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路工程资料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9071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线路工程资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通信线路工程资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通信线路工程资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通信线路工程资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通信线路工程资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线路工程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线路工程资料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信线路工程,第一部分:杆路第二部分:架空光缆第三部分:管道光缆,杆路部分,杆路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电杆架设拉线装设电杆及拉线的标识与防护吊线布放,一、材料准备,1、水泥杆的制作 电杆是杆路工程的关键材料,按照规定,所有电杆均应为预应力水泥杆,应符合原邮电部邮电通信用离心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技术标准(草案)规定,强度要求等均应达到GB4623-94标准。 2、电杆质量检验 经检查的电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允许使用:环向裂缝宽度大于10毫米;纵向裂缝宽度大于05毫米;混凝土破碎部分超过电杆13周长;混凝土己明显断裂为两段以上;混凝土破油面积达20平方厘米;,杆路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一、材料准备,电

2、杆表面、内腔都有露筋和混凝土脱落现象;预留孔四周的混凝土有损伤;电杆杆身表面不光滑、平直,每米长度的局部麻面和粘皮 面积大于5。,杆路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二、施工测量,杆路工程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文件到现场进行现场复勘工作,以选择最佳的路由。路由确定后,在立杆前必须对电杆及拉线进行定位。定位时应注意架空杆路杆距要求:市区杆距3540米,效区杆路4550,但测量配有N式交叉线路时,应注意其交叉间隔是400米,允许偏差小于20米,实际施工时按实际情况施工。杆路的杆位,应根据地形、地物的情况,避免妨碍其他建设、妨碍交通;在测定杆位的同时应校核设计图纸规定的杆高是否合适并做好记录;架设的线路与其他建筑

3、物之间的垂直、水平净距,应符合规定。地形起伏地段杆位间的杆距丈量,应与加设的线路成平行线。,杆路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二、施工现场的准备,光缆线路工程属于室外作业,因此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均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在城镇及道路作业时,必须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设防护围栏,特殊情况下请交通警察协助。整个施工过程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保证线路施工和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杆路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一、杆洞检验,1、电杆架设前,必须按照施工测量时杆洞的定位进行杆洞开挖,并检验杆洞深度是否符合规定,如洞深不够,应先进行修正。其要求为挖成圆形,杆洞直径要求比杆根最大部分大

4、1520cm,洞壁上下要求笔直。 2、电杆的埋深直接影响到电杆的稳固度,因此必须对杆洞的深度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 3、对于跨越长距离的公路、大河时要求对电杆根部和拉线拉盘处用钢筋水泥作加固处理。 4、在斜坡地区挖杆洞,该洞深应从洞下坡口往下15-20cm计划洞深。,电杆架设,电杆架设,5、杆洞深度的具体要求如下: 在轻、中负荷区,普通土7米电杆埋深1.3米,8米电杆埋深1.5米、9米电杆埋深1.6米、10米电杆埋深1.7米;在重负荷区如杆路的负载较大时,电杆的埋深应增加1020cm。土质的电杆洞深偏差,正负应小于5cm。石质的电杆洞深偏差正负应小于3cm。高桩杆如装有拉线时,

5、杆洞深一般为120cm,石质土为80cm;如不装设拉线时,高桩杆的埋深与被拉杆的埋深相同。6、地表有临时堆积土的杆洞洞深计量,应以永久地面算起,其地面以上的堆积土不能计算在内。,二、电杆抬运,1、杆洞及地锚坑开挖符合要求后,就可以开始电杆架设工序。 2、电杆由屯放点抬运至现场时必须注意安全,工作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帽、胶鞋,作业前仔细检查工器具的牢固、安全性,抬杆时人员动作要统一、注意地面,保证安全操作。雨天、地面滑湿不得进行电杆抬运。,电杆架设,三、立杆,立杆前应核对电杆长度,检查杆洞深度、规格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正至合格。有水泥垫板(俗称底盘)的应将垫板按预定杆位放入杆洞内。直

