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安全培训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78879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95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温天气安全培训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温天气安全培训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温天气安全培训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高温天气安全培训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高温天气安全培训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温天气安全培训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天气安全培训课件.ppt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温天气的,那些安全事儿,2022/11/30,1,主要内容,2022/11/30,2,酷 暑,一、高温天气介绍,持续高温,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我国高温天气的特点,我国的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510月;江南、华南、西南及新疆都是高温频发地,而东北、青藏高原极少或不出现高温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夏季热浪袭击的重灾区。我国新疆盆地也是高温频发地,吐鲁番多次出现全月(6、7、8月)每天都为高温的情况;据统计,我国省级以上城市中(除拉萨没有高温天气)重庆出现的次数最多,西宁最少。,高温类型,人体对冷热的感觉不仅取决于气温,还与空气湿度、风速、太阳热辐射等有关。因此,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高温天气

2、,也有其相应的特征。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儿”。,我国高温天气类型,高温预警信号,指天气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接近或已达到35以上。,指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或以上。,指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或以上。,预警信号,二、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热伤风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心血管患者),中暑,三、高温天气的预防与应对措施,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能达到防暑目的。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

3、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科学合理的饮食,要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多吃鱼、肉、蛋、奶和豆类。还要多吃能够预防中暑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像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绿豆等。预防中暑还有3大宝贝择:食醋、热茶、豆浆。,合理饮水,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能等到渴了再喝,应适当喝一些盐水。大渴忌过饮高温天气经常吃冷饮,但其实吃的越凉越容易中暑。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做好防晒措施,尽量留在室内,并避免阳光直射,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4、,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四、中暑急救,2022/11/30,13,中暑原因,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中暑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极易

5、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1)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2)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除上述症状外,

6、还会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严重脱水导致休克等症状。,(1)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2)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3)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和过度通气有关。主要是由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导致血中氯化钠

7、浓度急速明显降低。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热衰竭,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等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热射病,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

8、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日射病,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中暑预防及急救措施,202

9、2/11/30,21,入夏常备的防暑药,人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胀、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十滴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常喝降温饮

10、品,山楂汤,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冰镇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绿豆酸梅汤: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晾凉饮用。,金银花汤:金银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用。,菊花汤:菊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用。,2022/11/30,31,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椰汁银耳羹:银耳30克洗净后用温水发

11、开,除去硬皮,与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适量,煮沸即成。,吃辛辣食物,少吃多餐,温水冲澡,多喝水,避免剧烈运动,使用冰袋,选好枕具,凉水冲手腕,1、首先应将病人迅速脱离高热环境,移至通风好的阴凉地方。2、让病人平卧,解开衣扣,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开电扇或空调。3、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还可以在额部、颈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4、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中暑急救,五、高温天气注意防火,六、如何避免空调病?,预防空调病要经常开

12、窗换气,最好在开机1到3小时后关机,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最好使用负离子发生器;有空调的房间注意保持清洁卫生;下班回家后,先洗个温水澡,自行按摩一番,再适当加以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室温最好定在25-27摄氏度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摄氏度,否则出汗后入室,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引起神经调节紊乱。不要抵着空调吹,尤其以肚子和头部。小心引起腹痛和头痛。办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风直吹处,若长时间坐着办公,应适当增添衣服,在膝部覆毛巾加以保护。,使用汽车空调时,也不要把温度打得过低,车内外温差最好在10摄氏度以内;不要在空调车内抽烟,不然就应把空调通风控制开关调到“排出”;不要在开着空调的停驶车

13、里睡觉,车内通风较差,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渗漏到车内会使人中毒;停在烈日中的车最好不要马上使用空调,应打开车窗让热气排出,等车内温度下降后再关闭车窗开启空调。,七、高温天气行车安全,防疲劳瞌睡,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当行车中感到疲劳、打哈欠、手足无力等疲劳征兆时,应立即停车休息,或用冷水淋洗头面,活动四肢,待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再行车。,防中暑,1、驾驶员在出车前和行车途中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注意补充盐分;2、出车前要随车携带水壶和毛巾,备一些应急用的十滴水、风油精等防暑药品;3、保持空调等降温设施性能良好;4、适当设置遮阳装置,避免阳光直晒;5、增加途中休息次数和时

14、间。,1、高温下安全行车的要点,勿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时刻对大脑产生麻醉作用,行车中严重影响驾驶员判断和处理紧急情况的反应时间,形成视觉误差,表现为比平时迟钝片刻,但就是这零点几秒的反应时间,往往能决定一些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否。,防错觉,出车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且驾驶员不宜戴颜色过深的墨镜。据研究,当汽车以80公里的时速前进时,过深的墨镜会把司机对情况的反应延长100毫秒,结果增加了2.2米的急刹车距离。,不宜暴食冷饮,夏季喝冷饮不如喝热茶,喝热茶可使毛细血管扩张、汗孔洞开、汗腺舒张,排汗畅快,有益于散发体内热量,而且茶叶中的茶碱还具有利尿作用,排尿时尿液排出增多,也可带

