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2014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737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X 页数:141 大小:1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2014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2014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2014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2014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2014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2014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2014课件.pptx(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程玉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二、服务内容(一)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二)随访评估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

2、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三)分类干预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

3、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四)健康体检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糖尿病患者教育目标,糖尿病治疗全面达标:血糖控制达标,血脂、血压正常或接近正常,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精神状态良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糖尿病患者健康指导提纲,血糖方面低血糖的识别与处理方法监测血糖与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意义与方法 自我监测血糖的重要性与方法血糖仪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如何正确记录血糖监测结果并交给医生,饮食方面掌握24小时食谱记录方法(量化)掌握饮食热量和食物交换份的计算方法设定自己每日的食谱营

4、养选择运动运动禁忌与注意事项简单的轻度的运动方式与运动日记的记录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与适宜运动量的判断运动消耗能量分值计算如何计算每日热量的出入平衡,药物治疗服用药物的名称及其主要治疗作用服用药物的副作用与应对方法如何按医嘱服药,避免遗忘联合用药原则与方法胰岛素治疗注意事项学会注射胰岛素:剂量,部位,方法,保存,Company Logo,并发症监测与处理学会自我监测血压与记录血压学会自我检查和发现糖尿病足学会尿常规检查的尿液收集方法脑卒中早期症状自我识别与处理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早期症状自我识别与处理如何呼叫急救车,生活方式戒烟限制饮酒规律生活饮水管理减少心理压力与应对意外紧张事件良好家庭氛

5、围的营造,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了解、不熟悉糖尿病预防控制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提供科学、规范的信息不了解目标人群的需求和特点,缺乏针对性、适宜性不会运用健康教育的技术和手段,活动形式单一、落后,缺乏吸引力,主要内容,一、需求评估,二、常见糖尿病教育方式及其选择,三、基层开展患者教育的常用形式,五、记录文件管理与效果评价,六、健康教育活动实例,四、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一)需求评估的目的与意义,目的 针对患者个体特点及差异化需求,与患者一起确定自我管理目标,明确为达到目标需采取的教育指导方案和行动计划。意义 需求评估是患者教育程序的首要步骤。为了提高患者教育的效果,必须在针对患者个体

6、特点及需求的评估基础上制定教育计划。,患者教育的过程,为了提高患者教育的效果,在教育程序中更应强调患者参与的重要性。协同教育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它能够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教学互动,避免传统的灌输式宣教。,(二)需求评估的内容与方式,1.学习能力、兴趣评估确定适合患者的学习方式2.学习需求评估确定患者必须掌握的与糖尿病相 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基本技能。3. 心理状态评估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与信心、 期望,自我管理能力 4.社会支持状态评估了解患者家庭与社会环境支 持状态5.生活方式评估帮助患者确定可行的生活方式干 预计划,1.学习能力、兴趣评估(询问方式),了解患者阅读理解能力-文化程度

7、及简单处方说明测试。了解患者喜爱的学习方式,如阅读、看光碟或听讲座、上网学习、QQ等。患者是否愿意接收有关信息及为什么?-了解主观学习态度和动机。,2.学习需要评估,患者了解那些有关糖尿病知识(关键知识、常见误区)?对自我患病的原因有何认识?愿意在哪方面做出改变?是否掌握改变的技能?,3.心理状态评估(询问问题),患病后患者心理状态如何?是否很焦虑、压抑或感到无所谓?患者对控制好自己的疾病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患者对治疗与预后有何期望?,4.社会支持状态评估,患者亲属是否愿意支持患者做出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否愿意通过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如患者俱乐部等方式来得到支持与帮助?,5.生活方式评估,(1)饮

8、食状况了解饮食习惯 (每日主食、蔬菜、肉蛋、甜食类摄入种类及次数,平日是否注意饮食清淡,少油低脂,少糖低盐;多吃粗杂粮及豆类、会选择含纤维素多的绿叶菜, 知道哪些水果含糖量较少等),某女士的一日食谱(单位 g),评价点,1、膳食结构(食物种类)2、各类食物摄入总量3、膳食总能量4、三大营养素供能比5、各种营养素摄入量,评价标准,1、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合理性评价,1、合理?不合理?2、个性化的膳食建议!,LOGO,膳食营养的评价标准,能量,营养素,摄入量,营养素供能比例,摄入量与需要量相差在10以内,CHO:PRO:FAT=60%:15%:25%,摄入

