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第四章城市化原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2079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5.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学》第四章城市化原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城市地理学》第四章城市化原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城市地理学》第四章城市化原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城市地理学》第四章城市化原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城市地理学》第四章城市化原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学》第四章城市化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第四章城市化原理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化原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节 城市化的定义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和郊区化复习思考题,城市化原理,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掌握城市化的含义与标志、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了解城市化的类型与测度。学习重点城市化机制、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学习难点城市化机制。,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一、城市化的含义和标志1、定义:几种不同的解释,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人口学:,农业人口,城镇人口,人类学:,乡村生活方式,城市生活方式,农业活动,经济学:,非农业活动,地理学: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范 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

2、每一个城市地域的扩大两个方面。,城市化又称城镇化(urbanization),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综合以上各个学科的观点,城市化一词至少包含了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1)人口结构的转型;(2)经济结构的转型;(3)地域空间的转型;(4)生活方式的转型。,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2、含 义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市化是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地域景观发生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城市文化意识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城市化和城市化城市化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

3、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城市化 I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城市化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3、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和城市数目逐步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1、正统的城市化类型:(1)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2)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3)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2、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4、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 或乡村城镇化: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三、关于城市化含义的争议1、关于城市化过程与状态问题;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过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2、关于城市化内、外问题;城市地域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 3、关于城市化的起源问题;4、关于过量城市化、假性城市化、逆城市化、隐性城市化问题。,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一、经济增长与城市化1、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

5、起和成长的前提;区域剩余劳动力和剩余的农产品是城市形成生存的前提的两个方面。,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工业化是工业生产在城市地域形成集聚的过程。 (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检验(图1、图2、图3),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图1、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关系图,图2、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分析,图3、甘肃省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相关关系图,(2)工业革命制造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表现为工厂的扩大与工业部门的分化,进而改变了劳动地域分工格局和城市的经济性状况。传统农业社会分工:广域农业、林业、牧业地域分工。工业社会分工:生产地、消费地、原料地、燃料地之间的分

6、工。,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交通运输革命:运输动力和运输工具的变革,强化了空间通达度,缩短了空间经济距离,克服空间摩擦的能力提高。,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2)农业革命 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农业投入(农药、化肥、播种技术、收获技术、灌溉技术、加工技术等)的增加。单位土地产出和收益增加;而单位土地面积上所需求的劳动力减少。使第一前提和第二前提更加充分。,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4)人口和工业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工业化确立了比较利益的概念 (区位、产业、生产模式专业化与社会化生产与“小而全、大而全”生产)工业化确立了集聚经济的概念工业化确立了规模经济的概念,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规模效益倒“U”型相关关系,3、

7、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 第二层次:综合服务部门 第三产业 第三层次:科教文卫部门 第四层次:公务部门 具有服务性、手工完成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二、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人口迁移理论:推动吸引理论(推拉因模式)刘易斯的人口迁移理论舒尔茨的人口迁移理论迁移行为是个人的一种经济投资过程,是人们追求更大经济收益的行为决策过程,迁移者预期通过实施这一行为将会得到比较大的收益。托达罗的人口迁移理论(期望收入理论)人口流动过程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作出的反映。中国城乡人口迁移与

8、城市化三、特殊动力因素如:战争、生产力布局、民族因素,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有那些因素吸引他们来到城市?,拉力,有那些因素推动他们离开农村?,推力,三、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1、“推拉”假说,就业机业多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便捷,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2、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式不发达经济由两个部门组成传统的、人口过剩的仅能维持生存的农业部门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城市工业部门(主导部门)解释发达国家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更有说服力,3、托达罗的模型人口流动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作出的反映。只要城市的预期收入高于农村,农村人口也会向城

9、市流动。较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会产生过度城市化现象。,4、中国学者的研究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形成推拉两种力,是造成乡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不能解释人口为什么主要向沿海地区的城镇迁移。宁越敏的解释。湖北省农调队课题组的分析。,四、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代表人物:英国的哈维(D.Harvey)、 美国的卡斯特尔斯(M.Castells),新马克思主义者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的研究应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的本质及所产生的城市问题的根源。,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资本“三次循环”的概念,生产,价值与剩余价值,奢侈消费,工资货物,固定资本投资,消费资金,生

