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基础设施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983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基础设施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绿色基础设施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绿色基础设施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绿色基础设施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绿色基础设施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基础设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基础设施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交通市政管线科2014年6月12日,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知识,1,介绍内容,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绿色基础设施特征;生活中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的建立以美国绿道为例;国内绿色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广东绿道为例;,2,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简称GI)是相对于公路、下水道、公用设施线路“灰色基础设施”(gray infrastructure),或者学校、医院甚至监狱等“社会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而提及的一种概念。是国家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nations natural life support syst

2、em)一个由水道、湿地、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其他自然区域,绿道、公园和其他保护区域,农场、牧场和森林,荒野和其他维持原生物种、自然生态过程和保护空气、水资源以及提高社区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荒野和开敞空间所组成的相互连接的网络。在空间上,绿色基础设施是由网络中心(hubs)与连接廊道(links)组成的天然与人工化绿色空间网络系统。,3,绿色基础设施特征:,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多功能的开放空间组成的网络,包括公园、花园、林地、绿廊、水体、湿地、森林和开阔的村庄等等。它是由所有的环境资源共同组成的。强调连接性,重视开放空间和绿地的作用,并将其作为相互联系的系统的一部分;多功能性也是绿色基础设施的一大特点

3、,它试图在自然生态保育和游憩之间达到平衡。绿色基础设施以一种与自然环境模式相一致的方式寻求土地发展与保护并重的精明增长与精明保护模式。绿色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与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对于灰色基础设施的依赖,节省国家公共资源的投入,减少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及人类健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是维持自然生命过程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 。,4,生活中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生态景观道路的理念;市政公用设施的的理念;LID规划设计的理念;,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舒适、健康、环保的理念也越来越强,虽然很多地方没有系统的连通形成网络的绿色基础设施,但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已在各地方都有体现,下面介绍

4、一些生活中的绿色基础设施理念:,5,一、生态景观道路理念,生态景观道路理念:道路的规划优先尊重自然山水,布置平纵线型,尽量顺应山势地形,少大填大挖,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使道路在顺其自然的曲折中获得良好的景观,将道路融入周围优美环境的同时,强调自然环境基底的保留。生态景观道路实现形式:1.高低分幅的路段2.半下沉道路3. 弧形的边坡 4.透水材料5.自然植草的碟形边沟6. “服务带”理念7.绿色交通,6,在山坡地段或湖体岸边的道路,道路采用高低分幅,既保护山体,又贴近自然,同时便于观景。,1.高低分幅的路段,生态景观道路,7,2. 半下沉道路,利用场地调整的土方堆填,使道路藏于绿化景观中,同时

5、减少光污染、噪音对周边地块的影响。,生态景观道路,8,3. 弧形的边坡,趋于自然,不着痕迹,同时将草本植物与灌木互相配合,利于生态系统的演替,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生态景观道路,9,全透水结构原理,全透水结构效果演示,4.透水材料,横断面透水材料主要应用于透水路面和人行道,其符合生态、环保的理念:利于树木生长,净化环境;防止大雨造成交通堵塞;减轻市政排水系统压力;“地气”通透,调节城市小气候;减少扬尘,降低噪音等等。,生态景观道路,10,在机动车道外侧设置3m左右的服务带。 服务带采用植草的碟形边沟,有效提高道路排水标准,减轻雨水对排放水体的污染,消除路面井盖,显著提高道路安全性,同时使道路更

6、贴近于自然绿色生态环境。,5. 自然植草的碟形边沟,生态景观道路,11,横断面在机动车道外侧设置3m左右的服务带,将部份常需维修、改动的管线设在服务带上,便于开挖;服务带设置在车道和绿化带之间仅种植草地等低矮绿化,可减少最外侧车道受到树根的影响以及修剪树冠的次数;服务带上可以设置交通管理设施。,生态景观道路,6. “服务带”理念,12,曲靖中心城区规划自行车绿道,实现居住地以及工作地无缝连接。,7.绿色交通,生态景观道路,13,二、市政公用设施,下凹式绿地收集周边区域雨水,进入绿地雨水主要以下渗为主,当蓄留雨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从排出口缓慢释放流入河涌,当水位超过设计安全高度时从溢流口排出。达到