9、量,日摄入量与推荐量相差在10以内;周摄入量5,其它,如对PRO、FAT摄入比例的规定,膳食评价的内容汇总1.食物摄入类别及摄入量评价: 参照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进行;2.膳食能量摄入评价: 与推荐摄入量比较,相差在10以内为正常。,例:某人群热能供给量推荐值为2243 kcal,实际摄入为2050 kcal,热能摄入占供给量标准的%(20502243)100%91.4% 评价:能量供给合理!,3.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平均而言,碳水化合物(CHO)供能比为60; 蛋白质(PRO)供能比为15; 脂肪(FAT)供能比为25。,将实际供能比与理论供能比相比较,以评价膳食结构;优质蛋白占总摄入蛋白的1/

10、3以上;脂肪摄入(动物性食品、油脂类)是否平衡。,4.三餐能量分配比 结合制定对象具体情况,按早:中:晚3:4:3或2:4:4的标准评价。三餐是否定时、定量;结合制定对象的工作情况、生活规律进行指导。,5.生活方式评估,(2) 运动习惯 每周运动次数,分钟/次,种类,是否达到要求及困难。(3) 吸烟、饮酒行为日吸烟量(支),是否愿意减少吸烟或戒烟每次饮酒量:每周饮酒不宜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一个“酒精单位”, 是否愿意减少等。(4)行为原因分析-找出沟通与干预重点坚持不健康的行为或采纳新的行为存在哪些障碍与促进因素(包括健康、政策、经济、文化习俗、服务等方面的因素)?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行为改变

11、阶段理论、力场分析等,从3个侧面评估体力活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 主要工具/方法:体力活动日记、体力活动回顾 如果是自报数据,有可能高估或低估能量的消耗 可通过软件进行,利用体力活动数据库,体力活动评估,注:体力活动包括休闲活动、体育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职 业活动。 共同点:消耗能量!,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运动不足精神紧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中间危险因素(生理指标)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收集健康信息KYN(know your number),1)个人情况: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职业。2)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居住条件、经济条件。3)

12、本人病史、生育史、家族史。4)生活方式:膳食、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职业暴露等。5)体检结果: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尿常规,血脂、血糖等;超声波、心电图、胸部X光片。6)医疗卫生服务:是否定期体检、就医行为等。7)心理状况:人格、心理特征、精神压力等。,29,社会人口学特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居住地语言文化特点:民族、语言、风俗习惯信息需求:知识、技能主要信息来源:朋友、同伴、其他人群、媒体等对健康问题的认知:知识、态度等健康状况:是否已存在健康问题媒介、渠道拥有情况:电视、网络、手机,充分了解目标人群个体特征,(二)需求评估资料获取方法,面面交谈与询问查阅病历

13、和健康档案问卷调查与小组访谈根据患者的需求评估资料,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讨论后,共同确定需要重点解决的健康和行为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同患者共同制订出可行的教育目标和执行方案。,身高175cm,体重93kg,体重指数30.4。血压: 140/105 mmHg。心率:66 次/分,心律齐,各昕诊区未闻及杂音。胸透:心肺未见异常。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空腹血糖:11.1mmol/L。总胆固醇:7. 6mmol/L (参考值3.6 - 6.5) 。甘油三脂:3. 7mmollL (参考值0- 1.7 1)。高密度脂蛋白:1. 0mmol/L (参考值1.16 - 1.55)。乙肝