10、产性建成环境,生产过程,消费过程,消费性建成环境,科研和技术,生产过程,资本,再生产与剩余资本,资本,资本,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城市建成环境,由无数不同要素道路、运河、港口码头、工厂、仓库、下水道、公共建筑、住宅等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的商品 。,建成环境是一个总的一般性的概念,它具有长期存在、难以变动、空间上不可移动、需要大量投资等属性。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来实现资本两次循环间的流动。,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政治经济学城市化理论的特点,(1)城市建成环境是城市化的物质体现和结果,通过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析,反映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2)在绝大多数国家,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的城市化

11、水平总是不断上升的;用投资等指标计算,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3)若干发达国家已完成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当前正处在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1. 城市化的动力:,2. 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工业是城市经济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化动力机制,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及测度,一

12、、 城市化的类型,二、 城市化的测度,4,向心型与离心型,1,2,3,5,景观型与职能型,积极型和消极型,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一、城市化的类型,外延型与飞地型,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型及测度,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也称集中型城市化。,向心型城市化,(一)向心型与离心型以大城市为中心,离心型城市化,城市设施和部门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的过程,也称扩散型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型及测度,在城市的离心扩展中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的过程。,外延型城市化,(二)外延型与飞地型按照离心扩散形式

13、,飞地型城市化,在城市扩展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化方式。,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型及测度,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也称直接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三)景观型与职能型,职能型城市化,指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表现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也称间接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型及测度,积极型城市化,消极型城市化,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四)积极型和消极型,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型及测度,据资料显示,在阿根廷等拉美国家,4.98亿总人口中有3.8亿人居住

14、在城市,城镇化高达75%以上,与经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但是其经济水平却只有发达国家的1/4,失业和从事非正规经济的人约占全部劳动力的一半。其中超过1/3的人口为贫困户,有相当一部分住在贫民窟中,有约2000万人流浪街头,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拉美病 ”,Contents,(五)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自上而下型城市化 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15、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型及测度,2003,农村从事非农业人口数量,1978-1988,1989,1110万,9000万,二、城市化的测度,城市化现象涉及范围广泛,对城市化进行测度并非易事。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1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土地利用状况。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因为人口比例指标比土地利用指标在表达城市成长状态方面更典型深刻,更便于统计。,44,(一)主要指标法,人口比例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城市

16、定义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和比较。其次,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也将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第三,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城市化的数量,不能反应城市化的质量。第四,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模。,45,2.土地利用指标是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测度方法主要是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如农业、草原、山地、森林、海滩等)转变为城市用地(如工厂、商业、住宅、文教等)的比率。这个指标因为统计困难,使用不广泛。随着今后航空遥感技术的提高和普及,这个测度指标将会显示出一些新的

17、前景。,46,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二)复合指标法是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的进展水平。优点:指标多,必然与具体地域结合紧,针对性强,缺点:通用性差。所以,复合指标法多半是对具体城市地域,或者具体国家地区作城市化分析时使用,而无法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分析。,范围扩大,城市,数目增多,城市化的近域推进,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和郊区化,基本概念,1、城市化的近域推近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的扩散。2、郊区化在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中伴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一、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1、对外交

18、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现代交通工具的产生与变革是近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带动城市的扩展,这是城市化的传统推进方式。,到了现代,城市工业在扩展方式上呈现新的特点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外迁的倾向更为强烈。工厂的外迁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现代工业的专业化生产协作,形成许多规模宏大的联合企业。工厂外迁最终不会脱离城市的影响范围,因为它们需要使用城市的各项设施和服务。,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居住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住宅用地占城市用地的比重也最大。在城市向外扩散中,住宅扩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导致城市住宅大

19、量地、经久不断地兴建,是住宅不断向城市外围扩散的原因所在。住宅扩散还会带动其他职能部门的扩散。,城市圈层,乡村,建成区,城乡结合部,城市外围未城市化的城市地区,内部市区,外围市区,郊区,二、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内部市区的城市化,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内部市区包括城心地区和中间市区。,城心地区:指城市中商业服务业和办公事业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实际上的城市中心区。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中间市区:指夹在城心地区与外围市区之间的环状区域。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填充”。,旧城改造“见缝插针”,高层建筑“遍地开花”,旧 城改造高层高密度的失误加剧了广州原已十分拥挤的局面,无法形成高质量公共空

