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解说教材剖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2760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解说教材剖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七年级历史解说教材剖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七年级历史解说教材剖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七年级历史解说教材剖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七年级历史解说教材剖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解说教材剖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解说教材剖析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说课标,说建议,说教材,课标要求,内容标准,编写意图,体例安排,内容结构,立体整合,评价建议,教学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说课流程,一、说课标,1、历史课程标准的注重点,改进教学方式,明确课程性质,转变课程功能,改革课程内容,转变学习方式,建立评价机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避免专业化 贴近学生生活 必备基本历史知识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转变教学观念转变信息传输转变教学模式转变师生关系,建立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

2、极进取的评价体系,历史课程标准的注重点,2、中国古代史的课标要求,说课标,情感与态度,课标要求,过程与方法,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与技能,知道从史前时期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及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历史的时序及多种历史呈现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景想象;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

3、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注重探究式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能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计算历史年代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法、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3、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标准,说课标,内容标准,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特征。,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了解

4、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准着国家的产生及夏商周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作用。 2、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 3、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5、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6、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秦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3、了解“文景之治”及汉武

5、帝的“大一统”。 4、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5、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6、知道司马迁和史记;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1、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4、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1、编写意图,二、说教材,设置导入文字、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等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的能力。,以辩证唯

6、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教材中的正文、 相关史事等史论结合客观的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历史现象,正确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以史实为载体,学生成长为主线,以人为镜、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教材编写意图,时代性适应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生动性,启发性探究性,编写的原则,2,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定教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编写原则,教材编写的特点,2、体例安排,二、说教材,远古人类,三国两晋南北朝,秦汉的统一和巩固,春秋战国的变革时代,夏商周的更替,传说时代,农耕居民,历史教材中的时

7、序发展,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历史新教材的体例,3、知识内容及立体整合,二、说教材,七年级历史上,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中国境内人类活动,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原始人群,原始社会,立体整合,氏族社会,元谋人,北京人,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大汶口人,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奴隶社会,立体整合,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封建社会,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

8、07年),立体整合,两晋265年420年,三国220年265年,两汉(公元前202年220年),南北朝420年581年,1、评价建议,三、说建议,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评价建议,中国境内人类活动,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学生的评价要求,2,在体验中收获乐趣,尝试用历史联系现实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史的线索和史实,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评价要求,教师的评价要求,2,通过教材解读走近学生并与其和谐,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对课堂的指导提高课堂效果,教师的评价要求,2、课

9、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说建议,导入文字,七年级历史上册,相关史事,可以通过考古化石、图片、实物、历史古遗迹、及影视资料等来充实历史知识。,对于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和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史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好处。,问题思考,学习目标,1.知道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活环境、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及生活状况等基本史实。2.理解自然环境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状况的影响。3.掌握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表现、标志,理解其意义。4.认识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自主学习(一)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 间:2.地 点:3.生产工具:4.农耕作物:5.原始饲养业:6.定居生活:

10、7.原始手工业:,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磨制石器(石刀)木制耒耜,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猪 狗,半地穴式房屋,彩陶 纺线,半坡出土粟,半坡出土鱼纹陶盆,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绘有这类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尖 底 瓶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溢出。,半坡出土的纺轮,自主学习(二)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地 点:2

11、.时 间:3.生产工具:4.农耕作物:5.定居生活:6.原始饲养业:7.原始手工业:,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距今约7千年,磨制石器 耒耜,水稻(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干栏式房屋,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家畜(猪),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 的国家。,最早,河姆渡出土葫芦子,现代工艺葫芦,点拨例析:,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用磨制石器、耒耜、种植稻、住干栏式房子,过定居生活、会挖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半坡居民房屋复原图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房屋复原图干栏式房屋,动脑筋:,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

12、要建造这种房屋?,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思考:,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可以防潮、通风;可以防蛇虫鼠蚁;可以防洪水猛兽。,地理环境对原始农耕的影响,农作物:长江流域河姆渡: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黄河流域半坡: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住宅:长江流域河姆渡:干栏式房子黄河流域半坡:半地穴式的房子,小结,约七千年,长江流域浙江,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陕西,种植水稻,种植粟,磨制石器,磨制石器石刀 耒耜,耒耜耕地,饲养家禽,饲养猪狗等动物,制造陶器、简单玉器和原始乐

13、器,制造彩陶、织线,巩固练习,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D,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A 小麦和玉米 B 小麦和水稻 C 水稻和粟 D 水稻和玉米,C,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学会建造房屋 B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氏族公社的形成 D 知道挖井取水,B,4.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 种植水稻B 饲养猪狗等家畜C 住半地穴式房屋D 食用磨制石器,C,5.最早懂得挖掘水井、饮用井水的原始居民是( ) 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A,6.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而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因是( ) A 生活习惯 B 地理与气候 C 生产生活能力所致 D 历史传统,B,7.假如你来到原古居民家中做客,下面这个房子住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C,再见,课件制作: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张文烈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