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532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2/1,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2022/12/1,鉴赏诗歌语言:1、语言的锤炼;2、语言风格(特点)。,2022/12/1,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2022/12/1,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考查方式,真题再现,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

2、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境内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2022/12/1,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8.诗中小孤山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5分),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1分),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2分),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

3、利的坚定信念(2分)。,2022/12/1,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9、诗题和“危似孤臣末世难”中的“孤”字有哪些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言志;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2022/12/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出 关唐徐 兰凭山俯海古边洲,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关:指居

4、庸关。旆(p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将“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双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2022/12/1,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

5、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玉花:喻雪花。,2022/12/1,(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2022/12/1,(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

6、;“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2022/12/1,2022/12/1,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请简要分析。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 在哪里?,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2022/12/1,1、动词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2022/12/1,试题透视这首诗作于搬家之时,

7、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意境,抒写了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欢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的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服,不让我离去。这情景叫人留恋,住久了,连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分别之际,别情依依,鸣声悠悠,透出离别的伤感。 要回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干的含义。所谓的“准确”,就是符合“柳条藤蔓”“ 黄莺”等事物的特点;所谓 “传神”,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寄寓了人的情感。,2022/12/1,参考答案,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

8、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2022/12/1,2、形容词,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颈联“白水明田外”中“明”字最精炼传神,请简要分析。答:,2022/12/1,试题透视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诗的开头两句,总写新晴野望时的感受。中间四句具体写所见的景色,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亮度,意境清幽秀丽,俨然

9、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最后两句中,诗人便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明”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2022/12/1,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皱波纹迎客棹zh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

10、你的理解。,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2022/12/1,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步骤三),(步骤二),(步骤一),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022/12/1,清代学者李渔曾说: “闹字极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于诗词。”,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

11、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作者简介】蒋捷,生卒不详。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流浪漂泊,深怀亡国之痂,隐居不仕。晚年过着半隐半僧的生活。长于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2022/12/1,后人认为这首词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极妙,它的妙处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词人先直接抒情,“流光容易把人抛”,指出时光流逝之快。(2分)然后抓住初夏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化抽象为具体。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

12、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4分)(答拟人、借景抒情等亦可酌情给分),2022/12/1,2022/12/1,3、副词题: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字,一用“犹”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2022/12/1,试题透视本题要求比较两个副词运用的巧妙程度。考生要联系诗歌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立足于炼字的修辞效果。答案不止一种,见仁见智,贵在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参考答案“应”字更好,“应”字蕴涵丰

13、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字则无此意趣。/“犹”字更好,“犹”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字却不能道出此意。(也可以认为二者各有其妙,但要分析二字的妙处。),2022/12/1,4、数量词,题: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

14、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2022/12/1,试题透视,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千里”“十里”都有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分析。,20

15、22/12/1,参考答案,1、 赞成用“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诗题为江南春,不专指某一处,所以只有用“千里”才能写出江南之广阔、深邃,才能与“四百八十寺”和谐一致。/2、赞成用“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请阅读下面故事,完成题目.早梅 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颈联据传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改为“昨夜一枝开”,请你说说改为“

16、一枝开”的妙处.,2022/12/1,颈联据传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改为“昨夜一枝开”,请你说说改为“一枝开”的妙处.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2022/12/1,2022/12/1,5、叠音词,题: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022/12/1,试题透视叠音字对于考生来说并不陌生,它大量出现在写景抒情的诗文中,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叠音词在写景状物中能突出景物的特征,使景物的特征更

17、加鲜明;二是叠音词在写景状物中具有抒情性,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和想象;三是在写景状物中运用叠音词,韵律和谐,朗朗上口。这首五言绝句题为黄氏延绿轩,写的是春景。“葱葱”一词常用来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亦用来形容气象旺盛、美好。“靡靡”常常用以形容风吹草偃貌。两个叠音词的运用,可见作者写景之用心。,参考答案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2022/12/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时时”、“恰恰”为叠字,既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

18、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2022/12/1,2022/12/1,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看,在诗中指回望。,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释词,描述,意境或情感,迁移训练,训练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 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

19、?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答: 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 “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2022/12/1,训练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0、答:分别是“明”和“出”,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显得特别明亮;出,出现。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训练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即事 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答: 网,网住。作者由丝丝小雨

21、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训练5.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骤雨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睛山又绿。 (1)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答:卷,卷上;吼,发出喊声。波涛顷刻间卷上了沙滩,轰鸣的瀑布如同十万军队发出喊声。“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训练6.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杳杳寒山道寒 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

22、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注 寒山:贞观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现存诗300余首。8人们认为寒山这首诗在叠词的使用上,变化多姿。请简要分析。(5分),2022/12/1,“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叠词,各具情状。(2分)就描摹对象看,“杳杳”写山,“落落”写水,“啾啾”写鸟,“寂寂”写人,“淅淅”写风,“纷纷”写雪,“朝朝”写景,“岁岁”言情。八组叠词,各有侧重。(2分)就词性看,八组叠词,有形

