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上课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上课用)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化过程与特点,高中地理必修,第二节,教学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人口的增加,思考,从上述两幅图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1. 概念,2. 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集聚,转变为城市
2、地区,一、城市化,4、城市化的意义,1、创造就业机会,吸收剩余劳动力, 缩小城乡差距,2、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3、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4、城市是区域科技和文化的中心, 提高了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城市文化影响乡村的生产和生活,4. 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化过程卓有成效带动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
3、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农业发展,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服务业发展,剩余劳动力,工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三、世界城市化进程,几千年前,18世纪中叶,二战结束,现在,缓慢发展,加速发展(起步),空前发展,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二战以后,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迅速膨胀,大城市中,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起步早,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
4、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起步晚,发展快,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1950年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来自:联合国人口司。,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聚集于少数大城市。,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逆城市化现象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含义
5、: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 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虚假城市化,虚假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
6、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这种城市化模式。如墨西哥的工业化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化水平已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在南亚地区比较明显。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
7、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滞后城市化,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1996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比仅为069,远低于该比值1425的合理范围。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化的滞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四、我国的城市化,1、我国城市化进程,A、1949年,城市化水平为1
8、0.6%;,B、建国初期,城市人口增长较快;,C、20世纪60-70年代,城市人口增长缓慢;,D、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与部分国家城市化速度比较,A、起步晚,目前速度快,水平较低。,2、特点,B、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城市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发展较快,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高,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2、特点,3、我国的城市建设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A、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实际,把城市化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又必须量力而行,一定时期的城市建设规模要控制在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B、要充分
9、考虑到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C、要妥善处理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明确东、中、西部的发展方向。,D、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内地向沿海、山区向平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的一个首要问题。,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郊区化与逆城市化,1.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
10、确的有: ( )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练 习,C,A,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3,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A,C,5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快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大城市发展慢,中小城市发展迅速,6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D,D,谢谢观赏,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