15、走一部分热量。,正确使用空调,刚使用汽车空调时,最好先到修理厂对空调系统进行杀菌除臭处理,也可以自购杀菌除臭专用喷剂自行处理。其次,当车内开着空调时,最好不要在车内抽烟。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车厢内外温差在10度以内为宜。当车停在烈日中,车内温度很高时,可以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让热气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再关闭车窗、开启空调。,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一次性气体打火机,其盛装液态气体的塑料容器,在40度以上时,气体会受热膨胀,塑料壳体会因受热而发生爆炸。气体打火机的爆炸威力不大,但如果在车内或油料、易燃物资等附近发生爆炸,一旦引起火灾,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司机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

16、,防途中遇险,在炎热的天气里,沥青路面在太阳曝晒下变软,容易粘在车轮上被揭起,制动时,因路面上的灰尘较多,附着系数下降,降低制动性能。夜间驾驶还应注意路边、桥头乘凉露宿的人员,防止撞压。通过铺有农作物的路面时,应降低车速,不要轻易使用制动,以防侧滑,也不要去碰堆放的农作物和器具,谨防有人在其间休息,并注意预防有人从堆放的作物堆中突然横穿公路,通过后还应停车检查车辆底盘上是否缠有农作物。,防火灾,油管破裂、接口松动、电路连接不可靠都可能引发火灾,因此,应经常检查油料是否有跑、冒、漏现象,线路连接是否牢靠、有无破损或老化,禁止危险品上车,保持随车灭火器性能保持良好。,防恶劣天气,驾驶人出车前应了解

17、到达地和途径地的道路和天气情况,并掌握大风、暴雨、冰雹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开冒险车,尽量避免险情的发生。,2、高温下车辆的维护与保养,防机体过热,环境温度高,发动机容易过热。因此,夏季应加强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保养,及时清除水箱、水套中的水垢和散热器芯片间嵌入的杂物;认真检查节温器、水泵、风扇的工作性能,损坏的应及时修复,同时注意调整好风扇皮带的张紧度;及时加注冷却水。当水箱开锅时,应在阴凉处停车降温,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切勿将发动机熄火,并掀开发动机罩以利散热,也不可向发动机泼冷水,以防机体炸裂。,防燃油气阻,温度越高,燃油(特别是汽油)蒸发越快,越容易在油路中形成气阻。因此,夏

18、季应及时清洗燃油滤清器,保证油路畅通。一旦燃油系产生气阻时,应立即停车降温,并扳动手油泵使油路中充满燃油。,防电瓶亏水,气温高,蓄电池电解液中的水分蒸发快,造成蓄电池亏水而早期损坏。因此,夏季应经常检查蓄电池内液面高度,及时添加蒸馏水,保持正常的液面高度,保证蓄电池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防制动失灵,制动液在高温环境中易蒸发汽化,在制动管路中形成气阻,制动蹄片也容易烧蚀,造成制动失灵。因此,夏季应及时检查调整制动系统,及时添加或更换制动液,彻底排净液压制动系统中的空气,并保证制动皮碗、制动软管和制动蹄片完好,行车中如发现制动踏板变软,应及时排气。,防轮胎爆裂,轮胎内的气压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19、容易产生爆胎事故。因此,夏季应适当降低轮胎气压,若行车中胎温过高时,应及时将车停于阴凉处休息降温,切勿采用泼冷水的办法降温,更不得采用放气的方法降温降压。,防润滑不良,温度高时,机油粘度下降,抗氧化性变差,造成润滑不良。因此,夏季应经常检查油量、油质,及时添加或更换;定期清洗保养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保证机油畅通、散热良好,同时避免发动机超负荷工作。,八、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2022/11/30,51,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职责,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防暑降温

20、工作全面负责。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用人单位应当落实以下高温作业劳动保护措施:(一)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源头上降低或者消除高温危害。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应当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二)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保证其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和卫生要求,高温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高温日常监测,

21、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四)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高温危害作业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五)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中第三级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作业。,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一)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

22、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二)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三)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四)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

23、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工作环境设立休息场所。休息场所应当设有座椅,保持通风良好或者配有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用人单位应当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救援的演习,并根据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数量及作业条件等情况,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足量的急救药品。劳动者出现中暑症状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供给防暑降

24、温饮料,并采取必要的对症处理措施;病情严重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送医疗卫生机构治疗。,关于调整作业时间的规定,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工会组织的协调、监督,工会组织代表劳动者就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事项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者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

25、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工会组织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谢谢大家!,2022/11/30,60,2022/11/30,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