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ppt课件(从业).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439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8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ppt课件(从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会计基础ppt课件(从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会计基础ppt课件(从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会计基础ppt课件(从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会计基础ppt课件(从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ppt课件(从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ppt课件(从业).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计基础辅导,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二、会计的职能(一)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 1.核算 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记录、核算、分析。 2.监督 监督核算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二)会计核算的拓展职能 预测、决策及分析评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5,三、会计的对象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 所谓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等过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6,第二节 会计假设,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

2、主体 该假设的意义: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边界。 即明确为谁记账。 判断标准:有独立资金、能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的主体。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会计从业资格考试,7,(二)持续经营 概念: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能维持正常经营。 该假设的意义:便于确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方法的选择。,会计从业资格考试,8,(三)会计分期 概念:对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进行具体划分。 该假设的意义:便于按期计算盈亏,按期反映财务状况。 会计期间的界定: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会计期末的界定:年末、半年末、季末和月末。,会计从业资格考试,9,(四)货币计量 概念:会计核算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3、该假设的意义:便于不同主体间比较。 选择货币计量的原因:货币计量最优;货币价值较为稳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0,二、会计核算基础 1、权责发生制 以权利、义务的归属期为标准来确认收入、费用的一种会计核算基础。 2、收付实现制 以款项是否收支作为确定本期收入、费用的一种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1,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一、会计要素 (一)概念 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2,(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财务状况:会计主体一定日期的资产和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的

4、表现。包括: (1)资产 A.概念: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3,B.资产的三个特征: 须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须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4,C.资产的类别 流动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 非流动资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5,(2)负债 A.概念: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B.负债的三个主要特征: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是一项现时义务。 C.负债的类别 流动负债 按负债偿还

5、期限长短 非流动负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6,(3)所有者权益 A.概念: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财产的剩余要求权。 B.所有者权益的三大特征: 除非减资、清算,否则不需偿还; 清算顺序排最后; 所有者可据此参与利润分配。 C.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7,(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经营成果:反映企业在经历了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后所取得的成果。包括三个要素: (1)收入 指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8,(2)费用 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

6、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3)利润 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赚钱、平本还是亏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9,二、会计要素的计量,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0,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的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1,(一)会计科目的分类 1. 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 总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2,(1)总分类科目又称为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2)明细分类科目,是

7、对总分类科目的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3,2.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科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4,(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合法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5,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揭示开机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 反映企业资源的来龙去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6,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一个静态的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法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

8、础。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等号左边表示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的形态或表现形式,等号右边表示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来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7,【例题】汇源公司经批准于20年7月1日设立,其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6个发起人共投入现金300 000元作为实收资本存入银行,则该公司20年7月1日的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数量关系为: 资产(300,000)=负债(0)+所有者权益(300,000),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8,例题:继上题,汇源公司于20年7月2日向银行借款100,000元存入银行;用银行存款50,000元购入一辆微型面包汽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9,(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经

9、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和权益发生增减变化,但其变化结果是资产总额永远等于权益总额,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其变化可以归结为四种类型:(多选)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借款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还款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存现 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0,将上述四种类型业务具体化,可表现为九种情况: 1.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2.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 3.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 4.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5.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减少; 6.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减少; 8.一项负债减

10、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9.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负债增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1,二、收入费用=利润 是一个动态的等式,编制利润表的基础。(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即: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一个动态的会计等式。,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2,第四章复式记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3,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登记账户的方法,一般由记账符号、所记账户、金额、记账规则、过账、结账和试算平衡等内容构成。 一、单式记账法 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金额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金额,一般不登记实物的收付金额。,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4,二

11、、复式记账法 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5,例:用100元钱现金购买办公室打印纸。 分别用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登记账户。 (1)单式记账法下 只在“现金”账户记录“现金减少100元” (2)复式记账法下 一方面,在“现金”账户记录“现金减少100元”;另一方面在“管理费用”账户记录管理费用增加100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6,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二、借贷记账

12、法的记账符号 xx账户 借 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7,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8,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9,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0,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 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登记经济业务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分析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账户名称,并判断账户的性质;其次,判断账户中所涉及的资金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最后,根据账户的结构确定记入账户的方向。,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1,在借贷记账法下,无论经济业务多么复杂,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1)

13、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2,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3,(一)发生额试算平衡 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4,(二)余额试算平衡 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

14、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5,公式为: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方式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6,例1:下列哪些错误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A.漏记某项经济业务B.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15、C.记错方向,把借方计入贷方D.借贷错误巧合,正好抵消 答案:ABD例2:关于试算平衡法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B.试算不平衡,表明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C.试算平衡了,说明账户记录一定正确D.理论依据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答案:ABD,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7,第三节 会计分录,一、会计分录的概念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的基本形式: 借:xx科目 xx金额 贷:xx科目 xx金额,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8,二、会计分录的分类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一)简单

16、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例如: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9,(二)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 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例如: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50,(三)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1)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会计要素;(2)确定涉及的账户,判断账户的性质;(3)确定借贷方向;(4)确定各账户应计入的金额。,会计从业资格考试,51,练习: 1.企业从银行提取备用金5,000元。 2.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职工工资80,000元。 3.工厂领用小麦生产20,000元用于生产面粉。 4.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30,000元。其中,20,000元直接用于支付材料款,另10,000元转存银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52,第四节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平行登记要求: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计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