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调、响度、音色》PPT课件解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2570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调、响度、音色》PPT课件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音调、响度、音色》PPT课件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音调、响度、音色》PPT课件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音调、响度、音色》PPT课件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音调、响度、音色》PPT课件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调、响度、音色》PPT课件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调、响度、音色》PPT课件解读.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1.2 声音的特性,一. 响度,1.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响度,2.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 响度的单位:分贝 ,符号dB,3.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2)到声源的距离.,休息、睡眠时声音不能超过 dB工作和学习时声音不能超过 dB保护听力时声音不能超过 dB,1.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什么?,2.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答: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在某个方向上得到加强,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响度很大,响度会逐渐降低,4.通常我们所说哪些词语表示声音

2、的响度大?,震耳欲聋、声音洪亮、大点声、太吵了,二. 音调,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二. 音调,3.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单位:赫兹,符号:Hz,2.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声源振动的频率,通常男子说话声的频率为90-140Hz 女子说话声的频率为270-550Hz 女子说话声的音调比男子高,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二.声音的高低-音调,4.人能听到的音频范围:20Hz 至 20000Hz,5.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 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练习:为什么人能听到蚊子飞来飞去发出的嗡嗡声,而听不到蝴蝶飞来飞去时发出的声音?,6.弦乐器的音调,6.弦乐器的

3、音调,长 粗 松短 细 紧,弦的,音调越低,音调越高,1、响度,2、音调,(1)定义: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2)影响因素:振幅 , 离声源的远近,(3)单位:分贝 dB,(1)定义:声音的高低。,(2)影响因素:声源的频率,(3)弦乐器的音调,音调低,音调高,能力考查1.下面关于音调和响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高就是响度大 B.音调低就是响度小 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 D.“低声细语”中的“低”实际是指音调低,2、用大一点的力敲击音叉,下列哪个物理量发生变化 ()音调响度音色频率,3、“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指( ) A.音调高 B. 响度大,A,4、男低音放声歌唱

4、时,女高音轻声伴唱男生音调( )响度( )女生音调( )响度( ),低,大,高,小,7.盛水杯的音调,(1)被敲击音调:,盛水越少,音调越高,(2)吹水杯的音调:,水越多,音调越高,原理:空气柱的振动,相同例子 : 灌保温瓶的音调,原理:杯壁的振动,8.用音调来区分声音的例子有:,叩诊、听漏、敲西瓜(花盆,碗,铁轨)、唱歌跑调、高音低音等,通常我们所说的声音比较尖、脆、高、细是指音调高。,三 .音色,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的。,3.平时我们所说的“不见其人,但闻其声”,区分不同人的声音,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都是根据音色不同。 “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指音色没变。,1

5、.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又叫音品,音质).,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响度,音色,2、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听了发出的声音,便分辨出部件间是否有松动,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C,2、曾侯乙编钟共64件,制作这么多钟是为了产生更丰富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C,4、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出的声音_大,蚊子发出的声音_高.,响度,音调,3、“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 )不同 A.音调 B.音色 C.响度,B,5.说出以下各句分别表示声音的哪个要素()“震耳欲聋”()“脆如银铃”()“引吭高歌”()“悦耳动听”()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响度大,响度大,音调高,音调高,音色好,6. 以下各句表示音调高的是 , 表示响度大的是 。()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引吭高歌()她是女高音歌唱家()请勿高声喧哗,() (),() (),2、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控制琴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使二胡发出音调不同 B.使二胡发出音色更好 C.使声音的响度更大 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