,周边三层基座都呈圆形对称,(二)非对称式平衡(均衡),图3-62无中轴对称的图形元素构成了平衡而富有动感的面,图3-63非对称平衡的建筑形态构成 (扎哈哈迪德作品),图3-64上海浦东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构成了均衡的景观构图,图3-65某院校形态视觉平衡构成作业,图3-66光与形也构成形的特征,既影响形态,也影响平衡,图3-67巧妙利用光影构成统一的视觉效果,图3-68形、光、色构成了视觉上的均衡感,1.形状均衡2.色彩均

14、衡3.态势均衡,图3-69平衡构图 (八大山人绘) 图3-70苏州工业园区建,图3-71八大山人绘,图3-72插图戏剧高潮奥勃利比亚兹莱设计,图3-73施罗德府。赫里特里特韦尔设计,以简洁明快的几何平面表现空间,给人以变化而平衡的视觉感受,4.物象均衡,图3-74城市景观雕塑。任何角度都具有平衡感的形态构成,图3-75尽管是机构约束了灯具的平衡性,但视觉上仍具平衡感,三、平衡之美(一)天然秩序之美,图3-76既是构造上的平衡,也是视觉上的平衡与和谐,图3-77黄山劲松。背靠峭岩的劲松无法伸展枝叶,唯有广阔的空间才能满足生长渴望。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生成了均衡而苍劲的形态,图3-78梁龙骨架

15、。自然造就的完美的平衡,图3-79运用支点和重力保持平衡的台灯(理查德赛波尔设计),(二)人造秩序之美,图3-80云涡。涡流是一种秩序,凡归顺这一秩序的任何形状的物质,都随之产生统一感,图3-81传统书法追求“铤而走险”,从失衡到制衡的冲突中体现动感,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产生张力,图3-82虎豹粗大的尾巴具有维持体态平衡的功能,图3-83人的肢体会在大脑的指挥下随时调整身体的平衡,第三节 对比之美一、张力与对比二、对比的类型(一)形的对比1.大小对比2.形的渐变与突变3.个性形态对比(二)明暗与黑白对比(三)虚实对比,图3-84形状大小对比,图3-85形状大小、粗细对比,图3-86大小悬殊的方形

16、通过渐变的过渡缓解对比,图3-87人头渐变成人体,图3-88点线面和曲与直的对比构成富有韵律感的壁面,图3-89白在黑背景上显得更亮、更强烈,图3-90沙丘(亚当斯黑白摄影,1948),图3-91白杨(亚当斯黑白摄影,1958)透过光影将丰富多变的对象归纳为黑白对比关系,或深邃或磅礴,图3-92B&O产品。单纯明快、方圆曲直的对比关系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图3-93新加坡海滨公路综合体,保罗鲁道夫设计。凹凸有致的形态,旨在追求戏剧性的明暗关系,图3-94以白计黑,平衡构图(九谷溪中潘天寿),图3-95俄罗斯贵妇(油),图3-96虚实对比(局部)-(福田繁雄),图3-97天空与水。正像与负像(

17、实像与虚像)互为渐变过渡,图3-98太极图形。视觉上表现虚实共生,内上表达阴阳两极,图3-99子与托盘。盘子上的豁口作为虚形不仅产生了功能,而且构成了极具趣味的有机形态;产品中形态的实与虚不仅在视觉上也在功能上存在依存关系,图3-100波特曼基于自己的“共享空间”理论设计的酒店大堂空间,图3-101白石印章。 方寸之间疏密有致的章法营,(四)疏密对比,图3-102太极也讲究虚实,者双腿总是一实一虚地来回转换,实际上是重心在两腿间转换,以通过肌肉的张弛作用达到锻炼的目的,图3-103刘绍荟白描藤之恋(局部)。线条的疏密有致使其产生丰富的表现力,构成富有韵律感甚至色彩感的面,图3-104疏密对比使

