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214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材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 坐,(由),(点),(求),(赤),陪长者闲坐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单用“侍”是陪伴者站着。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长辈对晚辈说话,尊敬对方或自谦,称名,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孔子学院标志,全球汉语热催生孔子学院,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被尊称为圣人,(公元前前),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

2、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曾皙:姓曾,名点,字皙,是曾参的父亲,父子两人

3、都是孔子的学生.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论语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辑的,所以在行文中称孔子学生的字,是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孔子招呼他们时,就直呼其名,称呼中透出几分亲切.,俟,音 莫,音 甫,音 哂,音 铿,音 喟,音 雩,音,s,m,f,shn,kng,ku,y,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因为,介词。,年纪比你们大。乎:相当于“于”,比介词结构后置,不要,闲居,平时,如,连词,表假设。或,不定代词,有人。知,了解。,用,做,孔子说: “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

4、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 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轻率急忙,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夹,乎:在,古时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后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五谷不熟曰饥,蔬菜不熟曰馑。,等到,道理,微笑,治理,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

5、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圆,纵横,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动词,治理。,等到,使动用法,使足。,至于,等待,“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或者,诸侯相见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穿礼服,戴礼帽名作动,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公西华,你怎么样?” (

6、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同“稀”,铿的一声尔:“铿”的词尾。,放下,起,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何妨,通“暮”指夏历三月,天气已转暖的时节。,介宾短语后乎:介词,用法同“于”状语后置,乎沂是状语。,介宾短语后置。风,动词,吹风。雩是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古人行雩时要伴以音乐和舞蹈,故称“舞雩”。,“曾晳

7、,你怎么样?” (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8、长叹的样子,赞同,落在后面,罢了,用,谦让,同“欤:,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能来做大事呢?”,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

9、“暮”,暮春,阴历三月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通 假 字,1、如会同,端章甫 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 古:泛指侵略的军队 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古今异义,词类活用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词 类 活 用,4、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6、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勇,形作名,词 类 活 用,一 词 多 义,1、以 (

10、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做2、如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2)如其礼乐:至于 (3)如或知尔:假如,一 词 多 义,3、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4、方 (1)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纵横 (2)且知方也:道理,一 词 多 义,5.为 (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 (2)愿为小相焉(做) (3)赤也为之小(替)6、而 (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1、以吾一

11、日长乎尔 介后 2、毋吾以也 宾前 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前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介后 6、异乎三子者之撰 谓语前置 7、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状语后置 8、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前 9、为国以礼 介后,重 点 句 式,结 构,整体把握文意结构和思路。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问志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述志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志,“陪长者闲坐”,这样的环境就容易使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平等、轻松自由,弟子们能各抒己见。,课文围绕谈“志”展开,问“志”,言“志”,评“志”,四位弟子“志向”怎样?试从说话方式中体会

12、其性格。,“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循循善诱,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子

13、路(姓仲名由),有抱负,自信,志:,性格:,侧重强国,却失之鲁莽、轻率,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冉有(姓冉名求),谨慎小心,谦虚退让,志:,性格:,侧重富民,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公西华(姓公西名赤),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志:,性格:,侧重以礼治邦,子路:侧重强国冉有:侧重富民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都是参加政治.,志向虽各有侧重,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曾皙(姓曾名点),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志:,性格:,春游图,孔

14、 子,曾皙,子路,冉有,公西华,(仲由),(点),(求),(赤),哂,与,赞,惜,礼,为何“哂”子路?,赞赏坦率发言,委婉批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的“礼”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他的这个礼的意思很宽泛,既指礼节仪式,更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关于礼,孔子说得很多。孔子要人们合乎礼,核心是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译文:如果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功,事情办不成功,礼乐就复兴不起来;礼乐复兴不起来,刑罚就不会恰当;刑罚不恰当,百姓

15、就不知该如何做。,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论语季氏) 译文:父亲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细步走过庭院。他问我:“读了诗吗?”我回答:“没有。”他说:“不读诗,没法讲话。”我下来就读诗。另一天,父亲又独自站在庭院中,我细步走过庭院。他问我:“学了礼吗?”我回答:“没有。”他说:“不学礼,没法立足。”我下来就学“礼”。,孔子的“礼”,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孔子回答说:国君是国君,臣

16、下是臣下;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各自按应有之道去做,要符合礼的要求。),孔子的“礼”,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欲至卫国求仕,当时卫灵公夫人南子深得灵公宠爱,欲得到卫灵公任用,必须走南子这个后门不可,而南子在当时名声又极为不佳,这实在给以守礼著称的孔子出了一道难题,但由于求官心切,孔子还是拉下脸来,硬着头皮去见南子。对孔子的这一“失节”举动,子路极为反感,当面质问孔子,急得孔子对天发起誓来:我如果不是为了得君行道而不得已去见南子的话,那么老天一定会厌弃我! 老天一定会厌弃我!,子路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子曰:“求也艺

17、,于从政也何有?”子路果断干练,不拖泥带水,从政不成问题 公冶长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指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不知其仁也。” 。礼记曲礼上篇说:“侍于君子,不顾而对,非礼也。”,孔子对冉有、公西华什么态度?,没有表示否定,公冶长篇又记:孟武伯问:“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指担任县长或总管),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问:“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指接待外宾办理交涉),不知其仁也。”,孔子为什么独独赞赏曾皙,说“吾与点也” ?,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说法:“孔子与曾点者,以

