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79708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导,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内容概要,概述临床表现急救措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概述,蛇咬伤常见于我国广大农村和山区,据报道,每年被蛇咬伤的患者有3万40万人次,其中73为中青年,蛇咬伤的死亡率达510, 眼镜王蛇咬伤病死率高达90 %以上。因而毒蛇咬伤是重要的急诊之一 蛇咬伤发生季节与蛇活动的规律有关, 在南方蛇的活动期一般在411 月间, 其中以79 月最活跃, 因此蛇咬伤在这一期间发病率最高,概述,毒蛇咬伤后,蛇的毒液通过其毒牙灌注进入皮下或肌肉组织内,通过淋巴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局部及全身中毒症状。蛇毒是含有多种毒蛋白、溶组织酶以及多肽的复合物,按照毒性可分为三类:神经毒为

2、主,如金环蛇、银环蛇;血液毒为主,如竹叶青、五步蛇;混合毒,如蝮蛇、眼镜蛇,其中以蝮蛇咬伤最多见,临床表现,局部表现:毒蛇咬伤后,牙痕是可靠依据,其他动物如蜈蚣、毒蜘蛛等,无牙痕。无毒蛇咬伤为一排或两排细牙痕;毒蛇咬伤则仅有一对较大而深的牙痕,从两齿之间的距离可推断蛇的大小。咬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蔓延迅速,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血疱、瘀斑或麻木感甚至局部组织坏死或溃烂。若不知道咬伤人的蛇是否有毒, 应按有毒处理,临床表现,全身反应: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发热、视觉模糊、全身酸痛等。严重者可因全身出血、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尿、谵妄、昏迷、窒息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3、临床表现:不同蛇毒引起的中毒症状 各有其特点,神经毒素:吸收快,主要作用于延髓和脊神经节细胞,可引起呼吸麻痹和肌肉瘫痪,危险较大,但对局部组织破坏较少,症状较轻,多在半小时左右消失或减退,但不久即出现麻木感,并向肢体近侧蔓延。全身症状出现相对较迟,易被忽略,治疗反而不及时,甚至迅速死亡。但如能度过危险期(一般为1-2日),症状一经好转,很快痊愈,少有后遗症,临床表现:不同蛇毒引起的中毒症状 各有其特点,血液毒素:具有强烈的溶组织、溶血或抗凝作用,对局部组织、全身血管内皮细胞、血细胞、心、肾等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并使蛇毒迅速在人体内扩散,加重感染。局部症状出现早且重,疼痛剧烈,肿胀明显,并迅速向近

4、侧扩散。有明显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可发生严重化脓性感染或肢体坏死。一般救治措施多较早,死亡率反较神经毒者低。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后果非常严重,且病程和危险期较长,伤后5-7天还有死亡的可能。水肿消退较慢,内脏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多,临床表现:不同蛇毒引起的中毒症状 各有其特点,混合毒素:兼有上述二种毒。局部症状明显,全身症状发展较快,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仍为神经毒。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进入身体的毒素剂量大小有关,蛇毒如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在短时间内引起死亡;被咬者的年龄和体格大小与中毒程度也有关系,儿童、老人、体格瘦小者反应一般较重,急救措施,重要环节:蛇咬伤虽然为局部损伤,但蛇毒蛋白对人体的多脏器损害不

5、容忽视。毒液吸收迅速, 3 5 m in内即被人体吸收,局部紧急处理是防止蛇毒中毒的重要环节制动:保持患者镇静并静止不动, 使伤肢低于心脏水平。若需移动患者, 不能让其自行走动, 应抬着患者走,急救措施,正确结扎:被蛇咬伤后立即用绷带或软带子在伤口的近心端进行结扎,结扎的正确位置应在伤口近心端23 cm 处, 松紧度以阻断淋巴循环或用力能插进小手指为准, 因为蛇毒主要经淋巴吸收再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结扎期间密切观察伤肢皮肤颜色、血液循环情况, 并且每2030 min 放松12 min , 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结扎一般不超过2 h,急救措施,伤口处理 :检查伤口,发现毒牙残留,立即拔除,先

6、用大量清水冲洗,再以1:5000 高锰酸钾液、3%双氧水、生理盐水、肥皂水或呋南西林溶液,大量冲洗伤口周围皮肤,以破坏毒素吸收,并以“-”或“+”字切开约24cm 的切口,促使毒液排出。经上述处理后,用冰块冷敷伤口,以减缓毒素吸收,2022/11/30,15,可编辑,临床护理,心理护理: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镇定,动作敏捷,使用安抚性语言,关心体贴病人,倾听病人对痛苦及恐惧的诉说,安慰、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并向家属讲明病情急救方案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使家属协助护理人员共同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必要时适当给镇静剂,以保证病人休息,稳定情绪,配合治疗,伤肢护理:配合医生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减少