18、面形成丰富的层次,图3-105永乐宫壁(局部)。中国线描绘的典范,疏密对比关系堪称完美,图3-106贺友直的连环朝阳沟。用虚实对比的手法强调面主题,而空白即“虚”的方面反而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这是在中国和传统戏剧舞台布景中常见的“以白计黑、以无当有”的手法,(五)动静对比(六)色彩对比,图3-107相对于直线,螺旋线易产生动感和幻觉,图3-108戏剧性的动静关系,统一与变化的对比,第一节 自然与形态一、植物形态与设计1.植物与纹样构成,第四章 形态构成,图4-1古希腊花瓶上常出现的母题图案,以植物纹样为母题展开变化的图案,图4-2以孔雀为母题、以植物为副题的对称图案,图4-3中国景泰蓝上的装饰图

19、案,图4-4受到中国瓷器纹饰影响的英国19世纪图案,图4-5法国印染挂毯上的装饰图案。母题图案源于腰花果,图4-6大戟。看似仙人掌,实际上是趋同演化形成的不同的植物,图4-7树形仙人掌 图4-8西方建筑柱型,图4-10 圣家族大教堂是高迪的代表作,外观犹如峻棱风烛的山石,图4-11 圣家族大教堂内部好像植物森林,图4-9西方建筑柱型头上的装饰纹样来源于普通植物,图4-12 引入自然形态的金银饰品,图4-13新几内亚特基巴欧文化中心(伦佐匹安诺设计)。“露骨”的壳状,自然形式用之于建筑的典范,图4-14悉尼歌剧院,图4-15 古代士兵的盾牌、铠甲与头盔 图4-16 坦克,图4-17 苏格兰厨房菜

20、形屋顶,二、壳类形态与设计1.动物的壳2.植物的壳第二节结构与形态,图4-51斧的进化:早期的斧与现代的斧在功能结构形式上并无根本差别,可见早期的斧在结构上已具备相当的合理性,图4-52楣石结构形式的进化,图4-53 沙雕,一、基本形态的构成1.点元素与结构,图4-54日本庭院碎石构成流动的线条,形成无比静谧的氛围,图4-55中国庭院往往是以白墙、岱瓦和石子地进行色与质的对比,而石子是地面装饰的重要元素,图4-56砖墙与石墙,图4-57当代人使用金属筐堆砌石子,以保证堆积高度,形成平整墙体,同时还具有特别的形式感,图4-58带点的触感产品,图4-59点阵疏密与绘或图形表现,2.线元素与结构,图

21、4-60 网状儿童游具,图4-61竹器 图4-62斗笠,图4-63 密苏里州克莱梅特龙植物园网状球形屋顶,图4-64 中国结 图4-65 钻石椅。从线到面的构成,图4-66 上海浦东新国际展览中心屋棚网状构架,图4-67 拉力弹簧;压力弹簧,图4-68 金属回形针与塑料“回形针”,图4 - 69 烛架(意大利设计),图4-70 泥条盘筑陶罐,线构空间的典型事例,图4-71 建筑脚手架,图4-72 埃菲尔铁塔 图4-73 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图4-74 浦东国际机场悬索屋顶,图4-75 拉索桥梁,拉索结构构成了独特的形式特征,二、壳体结构1.圆柱形壳体,图4-87圆柱薄壳结构的纸板模型,图4-88

22、圆柱形壳体的作用可以假想为折面来理解,2.旋转壳体,图4-90与双曲作用相同的半球,图4-89圆柱形壳体的应用实例,图4-91旋转壳体的应用实例:德国国会改建穹顶,3.劈锥壳体,图4-93步行桥索构成劈锥形状,图4-92平面是正方形的球面壳体,图4-94Valencia科学城,5.自由式壳体,图4-98朗香(Ronchamp)教堂是勒柯布西耶最重要的作品,三、骨架结构,图4-99人骨架,图4-100类似骨关节的台灯(黑川雅之设计)和护膝,图4-101丹下健三设计的东京奥林匹克体育馆,是逾越功能主义的仿自然设计,图4-102曼哈顿群楼 图4-103青山Prada旗舰店,1.内骨结构,图4-104

23、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是不需要支撑的,因为它就像许多壳体结构一样,本身就具有强度,图4-105浦东国际机场内部,图4-106浦东国际机场外观,图4-107Valencia科学城,2.外骨结构,图4-108自行车是典型的露骨结构,结构即形态,而自行车形态设计的核心便是三脚架部分,图4-109钢桥,图4-110龙骨屋顶,图4-111GK摩托V型发动机局部,图4-112透明“露骨”的设计已多见于现今的产品外观,图4-113香港汇丰银行,“露骨”的形态,3.空间结构,图4-114“平面”系统与空间结构的主要区别 如果忽略三角架些微的厚度的话,那么这个三角架就是处在二维中的“平面”系统 当三角架向x方向延展后

