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79231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宋冰冰 20081112010031,.,2,昆曲,.,3,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实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这种遗产维护了各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只有它才能够确保文化特性永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

2、建筑术以及其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更宽泛。它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进入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逐渐削弱,民众生活方式嬗变,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失却了生存的土壤。一些有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随着传承人逝去而消亡。,.,4,.,5,非物质文化遗产 - 内容,1、口头传统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3、;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6,.,7,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主要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广泛,涉及人类全部历史和全部形态的文化样

4、式,包括口头文化(语言、口头文字、口技、口头艺术、声乐),体形文化(发式、服饰、文身、舞蹈、哑剧、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口头语言为主的综合艺术(话剧、说唱、歌剧),口头与形体并重的综合艺术(民间歌舞、小戏、傩戏、木偶戏等),当下的造型艺术(民间的传统建筑艺术与建筑物、民间艺人传人的民间美术、艺术家的造型艺术等)。,.,8,非物质文化遗产 - 申报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这个项目的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艺术价值,一

5、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而每两年才审批一次,每次一国只允许申报一个。从2001年开始,该评选已进行了两次,共批准了47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我国的昆曲和古琴。,.,9,.,10,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各地区要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二、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三、要抢救珍贵非物质

6、文化遗产。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四、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善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进行有效保护。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五、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

7、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对确属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要尽快列入保护名录,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和保护,.,11,非物质文化遗产 - 种类,1、民族语言2、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其他;3、民间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其他;4、民间音乐:民歌、器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其他;5、民间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及其他;6、戏曲: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

8、种、傀儡戏曲剧种及其他;7、曲艺:说书、唱曲、谐谑及其他;8、民间杂技:杂技、魔术、马戏、乔妆戏、滑稽及其他;9、民间手工技艺: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造纸、印刷和装帧及其他;10、生产商贸习俗:农业、林业、渔业、狞猎、饲养和牧畜业、商贸、副业及其他;11、消费习俗: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及其他;12、人生礼俗:妊娠、分娩、诞生、命名、满月、百日、周岁、成年礼、婚礼、寿诞礼、葬礼及其他;13、岁时节令:汉族节日、少数民族节日及其他;14、民间信仰:原始信仰、俗神信仰、祖先信仰、庙会、巫术与禁忌及其他;15、民间知识: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知识、测量、纪事、营造及其他;16、游艺、传统体育竞技:室内游戏、庭院游戏、智能游戏、助兴游戏、博弈游戏、赛力竞技、技巧竞赛、杂耍(艺)竞技及其他。,.,12,.,13,非物质文化遗产 - 保护方式,1、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普查、确认、登记、立档。2、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研究、出版,或以博物馆等妥善方式予以展示、保存。3、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对原生态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和浓郁特色的文化区域,进行动态的持续性保护。4、通过对传承人的资助扶持和鼓励,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对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宣传弘扬和振兴。,.,14,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