7、毒物的继续吸收,伤口处理虽错过了最佳时机,但不能放弃,尽快将伤口切开,用负压吸引法将残余毒液吸出,在进行负压吸引的同时,可在牙痕周围注射生理盐水,使生理盐水连同毒液一并吸出,这样可起“内冲洗”的作用 。为防止蛇毒的扩散,在伤口周围或在绑扎上端用0.250.5%普鲁卡因20 mL 加胰蛋白酶2 000 U 进行局部环状封闭,根据情况12-24小时可重复注射,临床护理,临床护理,伤肢护理:伤口周围外敷蛇药,于伤口近心端上2 cm 处皮肤涂一圈蛇药, 但切勿涂伤口.为了减轻伤肢水肿, 采用33 %硫酸镁溶液浸泡或湿敷肿胀部分肢体。并注意观察伤肢疼痛性质、皮肤颜色、肿胀范围。如伤肢疼痛剧烈、皮肤变黑、

8、水肿加重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临床护理,伤肢护理:伤肢切开引流后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引流通畅,患肢下垂或平放止动,以保证含有毒素淋巴液充分引流,每日以0.1% 的新洁尔灭溶液、生理盐水擦洗伤口2 次,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并对伤口的坏死组织彻底清除,采取抗感染措施,临床护理,用药过程中的护理:抗蛇毒血清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蛇毒的特效药。这种抗体一经注入患者体内,即追踪分布在体内游离的蛇毒并与之结合,使蛇毒对人体组织细胞失去破坏作用。采用0.9 %氯化钠20mL加精制抗蛇毒血清6000 U 静脉注射。注射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阴性者才可全量注射, 若阳性者应采取脱敏注射法。如有异常反应, 应立即停止注射,

9、遇有血清过敏反应, 立即抗过敏治疗,临床护理,用药过程中的护理:静脉大量输液(少尿者量出而入)以促进毒素排除, 给予糖、能量、维生素等以提供心、肝、脑等脏器所需营养, 从而改善其中毒症状; 加用糖皮质激素以恢复和提高机体对毒素的耐受力。减轻炎症反应, 维持血压和减轻脑水肿;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利尿、抗心律失常等症状处理, 以改善肺、心等脏器功能, 同时给予抗生素、破伤风预防或治疗感染,临床护理,病情观察:被不同种类的毒蛇咬伤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有的咬伤肢体肿胀、疼痛、有麻木感, 先渗液后渗血, 且流血不止, 有时皮肤出现血疱,然后发紫变黑, 组织坏死。有的被毒蛇咬伤后13 h 出现头晕、头

10、痛、呕吐、流涎、眼花、眼球转动不灵活、复视、张口不利、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 后期出现吐血、鼻出血、便血、昏迷、休克、呼吸麻痹而死亡。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神志、瞳孔及T、P、R、BP 的变化, 并作好记录, 应做到心中有数, 发现病情分析原因, 及时处理,临床护理,饮食护理: 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多饮浓茶或糖开水,加速毒素排泄。治疗期间忌食油炸、煎炒、辛辣食物,健康教育,蛇咬伤患者主要为农民,且79月发病率最高。因此应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教育,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注意劳动保护, 避免蛇咬伤, 外出劳动要穿鞋及长袖衣裤, 尤其在多雨的夏秋季要穿雨靴、戴手套劳动; 到郊外或去林区、野外工作的人员, 也应穿上长袖衣裤外出。当遇到毒蛇时不要驱赶、奔跑, 因蛇遇到人时因感到威胁、受惊而咬人,健康教育,被蛇咬伤后应保持安静, 伤肢下垂制动, 切勿惊慌、奔跑, 以减慢毒素的吸收。立即用随身所带的绳、带、手帕或从衣服撕下较宽的布条带, 亦可就近拾取植物藤或茎结扎伤肢,尽可能在3 m in 内结扎伤肢。 在山区、田野被蛇咬伤, 立即用冷茶、冷开水或泉水冲洗伤口, 有条件时用冷盐水或肥皂水冲洗; 如有小刀等利器, 可沿蛇牙痕作“一”切开后冲洗和吸毒。经现场处理后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 以免延误抢救,谢谢!,2022/11/30,28,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