24、,三维的空间结构便形成了,而且这个结构的稳定性和荷载力也加强了,图4-115 人类的髋骨是具有高度表现力的空间结构。示图说明髋骨是如何有机地适应施加力的方向的变动,第三节 机能与形态一、生物界的机能与形态1.生物的运动机能,图4-116生动物的球形群体团藻(模式图)。在生物界它也许最像轮子了,它依靠转动而运动,2.肌肉的机能3.流体中的生物机能,图4-117汽动铲机与智能机械臂,图4-118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的机器兽,4. 生物的飞行机能,图4-119乍一看,一只在天空飞翔的鸟和一架近代飞机之间似乎有少许相似之处,图4-120 起飞的天鹅,图4-121 柯拉尼设计的水上飞机,二、人为的机能形态

25、1.有机形态(曲面形态),图4-122日本新干线机车头,图4-123 类似海洋生物的沙发,图4-124 云朵般的钢琴,图4-125 类似海洋生物的坐椅,图4-126 骨感十足的旋转梯,图4-127 埃特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意大利工业设计师。1980年曾创办“孟菲斯”(多元文化交汇之意)设计事物所,他的设计充满哲理性的调侃,反对理性化及唯功能主义,是当时“反设计”潮流的代表人物。图为索特萨斯的代表作卡尔顿书架,图4-128 菲力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巴黎设计师。他以其具有超前的时尚意识的设计作品享誉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界。图为斯塔克1990年的代表

26、作品柠檬榨汁机,2.无机形态,图4-129“技术与艺术”)J施密特 1923)。包豪斯时期的广告招贴,图4-1301965年出品的立体声留声机和收音机,当时流行的以功能为导向的无机形态,图4-131 索尼SDR-3X两足机器人,图4-132 智能吸尘器,图4-133 DC04 Absolute,直立式真空吸尘器,英国詹姆斯戴森(James Syson)设计,3.肌理与机理,图4-134 杯形椅(艾落阿尼奥设计)。玻璃钢光滑而坚硬的表面与织物柔软毛糙的表面形成视觉和触觉上的质感对比,三、机能形态的表达,图4-136具有机能感的接线插座,图4-135 Chick(艾落阿尼奥设计)。形态与质感密切相

27、关,视觉与触觉的完美统一,图4-137“器属的形态”,1.“器属的形态”2.“棒属的形态”,图4-138“棒属的形态”,图4-139“棒属的形态”,图4-140哈雷摩托,第四节 材料与形态一、竹木,图4-134 杯形椅(艾落阿尼奥设计)。玻璃钢光滑而坚硬的表面与织物柔软毛糙的表面形成视觉和触觉上的质感对比,图4-135 Chick(艾落阿尼奥设计)。形态与质感密切相关,视觉与触觉的完美统一,(1)原木(2)人造板材(3)曲木成型(4)模压成型二、塑料,图4-143利用木、刨花、木屑、小材、废材以及其他植物纤维等为料,过机械或化学处理制成的板材,图4-144基于自然材料制成的层板,图4-145纤

28、维板和层压板制作的儿童储物凳(亚力克斯麦克唐纳设计),图4-146 曲木坐椅与曲木模压工艺现场,图4-147 菲力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根据常用于工业包装中的压模工艺设计的电视机产品,图4-148 塑料注塑工艺生产的G3苹果电脑机箱,图4-149 塑料注塑工艺生产的打印机,图4-150 塑料注塑工艺原理图,图4-151 塑料吹塑工艺原理图,图4-152 塑料吹塑工艺生产的洗发水瓶,图4-153 轮压成型工艺生产的塑料薄片,图4-154 各种挤压成型工艺生产的产品和型材剖面,图4-155 挤压成型工艺原理图,图4-156 压缩制模工艺生产的产品,图4-157 像纸一样的塑料,

