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师旷论学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536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师旷论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文师旷论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文师旷论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古文师旷论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古文师旷论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文师旷论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师旷论学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师旷论学,选自说苑建本 西汉 刘向,1,t课件,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2,t课件,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

2、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3,t课件,生僻字字音,师旷(kung) 暮(m)炳(bng) 孰(sh)昧(me) 哉(za),4,t课件,词语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2.于:向。3 吾:我。4.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5.恐:恐怕,担心。6.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的意思。7.何:为什么。8.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9.安:怎么,哪。10.戏:作弄,戏弄。,5,t课件,词语注释,11.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

3、自称为盲臣。12.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13.闻:听说,听闻。14.而:表并列,并且。15.阳:阳光。16.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7.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19.善哉:说得好啊!20.善:好。,6,t课件,文章解读,本篇的特点,在于采用形象的比喻。师旷的说辞,不是陈述抽象的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识来阐发自己的主张。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师旷有意利用汉语一音多义的特点,用双关的手法故意曲解晋平公的语意。晋平公所说“欲学,恐已暮矣,”其中的“暮”字,指的是年龄老大,已入暮年。师旷却将“暮”字解释

4、为太阳已落,天色将晚,所以说:“暮,何不炳烛乎?”这样的曲解,形同戏弄,正因为如此,师旷的话才引起晋平公的高度注意。以下师旷由“炳烛”自然导引出关于学习的比喻,留给对方的印象也就更为深刻了。 先秦游说之士的说辞往往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诀窍也就在这里。,7,t课件,核心句及启示,核心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意思是学习要趁年轻,越早越好。而我们也要活到老学到老。启示: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8,t课件,朗读节奏,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

5、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9,t课件,跟我读,10,t课件,著作简介,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原20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11,t课件,著作简介,原二十卷,后

6、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本篇选自建本一卷,取“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之意。,12,t课件,作者简介,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13,t课件,人物简介,晋平公(?公元前532年),姬姓,名彪,晋悼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公元前557年公元前5

7、32年在位。,14,t课件,人物简介,师旷,字子野,今河北省南和县迓祜村人,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他艺术造诣极高,民间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15,t课件,诵读小博士,读一读,想一想,“安”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2)盲臣安敢戏其君?比一比,说说不同年龄学习的特点。(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2)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3)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16,t课件,互动小课堂,师:师旷把什么比作“炳烛之明”?生:把“老而好学”比作“炳烛之明”。师:

8、你觉得他的比喻妙在哪里?生:人年纪大了,就像渐渐走入黑暗之中。而学习,就好像在黑暗中行走时点一根蜡烛。虽然不能像太阳一样光亮,但至少能照亮前行的方向。师:对啊,与摸黑前行相比,炳烛之明是何等珍贵!所以说,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会迟。,17,t课件,知识扩展:两汉文学,汉朝在文学史上一般分为东汉西汉。东西之分是国都所在地来命名的。两汉的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汉赋,散文,诗歌。从文化上看,汉代文学有着浓厚的因袭复古之风,此与整个汉代以五经为祖祢(m),以圣贤为准则,和重师法传承、章句治经的学术风气有关。,18,t课件,知识扩展:两汉文学,两汉散文以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最为突出。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是汉代最辉煌的成就。东汉班固的汉书与之齐名。政论文中名篇佳作叠现,其中包括:贾谊的过秦论、桓宽的盐铁论等。,司马迁,贾 谊,19,t课件,谢谢大家!,20,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