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之归田园居译文赏析【晋】陶渊明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9039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四首之归田园居译文赏析【晋】陶渊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诗四首之归田园居译文赏析【晋】陶渊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诗四首之归田园居译文赏析【晋】陶渊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诗四首之归田园居译文赏析【晋】陶渊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诗四首之归田园居译文赏析【晋】陶渊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四首之归田园居译文赏析【晋】陶渊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四首之归田园居译文赏析【晋】陶渊明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归园田居 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著作饮酒,拟古,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第三首。,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

2、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划分节奏,朗读诗歌。,词语解释,菏锄:扛着斧头,荷,读h,扛着。草木长:草木丛生。,归 园 田 居(3)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按节奏读:,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写作背景,归园田居: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

3、歌。它反映出作者的深刻思想变化。,请找出诗中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并说说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明确: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探究: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明确: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归园田居:抒发了诗人不愿再混迹污浊的官场,而归园田居以求返璞归真的情感。,中心思想,精彩赏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译:衣裳沾湿了不值得惋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心愿就行了。,体现出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现实中失去自我。,写作特色,归园田居用语平淡自然,朴素随口而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品味诗歌:,内容:,种豆,收获稀少,耕作辛劳,感情:,意愿,辞官归隐,远离污浊,语言特色:,平谈自然,真挚醇美,总结:,作者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辛勤劳作而心情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抒发了他辞官归隐,远离污浊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