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咳痰的观察及护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518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咳嗽咳痰的观察及护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咳嗽咳痰的观察及护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咳嗽咳痰的观察及护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咳嗽咳痰的观察及护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咳嗽咳痰的观察及护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咳嗽咳痰的观察及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咳嗽咳痰的观察及护理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定义,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咳痰:痰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借助咳嗽将其排除称为咳痰。,1,t课件,咳嗽的原因,呼吸道疾病:气管-支气管炎;支扩;哮喘等;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咳嗽、咳痰最常见的原因。胸膜疾病:胸膜炎、胸膜间皮瘤、自发性气胸等。心血管疾病:因左心衰引起肺淤血或肺水肿时,可引起咳嗽。中枢神经因素:脑炎、脑膜炎时也可出现咳嗽。,2,t课件,一、咳嗽的观察要点,3,t课件,咳嗽的性质,干性咳嗽:咳嗽无痰或痰量极少,称为干性咳嗽 (常见于咽喉炎,胸膜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早期,早期肺癌)湿性咳嗽:咳嗽伴有咳痰称为湿性咳嗽 (常见于肺炎

2、,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支扩),4,t课件,咳嗽的时间,清晨咳嗽:老慢支、支扩夜间咳嗽:慢性心衰、肺结核长期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支扩、慢支发作性咳嗽:异物吸入、过敏、气管受压进食即咳嗽:气管食管瘘,5,t课件,咳嗽的音色,嘶哑:声带炎、喉结核、喉癌、喉反神经麻痹鸡鸣样咳嗽:会厌、喉部病变、气管受压金属音调:纵隔肿瘤、主动脉瘤、肺癌微弱或无声:肺气肿、极度衰竭,6,t课件,咳嗽伴随症状,发热:呼吸系统感染、胸膜炎、肺结核胸痛:肺炎、胸膜炎、肺癌、气胸呼吸困难:喉水肿、喉肿瘤、哮喘、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气道异物、肺水肿大量脓痰:支扩、肺脓肿、支气管胸膜瘘咯血:肺癌、肺结核、支

3、扩哮鸣音:哮喘、慢支喘息型、气道异物杵状指:支扩、慢性肺脓肿、肺癌,7,t课件,与体位的关系,变换体位时咳嗽加剧: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痰液流动刺激支气管下壁粘膜造成。,8,t课件,二、咳痰的观察要点,9,t课件,痰的性状,粘液性:慢性炎症浆液性:渗出脓性: 感染血性: 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10,t课件,痰的颜色,白色泡沫或粘液痰:慢性支气管炎粉红色泡沫样痰: 肺水肿黄色脓性,量多:支扩、肺脓肿痰中带血:肺癌、肺结核、支扩黄绿色或翠绿色痰:绿脓杆菌感染痰白粘稠、牵拉成丝难以咳出:白色念珠菌感染铁锈色痰: 肺炎球菌肺炎、肺淤血巧克力色脓痰: 肺阿米巴病粉红色乳状痰 :葡菌球菌肺炎灰黑色痰:因吸

4、入大量煤炭粉尘或长期吸烟所致,多见于尘肺。,11,t课件,痰量,每日痰量超过100ml为大量咳痰,每日痰量少于10ml为少量咳痰。痰量少:呼吸道炎症痰量多达数百毫升,静置后分层: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痰量增加:病情进展痰量减少:病情好转痰量减少,但全身毒血症状加重:支气管 引流不畅,痰液潴留,12,t课件,痰的气味,一般的痰无臭味厌氧菌感染有恶臭:支气管扩张、肺脓肿,13,t课件,三、 咳嗽咳痰对患者的影响,长期咳嗽呼吸肌疲劳、酸痛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明显消瘦剧烈咳嗽致自发性气胸、咯血术后伤口开裂不能有效咳嗽者痰液潴留,加重肺部感染气体交换功能受损,14,t课件,四、相关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

5、无效 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胸痛、意识障碍有 关。2.有窒息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大气道有关。3.焦虑与剧烈咳嗽、咳痰不畅影响休息、睡眠,病情加重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频繁咳嗽所致能量消耗增加、营养摄入不足有关5.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15,t课件,五、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 (2)病情观察 (3)促进有效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重点) (4)用药护理 (5)心理护理 (6)中医特色治疗护理,16,t课件,(1)一般护理, 环境:1820、5060%、避免不良刺激 避免诱因:戒烟,注意保暖。对于过敏性咳嗽者,避免接触过敏原。 饮食:适当补充水分,给予高热量、

6、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不宜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病人情况允许时,每日保证饮水在1500ml以上,足够的水分可以使呼吸道粘膜病变修复和粘膜湿润,增强纤毛的活动能力,防止分泌物干结,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休息与体位:持舒适体位,咳嗽剧烈时应取半卧位,咳痰多的患者应取侧半卧位或经常交换体位,使痰易于咳出。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行口腔护理。 皮肤护理:,17,t课件,(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表情、神志、生命体征,观察咳嗽、咳痰,详细记录痰液的性质和量。如病人突然出现烦躁不安、神志不清,面色明显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呼吸急促、咽喉部有明显的痰鸣音,提示有窒息的发生。及时采取机械吸痰,