6、线杆:直线杆的线路位置,应在线路路由中心线上,电杆的中心垂线与路由中心线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厘米。,电杆架设,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电杆上的线担、分线设备等的安装,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角杆、终端杆:水泥电杆的角杆应立在线路转角点以内(即线路夹角平分线)10-15厘米;木杆应立在线路转角点以内20-40厘米;如在市内受环境所限,或装撑木的角杆杆位可不采取内移措施。角杆立起后,杆梢应在线路转角点以外倾斜一个杆梢左右,待线路线条收紧后再回到转角点上。终端杆立起后,杆身应向张力反侧(即拉线侧)倾斜10-20厘米。,电杆架设,三、立杆回填土电杆立入杆洞,经看正、扶直后,应立即回土夯实,回土夯实应分层进行,

7、每回填土30厘米应夯实一次。回填土时,不可将大石块、杂草、稀泥填入洞内。市区内立杆,杆根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土便道立杆,杆根应培土5-10厘米(指高出原有地面)。水泥砖便道立杆或有路面的路上立杆,杆根不宜培土,但应与原地面平齐。郊区立杆,应将回填余土培在杆根周围,一般高出地面10-15厘米。在沼泽地、河滩或水田等地带立杆,回土夯实后应立即做好根部的保护设施,以使电杆加固。,1、拉线盘的质量应符合预制品的质量要求,不得有断裂、露筋等现象。 2、埋设拉线地锚前,应先验洞深,核对地锚出土方位,必要时,应先进行修正。埋设地锚应端正不偏斜,拉线盘应与拉线垂直;普通土洞深1.4米、硬土洞深1.3米、水田

8、湿地洞深1.5米、石质洞深1.1米 。 3、拉线地锚出土点与拉线盘间应开一个斜槽,使拉线与地锚成一直线。4、拉线地锚坑回填土时,每回填土30厘米夯实一次,要求密实。地面应整平,处理要求与电杆杆根相同。 5、拉线一般采用规格为7/2.6mm的镀锌钢绞线,三方拉、四方拉应 采用规格为7/2.2mm的镀锌钢绞线。拉线制作的方法有:夹板法和另缠法。6、另缠法:7/2.6拉线上把规格:首节15CM,间隔3CM,中节10CM,末节10CM;7/2.6拉线中把规格首节15CM,间隔28CM,中节10CM,末节10CM,留长10CM,末端缠扎5圈。,拉线安装,7、夹板法:用三眼双槽夹板固定:如下图所示:8、杆

9、路角深定义是:自角杆两侧各取30米(长途杆路取50米)处用直线连接起来,从电杆向该直线作垂直线,此垂直线的长度就是角深。9、角杆拉线装设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角杆拉线应装设在内角平分线的延长线上,位于线条合力的反侧(指角深在15m以内);角深大于 15m时,应装设两条拉线,分别装设在对应的线条张力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60cm。,拉线安装,拉线安装,直线杆路每隔10档应设置侧面拉线(防风拉线),装设在线路进行方向的两侧,与线路垂直;顺线路的拉线应装设在线路中心线上。拉线靠近电力设施时,应根据设计规定在拉线上加装绝缘子保护,其位置应在离地面垂直距离2m以上。跨越杆(跨河流、铁路等处)拉线装

10、设时,应按设计规定 。拉线装设后拉线的距高比一般应等于1,如限于地势可作适当伸缩,但小于0.75时,除双方、四方拉线外,应对拉线强度进行核算。跨越河流、铁路等的跨越杆装设三方接线时,可采用Y形或T形三方拉线,具体应按设计规定办理。一般地锚出土长度为600mm,允许偏差小于50mm 。,1、架设好的电杆必须按要求进行编号,具体要求如下:杆号最后一个字的下边沿距地面应有225米高。沿公路、或乡村大道的杆路,杆号应写在靠近道路的一侧。如杆路两侧都有道路,应以该杆路所沿的道路为准。杆号的字体及大小应整齐划一,位置应符合规定;填写或喷涂的杆号应整齐清楚,油漆浓度适中,字迹无堆积或流泪现象。杆路在跨越公路