23、容词、有副词、拟声词、名词等,也富于变化。(1分),2022/12/1,链接真题,2022/12/1,(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2022/12/1,(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 的

24、形象。,2022/12/1,(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为大雪覆盖的边塞景象,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难辨、行人稀少等多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2022/12/1,2014全国大纲卷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

25、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2022/12/1,(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谧气氛的,给2分。(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现了出来。“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探幽的遐想。,2022/12/1,鉴赏“诗眼”,2022/12/1,2022/12/1,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最精炼传神的字或词。,【提问方式】,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

26、哪一个字?为什么?,2022/12/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历来评家认为最后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个说法的理解。,2022/12/1,参考答案,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游仙诗,诗的主体部分也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但诗人之所以向往神仙世界,是因为他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诗人在长安不被重用,受到排挤,是因为他身上的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诗歌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得到了明白的体现。因此,最后两

27、句是传达全诗主旨的关键句,也就是全诗的“诗眼”。,2022/12/1,【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孤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哀?怜?,2022/12/1,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参考,“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步骤三),(步骤二),(步骤一),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

28、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步骤四),1、点出诗眼,并释义。,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2022/12/1,过香积寺 王 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提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迁移训练,2022/12/1,参考,“诗眼”分别是“咽”、“冷”。 “咽”即呜

29、咽之意, “冷”即阴冷之意。(第一步),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步),“咽”、“冷”两字运用拟人、以声衬静的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清幽寂静的景象。(第三步),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境。(第四步),2022/12/1,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2022/12/1,夜 归 (宋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qin)行, 冷燐依萤聚土塍(chn)。

30、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注】倚筇:扶杖。燐:燐火,俗称鬼火。 萤:萤火。土塍:田埂。,【提问】 “夜归”是本诗的关键,它是怎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022/12/1,参考,开篇,直接点明“夜归”,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最后,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昏暗, 烘托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反衬归客急切归家的心境。,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场面结束。与先前的凄凉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2022/12/1,紧扣该词分层次叙述诗句内容: (1)每个层次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

31、作用(如线索、呼应、铺垫等)。 (3)该词在对突出主旨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 情感)。,赏析“关键词”步骤分析:,2022/12/1,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you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帘幔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清幽静谧 寂寞和思念 何当希望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哀【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提问】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迁移训练,2022/12/1,颔联:清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写出了清幽静谧的境界,体现深沉的寂寞和思念。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语义双关,表

32、露内心的愁绪和渴望之情。,参考答案,2022/12/1,四、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A、诗中的某一词或某一句,有的版本说法不同,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B、诗中的某一词有人认为换成某词更好,你的看法呢?,2022/12/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君山,2022/12/1,(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步骤二)这一句

33、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步骤三)“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参考答案,2022/12/1,【步骤分析】,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 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2022/12/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居 李

34、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迁移训练,【提问】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2022/12/1,参考答案,“敌”字更好。(第一步),“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思念妻子却不能回家的愁苦之情。(第二步),“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 “对”字

35、偏于客观描绘。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第三步),2022/12/1,语言的锤炼答题方法:,诗歌鉴赏,1、表态2、释字,释句意(描绘画面)3、手法、内容(紧扣要说的词)4、情感(主旨)(重复题目中的关键词)或分层次(用标志词)表述包含3、4点内容,2022/12/1,鉴赏常用词语清新 平淡 绚丽明快 含蓄 自然,语言风格,2022/12/1,(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2022/12/1,(二)平淡 又称

36、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归园田居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022/12/1,(三)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锦瑟 (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

37、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022/12/1,(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梦微之 (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截然相反。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2022/12/1,(五)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

38、,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2022/12/1,(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

39、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2022/12/1,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愁生白发,诗人在一、二句中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语言明白如话。,2022/12/1,诗歌的个人风格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2022/12/1,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

40、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故用“大”;边塞荒凉,没有奇观异景,烽火台的浓烟更醒目,一个“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黄河一览无余,所以“长”;一个“圆”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和“直”,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这两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是王国维称之“千古壮观”的名句。,2022/12/1,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答: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

41、诗,显得清淡朴素,耐人寻味。,真题再现,2022/12/1,2013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6分)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 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 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2022/12/1,1“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2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2022/12/1,1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词人

42、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2示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2022/12/1,湖北2008年,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注】“行藏”的古文释义:为官出仕和退隐(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2022/12/1,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侯蒙乐观自信,

43、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2022/12/1,赏析,这首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这些人行径的生动写照。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被人把自己的容貌,画到风筝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一方面,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如何;另一方面,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

44、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一语双关。,2022/12/1,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了,比喻某些人在社会上受到吹捧,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上天。“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上是写风筝,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这首政治讽喻词,内容深刻,形象鲜明,情趣生动。讽刺词并不多,但艺术上很有特色,通俗、有风趣,寓深刻的哲理于浅显明白的语言之中。,2022/12/1,2022/12/1,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一首诗里面的词语并不多,但蕴含的意象和思想感情却非常丰富。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炼字、诗眼和语言风格。请同学们加以重视。,鉴赏诗歌的语言,谢谢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