20、间,难以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旧城危机,外围市区的城市化,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外围市区,指内部市区外缘、与郊区接壤的环状地带,通称为城乡结合部。,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2.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郊区的城市化,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1.土地利用集约化,2.产业结构高度化,3.城市网络化,郊区:靠近市区的环状田园景观地带。可分为近郊和远郊区。前者指靠近市区的外围地带,以生产蔬菜、水果、花卉、苗圃、肉奶蛋禽等农副产品为主,并具有一定的城市居住、商业、生产等职能;后者则以粮食、经济作物生产为主。,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主要

21、是指城市由集聚式发展转变为扩散式发展,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服务业、办公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我国城市的郊区化目前主要是大城市人口与工业,以及部分商业的郊区化;服务业、办公业及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仍在向城市中心区集中。,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影响因素,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推动郊区化的促发因素。,住房制度改革,推动了人口居住的郊区化。,城市交通与通讯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中心区企业和居民的外迁。,大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工业郊区化的主要原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观念的转变。,郊区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利影响,疏散过密的人口,使人口分布趋于合理;工业企业的外迁减轻了污染,腾出土地用于绿

22、化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工业、仓库及住宅用地被商业、金融、贸易等收益率更高的第三产业所取代,优化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率;带动郊区的开发,推动了郊区社会经济与人口城市化的发展。,郊区化的不利影响,增加了工薪阶层的通勤距离,城市通勤流增大,交通压力增大 ;,大量的近域迁移导致城市不断向四周蔓延,城市边缘区土地被蚕食,优质耕地、菜地不断被侵占,城市周围绿地、林地也遭破坏,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造成郊区各项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与人口再分布态势不相适应,以及人口迁出和人口导入区的社会重构等问题,增添了人口管理难度。,二、名词解释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2、外延型城市化

23、与飞地型城市化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4、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三、分析题根据教材P52图41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四、论述题1、城市地域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2、试评价我国现行的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3、试用乡-城人口的“推拉”假说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4、举例分析城市化近域推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复习思考题,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一、城市化的类型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工业和第三产业,城市,乡

24、村,就业窗口敞开,城乡差异较小,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积极型城市化,乡村,城市,巨大的城乡差异西方城市的召示作用,城市经济发展不足,乡村人口盲目进入城市,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消极型城市化,上海市区及卫星城,自上而下的中国城市化模式(1978年以前)1、城市化模式背景前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国家集中安排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否认市场的存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采取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突出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采用多用资本、少用劳动力的技术线路。牺牲农业,保证工业资本和工业优先发展。以扩大外延式生产方式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本投入增长超过国民收入增长。

25、,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2、发展机制(1)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1952年国家成立计划委员会,国家实行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计划管理体制.并相应地建立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对重要的生产资料实行统配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商业流通体制;集中控制的基建管理体制。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就一直以国家为主体,以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保障,以重化工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循环为核心.由国家控制全部经济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由政府计划部门分配资源,并长期向国有部门和城市倾斜。,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2)统购统销1953年,国务院第194次会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实行粮食的统购

26、统销,其实质是农村收购,城市配售。其真正的作用是一手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用变相的无偿的形式把剩余的农产品收入国家手中,而且由于收购的品种和收购的数量及价格均由国家单方面决定,因而可将农民生存工资以外的全部农产品作为农业剩余收入国家手中;另一手则用低农产品的配给保证了工业劳动力的低工资水平和工业原料的低成本。在工业低成本和国家对工业实行垄断的基础上,将工业部门获得的垄断高额利润通过财政渠道进一步转化为新的工业投资。,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化.通过政权组织的经济化,行政活动的政治化和管理方式的军事化,政府直接介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全过程。不仅把分

27、散的农民纳入到统一有效的管理单位中,而且将无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引入农业生产地域和农业产业,限定了农村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劳动力的使用方式。政社合一的体制还保证了统购统销制度的有效实施,并借助统购统销的手段近乎无偿地剥夺了农民的劳动产品,把农村人民公社的大部分产品、有时甚至是农民生活必需品集中到国家手中,再由国家转移到城市和工业部门。,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其结果:剥夺了农民对土地经营的自主权,抑制了农业的发展;加深了城乡对立和城乡矛盾;加深了工业与农业的相互矛盾;造成中国乡村人口的大量积压。,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4)对城乡人口流动的控制第一道闸门:户口管理制度。中国户籍管理制度源远