7、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备齐抢救物品,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18,t课件,(3)病促进有效排痰,湿化呼吸道 适用于痰液粘稠而不易咳出者。常用雾化吸入,要严格掌握氧气流量,雾量适中,氧气流量太小,雾液颗粒太大,不易进入下呼吸道,不能缓解支气管痉挛。雾化的药液量也不宜过多,一般雾化时间以10-20min为宜。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 适用于神志清醒能咳嗽的病人。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 根据病情需要,一般可取坐位或卧位等舒适体位,先行5-6次深呼吸,于深吸气末屏气,继而咳嗽,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19,t课件,(3)病促进有效排痰,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 :适用于长期卧床、久病体

8、弱、排痰无力病人。 胸部叩击的方法:为病人取侧卧位,医护人员双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指关节微屈,从肺底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击胸壁,震动气道,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以进一步促进痰液排出,每侧肺叶反复叩击1-3min。操作力度、时间和病情观察叩击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及骨突处 。,20,t课件,(3)病促进有效排痰,体位引流 : 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适用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痰液较多者。严重的心血管疾患,如高血压、心功能-级,肺水肿病人,近期内有大咯血禁忌体位引流。 体位选择的原则: 是使病变部位或痰液潴留部位在上,其引流支

9、气管开口在下。通常在餐前或餐后2小时引流,每日1-3次,每次持续15min左右。为提高和巩固引流效果,引流前给予超声雾化吸入。,21,t课件,(3)病促进有效排痰,排痰机排痰: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以及对叩击敏感程度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治疗头。根据病人的状况及对治疗的反应,选择治疗时间,建议一次治疗510分钟。根据病人耐受力选择频率。一般情况频率控制在2030Hz内。使用动力手柄,将治疗头放在患者所需的位置进行由下至上,由外向内振动治疗。操作时间安排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震动机的叩击头应避开胃肠、心脏。痰液粘稠的先进行雾化,适当湿化气道,在操作过程中如听到痰鸣音,可先行吸痰,稳定后再行操作。

10、使用仪器时,在调整频率的过程中,应手持治疗头并暂时脱离患者身体。使用叩击头,要使用一次性叩击罩,防止交叉感染。,22,t课件,(3)病促进有效排痰,机械吸痰 : 适用于痰量较多、排痰困难,尤其是昏迷病人、已行气管切开者。每次吸引时间少于15s,为防止吸痰引起低氧血症,应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23,t课件,(3)用药护理,观察止咳、祛痰药物的反应和副作用。对痰多、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要慎用强镇咳药;服用镇咳糖浆制剂后30分钟内不要喝水。胃溃疡患者慎用祛痰药。,24,t课件,(4)中医特色治疗护理,1.食物、药物: 风寒袭肺:进食辛温、清淡、宣肺止咳之品,如葱白、生姜、蒜等。风

11、热犯肺:进食清凉润肺之品,如梨、枇杷、萝卜、海蜇、荸荠等风燥伤肺:进食清凉润肺之品,如梨、荸荠等。痰湿蕴肺:进食健脾化痰之品,如山药、赤小豆等。痰热郁肺:进食清热化痰之品,如梨、柚子、苦瓜、川贝母等。肝火犯肺:进食清凉疏利之品,如菊花茶、梨、柑橘、芹菜等肺阴亏耗:进食滋补肺阴、富有营养之品,如:黑芝麻、甲鱼、银耳等。止咳化痰:桔梗、枇杷叶、浙贝、川贝、罗汉果。中成药:感冒疏风丸;清肺化痰丸、清开灵胶囊、莲花清温胶囊;蜜炼川贝枇杷膏。,25,t课件,中医特色治疗护理,2. 穴位按摩、穴位敷贴、耳穴压豆、拔罐、艾灸与咳嗽有光的穴位:列缺、 肺俞、天突、丰隆脾俞、肾俞、膻中、天突、定喘、膏肓、支气管

12、、肺、神门穴;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将两手虎口交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在列缺穴进行艾灸可以调节肺的功能,增强肺气和卫气的功能。膏肓穴具有很好的安神、滋养肺经的作用。对于长期的咳嗽,伤到肺阴的人,可以选用膏肓穴,在此穴位拔罐或者做艾灸都可以起到作用。足三里,对于常年性的咳嗽,或者有其他疾病伴随着咳嗽的,在足三里做艾灸,将脾胃的运化功能调起来,从而增强肺的呼吸功能,咳嗽的症状也就减轻了。 天突穴可以治疗各种咳嗽,可以在这个穴位进行按揉,提捏,刮痧。肺气比较虚弱的,可以在肺俞到大椎这块区域做艾灸。,26,t课件,中医特色治疗护理,谢谢聆听,27,t课件,28,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