14、表面抗原:阴性。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腹部B 超:脂肪肝。心脏超声: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体检资料,界面,干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问卷,问卷,糖尿病分级管理,(四)制定改进目标举例,某患者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血糖控制不佳,而患者及其家属都不知道如何制定糖尿病膳食食谱,经与患者沟通:近期目标: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一般知识、营养学常识、糖尿病食谱的制定及家庭膳食注意要点等;远期目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轻或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四)制定改进目标举例,评估患者体重超标情况,以个体化原则推荐适度减重方法,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减肥目标,如减510kg或减

15、轻体重的10%,配合饮食、体育锻炼有助于强化减重效果。新诊断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饮食控制、运动治疗2-3个月,血糖控制不满意时再进行药物治疗。,(五)需求评估基本技巧,1. 恰当的称呼患者的姓名,表示尊重和平等。2. 选择患者最关心的话题作开场白。3. 交谈时眼睛注视患者,注意倾听患者的陈述。4. 跟着患者的思路把问题展开或改变话题,而不是机械地按表格内容询问患者。5. 多使用开放性提问的形式,有利于客观的收集信息。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信息。不断用点头等,表示对患者陈述的理解,并鼓励患者继续诉说。6. 抓住特殊问题,如,对患者饮食问题的看法和做法,进行深入了解,

16、详细评估。,主要内容,二、常见糖尿病教育方式及其选择,一、需求评估,三、基层开展患者教育的常用形式,五、记录文件管理与效果评价,六、健康教育活动实例,四、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一)按学习目标不同选择教育形式,1.认知的教育: 如饮食知识、运动疗法教育可利用讲解、讨论,辅以实物模型、图片、手册和幻灯片等教学工具;对于认知能力很高的患者可以提供自读材料、网络学习方式进行自我学习。2.操作技巧教育:如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尿糖测定,采取示范、实物模型和图片为主的方法。,(二)因人施教与多种教育形式并举,糖尿病教育可以是大课堂式、小组式或个体化,大课堂式群体教育的影响力较大,同时接受教育的人数较多,而

17、小组式或个体化的针对性更强。根据患者情况和教育目标的差异,因人施教,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三)常见教育方式及优缺点,1.群体教育:如演讲会、沙龙、俱乐部、糖尿病膳 食试餐会等方式,进行咨询、解答。2.小组教育:小组教育是指糖尿病教育者针对多个 患者的共同问题,同时与他们沟通并给予指导,允 许患者互教互学,讨论、提问。3.病友讨论会:完全患者主持与参与,鼓励患者讲 解并分享糖尿病自我管理经验。,(三)常见教育方式及优缺点,4.示教与操作练习:指导患者或家属学习一些操作技巧 。例如:血糖检测、胰岛素注射技术。5.场景模拟与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现实生活环境的角色,如小品表演形式,使患者运用所学

18、的知识对是与非、对与错做出判断,同时,针对患者困扰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和讨论出更好的应对办法。6.电话咨询:开通热线电话及设置专题内容,为患者咨询。,(三)常见教育方式及优缺点,7.媒体宣传:电视、广播、报刊、杂志。8.网络及新媒体教育:根据患者认知能力信息接受习惯,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糖尿病网站,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开展教育,专门接受患者的咨询、解答问题,也可以让为患者通过观看网络专家授课视频、定制手机短信与手机报、参加医患交流QQ群、微信等方式进行患者教育。9.结合随访管理进行教育:随访是医院实施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参与方式,包括门诊随访(包括电话随访)、家庭随访、集体随访三种方式。,主要内容

19、,三、基层开展患者教育的常用形式,一、需求评估,二、常见糖尿病教育方式及其选择,五、记录文件管理与效果评价,六、健康教育活动实例,四、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一)随访或随诊教育,目的:评估自我管理效果,个体化针对性指导内容: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P48,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社区使用)症状、体征、生活方式血糖检查用药情况低血糖反应转诊建议,(二)专题讲座或健康大课堂,小结记录参与人员情况、参与人数、小结准备和实施情况。,专题讲座或健康大课堂,讲座:比较传统而普通的培训方法,简单、成本低。准备阶段了解听讲座人的特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目前的健康知识、相关技能水平等。根据目标人群的特点