29、通过裁剪焊接做成的肩包(日本三宅一生公司设计),图4-158 环铸成型工艺产的产品,图4-159 加热成型示意图,图4-160 艾落阿尼奥设计的玻璃钢座具,三、金属所谓金属是指具有特有的光泽而不透明(对可见光强烈反射的结果),富有展性、延性及导热、导电性,能以各种比例彼此融合成合金的一类物质。金属材料分黑色金属材料(钢和铸铁)和有色金属材料(除铁以外的其他金属及合金)两 大类。衡量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强度、硬度、塑性、弹性、刚性、韧性、抗疲劳性和蠕变性等。,图4-161 铸铁树底格栅 图4-162 铸铝座凳,图4-163 铸造成型的产品(五十岚威畅设计),图4-164 长椅。基座与骨架

30、为铸铝,表面为镀锌板的弯曲与焊接,2.塑性成型加工,图4-165 开瓶器,图4-166 旋压工艺制造的叫壶,3.固体成型加工,图4-167 切割与折弯工艺做成的书架,图4-168 戒指。借助工艺进行有趣的弯曲,让死板的铁板流动起来了,图4-169 铝制椅。金属薄板可以在一次加工过程中进行模压、冲孔和切割,图4-170 冲孔与拉伸工艺做成的餐盘,图4-171 先进的金属材料工艺造就丰富多变的当代汽车形态,图4-172 Smart车形极富创意,因为壳体是使用GE塑料成型,分成9块的侧板装卸方便,适应了变换设计的理念,一方面满足用户个性选择,另一方面使生产更加快捷、方便和经济,图4-173 眼镜盒。

31、利用不锈钢片的弹性,巧妙设计盒盖,图4-174 船用螺旋浆。大型的非批量化金属部件往往采用车床加工成型,四、陶瓷,图4-175 京瓷陶瓷刀具,陶瓷按用途分为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普通陶瓷是利用天然硅酸盐矿物为原料制成的陶瓷,也称传统陶瓷。特种陶瓷是利用纯度高的人工合成原料(如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等),用传统工艺方法制造的新型陶瓷。特种陶瓷具有新的化学组成和特定功能。(1)陶瓷材料的性能。无论是日用陶瓷、工业陶瓷或特种陶瓷制品,在造型设计时都需要首先了解不同陶瓷材料本身的特性和,成型性能、陶瓷材料的变形和收缩情况、烧成温度等加工工艺要求等,是否符合使用的功能和艺术效果。(

32、2)陶瓷造型材料的材质。陶瓷材料分陶和瓷两大类;按应用分为陶器、瓷器、精陶和炻器等多种不同的材料。陶器造型粗朴、敦厚、自然;瓷器造型秀丽、精致、典雅;精陶质地疏松,具有一定的韧性;紫砂质地坚硬,炻器釉面光洁等。(3)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要求。首先,陶瓷,原料的选择、坯料配方的制定,釉的种类与制釉原料的选择,坯料的制备、成形,坯体的干燥、烧成,以及陶瓷装饰等都要按制作工艺程序进行,这是准确体现设计意图的关键。(4)陶瓷的装饰。陶瓷装饰的方法有雕塑、色坯及化妆土、色釉、釉上彩绘、釉下彩绘、贵金属装饰、结晶釉与砂金釉等。(1)泥条盘筑成型法。(2)干燥。陶瓷制品是由水性材料制成,在烘烤前必须要仔细烘干

33、坯体。,(3)挤压成型法。挤压法可以形成简单或复杂的交错平面形体。(4)烘烤。除了一些不需要进行烘烤就可使用的先进陶瓷材料外,其他所有陶瓷制品都需要经烘烤或烧结才能投入使用。(5)覆旋法。覆旋法常常用于用湿黏土制作,较为扁平的盘子。,图4-176 泥条盘筑法,图4-177 覆旋法 图4-178 仰旋法 图4-179 泥浆浇注模具,(6)仰旋法。仰旋法同覆旋法的工艺类似,它适用于制作中空的容器。(7)手工彩绘。手工彩绘并不只用于那些昂贵的餐具,在大批量的礼品、雕像类产品生产中也可以使用人工彩绘来施釉。(8)高压铸模成型法。高压铸模成型法是注浆成型工艺的一个变种。(9)注模成型法。注模成型法是一种

