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抒情手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9049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抒情手法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抒情与描写,1,二、抒情手段(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A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景结情。B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人; 移情于物(拟人/借物衬情)C 借事抒情:寓情于事、细节刻画;D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用典抒情E 借人抒情:对写/移情于人/想象、虚写)F 无理之妙G 铺陈,2,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的一种文章笔法。,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

2、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功业未就,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4,A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种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色彩。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难尽,随水长流。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5,客中夜坐 (明袁凯) 落叶萧萧淮水长, 故园归路更微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借助外面归雁的鸣叫声和风雨交加声这样凄清孤寂之景,抒发了

3、诗人漂泊羁旅的愁苦和思乡念亲之情。,6,端 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这首诗的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阶下青苔和红树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冷寂凄清之景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抒发了诗人端居在外的悲愁孤寂和思乡念亲的愁情。,7,寓情于景: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者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诗人运用了

4、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世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 。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和忧伤的情怀。,8,3、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或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其的某种感情的抒发,多有联想的因素,题菊花 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答: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与虚实结合的手法,因见到句话在秋天开放时的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香。发挥想象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的处境,让他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9,

5、乐景哀情,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以乐景衬哀情,借助华美的小船系在岸边的杨柳树下,静静停泊在碧绿的春水之上优美宁静的图景,反衬出送行者和行人内心的纷乱和离别的伤感。,10,乐景哀情,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11,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

6、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姻笼日暗神州。,【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首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试加以简析。,借代。以“红艳”代“杏花”,突出了杏花的娇艳与热烈。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描绘了一枝红杏出墙,春意涌动的绚丽盎然之景,反衬出诗人漂泊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愁,12,哀景乐情,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哀景衬乐情: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二者对比明显衬托了将士们的英勇形象。,13,

7、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如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垂緌:下垂的帽带,此指蝉低头。)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14,菊(郑谷) 画菊(郑思肖)王孙莫把比蓬蒿, 花开不并百花丛,九日枝枝近鬓毛。 独立疏篱趣未穷。露湿秋香满池岸, 宁可枝头抱香死,由来不羡瓦松高。 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法。 菊、画菊都是通过对“菊”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

8、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15,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托物言志(象征);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16,用拟人的方法,移情于物,不说自己流泪,而说烛心流泪,曲折淋漓地表达了诗人离别的

9、伤痛。,移情于物,赠别二首(其二) (唐杜牧)多情却以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17,用拟人的方法,移情于物,不说自己泣,而说香红泣,曲折淋漓地表达了沉痛的亡国之哀。,移情于物(借物衬情),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墉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18,1、寓情于事: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叙事之中,多细节描写,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10、阳。”,C借事抒情(细节刻画),19,三四句细节刻画:摇曳的灯光下,形单影只的诗人枯坐桌前,无聊地把玩棋子,寓含了诗人几多的期盼与焦虑、几多的失望与遗憾。,2、细节刻画(借事抒情/寓情于事),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20,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寓情于事/细节描写,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生活细节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21,行宫 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诗人只是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

11、”的细节(借事抒情)组成全篇。如今,她们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闲坐说玄宗”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22,D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史抒情):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如李清照的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宁肯乌江自刎,也不愿过江偷生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古,今,23,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2、,借古讽今,怜贾生实亦自悯,讽汉文帝实刺唐帝。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1、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史抒情),24,2、用典抒情: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总之都能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通过化

13、用“庄周化蝶”、“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忆华年”时对往事似幻似真、迷离恍惚之感,意境朦胧凄美。,25,姜夔 扬州慢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2、用典抒情,26,E借人抒情:对写/移情于人/想象(虚写),月夜(杜甫)今夜鄜f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对写法/想象或虚写,使得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妻之情,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更突出彼此间的无限思念。,27,二、抒情手段(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A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 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人; 移

14、情于物(拟人)C借事抒情:寓情于事、细节刻画D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用典抒情E借人抒情:对写法(移情于人/想象、虚写)F无理之妙G铺陈,28,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襄水:古属楚国。,(2)诗的第二、三联是如何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29,答:诗的第二联借景抒情。用“遥隔”两字,表明作者离家很远,山川阻隔,不能归去,含蓄地透露出思乡之情。第三联上句直抒胸臆,用游子乡泪直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下句借助想象家人“遥望”天际的“归帆”,思念自己的情形,巧妙地表达出思乡之情。,答案,诗的第二、三联是如何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请作简要赏析。,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