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则如毁父母孔迩汝坟周南诗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虽则如毁父母孔迩汝坟周南诗经课件.ppt(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周南 诗经,汝坟,正文,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注释,惄(n),或云为“飢意”如毛传,如尔雅释言及说文;或云为“思”为“忧”,如郑玄笺:“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又尔雅释诂:“惄,思也。”说文“惄”字注:“一曰忧也。”从诗意看,似以“思”为胜。调,传云:“调,朝也。”笺:“如朝饥之思食。”韩诗作“朝饥”。,赏析,全诗三节,第一节先起兴,亦象征:极其想念对方。接着直抒胸臆,未见到君子,心中的渴望如同早上的饥饿那样强烈!二节结构与首节同,其二句仍以“伐条”起兴。接着咏唱终于见到君子,实
2、现了自己的愿望。不用说,这是非常兴奋的,于是又生一希望:不要远离我,让我们永远在一起!第三节难解。毛传云鱼劳尾赤,喻“王事酷烈”,劝丈夫努力勤王,不能因怠惰而连累父母。高云,因煮鱼给丈夫吃,见到鱼尾红似火烧,联想到王室如火烧毁,安慰丈夫在家亦好,就能靠近父母。都似牵强难通。,赏析,如用文化学的观点,认为“伐条”喻性生活,鱼亦暗指性,亦难通:这性怎么扯得到“王室”的头上?!诚然,今人读诗,想得到古人之确解如闻一多之愿望者已难矣,但臆测应能使诗意连贯,顺畅,妥溜才是。古人之思想情感今人应能理解,他们的思想是不会混乱不清的;如果我们今天不理解,主要是文字意义上的不知(所谓社会风俗,亦反映于文字,或说
3、亦通过文字表现。),赏析,由于出现“王室如毁”,则所述应与国难有关;又有“父母孔迩”,则与归家有关。于是上两节之渴望相见与既见之欢欣(既见亦可解为幻象),则不仅可解为夫妇之间,亦可解为诗人(乐师)之间。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王室如毁”,尚有家可归,无奈之下的慰语。“鲂鱼赪尾”仅取其“赤”义,以兴“王室如毁”。诗重在抒情,事实不必细绎。但此类情感后人亦能感味。真情不愿离别,真情亦是乱世之慰藉与心灵之归依!抒情诗重在抒情,既然诗人不详叙事,可见具体之事于抒情无大碍,而后世读诗者亦只需体味情感,不必斤斤于何事何人。,赏析,何大抡诗经主意默雷解云:悠悠汝水,渺渺遐征。契阔之情悰不堪深道,而仳离之日月何忍复识!一伐枚,再伐肆。惜别烟条,惊寻斧而生意几尽;言此予美,揽物变而愁绪如何?虽薄命数奇,终恃同心;而世故摧残,几能自保。归来相对梦寐,是耶非耶?不我遐弃,喜可知也。徐光启毛诗六帖分析“父母孔迩”云:此语不过四字,而想其气象,恰有依依膝下之意。,赏析,戴君恩读风臆评:“未见”“既见”,是丹青家布景处耳,传神写照,故应在阿堵中。钟惺评云:“不我遐弃”,四字情深,后人闺诗,不能出此。钱天锡诗牖: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父母孔迩”处亦不重,总是劳极别久之中,生出一番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