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诗眼之三江小渡【宋】杨万里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78433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赏析诗眼之三江小渡【宋】杨万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赏析诗眼之三江小渡【宋】杨万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赏析诗眼之三江小渡【宋】杨万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赏析诗眼之三江小渡【宋】杨万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赏析诗眼之三江小渡【宋】杨万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赏析诗眼之三江小渡【宋】杨万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赏析诗眼之三江小渡【宋】杨万里课件.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诗眼是“交情”。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将“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以象征意义,从而表现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2007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

2、正抱疏桐叶半黄。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的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赏析“诗眼”(或关键词)题(1)常见提问方式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全诗围绕某字(词)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2)答题要点与步骤指出该字(词)对主旨的表达所起的作用。结合全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

3、写了哪些内容。从该字(词)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

4、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忆仙姿贺铸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注鲤鱼风:九月风。请结合全词赏析“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词人用“凝伫,凝伫”的叠词(反复),形象地突出了主人公凝望时间之久和神态之痴,从而表现其相思之苦;“楼外一江烟雨”则用孤寂的小楼、无情的江水、迷蒙的烟雨映衬出主人公的怅惘失意之情。虽无一字提到离别相思,却将离别相思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