20、,设计讲座内容和方法。讲座内容应简单、实用、通俗易懂,避免专业化和技术性过强有条件的最好将讲座内容按照便于目标人群学习、理解的逻辑关系制作成幻灯片。,实施阶段声音表达:洪亮、清晰、精炼、语气的适当变化。良好的姿态:宜与听讲座者保持目光沟通与交流,了解听众的反应;适时走入听众中间,互动沟通。吸引听众兴趣:适当提问,举身边的案例,使用直观教具等,使听众与讲者一起思考,一起学习。控制时间节奏:准时开始,按时结束,控制速度,保证重点内容的讲解沟通时间,专题讲座或健康大课堂,专题讲座或健康大课堂,评估阶段提前设计问卷在班前班后下发问卷考量学员了解信息的掌握情况,教师的授课情况,讲座班的环境服务情况。讲座

21、结束前随机询问学员的体会和感受,提问课堂讲授关键信息等定性了解讲座的开展效果。小结阶段对讲座或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回顾性叙事描述,记录活动过程,总结活动效果,为下一次开展活动提供经验教训借鉴。,健康讲座设计,1.了解目标人群特点和健康教育需求2. 确定讲座主题和内容(1)每次讲座围绕一个主题;(2)内容:知识、技能、服务、政策、鼓励与支持。3. 设计讲座(1)每部分内容多长时间(总时长控制在1小时左右);(2)采用何种辅助材料或案例。,健康讲座设计,4. 设计讲座题目:点明主题,有吸引力;5. 明确听者特点:年龄、职业、文化、特定需求;6. 明确讲座目的:改变行为生活方式;7. 设计讲座内容与方

22、法: (1)确定讲几部分内容; (2)确定每部分内容讲多长时间(精确到分钟); (3)确定讲每部分内容使用的方法(讲授、看DVD、图片/照片、讨论、提问、示范、练习)。8. 查阅资料,有逻辑地安排讲座内容;9. 编写讲稿,制作PPT。,讲座示例,讲座提纲时间:40分钟听众:糖尿病患者目的:让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五驾马车的重要性讲座方式:讲授、参与互动、图解课堂设计:导入:欢迎,导入1-2分钟讲解五驾马车:20分钟讨论:15分钟小结:3-4分钟,(三)联谊活动或组织“糖友”俱乐部活动,目的:医务人员现场咨询指导,患者分享经验开展交流。方式:组织患者夏令营、交流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烹饪比赛、时装

23、表演、健身操表演、运动会,以及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咨询活动流程:准备:医务人员、参与人员、组织协调人员、时间地 点、方式实施:现场的注意事项和把控。评估:定性或定量评估活动效果。小结:对活动做好过程和效果的小结,为以后活动提出改进建议。,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是一种以小组教育为形式、患者与医生共同参与型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课程:由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社区中一些糖尿病患者作为小组长,小组长组织10-15名糖尿病患者的活动小组,共同学习如何进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社区医生对糖尿病患者的支持:受过自我管理培训的社区医生分组包干,对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进行具体指导,为他们提供咨询。,(四)糖尿病

24、自我管理小组,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示例】 上海市浦东区金桥镇张桥居委会的郭家柄是位糖尿病患者。作为社区卫生保健员,他担任了糖尿病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组长。小组成员10人,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糖友”们在一起,互相交流防治心得,每周都组织一次活动:从听健康讲座、学习用药知识,到制作糖尿病营养饭菜、练健身操等。“糖友”们不仅自己学到健康知识和技能,还逐步养成了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向家人、邻居以及亲朋进行健康知识传播,效果非常好。目前,上海市在社区高血压、糖尿病防控中探索出的参与、互助的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其成功经验已在全国许多地方推广。,(五)个体教育,个体教育是指糖尿病教育者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