28、流长。西周时期就创建了人口登记、统计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对社区居民采取编户“定籍”的办法。秦国:“户籍相伍”、“立户分户”制度。汉:“案户比人”“算人”。隋:“大索”、“貌阅”、“析户”。唐:户婚律:“貌阅”。宋:“主户”、“客户”管理。明:“户帖”制度。清:“黄册”。,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1958年开始的户籍制度,将中国公民划分为身份、地位和福利待遇不同的两个社会阶层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乡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考学,转干,招工,中国的户口登记条例反映出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三大特征:一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是在户口登记制度严格管理下进行的,并由公安机关主管;二是人

29、口从农村向城镇迁移的渠道极为有限;三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管理制度与国家就业制度高度协同。,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第二道闸门:城镇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计划供应。统购统销制度的建立,使国家垄断了农副产品的收购、流通和销售,从而也就控制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城镇生活必需品,城镇居民,城镇户口,凭票供应,城镇劳动就业,劳动部门从事部门财政部门计划部门,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第三道闸门: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第四道闸门:城市福利制度。,福利制度,企业、事业单位,国家职责,住房福利制度,生育福利制度,入学福利制度,工伤福利制度,医疗福利制度,养老福利制度,城镇居民与单位福利的一体化,农

30、村居民不仅无工资收入,而且没有非工资收入。,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3、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模式的特点:(1)实行严格的准入限制并制定了一整套城市偏向的制度规则。(2)政府在有关城镇化的决策中占绝对支配地位,私人主体(尤其是农民)基本上没有决策权。政府通过行政集权对城镇实行供给垄断,私人主体对城镇的需求受到人为抑制在主种背景下风吹草动国城镇的方向、速度、规模、水平和形式的选择完全服从于和服务于实现政府的各项目标需要,政府行为是影响和控制城镇直接和最重要的变量。(3)政治力量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主导力量。主要表现在城镇化过程的大起大落。高层领导的统治偏好对城镇过程中各项制度的替代、转移和交易起着十分

31、重要的作用,而政府经济管理知识的缺少和政治统治经验的娴熟,也使得其过分偏好于用政治手段替代经济手段来行使政府 的管理职能。,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4、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模式实行的理由:(1)农业剩余的多少是决定政府收入水平和工业化原始积累水平的最重要的变量。在资金、技术缺少的条件下,实现农业增长主要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为此把大量劳动力限制在农村,有利于农业剩余的增加。(2)一系列限制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强制措施,节约了征集农业剩余的交易成本。(3)通过限制农村人口城镇化,避免了城市建设的扩张,从而也减少了城镇建设挤占工业化积累和农业用地的可能性,为工业优先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

32、程,自下而上的中国城市化模式 (1978年以后)1、背景:市场化的深入使得政府作为城镇化进程中各项制度的垄断供给地位动摇。分权化改革使地方政府独立利益倾向日益增强,尤其是“分灶吃饭”使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成为难以遏制的目标和动机。政府财力的相对下降使得其没有能力承担城镇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政府不得不放松城镇化的制度约束,允许农民进城购置房产、投资建厂,一方面使城镇建设投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重构了城镇化的一系列制度。,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2、特征:制度创新主体的私人化和地方化。 农村改革(尤其是土地改革)给农民流动和重新选择职业提供了机会与权利,民间力量逐步打破了中央政府作为城镇

33、化发动和投资主体的垄断地位;而地方政府为了谋求市场改革给其带来的日益独立的区域利益最大化,也希望借助农村人口跨地区流动和兴建乡镇企业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在分权改革的背景下,地方社区政府的收入目标与上级政府不断发生矛盾,因此它们也成为城镇化的次要推动力,从而引发自下而城市化。,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制度安排的非正式性 农民进城工作是完全私人化的,并不需要政府部门的批准与认可。虽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也通过设置许多制度壁垒限制农民在城镇谋求正规职业和永久身份,但仍可在非正规部门流动打工的方式辗转于各城镇间。,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制度变迁的渐进性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是在市场力量的支配下渐进发生的,