34、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产品的生产工艺。(10)机械加工。只有某些陶瓷材料才能进行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方法包括:研磨、切割、抛光和磨削加工。,(11)压制成型法。压制成型工艺可以用于加工湿黏土或是干粉料。(12)塑压成型法。(13)泥浆浇注成型法。泥浆浇注成型法的关键是泥浆,即呈乳脂状的黏土悬浮液。(14) 旋坯法。旋坯法用于生产圆形和对称的产品。五、玻璃玻璃既是一种古老的材料,也可能是第一种被大规模应用的材料。,图4-180 苹果形花瓶。Ingeborg Lundin设计。用传统的吹制工艺制作,图4-181 传统的玻璃吹制工艺制作现场,图4-182 飞机挡风玻璃,图4-183 意大利设计师保罗韦尼尼

35、设计的玻璃花瓶,图4-184 经典的高脚酒杯形态与玻璃材料以及工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图4-185 表面带有美丽波纹的玻璃杯,1934年由AionMarsio-Aalto设计。用压模工艺制作,可批量生产,图4-186 玻璃沙发(意大利设计) 。采用平板的剪裁,弯曲的成型方法对于金属或塑料板材来说是极为平常的,而对于当时的玻璃工艺来说则是出乎意料的形态,(1)机械强度。玻璃和陶瓷都是脆性材料。(2)度。硬度是指抵抗其他物体刻画或压入其表面的能力。(3)光学性质。玻璃是一种高度透明的物质,光线透过愈多,被吸收愈少,玻璃的质量则愈好。(4)电学性质。玻璃在常温下是电的不良导体,在电子工业中作绝缘材料使

36、用,如照明灯泡、电子管、气体放电管等。(5)导热性质。,图4-187 利用玻璃龟裂的特点作为肌理进行装饰,图4-188 玻璃花瓶(EdwardHald设计)。设计者是一位画家,通过各种工艺手段将绘画表现在玻璃上,图4-189 玻璃成就了眼镜产生与发展,图4-190 老花眼镜。塑料技术的发展,替代了部分玻璃的功能,也弥补了玻璃的弱点,如易碎、重量、成型性能等,但玻璃仍有无法替代的方面,如硬度、耐磨性和光学品质等,(6)化学稳定性。玻璃的化学性质稳定,除氢氟酸和热磷酸外,其他任何浓度的酸都不能侵蚀玻璃。,图4-191 灯泡的形态与玻璃材料特性及工艺密不可分,图4-192 上海客运南站内部设施。玻璃

37、日益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其高效及通透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和设施的形态设计,图4-193 带塞子的瓶子(Paoio Venini设计),图4-194 玻璃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料与工艺适合制作大型产品,图4-19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造的列车座椅(德国),第五章 形态语言,第一节语言的作用与信息传递人们之间的交往,主要依靠语言来传递信息。没有语言,人们就无法交谈,不能明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日常交往中使用的语言称为自然语言。索绪尔指出,语言现象是由语言和言语两种基本表现形态构成的。语言是一种抽象系统,它具有社会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语言是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生成能力是人与动物的最大

38、区别。第二节作为符号的形态一、符号概念1.符号的含义2.符号构成要素3.符号与信号二、形态符号的特征1.认知性2.传达性,3.抽象性4.象征性5.关联性(1)规则关联:按照规则而习惯地使用的符号,即指在媒介关联中与第三性或解释相关的符号。(2)文化关联:设计形态符号涉及多文化形式的交叉。在符号大系统中,设计形态符号是最复杂、最引人注目的符号系统。(3)物性关联:形态符号作用的达成往往是,以具体物质形态为媒介,其组合规律受结构、构造法则和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等物质因素的限制。第三节传达意义的形态各种形态的存在构成了我们生活环境中的秩序。一、明示义与伴示义二、形态是一个符号系统1.形态系统与语言系

