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名句名段和名篇默写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7892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名句名段和名篇默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职名句名段和名篇默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职名句名段和名篇默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职名句名段和名篇默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职名句名段和名篇默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名句名段和名篇默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名句名段和名篇默写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年高职名句、名段、名篇默写,【考纲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段和名篇。(2012),【考纲解读】:所谓“常见的”,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引用,三是以新“考纲”和新教材推荐和要求背诵的篇目为主。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1.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的句子,2.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3.反映传统美德的句子,4.诗文中的中心句以及较有文采的句子。,默写名句、名段、名篇答题技巧规律总结,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

2、一时回忆不起来(识记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 三是书写错漏。,在复习和应试时还应注意:(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做到既知其音,更明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幽”容易误写成“忧”,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

3、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材”容易误写成“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始”容易误写成“使”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一部分学生不知就里,往往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顺序颠倒,白白丢了分。 例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

4、上初晴后雨) “淡妆浓抹”写成“浓妆淡抹”,,(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六、学海指津,1. 多归纳总结,常回顾整理。2. 整体记忆。记忆名句名篇时,要连同题目、作者一起记忆,这样,题目、作者和内容能够互相印证,帮助记忆3. 强化顺序。关注那些名句顺序颠倒也不会影响内容的一部分语句,平常做到多诵读,形成语感,就不会背诵颠倒了,凡是默写颠倒的情况都是平常没有背熟,观其大略、不求甚解造成的。4. 注重理解。不要机械记忆,可联系语境、领

5、悟诗文含义、抓住关键词记忆,这样先有了理性的思考,再进行感性记忆,也是个不错的办法。5. 圈点强记,突破生僻难写字。有一部分名句中有生僻字,考生一时难以记起,导致失分,这只有靠平常反复书写加强记忆了。6. 关注同音异义、同义异形词。名句名篇中的同音、同义词是出题人常设题的地方,考生要格外关注。这种同音异义、同义异形词对考生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最大的。,2012年高职语文高考背诵名句汇总,按作者生活的年代为序,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2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3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 诗经魏风伐檀4学不可以已。 , , ;冰,水

6、为之,而寒于水。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窈宨淑女,君子好逑,辗转反侧,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智明而行无过矣。,须臾之所学也,登高之博见也,寤寐思服,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 。9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 , 。 荀子劝学11、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

7、游人。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 ,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 ,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奔流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天生我才必有用,古来圣贤皆寂寞,13.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14安得 ,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5 ,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

8、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 ,幽咽泉流冰下难。1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 。17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喞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18.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20.座中泣下谁最多? 。 (白居易琵琶行)2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

9、面初平云脚低。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2.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刘禹锡陋室铭),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江州司马青衫湿,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何陋之有,23.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

10、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 无题) 25.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2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27人非生而知之,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8吾师道也,_?29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 ,惑矣。,烟笼寒水月笼沙,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孰能无惑,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则耻师焉,3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 。31孔子曰:三人行,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32.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1、。 , 。 (李煜虞美人)3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 , ,中通外直,不蔓(mn)不枝, ,亭亭净植 。 予谓菊,花之隐逸(y)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噫!菊之爱,陶后鲜(xi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必有我师焉,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xi)玩焉,花之君子者也,34、予观夫(f)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

12、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35、若夫霪(y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ng)倾楫(j)摧;薄(b)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6、至若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汀(tng)兰,郁郁青青。而或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7、嗟(ji)夫!予(

13、y)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8六国破灭,非 ,弊在赂秦。39 ,破灭之道也。40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1思厥先祖父, 子孙视之不甚惜,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4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4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44、呜呼!以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

14、地。,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然后得一夕安寝,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兵不利,战不善,赂秦而力亏,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45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6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 47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4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 。49江山如画, 。50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

15、劫哉!,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一时多少豪杰,5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5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53多情自古伤离别, 。54今宵酒醒何处? 。55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56此去经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57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更拿堪冷落清秋节,杨

16、柳岸晓风残月,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应是良辰好景虚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58想当年, 。5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0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1看 ; 。 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6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 6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6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谁主沉浮,小桥流水人家,鱼翔浅底,65、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

17、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1、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相同的)。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_,_,_。”,4、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5、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

18、无声胜有声。_,_。” 6、“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7、“_,_”(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_,_,_ 。,10、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

19、想。“露从今夜白,_”,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11、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中的“_,_”和雨霖铃中的“_,_”。,11、柳永的_中的“_,_”常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12、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3、好的文学语言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如_中的“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居易_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_”。苏轼赤壁赋中的“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谢谢观看,

20、再见!,11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

21、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22、,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

2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

24、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

25、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

26、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

27、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

28、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29、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

30、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并列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表转折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虚词“之”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助词“的”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4.

31、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代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教学提示】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三、板书设计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与民同乐(醉情) 可取之处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单纯关注“直译”原则,同时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足之处文章难度相对较高,基础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适应该教学。,会员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