7、削减洪峰、净化雨水的目的。,1.下凹式绿地,14,中水回用是将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加以利用。提倡和鼓励污水回用,变废为宝,有利于节约水资源,降低污水深度处理的能耗、减少深度处理的用地面积,为城市分质供水创造条件,符合倡导循环经济的理念。,市政公用设施,2. 中水回用,15,城市综合管沟,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类公用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并留有供检修人员行走通道的隧道结构,容纳市政、电力、通讯、热力、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避免反复建设,节省空间,统一美观,保护管线,方便养护维修。,3. 综合管沟,市政公用设施,16,三、LID规划设计理念,将LID(低影响开发)理念纳入水系统规划中,LID是一

8、种可轻松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其关键在于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在新建道路、地块规划设计中明确LID的理念,可增加多种形式的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地下蓄渗、透水路面等。,17,LID规划设计理念,1. 雨水渗透铺装,18,2. 植被浅沟,LID规划设计理念,植被浅沟,又叫生态草沟,用以替代传统沟渠排水,在沉淀、过滤、渗透、吸收及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污染物,达到雨水 径流的收集利用和径流污染控制的目的。可以有效地减少悬浮固体颗粒和有机污染物;浅沟中植被的截流作用以及土壤的渗透作用,能降低雨水径流的流速,削减径流峰流量,从而达到减少

9、水土流失、间接补充地下水。,19,3. 雨水花园,LID规划设计理念,雨水花园其内部植被要结合考量美学效果与污染物去除效果。且下部土壤多经过改良,加装填料以强化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渗透能力,拥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水污染物去除效果很好,属于终端静流处理设施。,20,4. 绿色屋顶,LID规划设计理念,屋面需要保证不会被植被根系穿透,且要耐旱,所以对植被有特殊要求,考虑房屋的承重能力,其结构也很特殊,很多时候都采用一些轻质材料,构造复杂,且成本较高。,21,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的建立以美国绿道为例,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大多始于绿道体系。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

10、、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等。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道规划开始于1867年美国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公园系统,美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多层次对国内成千上万的公园及开敞空间进行连通性规划建设,最终形成全美综合绿道网络。19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对公园路(Parkway)和公园系统(Park System)进行规划和实践。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利用计算机和3S技术对大尺度和多尺度上的景观定量化,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模式的指导下,进行较大尺度的绿道系统规划。

11、绿道由公园道、蓝道、铺装道、商业道、生态道、自行车道、乡村道、空中道构成绿道网络系统,从多层次对美国的绿道进行连通性规划建设。并最终形成全美综合绿道网络。绿道网完全建成后有将近2.2万km绿道及5亿hm2绿地保护。,22,美国绿道网规划图(红色线路代表步行道系统,黑色线路代表可以在现状基础上优化的绿道及遗产廊道,蓝色线路代表河流廊道),23,在美国绿道规划建设中,连通性是关键,目的是形成网络,绿道可根据生态廊道保护、历史文化廊道保护和视觉美学质量评价来规划。在规划内容上有4个方面,包括风景资源、现存的绿色通道和历史通道网络的分析,绿道各组成要素评价,综合评价,绿道规划的确定 。在美国绿道建设过

12、程中,公众参与是绿道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政府、机构团体与公众共同确定规划目标与决策,并达成共识,完善立法与管理制度,制订规划策略。,24,美国联邦政府及州政府在绿道建设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多管辖权限的绿道建设与管理,面临着政府间的协调、区域统筹、资金、共识等几方面的问题。具体是通过合作开发、建设目标、公众参与、区域协调等手段解决。美国联邦政府除了拥有土地权以外,并作为主要资金赞助方。一般绿道建设的提出与主导部门,均为建设某条绿道而设立的非营利机构团体。如美国东海岸绿道由东海岸绿道联盟(ECGA)为主要协调各部门及管理;卡罗来纳州绿道主导部门为非营利组织卡托巴土地

