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2391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0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管理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管理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管理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管理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 理 学,主讲教师:郭艳红 博士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013.9,管 理 学 MANAGEMENT,主讲:郭艳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课程简介,本课程围绕着“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其组织”,系统讲授管理基本知识。基础篇:管理和管理学、管理者的职责和素质要求、管理思想的演变、决策及其过程;职能篇:计划制订、组织设计、领导艺术、沟通技巧、激励原理、控制基础,您想生活美满幸福、事业蒸蒸日上吗? 请学管理学!,学习目标与基本要求,陈述管理学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能初步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自身管理问题;再现历史上各种不同的管理思想的基本

2、观点和特点;解释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能再现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大致知道一些各项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和实践技巧。,学习目标,课前系统阅读管理学教材,分析相关案例,了解管理学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列出不明点;课中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交流、听讲、提问、参与讨论等,加深对管理知识的理解,学习运用方法和技巧课后及时复习,阅读相关论著,参与实践,完成作业,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学习要求,学习方式,团队学习,边学边做,参与教学,在每次课后,根据下一次课的内容布置作业,先进行相关的思考;以7-8人为一组,形成学习团队。每次作业由团队共同讨论或交流完成,共同形成团队PPT在上课时,从各团队

3、间的作业交流开始;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提问和讨论。,课程考核方法,课程成绩:课堂表现和作业(30) 期末考试(70)考试形式:闭卷考试题型选择: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课堂学习要求,端正角色,处理好学习与各方面关系,自学为主、按时到课。积极开动脑筋,参与讨论,不清楚就问。上课期间,关闭通讯工具,不得抽烟、吃东西。认真思考,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积极实践email:,办公室:管理学院521,参考教材,汪克夷等著,管理学(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邢以群著,管理学(第二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4、。(美)理查德L达夫特著,韩经纶等译,管理学(第五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美)斯蒂芬P 罗宾斯著,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章 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第1章 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一、什么是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管人们从事何种职业,人人都在参与管理:或管理国家,或管理家庭,或管理业务,或管理子女。国家的兴衰、企业的成败、家庭的贫富、个人的幸福与快乐,无不与管理是否得当有关。,讨论题管理是什么?,第1章 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结论:需要对管理进行多角度分析,每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多而不是一。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

5、出发,可得到不同的答案,对于什么是管理,不同的人由于其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不同,会有不同的认识,观念决定行为。由于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因此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个人都将按照自己对管理的认识来开展或对待管理工作。,要了解管理,并就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达成共识,就必须对管理进行多角度的全面分析,第1章 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1、管理的表现形式,现象吃饭应酬公关开会讨论决策计划组织分配资源与人谈话做思想工作审核签字监督把关考核奖惩激励思考题现实生活中从事管理,分析从管理工作的表现形式看,管理工作确实呈现出了多样化现象。而且正是由于管理工作表现形式的

6、多样化,使人们在面对管理时会觉得无从着手,难以理解。,工作的人平时在做什么?,第1章 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2、管理的工作内容,总结从管理工作的内容看,不管管理工作有多少种表现形式,其实质内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协调。管理工作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是由于管理协调对象的多样化所导致的。,分析公关协调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决策协调目标之间、现状与目标之间关系;计划协调目标与资源、活动与活动之间关系沟通协调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考核协调计划与实绩之间关系,思考题各项管理工作之间有否共同之处?,第1章 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讨论题为什么需要管理,思考题为什么作为个人也需要管理?,投入,人的资源,无限的,有

7、限的,矛盾,协调,人的欲望,讨论题有哪些可能的协调方法?,思考题是否可能不劳而获?,人类的难题如何协调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第1章 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荀子性恶 人之性恶,其为善者伪也;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yi),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 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欲望天性要有所“获得” ,必须有“投入”。,可能的协调方式,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生产:通过劳动向大自然要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身欲望;,战争:通过掠夺他人资源来扩展自身资源,从而满足自己的欲望,

8、组织:通过与他人的分工协作,形成超越个人的群体力量,从而达成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的欲望,贸易:通过将自身多余或价值不大的资源与他人交换,获得自身稀缺的资源,以更好地满足自身的欲望。,道德:通过教育约束每一个人的欲望,使有限的资源足以满足众人的欲望;,管理: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欲望,第1章 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总结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管理的功能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欲望的目的。,3、管理的实质,人们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管理不是目的,

9、管理是手段,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管理效果取决于管理者水平,启示,第1章 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讨论题管理重要吗?,思考题在当今中国,管理重要吗?为什么?,思考题在前述的协调方式中,哪种方式最好?,第1章 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第二讲 管理者的职责,管理是一种工具,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工作是由管理者负责组织开展的。因此一个组织管理得好坏,首先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很好地履行了其职责。 那么组织中为什么会有管理者?什么样的人是管理者?管理者是干什么的?这是一个学习管理学,想要了解组织运作机制或准备走上管理岗位的人必须清楚的首要问题。,本讲内容,讨论题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管理者?,管理者有什么特征?请摆PO