18、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见杨树达论语疏证“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又说:饭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先秦文学参考资料第349页,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译文:孔子说,“我的主张行不通了,就乘坐竹筏漂流到海外去,跟随我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好勇的精神超过我,只是我从哪里取材做竹筏呢?,

19、对“无所取材”的解释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无所取哉”,是说子路没有可取之处,完全否定子路,是不符合孔子精神的,因此不可取;另一说是“无所取裁”,是说子路不知道控制自己,是一种责备的口气,似乎也非仁者气象,也不可取。此采用钱穆先生的说法,是说无法得到造竹筏子的材料,是一种和平豁达的气象。,这不是儒家思想,而是道家的思想;而且这篇文字在论语中篇幅亦长,恐怕是战国时期孔门后学所记。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以上说法,各有所侧重。因为曾点的政治抱负是通过春风沂水的描叙而曲折表露出来,所以见仁见智,可以圆通,似不必拘泥于一说。按照这个原则,可以提出另一种看法,根据是论衡明雩篇:,曾皙

20、对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曰:“吾与点也!” 鲁设雩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谓四月也。春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乐人也。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 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干身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风干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审矣。,王充在这里明白无疑地解释了曾皙所述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就是雩祭的仪式。雩祭,是春天人们求雨的祀礼,所以礼记说:“雩祭,祭水旱也。”王充的解释根据亦足。因为鲁国当时通用周历,所以说周之四

21、月,正是夏历二月;天气尚寒,怎么能浴?冠者、童子都是雩祭乐人,他们在祭祀时,须涉沂水;十二、三个人鱼贯而行,象征着龙从水中跃出。“风”,解释为“唱歌”,“归”通“馈”, “归”通馈,在论语中不乏其例。如阳货篇“归孔子豚”的“归”即作“馈”讲,是送食、进食的意思。,从文意来说,王充的解释似更符合原意。因为,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期,曾点能对古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在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彼得我心者,因而内心狂喜而情不自禁地喟然赞叹了。孔子不满子路,是因为他“非礼”;赞赏曾皙是因为他懂得古礼。礼与非礼乃是儒家人生理想中的首要问题。这样解释,全篇上下文意就脉络贯通了。,为何“与”点

22、?,三 还是在讲治国,二 不想做官,逍遥生活,一 太平盛世的缩影,以礼治国,孔子的“志”是什么?,“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问志 师长风范言志 各展抱负 评志 借评传志,第一部分(子路、曾皙则何以哉)先生问志,孔子的出场,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开明的印象。他先自谦的话语打消师生年龄上的隔阂,为谈话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之后,才让弟子言志。孔子确实是一位

23、因材施教的大师。,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弟子言志,子路抢先轻率发言,说出治理“千乘之国”的抱负,强调的是勇和方,却未涉及礼;孔子报以微笑。冉有、公西华、曾皙先后被孔子,点名,冉有以才能可治理小国作答,公西华以才能配小司仪官作答,讲话内容都涉及到礼。曾皙被问,从容“舍琴”作答,言谈中描绘了一幅暮春郊游图,其言行追求,吻合了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孔子当即表示赞同。,第三部分(三子者出孰能为之大)先生评志 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皙单独探问孔子对三同窗谈话的看法,似有些不自信,怕自己背离了孔子一贯主张的“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篇)。孔子拿礼对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志向逐一评点

24、,从始至终也没有批评为官。,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思想。,小结:,孔子的教学思想: 1.循循善诱. 2.教学民主. 3.因材施教. 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位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同步练习,1.与“加之以师旅”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 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B毋吾以也C则何以哉D因之以饥馑,【答案】D/A.介词,因为;B.动词,认为;C.动词,用,做;D.介词,用。,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

25、不正确的一项是A.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比及:等到。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方圆,纵横。C.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才能,指为政 的才能。D.夫子喟然叹曰 喟然:不高兴的 样子。,【答案】D/喟然:长叹的样子。,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C.莫春者,春服既成D.唯求则非邦也与,【答案】B/A. 希通稀 C.莫同暮 D.与通欤,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B其言不让C浴乎沂,风乎舞雩D三子者出,曾皙后,【答案】B/A、C、D三项名词活用为动词,B项“让”是形容词,意思是“谦让”,不属于词类活用。

26、,5.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毋吾以也。B居则曰:“不吾知也!”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D. 加之以师旅。,【答案】D/ A、B两项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C项则为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D项是介词短语作补语。,6.下面对文中四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概括不 准确的一项是A.子路性格急躁、爽直、自负。B.冉有出言谨慎,性格较谦虚。C.公西华看似谦虚,实则讲话虚伪。D.曾皙文质彬彬,放达洒脱。,【答案】C/C项分析不当。公西华说话表现了他谦虚的好品质。,7.从上文可知,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什 么?他的主张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答:,【答案】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为国以礼”,即以礼治国。这个主张是通过对学生志向的评述,侧面表现出来的。,8.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 以哉?” 译文: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译文:,你们日常起居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样做呢?要用礼来治国,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因此我笑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