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结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的结构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 赏 古典诗歌的结构,. 结构类型: 1. 先景后情 2. 先情后景 3. 以景结情 4. 铺垫 5. 照应 6. 开篇点题(题目、题旨 ) 7. 卒章显志8. 过渡(承上启下 ) 9. 重章叠句 10.意象组合 11.抑扬结合 12.以小见大,1、先景后情: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2、先情后景: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 望 江 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从 军 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3.以景结情 例1: 卖 花 声 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
2、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曲的头三句用了三个典故说明奢侈淫乐必将引起败亡,结尾以情景结句,代替议论感叹这种写法让人回味无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对奢侈之人的抨击.,例2: 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末两句,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4、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
3、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例1: 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例子2: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一反常调,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为下文赞美秋日做了铺垫。,5.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
4、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6.开篇点题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无定、无准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词的(下片抒发自己的报国志向无法实现的幽怨)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7.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例一: 在 狱 咏 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5、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作。 卒章显志,直抒胸臆,明确表达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的愿望,点明主旨。,例二: 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8.承上启下例1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诗的第二句“春半如秋意转迷”,正是彼来此往的交接点。而如果从诗的章法看,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转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
6、启后两句,从而在我与物、情与境之间起了绾合作用。,承上启下例2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一同饮酒、听笛。 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聚散匆匆”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忆秦娥 用太白韵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凌歊(xio):即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曾登此台,并筑离宫于此,遗址在今当涂县西。 双阙(jue):古代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
7、代指帝王的住所。 译文清澈的溪水呜咽着,霜风吹散了云洗出山头的月亮。山头的月亮,将云迎接回来,又将云送走。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节。在凌霄台上眺望,没有音信。帆船来来往往,天边是帝王的住所。请结合全词分析前两句的妙处,1.“咽”洗”用拟人的手法。咽写出了流水呜呜咽咽的声音;”洗”写出了山月的皎。2.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孤高凄凉的性格和心情3.为后文抒情做了铺垫。,9.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
8、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使语言具有音乐美。,越 中 览 古 李 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注:这是诗人游览越中,有感而发写下的。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这首诗歌在结构上有鲜明的特色(铺垫、以景结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注:
9、这首舟中晓望,记录了诗人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舳舻,一种方长船。“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赤诚”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0.意象组合:在意象组合诗句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缺乏动词谓语,只由若干个名词连缀而成的诗句。如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由九个名词组成,一句一景,似不相涉诗句之间有很强的跳跃感。但对其几个意象的组合细加寻绎,会发现其中贯穿着一条无形
10、的意脉,使各句的内在情感似断实连,貌离神合。这三句妙在以景物去点染情思,意象的组合形成流动的画面,画面的迭现组成一幅立体的深秋晚景图。萧瑟凄冷的画面渗透着抒情主人公鲜明的感情,表达出天涯游子浓烈的羁旅愁思。,抑扬结合(一)、 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如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二)、 欲抑先扬 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
11、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这是扬。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是抑。诗人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辛辣讽刺了汉文帝政治上的昏庸与懦弱。再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在明媚的春日里精心打扮,登上翠楼,当看到大路旁翠绿的杨柳,才想起了离别的丈夫,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