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映像方法教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699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映像方法教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地震映像方法教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地震映像方法教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地震映像方法教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地震映像方法教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映像方法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映像方法教材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震映像法,地震映像方法及其原理地震映像法的野外工作方法地震映像方法的应用,地震映像方法及其原理,地震映像法的概念:地震映像(又称高密度地震勘探和地震多波勘探),是基于反射波法中的最佳偏移距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常用浅地层勘探方法。 可利用的信息包括:折射波、反射波、绕射波,还可以利用有一定规律的面波、横波和转换波,地震映像方法及其原理,各种波在地震映像波形图上的反映,1、折射波,1、折射波,在实际工作中,如选择折射波为有效波,则地震映像波形图上的第一个同相轴为折射波。折射波同相轴的变化,反映了折射界面深度和(或)界面以上介质速度的变化。界面水平时,折射波到达时间反映激发点下界面深度,也是界面上各

2、点的深度。而界面起伏时,折射波到达时间只能表示滑行波传播路径内界面的平均深度。,1、折射波,资料解释:主要根据同相轴的变化特征定量解释时,必须利用其它方法确定界面倾角、界面速度和上覆介质速度,1、折射波,适用条件:采用折射波为有效波适用于快速探测基岩面较浅、覆盖层速度稳定的情况。地质条件复杂或要求精度较高时,不宜仅采用折射波为有效波。,2、反射波,2、反射波,资料解释:主要也是根据反射波同相轴的变化反射波的传播时间主要是与界面深度有关,2、反射波,适用条件:适用于存在波阻抗差异的各种地质条件当界面深度发生变化时,反射波的传播时间会发生变化,如在断层两侧表现为突变;如果是倾斜界面,反射点的位置会

3、偏离记录点向界面的上倾方向移动。同样可以可根据反射波同相轴的变化情况定性推断界面的起伏情况。,3、面波,地震映像方法中利用的面波是在地下一定深度内从震源传播至接收点的含有多种频率成分的、有多个相位的面波群。面波群的形态受偏移距范围内覆盖层介质密度、泊松比等因素的影响;面波群内的相位数与覆盖层的厚度、介质物性和偏移距有关,面波群振幅的大小与介质的松散情况有关;面波群的到达时间的变化与地层产状、地层中局部地质体的位置有关。,3、面波,4、绕射波,在介质中存在局部异常体或断层的断点、岩性分界面时会产生绕射波,地震映像的野外工作方法,1)测量方法共偏移距法2)记录点的位置激发和接收的中点,反映中点两侧

4、射线传播范围内地下的岩层、岩性的变化 3)最佳偏移距不局限于反射波的最佳,而是扩展到全波列而言,地震映像法的应用,1、洞穴的探测2、岩石中溶洞3、岩溶塌陷4、基岩面起伏5、 管线探测6、 大型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检测7、 水上连续探测8、 断层的探测,1、人工洞穴的探测,人工土洞上的地震映象图,1、人工洞穴的探测,岩溶作用形成的土洞,2、岩石中溶洞的探测,以破碎带形式存在的岩溶通道,较完整的石灰岩中的岩洞,3、岩溶塌陷,桂林市中心广场,3、岩溶塌陷,黎塘水泥厂试验剖面,3、岩溶塌陷,溶沟,4、基岩面起伏:利用反射波,贵港某办公楼,4、基岩面起伏:利用反射波,贵港某办公楼,4、基岩面起伏:利用折射波

5、,云南楚雄垃圾场试验剖面,4、基岩面起伏:利用折射波,云南楚雄垃圾场地震映像波形图,5、管线探测:非金属管道,6、大型混凝土构件质量检测,混凝土裂缝上的波形记录,6、大型混凝土构件质量检测,混凝土地梁中存在局部异常体的映像波形图,6、大型混凝土构件质量检测,混凝土地梁中有钢管存在的映像波形图,7、水上连续探测,地震映象方法用于水上探测采用特定的机械震源,约每秒激发一次,用悬挂在水面的压力检波器接收,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探测水深及水底岩层的地质情况。,7、水上连续探测,湘江湘潭大桥地震映象波形图,7、水上连续探测,1) 直达波,到达时间约为3.5ms;计算水的速度为1600m/s,2) 水底

6、反射波,到达时间随江底起伏变化,最深处约为7.5ms,最浅处水底反射波紧跟在直达波后面;3)基岩反射波,透过江底的沙层,在基岩面上反射的波,波到达的时间为6-8ms,基本反映了基岩面的变化。在9ms之后出现的波为前面所述各种波的2次或3次反射波,2次反射一般较清晰,3次反射由于能量减少逐渐减弱。多次反射波掩盖了基岩中的信息。,7、水上连续探测,福建平潭海峡大桥选址的地震映象波形图,8、断层的探测,断层存在时,在岩性突变点或断层的角点产生绕射波,在地震映像图上,出现明显的双曲线型同相轴。,8、断层的探测,可以看到明显的绕射波,绕射波双曲线的顶点即为断层在剖面上的端点;在断层端点两侧的地震波形特征

7、有明显的差异,断层端点左侧有多组反射波,为泥岩地层中多个泥岩薄层或含煤层的反映;右侧为较厚的砂岩地层的反映。,小结,前面所举出的实例中,采用地震映象方法探测时,都采用了1种以上的有效波,这样分析解释就有更充分的依据,结合地质资料后,能得到较好的地质效果。但分析地震波的种类、合理地采集有效波,准确地分析地震映象图的基础仍然是制作和分析试验剖面。必要时在一个工地上,需要在地质条件变化处作多个干扰剖面。,地震映像方法的特点,. 地震映像法数据采集速度较快,但抗干扰能力弱,勘探深度有限。2. 地震映像法在资料解释中可以利用多种波的信息。3. 在探测目的较单一、只需研究横向地质情况变化的情况下,地震映像法效果较好,而探测目的层较多时,不易确定最佳偏移距。4. 解释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