34、它是农民为了响应城镇出现的获利机会、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动力支配下自发倡导和组织促成的。从发展的过程看,它表现为明显的渐进性:人口城镇化进程呈现匀速上升趋势;城镇化推进以最基层的小城镇为主要载体;政府修改制度规则不求一步到位。,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化滞后的社会经济效应形成和固化了城乡产业就业收入与消费结构的长期失衡态势。在城乡分制制度的约束下,形成了显著的“二元结构”,而且使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形成了极为悬殊的就业结构偏差;农业部门以70%的就业人员创造了28%的生产总值,而非农业部门以29%的就业人员创造了84%的产值。(1978年),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在人均消费水平较

35、低的状态下过早地进入了工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和经济过剩。从短缺走向过剩并没有带来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相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职工大量失业。其原因在于:城镇居民虽然收入较高,但人口规模较小,从而不能形成对农副产品的有效消费需求;农村人口规模巨大且心甘情愿,但因收入水平过低也未能形成对城镇工业品的强劲需求。,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对农业部门造成了诸多限制首先,农业市场需求难以有将近启动。其次,农业竞争低下的状况难以真正扭转。第三,农业人力资源状况难以改善。,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二、城市化的指标与测度1、主要(单一)指标法人口比重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D=地区城镇人口(或地区非农业人

36、口)/地区总人口 优点:人口数据容易获得;有一定的可比性 局限性: 人口数据的获得受统计口径与统计范围的影响; 现实城镇人口与统计人口存在着较大差别; 只测度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不能反映其它性质; 它只是一个静态的刻划量; 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总体规模。土地利用指标测度的方法是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2、复合指标法:城市指数,城市度,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人口,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空间属性,人口(城镇户口+农村户口) (居委会人口+村委会人口) 家庭与家庭户,流动人口,城乡人口,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和郊区化,一、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对外交通设施

37、的伸展 工业的扩展 首先,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的外迁的倾向更为强烈。 其次,工厂的外迁常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第三,现代工业的专业化生产协作,形成很多规模宏大的联合企业。 再次,工厂外迁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迁移的距离有多远,最终都不会脱离城市的影响范围。住宅的扩展 住宅的扩散分自由扩散与附属扩散两种。(),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表 现, 城市范围的扩大, 城市数目的增多,自由扩散:居住区并不随其它设施一起扩散。 螺旋型模式,附属扩散:居住区随其它设施一起扩散出去。,工厂区,福利区,绿带,二、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1、流失中的集中2、绝对集中3、相对集中4、相对分散5、绝对分散6、流失中的分散,第四章

38、 城市化原理,三、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1、郊区城市化概念:郊区城市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特大城市郊区出现的地域变化的新形势,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功能活动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变成一个多项市区功能的地域综合体,这个过程称为郊区城市化。概念要点:发生在特大城市郊区;地域职能变化因素:根本原因是特大城市人口爆炸性增长。成因:人口流动与住宅郊区化 ; 商业部门的郊区化 ;事务部门的郊区化 ; 工业的郊区化。,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类型中心市区衰落,郊区迅猛发展;中心市区停滞,郊区急速发展;中心市区与郊区同时发展。共同点:郊区在发展后果直接后果:郊区住宅激增,就业重心向郊区移动,城市人口分布

39、状态改变; 间接后果:城市范围扩大,吞食大量的耕地,人口集中,给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带来很多困难。,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2、逆城市化概念: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和产业从特大城市向中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扩散过程。概念要点:特大城市中心市区和郊区人口均外迁;特大城市人口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特大城市中心市区人口减少。动力:产业结构调整;交通通信技术高度发展;中小城市良好居住环境吸引。 后果:两种观点导致城市衰退和危机:城市财政危机,城市经济萧条,社会问题增多。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城市财政收入类型改变,城市职能更新,经济基础转换。,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3、再城市化概念:1980年以

40、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基础的转换,以维持和加强城市的重心地位作用,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了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回升。开发政策:优化城市环境,扶持新兴主导产业,提高住房质量,控制郊区发展,改善交通设施,均衡财政,刺激就业,提供更优越的文化娱乐设施。效果:中高收入阶层人口回迁,城市中心区人口增加。,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一、简答题1、简述城市化的定义及其含义。2、城市化的两个过程:城市化和城市化分别指什么?3、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什么?4、城市化空间地域过程类型可分为哪几种?5、城乡人口迁移的模式有哪些?并简要说明。6、简述城市化的主要类型。7、简述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8、简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概念。9、简述霍尔的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复习思考题,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