11、时,或离公路较近的电杆及拉线应喷涂红白相间的反光标识,以保证行人、车辆及杆路的安全。 2、由于拉线直径较小,不容易被注意,因此必须及时安装红白警示标志,以免行人、车辆误撞,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电杆及拉线的标识与防护,1、布放吊线前应核对线质、线径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目前一般吊线采用的规格有7/2.2、7/2.6钢绞线。钢绞线检查的要求是:镀锌均匀,无掉锌;纽绞紧密,无松散。2、布放吊线放前,应装好吊线固定物,吊线应用三眼单槽夹板固定于电杆或安装吊线的线担上。3、吊线夹板距电杆顶的距离应不小于50厘米。特殊情况下也不应小于25厘米,如跨越公路等。4、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吊线宜设在杆路的人行道(

12、或有建筑物)侧;如还有发展的可能,应留出第二层吊线的位置,挂吊线应本着先上后下、先难后易的原则设置。5、吊线夹板唇口面向:直线杆夹板唇口应向电杆或支持物;角杆的夹板唇口应背向吊线的合力。 6、布放吊线时,发现吊线有跳股、绞股松散等有损吊线机械强度的伤、残应剪除,剪除后重新接续再行布放。,吊线布放,吊线布放,布放吊线时,严禁吊线受到外加损伤,如汽车辗压或类似电缆盘子的辗压等。一但发生吊线受损,应把受损部分剪除,接续后再使用。任何情况下新设的吊线,在一档杆内不得有一个以上的接头。吊线的接续应采用“套接”(俗称环接),套接两端可选用钢绞线卡子、夹板或另缠法,但两端必须用同一种方法接续。吊线必须置于夹

13、板的线槽中,夹板线槽必须置于上方。要求吊线收紧后,吊线原始垂度应符合规定要求,由气温、杆路及负荷决定。在20以下偏差不大于标准垂度的10%,在20以上,不大于5% 。吊线夹板上的穿钉应先紧固,再紧固固定吊线夹板的空钉。吊线收紧后,对于角杆上的吊线(指在电杆合力侧的),应根据角深的大小加装吊线辅助装置,如下图。吊线收紧后,当坡度大于杆距的5%小于10%时,电杆上的吊线应做仰俯吊线辅助装置;吊线收紧后,当角杆的角深大于7米小于15米时,而且吊线在内角时,应加外角吊线保护装置。,吊线布放,吊线布放,两条十字交叉吊线高度相差在40厘米以内时,应在交叉点处做成“十字”吊线。当两条吊线各式相同时,主干线路

14、吊线应置于交叉的下方;吊线一大一小交叉时,程式大的吊线应置于下方。线路分歧或线路转角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做成丁字吊线。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15米的角杆等应做终结;吊线当相邻杆档负荷不等时,或在三十条档以上的线路终端杆前的泄力杆等电杆上,吊线应做假终结。,架空光缆部分,光缆单盘检测光缆配盘光缆敷设局内光缆敷设光缆接续中继段测试,1、光缆开盘检验,应先进行外观型号检查,核对与出厂资料是否一致,核对光缆外端的端别,并在缆盘上标注A、B端和自编光缆盘号,不合格的光缆一定要在盘上醒目的地方注明“严禁使用”字样。2、光缆现场检验,应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并填写单盘测试记录;标注光缆起始端尺码带。3

15、、单盘光缆测试完毕,应恢复光缆端头密封包装及光缆盘包装。,光缆单盘检测,1、光缆配盘在路由复测及单盘检验的基础上进行 。2、光缆配盘应尽量做到整盘敷设,以减少中间接头;接头应选择在合适的电杆上。3、不同敷设方式以及不同的环境温度,应根据设计规定选用相适应的光缆 。4、配盘时应尽量考虑光纤的一致性。一般情况下,出厂盘号相近或相连的光缆一致性较好,配盘时应尽量将盘号相近的光缆依次连接。5、光缆自然弯曲按7-10考虑,接头每侧预留长度:10-15米。,光缆配盘,1、敷设光缆前,应对光缆进行盘测,对光缆的有关参数,长度等进行认真的核对、检查和测试。2、架空光缆的杆路建筑(包括电杆高度和拉线规格等)都应