39、统之别2.人为形态的符号学体系,图5-1 符号学体系图,图5-2 以“玫瑰”为符号的含义,3.人为形态的语义学及符号的意含4.人为形态语义的认知,图5-4 认知的信息处理过程,图5-3 儿童鞋广告,第四节作为文化的形态一、精神文化与形态表现在人类创造的复杂的文化系统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了其核心的部分。,图5-5 公共艺术以其戏剧性的形态,营造的空间往往因人的介入而产生某些功能,如:成为坐具或儿童的游具,图5-6 介于公共艺术和公共设施之间的设计,因目的性的不同,其属性可在两者之间变换,1.形态的文化本质2.形态的符号化,图5-7 器物上遗留着文化在时空中的痕迹,由左至右分别为新石器时代、

40、青铜时代、工业化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器物,图5-8 毕加索的和平鸽代表了人类的和平祈望。和平鸽是被赋予文化内涵的自然物,图5-9 王小慧的花卉摄影。从自然中“发现”了人体及其器官的形态,图5-10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几何纹,图5-11 青铜大鼎的形态,清楚表明了当时作为移动烧煮器具的特征,而后来却成了权利的符号,图5-12 中国传统房屋的斗拱结构,图5-13 上海波特曼大酒店的“斗拱”装饰,3.形态的文化象征,(1)材质的象征性。,图5-14 少数民族服装集中体现了从功能到精神的符号化的演变过程,图5-15 德国机械主义风格产品和北欧有机形态产品,图5-16 材料和质感对于形态表达有着重要的意义,

41、同样的形态用不同的材质进行表达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图5-17 黑川雅之的灯具设计,透光柔和的材质增添了文化氛围设,图5-18 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建筑上有着明显的体现。故宫建筑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强调广大,追求宽宏,图5-19 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典范,代表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精神,追求精神高远、飞升和净化,图5-20 意大利设计, 在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的对称格局,引发某种诙谐感,图5-21 严谨而保守的英美设计,图5-22 良渚文化时期的兽面纹玉琮。内圆外方的形态意蕴着中国传统自然观和哲学观,(2)色彩的象征性。(3)结构的象征性。(4)制度的象征性。,图5-23 约束人坐姿的高背椅,图5-

42、24 香港建筑。玉琮形态在建筑上的直接引用,图5-25 为城市单身族设计的酒柜、吧台、电冰箱,从侧面反映了当下特定人群的生活形态(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与伊莱克斯合作研究项目,学生王瀚设计),(5)生活形态的象征性。二、物质文化与形态表现1.器物的发展与形态表现,图5-26 石器形态和原始人类的装束,图5-27 早期的具有商品意识的形态,图5-28 带有工业化信息的产品,人类进入产业革命后,由于机械化的运用,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量产化已成为物质生产的基本目标。,图5-29 “瓦兰丁”打字机突破冰冷的机器形态,且大胆运用色彩表现,预示了新生活的来临,丰富的现代产品将随之出现,图5-30

43、生产线、量产化模式下产品设计,形态特征倾向适应于工业化的功能导向,图5-31 IKEA家居产品的DIY模式反映了当代生活形态的特性和需求趋向,体现了设计关注非物质层面价值的取向,图5-32 可供儿童玩耍的餐具。产品采用多部件套装收纳设计,严密的结构中透着可娱性;既是实用食具,又是启发性益智的玩具,还可训练孩子的条理性。这是另一种形式的D I Y产品,代表了用者“自我设计”的趋势(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学生李祺芳设计),2.现代化的多元图景与形态表现(1)功能主义形态的表现,图5-33 早期的流线型产品外观形态 图5-34 意大利设计,图5-35 意大利20世纪6070年代反传统潮流的设

44、计,图5-36 追逐潮流、强调差异的形态设计,图5-37 塑料材料似乎什么样的形态变化都能实现,体现了与木质、金属等自然材料完全不同的异质特性,同时具有各种材料所表现出的独有个性,如玻璃的光滑和透明,金属般的弹性,木材般的可塑性和橡胶般的柔韧性,图5-38 功能主义往往运用构成的手法强化功能特性,造成过度解读,(2)新的形态表现,图5-39 塑料材料与电子器件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形态样式,图5-40 塑料材料的运用使极端的形态语言的形成成为可能,图5-41 塑料材料与电子器件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形态样式,图5-42 塑料材料的运用使极端的形态语言的形成成为可能,图5-43 地域特点的形态表现是当下

