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532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 曹操,次北固山下 王湾,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观沧海,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写作背景,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

2、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读,2.自由朗读,声音洪亮。,1.齐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i,dn,sng,zh,s,诗联品析三步法,第一步:解说注释第二步:描述诗联第三步:品析字句,品,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临:到达向东行进,我登上碣石山,远眺那苍茫的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本诗的线索,以下皆由“观”字展开,

3、写登山所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澹澹:(水波)荡漾。 竦峙:高高地挺立。海水是那样的起伏荡漾,山岛是那样高高地挺立。(山岛上)树木葱茏苍翠,百草丰美茂盛。秋风飒飒吹来,林木簌簌作响,巨大的波涛汹涌而起。实写观海的所见的全景。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动,动,静,静,写出大海波涌连天,惊涛拍岸之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银河。 若:好像。日月的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银河的辉煌灿烂,好像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此处之景是虚写。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1

4、.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悟,汹涌的大海 坚定的山岛 丰茂的树木 灿烂的日月星辰,雄伟壮丽生机勃发吞吐日月包蕴万千,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沧海景色和诗人抒发的情怀 澹澹大海竦峙山岛丰茂百草 萧瑟秋风 日月星汉,建功立业,统一祖国,写景:,抒情:,诵读品味,本诗是如何借景抒情的?,给景物着上了主观色彩。,展开想象,由实景到虚景,写出了主观感受。,竦峙、丰茂,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情景交融,主客观结合,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

5、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小结,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

6、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背景简介,标题解说,查资料,说说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标题解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

7、/直到/夜郎/西!,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

8、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闻道龙标过五溪。,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五溪;,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简要赏析。,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次北固山下,王 湾,五律,停留,作者生平馆,王湾 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

9、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听,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次北固山下 客路 青山外,行舟 绿水前。潮平 两岸阔,风正 一帆悬。海日 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乡书 何处达?归雁 洛阳边。,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结构,读,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前:向前航行。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前进。开头两句点题。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虽人在江南,但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早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阔:开阔。 风正:风从正面

11、吹来,即顺江吹来。 悬:挂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和风顺江吹来,鼓满了高悬的船帆。“平”“阔”“正”“悬”四字用得精妙。“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的“江春”一语作铺垫。,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生:升起来。 残夜:夜将尽未尽。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时间过得太快了。暗含思乡盼归之情 。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生”和“入”字把“日”和“春”拟人化,赋予他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写景逼着,叙事确切,并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

12、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尾联),乡书:家书。 何处达:用什么方法转达,寄出去。给家里捎的书信怎样才能送到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诗人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让“归雁”把家信捎到洛阳吧。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诗歌通过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无比热爱、对家乡亲人十分怀念的思乡感情。,小结,天净沙 秋思,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朗读正音划分节奏,tng,hn,y,作者简介,马致远: 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被称为“秋思之祖”。,散曲简介,天净沙

13、散曲曲牌名。 散曲是元代新诗体,分小令和套数(又叫“散套”、“套曲”)。,马致远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当时有“曲状元”之称。 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 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称为元曲四大家。,这首小令的诗眼是什么呢? 你从曲中的景物感受到了什么呢?,曲中的景物有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诗眼是“秋思“二字。,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

14、子的客愁和乡思。 “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于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为此作铺垫。,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独在异乡漂泊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