13、管理部(Catawba lands conservancy);阿巴拉契风景小径由美国风景小径管理体系下的团体阿巴拉契风景小径保护委员会(ATC)所管理。这些团体从绿道规划到绿道管理,紧紧跟随,确保绿道的使用。美国绿道经营管理模式有公园机构模式、联合机构管理、特殊绿道机构创建、联邦或州相关部门管理、非盈利组织管理、私有产权所有者维护、志愿者维护等模式。绿道管理计划包含使用者安全和风险管理、维护维修、巡视和紧急情况处理程序、经营管理、计划和活动、管理和提升、维护基金的筹集等。,25,国内绿色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广东绿道为例,广东的绿道确立以“多目标,多功能,多样性”为原则。在区域层面,要维护生态,防止

14、城市的蔓延;在城市层面,要改善城市的宜居水平,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并为骑车,步行者提供更好的环境,以促进绿色出行。同时,要为自然环境好的地区提供经济发展的机会,为城乡居民的休闲消费提供优质的场所。,26,整体设计的多目标性和多功能性广东绿道与“城市转型、幸福广东、扩大内需”等现实需求结合,提出“重宜居、利民生、促增长”等多样化目标,绿道网的功能开发不仅仅局限在休闲娱乐、生态保护的层面,更是一种综合性的策略,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人的需求之间寻求共赢。广东绿道网的多样化目标和综合性功能设计,拓展了绿道网功能的广度和深度,使绿道网承担起更大的社会功能。区域生态保护方式的创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的

15、整体意识提升和公众的参与密切相关。在生态绿廊中加入慢行道,使其成为“绿道”,让公众在使用中热爱绿带,在关注中保护生态绿地。在注重对区域绿地保护的同时,增加了区域绿地的可达性和可参与性,为城乡居民提供宜人的休憩环境,让公众在使用中热爱自然,从而实现生态保护与城乡发展的平衡。此外,绿道网所提供的野生动物栖息和迁徙廊道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27,城市开敞空间供给的新途径广东绿道通过租用或征用少量土地,将城市公园等开敞空间与原有的乡村田野绿地景观串联起来,形成集生态、生产、生活功能一体的绿色开敞空间网络。实现了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生活游憩空间同时,保留原有的用地状况和用途。城乡互动

16、发展绿道网串联了城乡景观资源与兴趣发生点,带来了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为城乡的双向交流提供了路径。城市在绿道建设的过程中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翻修村道、建设公厕、卫生保洁、河涌整治等,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绿道沿线的村民也积极配合绿道沿线的环境整治工作。,28,促进土地集约使用的新方式广东省绿道大量推广公共自行车交通的使用,可提高道路设施资源的利用率,符合集约型城市对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绿道建设借用林地、苗圃、农田等非建设用地综合安排游憩功能,使其成为兼有生产与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绿化空间,提高了非建设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对城市微观设计产生若干影响重新构筑城市

17、建成区与非建成区界面 。绿道起到的观赏和游憩功能通过其边界空间向城市和周边用地辐射,改善了城市建设用地的景观环境,使有限空间创造更大的吸引力和价值,也大大提高了非建成区的使用率。,29,慢行系统与城市绿地结合,促进低碳出行和市民康体活动绿道的建设为市民康体游憩、健康行为引导带来了新的选择。绿道是线性开放空间,比传统的块状分离的城市绿地具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并且可以连接各种类型的活动场所,容纳各种游憩活动,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康体游憩空间。而步行、自行车出行方式的便利和舒适,将使公交出行更有吸引力,从而促进城市低碳出行的推广。珠三角各地均结合绿道建设,开展了城市绿道与自行车道有机结合的探讨与实践,积极推动低碳出行。为公园绿地慢行径的布局提供新思路在绿道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主要围绕慢跑和自行车运动者这一主体进行,从视觉、运动感觉和时间变化等方面来考虑道路对慢跑者和骑自行车者为主体的舒适性。公园绿地慢行径加强对人群活动的流畅性和连续性的关注,营造连续、舒适的线型慢道,将更有利市民的康体活动。,30,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