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遗产保护社区参与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703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遗产保护社区参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城乡遗产保护社区参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城乡遗产保护社区参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城乡遗产保护社区参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城乡遗产保护社区参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遗产保护社区参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遗产保护社区参与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同济大学周俭2017. 09,社区参与的三重含义:1、自愿2、赋权3、契约社区参与遗产保护的目标:1、业主(租户)主动承担保护责任2、保持并传承遗产的多样性价值3、维持社区的稳定,实现与社区愿望相关的发展目标,为什么要谈社区参与?1、保护规划无法实施的现象普遍2、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广泛涉及私人利益3、自上而下的保护方式无法适应量大面广的文化遗产4、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缺少业主的参与保护规划与社区参与的关系:1、保护规划需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诉求2、社区参与影响保护规划编制的思路与方法3、社区参与是活态文化遗产持续利用的重要路径,案例:都江堰西街历史街区灾后保护

2、性重建,一、 政策二、规划三、民意四、机制五、示范六、实施,保护规定,向业主讲解规划保护要求,1、采用与原坡度相同的坡屋顶;2、原非坡顶建筑均改为坡屋顶;3、尽可能利用原有的可以建材;4、恢复内部院落。,业主参与的自建机制,政府联合办公、业主自愿签约;政府提供方案、业主参与设计;政府推荐施工单位、业主监督建造过程。,规划单位(规划编制、建造控制、方案审核),设计单位(按政策规定、规划要求、业主需求进行设计),古城办(规划、房管、国土、建设等部门组成,负责政策协调),自建房居民(自主选择是否参与自建、提出设计要求,选择施工队,监督施工质量),设计师向居民讲解规划要求,征求业主设计方案意见。,保护

3、规定,解答居民的疑问,目标:使有意向参与重建的居民具体了解保护规划的要求,真实体验重建和修缮后的房屋品质,分项核定建造标准和建造成本。,重建前,重建前,重建方案,重建中,重建中,重建后,重建后,小结: 1)本案例的社区参与给予了居民自主选择优先恢复生活或者继续掌握原有遗产物业的权力。事实上,在灾害面前并不是每个业主都会把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在短短3年多重建期中让所有居民都自愿按遗产保护的要求去修缮或重建自己的房屋是不可能的。对那些被业主放弃的遗产物业,政府则承担起了保护的责任。 2)通过政府与私人业主之间的契约把公共资金投入到私有财产的修缮、遗产的保护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中,解决了私房业主资金不足

4、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契约兑现了业主的空间发展权利。 3)政府与私人业主之间契约是双方在沟通的基础上自愿签订的,其意义在于激励业主自愿地保护遗产,而非被动地、甚至反对保护遗产。 4)社区参与同时给予业主处置自己物业的自主权。其意义不仅在于充分尊重了业主的权利,而且当每个业主对自己住房的修缮和重建以及未来的使用提出自己的要求并被接受后,文化遗产从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5)业主自主权限过大。私房修建后的用途事先未有契约约定,房屋用途失控;修建过程部分失控,事后无法处理。,对保护规划的反思,建筑保护更新措施规划,建筑保护与更新实施方式,案例:贵州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一、 机制二、培训三、民意/

5、规划四、指导/示范五、社区发展,丹寨石桥项目启动村民代表大会,贞丰纳蝉村民看社区组织名单公示,理解“社区参与”的机制了解项目的性质了解项目的工作程序使村民了解项目中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世界银行贷款“贵州省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培训对象包括:县项目办、社区协助员、参与项目的设计单位村寨项目管理小组、村寨项目监督小组、村民,贵州地扪:村民在自家承包地中建造住房,1)村落扩展与民居布局管理,村民需求新民居:受外部文化和经济性的影响防火、防潮、坚固建造的经济性对“美观”看法的变化,2)建筑传承,村民需求传统民居改善:防火、防潮、坚固材料与形式功能性,新建筑案例世行贵州贷款项目的“示范民居”建造,新建筑

6、案例贵州文物局“堂安乡村生态博物馆”建造,传统建筑修缮案例世行贵州贷款项目的民居修缮,与业主协商后的修缮结果,乡村发展的3重基本含义 村民收入提高;村民就业能力与适应能力提高;村寨(落)自身价值提高。,案例:贵州地扪侗寨人文生态博物馆,村民参与博物馆管理、就业,参与讨论社区发展,共享博物馆部分资源,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机制探索,村落机制案例地扪侗寨人文生态博物馆,向村民开放使用的场所,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机制探索,村落机制案例地扪侗寨人文生态博物馆,传统技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组织村民开展传统造纸、纺织、酿酒和种茶,组建村民合作社,管理客栈,结论,1)乡村遗产保护需要走社区参与的路径。乡村遗