16、符合规范要求。经现场检验,确认合格,且能满足架空光缆的技术要求时,才可以开始架设。如发现架空杆路部分段落或个别设备不合标准要求时,应进行整修或更换至合格,才允许施工人员上杆操作,以保证施工安全。3、要对架空光缆的杆路路由和环境条件等进行实地考察,检查有无碍于施工敷设的障碍和具体技术问题,结合施工机械装备和劳力组织配备等情况,确定架空光缆的架设方式。4、在架设光缆前,应对新建的光缆吊线检查有无伤痕和锈蚀等情况,吊线的绞合应严密、均匀、无跳股等现象;吊线的原始垂度应符合下表要求和有关规定;吊线固定的铁件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光缆敷设,5、牵引光缆时,不论机械牵引或人工牵引,牵引力不得超过允许张力

17、的80%,瞬时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张力的100%,且牵引力应加在加强芯上。牵引过程是从缆盘上方开始,牵引速度要求缓和、均匀,保持恒定,不能突然起动,猛拉紧拽,不允许出现过度弯曲或光缆外护套损伤;整个布放过程中应无扭曲,严禁打小圈、浪涌等现象发生。6、光缆施工过程中其曲率半径不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安装固定后不受张力时大于光缆外径的15倍以上。7、挂钩的卡挂间距为50厘米;在电杆两侧的第一个挂钩距吊线固定物边缘应为25厘米;光缆挂钩均匀整齐,挂钩搭扣方向一致,挂钩托板应齐全。8、架空光缆应每2杆档作一处余留弯,余留的形状可在电杆处将光缆作成“U”形弯曲,每处留长约为0.2m,预留光缆在电杆上用波纹

18、管穿放保护,其长度为90100cm左右,U形弯曲的最低点距光缆吊线一般为25cm左右。在光缆过十字型吊线连接或丁字型吊线连接处,也应安装聚乙烯管穿放保护,其长度约为30cm左右。,光缆敷设,9、架空光缆在接头处的预留长度包括光缆接续长度和施工中所需的消耗长度等。一般架空光缆接头处每侧预留长度为 10m15m。每隔1Km盘留5米。10、余留光缆盘圈固定在光缆预留架上,杆光缆余留圈直径大于50厘米。11、光缆接头盒安装在电杆1米范围内,应牢固可靠,余留光缆盘圈绑扎在接头盒两侧电杆上。12、两条光缆同一吊线时,必须每隔2杆档安装醒目光缆标志牌。,光缆敷设,1、光缆内金属构件在接续处将电气断开,光缆接

19、头盒内金属构件不作电气连通;光终端盒、综合机柜应采用 35 mm2的多股铜芯线接地至机房的总地线排。局(站)端光缆金属构件接保护地线。2、凡有拉线的地方都应安装拉线式避雷针。3、光缆在三线交叉处和可能遭到撞击、磨擦的局部地段或位置,应用纵剖半硬塑料管加以绑扎保护。4、位于高压电力线、低压电力线(含绝缘电力线)下方的光缆及吊线应加套不小于200cm的绝缘护套。5、架空光缆线路与其它建筑物、树木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6、架空光缆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规范要求。,光缆敷设,光缆接入基站工艺要求:塔下房的基站光缆进入基站侧附近应有接入终端杆。(对于新建土建塔下房的应在基站外墙设置终端

20、杆)基站终端杆光缆应按设计进行预留。光缆进入机房设置滴水弯,弧度不小于20倍光缆半径。墙体外侧与终端杆通过垃攀和拉线连接。光缆进馈线窗在外墙采用钉固式钉固,卡钉间距为50CM;光缆在墙角拐弯处应保持弧形并套管。,光缆在基站外墙走线工艺光缆在基站外墙用卡钉固定,间距为50cm。光缆距房檐距离为20cm。光缆在外墙拐弯走慢弯。,光缆进入馈线窗工艺要求:光缆进入机房设置滴水弯,弧度不小于20倍光缆半径。馈线窗外光缆需设置光缆标识牌。光缆从馈线窗进入机房,馈线窗孔洞应从右下角依次往上使用。,1、局内光缆预留20米,盘圈绑扎固定在局前井内及基站引入杆上,并做好明显标识。2、局内光缆在垂直上升段用尼龙扎带

