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其二原文赏析【唐】杜牧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78441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赠别其二原文赏析【唐】杜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赠别其二原文赏析【唐】杜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赠别其二原文赏析【唐】杜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赠别其二原文赏析【唐】杜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赠别其二原文赏析【唐】杜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赠别其二原文赏析【唐】杜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赠别其二原文赏析【唐】杜牧课件.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赠别,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作者简介,赠别二首作于大和九年,当时杜牧离开扬州淮南节度使府时赠别当地一位容貌出众的年轻歌女。,创作背景,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首句“多情却似总无情”以议论的方式陡起。“多情”,指离别的双方本来就有真挚感情,此刻在离席别 筵之上,更是思绪万端,黯然销魂。也许诗人应当表现两人缱绻缠绵的柔

2、情 ,但实际上,却是默然相对, 无以为语,看起来像是素不相识的路人,所以说“总无情”。“总”字强调,说明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什么“多情”反好像“无情”呢?,原文赏析,这是因为,在惜别情绪的高潮中,一般的惜别言语、动作乃至表情统统不 足以充分表达深浓的离绪,而离别的伤感痛苦又使双 方的表情近乎铁血心肠;也许是最多情的人反而会有 这种漠然无情的表情。说“却似 ”,又正道出这“无 情”的表象下蕴藏着“多情”的实质。这“多情”与 “无情”的矛盾统一绝妙地反衬出情之深刻,刻骨铭 心。 接下来一句“惟觉樽前笑不成 ”,樽前相对,为 了宽慰对方,缓解离绪,彼此都想努力装点欢容,但 由于离绪太苦,却无论如何也

3、无法强颜为欢,结果仍 然是无言相对 ,难以欣悦却似“无情”了 。但这种 “无情”,正是太“多情”的结果。“惟觉”二字于无 可奈何的口吻中透见惨然凄凉心境。,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此诗亦可见此意。,总结,课后作业,背诵此诗,课后查找资料了解杜牧的其他诗,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