7、产具有极大的个体性,乡村社会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性和较强的稳定性,这些体现了乡村遗产独特的社会属性;2)社区参与需要从机制设计层面保障乡村社区的权益。乡村遗产保护应该充分尊重乡村社会的内生机制,包括组织机制、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3)社区参与是乡村社区的能力建设及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无论是保护遗产、发展旅游、开发产品和市场、改善居住条件,村民的知识和技能是村落发展的根本要素。外部力量的干预不应该是颠覆性的,而应该是改善性的能力建设为主。,保护规划编制的10点思路动态性保护是“活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属性。这就要求保护规划更注重长期的管理功能,对空间的变化进行管理。,1、保护规划需要将保

8、护与发展(利用)充分结合,将发展(利用)作为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中应该特别注重宏观层面的发展和微观层面的利用,以恢复和保持其活力。2、核心保护范围保护的三要点:不落架维修,原位置原尺度传统形式重建,原位置新建。以实现保持空间格局、空间尺度、空间肌理的整体保护目标,并保持其多样性。3、维修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原则:充分考虑并结合现代的使用要求,不做简单和表面的修缮。避免既与居民切身利益无关、又没有达到保护建筑本体目的的表面工程,要使原住民持续受益。,4、传统建筑修缮政策:补助、规定、自愿三要素结合的持续政策。目的是使补助资金的投放与激发业主保护遗产的自主性结合,在公平的前提下,引导实现渐进、自

9、发保护的目标。5、功能调整原则:生活第一,旅游第二。将“生活性”放在第一位,促进“可持续”的发展。6、产业推动政策:居民或商家有成果、有意愿、达标准三条件分类支持政策。居民自发与招商并举。应避免纯粹外力推动式的产业发展模式。,7、风貌整治原则:能不拆就不拆,能不整治就不整治。把对不协调建筑的风貌整治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更不要轻易把现代建筑整治成传统建筑。一方面如果在政策不完善和居民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会引起政民之间的新矛盾,另一方面简单的、一次性的整治可能存在损害遗产多样性的风险。8、保护规划的实施必须以居民(包括业主和使用者)的意愿为前提。要改变“拔钉子户”的工作思路,在居民自愿的前提下,

10、以“一户同意做一户”为原则。这样做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可以不断对完成的工作进行反思和优化。,9、政府作为一个服务者承担为招商、资助、合作牵线搭桥的角色,作为一个推动者制定推动政策,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提供公共资金和培训。10、社区参与的目标是激励居民主动参与、自主改善、自主发展。将政府外来的推动式“输血”过程,转变为居民内在的自我“造血”过程,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循环。,对地方管理者的6点建议 (1)制定一个遗产地城市与遗产地均衡发展的规划。这个规划应当统筹考虑到城市的增长、城市的改善以及遗产的保护三大方面,其中更需要将文化遗产纳入到城市发展的资源体系当中,因此在这样的规划中,遗产地不是一个独立于城

11、市其他区域的自闭地区。,(2)确定遗产地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保护工作,并纳入到遗产地的保护规划中。遗产地往往都面临急迫的保护工作和改善任务,文物的修缮、房屋的维修、环境的整治、基础设施的改善等等,不恰当的措施和方式往往会对遗产造成不可回复的损害,因此,遗产地保护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对遗产地当前的工作提供具体、详细的解决方案。,(3)编制一个应对遗产地空间变化的管理准则。遗产地空间管理准则应该包括技术性和政策性两部分内容,同时这个准则需要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应该纳入到当地的法律法规体系中。这个关于遗产地空间管理的准则将可用于对遗产地日常的空间变化需求进行持续的管理。,(4)建立一个多方合作的适应性

12、管理机制,其中包括社区,并将其纳入到政府的管理机制中。可以通过制定一个遗产地管理规划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管理规划旨在将所有涉及遗产地资产的管理部门和个人纳入到关于遗产地事务的协商和决策机制中来,避免管理的空白盲区和管理职责不清的重叠部分。这个机制需要可变的适应性政策的支撑。,(5)维护遗产地现有的社区,将遗产地的保护纳入到现有社区组织的工作中。避免发生遗产地的保护脱离当地居民的现象,这样做的结果将使遗产地的保护困难重重。遗产地社区的解体会使遗产地的社会结构发生突变,使遗产地很快丧失其社会生活的价值属性。,(6)制定政策,鼓励并吸引包括原住民在内的各种机构和人员,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参与遗产地的保护和发展。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和任何城市一样不可能仅仅依靠城市或遗产地本身的能力。对一个遗产地来说,单一途径的保护往往很难具有可持续性,同时更有可能有损于遗产的多样性,具有极大的风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