21、分段绑扎固定,段长不大于1米。3、缆应采用人工布放,做到整齐、美观、安全,在爬线梯或走线架接触光缆的地方,检查有无压伤光缆的可能,要处理好压强点,并在光缆受压处缠绕数圈塑料自粘胶带后进行固定。4、基站楼顶盘留光缆应绑扎光缆标志牌,基站内应分别在进线孔内、走线架上、综合机柜内三处挂光缆标志牌。,局内光缆敷设,1、接头前重新核对A、B方向光缆是否有误,准确记录接头盒处A、B光缆的余留长度等及尺码带值。2、纤接续严禁用刀片去除一次涂层或用火焰法制作端面。3、填充型光缆,接续时应采用专用清洁剂去除填充物,严禁用汽油清洁。4、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并按相同松套管,相同纤序对接。5、在接头盒内,每侧光缆的余

22、留光纤和余留带松套管光纤应各不小于0.8米。余留光纤应有醒目编号。按#1-#12,#13-#24顺序盘放在自下而上编号的相应容纤盘内。光纤接头应嵌入容纤盘的槽内,并固定牢靠。盘留光纤的曲率半径应大于37.5,对光纤不产生附加衰减。6、监测内容:接头损耗1550nm及1310nm双向值,单盘光纤的长度。记录测试方向,时间、地点、人员等。7、监测方法:采用OTDR双向平均法监测。当测试距离增长,一方向的测试精度变差时,应及时调整测试参数,重新环回,分段测试。8、指标控制:接头损耗指标为中继段任一光纤的所有接头的平均值不大于0.08dB。,光缆接续,1、尾纤应有明显的序号标识。2、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规

23、范工整盘留尾纤,尾纤绑扎统一采用扎带。3、ODF单元应严格按照“一体化模块从上往下排放”。4、ODF单元的“一体化模块”正右面应贴光缆标签。,光缆接续,1、用OTDR分别测试1550nm,1310nm全程平均损耗,1550窗口每公里平均损耗不超过0.22db,1310窗口每公里平均损耗不超过0.36db,并双向贮存背向散射信号曲线。2、用光源、光功率计测试全程损耗及核对光缆纤芯顺序。,中继段测试,架空光缆部分,管孔子管光缆敷设,管孔,光缆所占用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敷设管道光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 。,子管,在孔径大于等于9厘米的水泥管道或塑料管道内,应一次敷设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子管。 子管不能跨

24、井敷设。子管在人孔中的余长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子管伸出管道口10-15厘米。子管在管道中间不得有接头。子管管孔应按设计要求封堵。,管道光缆敷设,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2000kN。应按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光缆。管道光缆的一次牵引长度不得超过1000米。敷设管道光缆时应以石蜡油、滑石粉等作为润滑剂,严禁使用有机油脂。充气型光缆应带气敷设,敷设后应立即进行保气。以人工方式牵引光缆时,应在井下逐段接力牵引。光缆绕“8”字敷设时其内径应不小于2米。敷设后的光缆应平直、无扭转、无明显刮痕和损伤。敷设后的光缆接头留长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光缆出管孔15厘米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

25、,管道光缆敷设,人孔内的光缆接头必须安装在人孔正上方的光缆接线盒托架上,接头余缆应紧靠人孔壁或人孔搁架,盘成O型圈,并以扎带绑扎在电缆托板上,并符合下列要求:尽量安装在人孔内较高的位置,避免雨季时人孔内积水浸泡。安装位置不应影响人孔中其他光缆、电缆接头的安放。预留光缆应有保护措施。用设计要求的器材堵塞光缆管孔。人孔内的光缆应有标识。,光缆接续和中继段测试与架空光缆相同。,谢谢大家!,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