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注释译文赏析明代顾炎武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9000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注释译文赏析明代顾炎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注释译文赏析明代顾炎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注释译文赏析明代顾炎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注释译文赏析明代顾炎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注释译文赏析明代顾炎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注释译文赏析明代顾炎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注释译文赏析明代顾炎武课件.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酬:以诗文相赠答. 秋老:指暮秋时节.,作者简介,顾炎武(16131682年),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昆山千灯人。少年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后参加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终身不仕清廷。他遍游华北,登山涉水,行程万里,访问风俗,搜集材料,研究边防和地理,垦荒种地,纠合同道,不忘复兴。晚年卜居华阴,卒于曲沃 。顾炎武不仅是有气节、坚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有伟大成就的学者。他倡导经

2、学研究,反对唯心空谈。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中的吴派、皖派都有影响,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在日知录中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观点。这句名言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译文,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晚秋时节,不免心惊,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瞩望。离别思念的情怀唯有靠浊酒排遣,忧愁中满目都是丛生的黄花。我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角吧。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关怀询问,我是一个亡国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样,已经无家

3、可回。,走进诗文,【是日惊秋老】惊,感到震惊。震惊什么呢?两个原因,一是突然意识到现在又是秋季了,二是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然老去。一说秋老,指暮秋时节。【相望各一涯】既是酬和之作,当然要提到对方;你我各在天之一边,遥想望怀而不得见。【天地存肝胆】肝胆,指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更明确地讲,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志。【江山阅】阅,可释为见证。【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逐客,作者自称。其实非为朝廷所逐,乃不堪天下衰亡,无家可归,自放逐耳。言下亦有一种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的决心。此句堪为肝胆二字注脚,读罢令人潸然。,顾炎武的这首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在晚秋的背景下,抒写着身事、家事、国事的情怀惊觉秋

4、老,满眼黄花,萧索的色调充溢字里行间;故人天涯,离怀浊酒,悲怆的感慨触手可接;两鬓斑白,逐客无家,苍凉的情绪弥漫不散;天地变色,神州易主,郁结的哀愁直透骨髓;但肝胆犹存,江山作证,坚贞的心志更催人泪下。诗人将满腔块垒,诉诸这些交织的形象,熔铸成一首节奏铿锵的五言律诗,展现出沉郁苍凉,悲壮凝重的风格特征。,1.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 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 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 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 决心。,2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遇、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渔阳鼙鼓动地来, 鸟何萃兮蘋中,酌酒以自宽,心非木石岂无感?映阶碧草自春色,出师未捷身先死,,镜中衰鬓已先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