10、SE来描绘,管理者的特征,在一个组织之中,是组织中的一种角色;从事管理工作,履行管理四大职能;有直接下属,负责指挥下属开展各项工作。,管理者是在组织中组织开展管理工作并对此负责的人,要了解管理者必须先了解组织,管理者是组织中的一种角色管理者管理的对象是组织因此,要了解管理者的职责,首先必须了解组织及其实质。,一、管理者的产生,资料来源: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p9,1、组织的产生,组织的特征,由一群人组成(2) 组织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组织目标有一个系统化的结构 组织结构,思考题什么是组织?组织具有什么特征?,组织的功能,思考题怎样才能发挥组织的作用?,手

11、段:通过分工,充分发挥各人特长; 通过协作,形成集团力量。,功能:克服个人力量的局限性,实现靠个人力量无法实现或难以有效实现的目标。,组织成员能力互补,组织成员志同道合,机制:组织成员双向选择、自由组合,思考题为什么要建立组织?,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目标是一个人之所以愿意留在一个组织中的根本原因。个人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通过群体努力而得到的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组织的实质,组织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一个组织中,损人必损已;人们对组织的关心,归根到底是出于对自己在这个组织中的利益的关心,从自然人走向组织人,理念组织是通过分工协作形成群体力量,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基

12、础上实现每一个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因此,一个人只有认同组织理念、愿意遵循群体规范,并能为组织作出自己的贡献,才能为集体接受并成为群体当中的一员。,行为认同共同理念,遵守群体规范同路人。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勇于承担相应责任_体现自己价值。主动配合他人,分工不分家;能够从全局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和采取行动_成为群体一员。,2、管理者的诞生,组织中最大的分工操作者: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的业务的人。任务是做好组织所分派的具体的操作性事务。管理者:是那些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其主要职责是指挥下属工作。,管理者是组织中的角色,一个人在组织中是不是管理者,关键取决于他是否有直接下属。管理者在一个组织中

13、的主要工作是指挥他人工作。为此,他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有管理者头衔,却没有下属的人是否是管理者?,课后研究,一个组织的成败,通常受到了组织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那么,管理者在其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当管理者所在部门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绩效时,管理者应如何向组织说明未达到预期绩效的原因?(建议结合具体事例阐述),第三讲 管理者的素质,从管理者的职责出发,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管理者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特有的素质才能履行好管理者的各项职责。,本讲内容,作业交流,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为什么?,8+1,任我行,LU,混合队,一、不同层次管理者的素质要求,管理者的素质

14、由品质、能力、知识三方面组成。,高层管理者应具备的主要素质,中层管理者应具备的主要素质,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主要素质,从长远来看,德才兼备是任何一个管理者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有才无德的管理者,凭借其才能有可能带领组织取得辉煌的成果,并因此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但国内外大量的事实表明,这种辉煌和成功往往是短暂的。,无才有德的管理者对组织发展和自身的成功是不利的。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管理者和组织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没有一定的才能是难以在竞争中获胜的。,二、管理者共同的素质构成,(一)品质具有强烈的管理意愿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勇于竞争、善于竞争)强烈的责任心

15、-愿意多做事勇于承担责任不怕犯错误(敢冒风险、善于减少风险),具有奉献精神,公私分明:不以权谋私,通过为公的服务来获得私欲的满足。与人为善:公正待人,不为自己的好恶左右。宽容尊重他人。任劳任怨:具有实干和拚搏精神,且听得进风言风语。厚人薄已:愿意把荣誉和成长机会让给他人,善于授权。,讲信誉,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并持之以恒。信誉是一面旗帜,靠内在的品质和自觉。管理者不讲信誉,就无法指挥下属。,结论1:管理者应具备的品质,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讲信誉,言行一致。公私分明、公正待人具有奉献精神,能融入群体。虚心好学不满足于现状。,(二)能力,一般管理能力能够清楚地进行计划;能够进行合理地分工和授权;具有较强

16、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好的工作业绩能够不断创新完善。,中高层管理能力,审时度势、独挡一面的决策能力 多渠道的信息网络对环境敏锐的知觉能力分析决断能力搭班子、带队伍的领导能力 明确分工协作关系威信的树立权力的正确运用团结多数、协调一致的合作能力 良好沟通坚持原则善于妥协孜孜不倦、吐故纳新的学习能力谦虚善学,结论2:管理者的能力,管理者不仅强于管理:计划、组织、控制,能够把事情做好。而且善于决策、领导、合作,选择做对的事并充分运用他人的力量。同时好的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面对各种新问题,与时俱进。,(三)知识结构,政治、法律知识把握大方向经济、管理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人文、社科

17、知识了解管理对象行业的科普知识会讲“行话”,结论3:管理者的知识结构,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阔广的知识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从总体上而言应该是讲政治、懂法律、精经济、强管理、精数字,了解人文历史和科学技术。,三、管理者素质的培养,品质塑造在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构成中,良好品德的形成取决于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平时有意识地约束自己从日常生活和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知识和能力获得,基本途径:一是通过教育,二是通过实践锻炼。通过教育获得各方面知识和管理技能 。正规教育的好处是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熟悉关于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各种不同的管理理论。 通过实践提高管理能力 。只有在实践中你才会碰到一个管理者每天会碰到的各种问题、压力和各种严峻的考验。,总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管理者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殊素质。管理者的职责不同,所需要的素质也有所侧重。但不管是哪一个层面的管理者,他们都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管理素质。学习和了解这些素质要求,并努力培养自己具备这些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管理者的开始。,课后练习,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了解一名著名管理学家的生平和主要贡献,形成介绍稿 (照片、生平、主要贡献、主要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