45、出现的新的倾向。东华大学学生徐博宇设计的具有中国元素的汽车内饰,图5-44 以自然物或动物作比喻的形态,图5-45 韩国文具设计,图5-46 上图为老Veapa摩托车,是二战后风靡意大利的设计,也是当时新生活的象征;下图为50年后的新Veapa摩托车,形态上尽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透着引用的痕迹,这也是设计形态继承的手法,图5-47 Veapa摩托车是二战后意大利时尚的象征,其影响力直至今日。现在意大利街头仍然可见Veapa摩托车的影子,并且,Veapa摩托车与骑车女郎及其装束构成了新的风景,图5-48 上海街头的电话亭设计可见到英伦经典红色电话亭的影子,此设计旨在适应欧式风格的城市环境,图5

46、-49 日本环境景观设计直接引用乐器形态,图5-50 IT产品,洗练和疏密对比的设计手法,象征孤傲品质,图5-51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建筑形态以工业化的视觉元素象征高雅艺术走向平民化,图5-52 音响产品, 以特定形态构成象征符号,寓意“气流”的发生机理,暗喻音色品质,图5-53 日本饭煲, 形态以“可爱的宝贝”为基本语意,以针对家庭主妇的诉求,图5-54 柯拉尼为佳能设计的摄影机。毫无疑问,该有机形态源自于生物形态,但更多地显示出塑造过程中的触摸痕迹,图5-55 产品局部的触痕0,图5-56 小型TV产品具有触觉亲和力的形态,图5-57 手感良好的产品,图5-58 手表。无论是整体还是细部

47、,均采用数理感较强的几何元素进行装饰,既强调了产品的机能性,又体现了产品的品质感,图5-59 黑川雅芝设计的小型冰箱。以洗练的几何形态体现其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雅致,图5-60 佳能数码相机。简约的几何形态加上同材异质的对比关系,形成了精密可靠的感觉,图5-6 1 系列组合工具。关注形式但强调与机能的统一性,图5-62 摄像机。与同类产品相比,更有形式上的追求,但却能保持与机能的统一性,图5-63 后现代主义奠基人罗伯特文丘里和他设计的椅子,图5-64 矶崎新设计的室内陈设,图5-65 查尔斯詹克斯为阿莱西设计的餐具,图5-66 日本的武道馆,图5-67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图5-68

48、 福田繁雄的作品与画中的自己。体现了对现实空间的解构,图5-69 拉迪设计组设计的饮水瓶,图5-70 西班牙“艺术与科学城”,图5-71 在这里形态意义仅仅是功能的承载,图5-72 当下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服装,颠覆了传统的审美逻辑和标准。时间或经历的痕迹成了时尚符号,图5-73 米兰街头年轻人的装束具有极端的审美追求,图5-74 电子震荡器使传统的共鸣箱失去了意义,而电子提琴形态设计仍然继承了传统琴身形态的“基因”,图5-75 感性十足的韩国桌上产品设计,图5-76 公共器皿的码放甚为重要,其形态往往须考虑横向和纵向上的关系,图5-77 礼品性产品往往为了关注收纳和包装的品质而牺牲合理尺度和使用

49、性能,图5-78 可收集性是公共坐具形态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图5-79 系列产品的视觉元素往往要受到品牌“基因”的制约,图5-81 洗涤液容器是高废弃产品,而压力挤出结构工艺复杂,采用复用性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绿色品质,图5-80 保护性包装产品废弃率高,所以宜用再生材料。只要是良好的设计,同样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图5.82 容器部分用软质材料替代体现了绿色设计的理念,图5.83 个性办公空间的构想。人们越来越重视个性的价值,图5.84 交通工具是最容易引起人们遐想的产品,图5-85 设计师构想的模块化的室内空间,也许有一天因人口的膨胀,空间的局限,使我们不得不在工厂制造空间,图5-86 奥迪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在一定程序上是对年轻消费群体趋向的探测,图5-87 未来城市建筑,GK设计。体现了对城市发展的忧虑,图5-88 未来居住空间构想。将居住空间设计成可工业化制造的模块,通过组合的方式谋求最有效地利用空间,图5-89 未来城市建筑,柯拉尼设计。是对神秘未来的美好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