25、和指导,适合一些需要重复练习的技巧学习。例如:自我注射胰岛素、血糖自我监测。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或图文并茂形式来讲解,例如用圆圈来解释细胞,用钥匙和锁来解释胰岛素对细胞利用糖的作用,用等边三角形来解释饮食、运动、药物三者平衡在控制血糖中的作用。,好处:能根据个别患者的需要,特别设计教育内容,以确保教育效果;容易建立患者与医护之间良好的信赖关系缺点:耗费时间较多,能教育的患者人数较少,同时,由于医护人员数量有限,这种形式的教育一般是针对重点患者,结合门诊、家访等时机来进行。,个体教育流程,评估: 收集资料(病情、知识、行为、心理) 发现问题:找出患者在知识和行为上主要存在的问题 制定目标:确定教育

26、后患者在知识和行为上所能达到的目标 列出计划:要根据患者情况(初诊、随诊),体现个体化和可 行性 实施: 采用具体教学方法和技巧对患者进行教育 效果评价:反馈频度、内容,制定下一步教育方案,主要内容,四、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一、需求评估,二、常见糖尿病教育方式及其选择,五、记录文件管理与效果评价,六、健康教育活动实例,三、基层开展患者教育的常用形式,四、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健康教育材料是指配合健康教育活动使用的文字印刷资料与声像资料。常用材料大致两类:面向个体的传播材料:小册子、小折页、健康教育处方等;面向大众的传播材料:宣传画、墙报、展板等。,糖尿病食物模型,动物内脏,实物和工具,(一)如何

27、使用小册子或小折页,应重点强调该材料的重要性提示和讲解材料上的重点内容让使用者明白材料说提到的方法和技能。切忌在使用时把材料交给患者就了事,应在必要时具体讲解操作要点。,(二)如何使用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处方是以医嘱的形式编写的文字教育材料,又称非药物处方。简单实用,针对性强,是一种普遍适用于门诊和家庭病床的健康教育材料。,(三)如何正确使用宣传画或展板,地点。在允许张贴和摆放使用的地点, 要选择人们经常通过而又易于驻足的地方, 如村委会、村卫生院等场所。位置。挂贴的高度应以成人看阅时不必过于仰头为宜。有些宣传画、墙报、特别是报纸,贴得过高,看起来很费劲,甚至不被人注意,这就失去了意义。光线

28、。宣传品应挂贴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如果把健康宣传墙报一类宣传品挂贴在光线不充足的走廊里,将会使健康知识的传播流于形式。,更换。一种材料不宜在一个位置留置过久,周后应予更换,这样可以保持新鲜感。同时,一种材料置留过久也易损坏,适时更换也有利于材料的保护。重复。同一地点连续张贴几张一样的宣传画,会引起更多人的驻足停留。,主要内容,五、记录文件管理与效果评价,一、需求评估,二、常见糖尿病教育方式及其选择,三、基层开展患者教育的常用形式,六、健康教育活动实例,四、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糖尿病健康教育记录文件管理,数据收集治疗方案调整糖尿病患者评估记录,数据收集,初诊的糖尿病患者,医生对糖尿病进行分型,对治

29、疗方案确定后,教育者完成以下工作:糖尿病相关病史、伴随疾病、生活方式、并发症等的评估(见表4-2)。患者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巧的评估(如: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危害、糖尿病饮食和运动的基本知识、胰岛素的注射方法等),初诊记录,治疗方案调整,糖尿病诊断一个月以上后,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教育者应配合医生完成以下工作:(1)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继续评估和长期患糖尿病者的并发症常规评估(见表4-3)。(2)根据并发症的情况对患者血糖控制方案进行调整,并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和相关教育指导。在该阶段患者应掌握的糖尿病知识和管理技巧(如:对糖尿病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糖尿病控制的目标、如何制定个体化饮

30、食及运动方案、自我血糖监测、如何根据血糖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和胰岛素用量。其他检测内容及意义、口服药和胰岛素知识、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糖尿病足部护理、皮肤和口腔护理、妊娠和生病期间的对策等)。,随诊记录(见表4-3,临床使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形式,患者出院前后的问卷调查或自护能力测评,了解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由责任护士及护士长对两组病人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教育对象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比较,做出评估。 出院后复诊或随访情况。电话回访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且患者易接受的方式,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里的有

31、效手段。,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内容糖尿病基本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如掌握血糖监测技术)行为方式改变心理调节能力等方法可以根据每个评价项目答对题数进行评分(如分为4级评分,差答对0题,较差答对1题,一般答对2题,较好答对3题及以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建议指标,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建议指标,人群糖尿病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主要内容,六、健康教育活动实例,一、需求评估,二、常见糖尿病教育方式及其选择,三、基层开展患者教育的常用形式,五、记录文件管理与效果评价,四、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1.学习如何正确测血糖,演示+讲解个体教育或者小组讨论,便携式血糖仪操作步骤,将采血针安装到采血

32、笔(枪),并调节好采血深度把试纸条安装到血糖仪上边;用医用酒精把要采集血液的部位(一般选择毛细血管 丰富、神经分布较少的手指腹两侧)消毒,待干;用采血笔扎手指头;待血液流出直径约2mm时,将血糖仪靠近采血。 注意:不要靠压采血部位,如果靠太近,影响采血;用干棉棒按住伤口止血。等待大约510秒钟,读结果,然后记录在血糖监测表 中。,采血时应注意什么?,可用温水洗手,确保完全干燥后方可采血。采血前可由指根至指尖充分按摩手指,使血流分布均匀。应尽量使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尖两侧部位进行采血。不可挤血,以免混入组织液影响血糖测量值。,2.了解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合理挑选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表示某种食

33、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指的是人体食用一定食物后会引起多大的血糖反应。它通常反映了一个食物能够引起人体血糖升高多少的能力。是衡量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低GI食物的糖分持续释放,血糖波动小,不会过早产生饥饿感,可减肥、降脂。,引自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面条 面包 玉米面包 大米饭 糯米饭 馒头 白面包,部分谷类食物的GI,93,活动方式,小组讨论,或者讲座+有奖问答组织者10分钟讲解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低、中、高GI食物分类,展示常见食物的GI图表组织者说出一种食物名称或者拿出一种食物模型,糖尿病患者抢答食物GI,并指明属于低、中、高GI食物中的哪个

34、类别教会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食物的GI,合理选择食物,3.认识糖化血红蛋白,组织观看“糖化血红蛋白知多少”动画片讨论问题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为什么要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频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需要空腹吗?明确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强调关键信息,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是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9%:血糖控制很差,可能引发合并症。血糖没达标或治疗方案调整后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糖达标者可半年检测1次。检测结

35、果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等因素干扰,4.从腰围谈吃动平衡,讲座或者小组活动活动开始前请糖尿病患者测腰围,让他们记住自己的腰围数量询问大家的腰围数量,看看哪些患者腰围超标(男性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0厘米)讲讲腰围超标、体重超标的危害,控制体重的重要性,饮食计算3“步”曲,酒的能量高,每克酒精含7kcal能量,不含营养素。,吃零食要适当,少喝罐装果汁,114,讲解如何合理运动,强调什么情况下禁忌运动,示范和讲解如何做到吃动平衡,糖友“吃动两平衡”换算工具,5.运用小册子组织患者讨论学习,工作人员学习掌握“监测站好第一岗”主要内容检测项目和频率中国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为什么要检测血糖什么是高血糖和

36、低血糖怎样监测血糖患者自学小册子通过提问和讨论弄清楚各个知识点请血糖控制好的患者分享经验和教训重复和强调关键知识点、注意事项,6.“糖友千里健步行”活动,2013年11月“糖友千里健步行” 活动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启动。活动历经北京、济南、郑州、合肥、南京、上海、广州,徒步千里,历时40多天,途经城市举办内容丰富的糖尿病患者教育活动。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找到科学、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让明星糖友带动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体验到“吃动两平衡”的科学生活方式,以积极的行动抗击糖尿病。,明星“糖友”控糖有方:管住嘴迈开腿,周建民患2型糖尿病13年,坚持徒步运动已经12年,每天都坚持走10公里,通过口服药控制血糖,没有任何糖尿病并发症。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即使确诊,仍不愿意改变饮食,更不愿意多运动。,141,谢 谢!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