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心得体会五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494627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心得体会五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心得体会五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心得体会五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心得体会五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心得体会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心得体会五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心得体会五篇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心得体会篇1启迪心智需要“仪式感”。“天宫课堂”的受众主要是中小学生,好奇心是青少年阶段最宝贵的财富。课本中高度浓缩而又晦涩的知识往往学起来较为枯燥,而当被这些理论支撑的科学实验,在孩子们仰望的天空中被“太空教师”演示出来的那一刻,牛顿三定律不再是往日题海里让人停滞的知识之锚,因为它们全都活了起来。科普知识的活力会转化为心智未开的少年求学途中的动力,到未来,可能会有一个或多个孩子为追寻当年的太空实验而成为颇有建树的科学家。理解科学需要“仪式感”。除过那些无人不知的科学天才,没有多少人天生对物理公式或数学推导有近乎纯粹的兴

2、趣。就像科幻小说或电影的功用一般,“天宫课堂”就是一部现实中的科幻作品。三体三部曲的问世从感性的角度让一代人拥抱科学,认识宇宙,“天宫课堂”则以科普教育为目的,用更理性的视角帮助青少年理解科学之美。对外宣传需要“仪式感”。“天宫课堂”开播面向全球,授课内容可根据新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切实把科普教育这堂大课上出了“国际味”。能在国家空间站做“天宫课堂”的项目,无疑是我国科技软实力的彰显。用航天事业“夹带私货”,早已是世界强国们做广告宣传的高端玩法,例如俄罗斯就曾在索契冬奥会和世界杯期间将奥运圣火和足球带上太空造势。航天工业需举国力以成,在太空里的任何一步都是地球上的新闻。我国打造独一无二的

3、“天宫课堂”品牌,象征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里程碑时刻。搞科普教育需要“仪式感”。把课堂搬上太空并非浮于表面的科学作秀和形式主义,而是因为它同科学本身的“神秘感”相互补,用一种说服力的方式,向每一个崇尚科学家精神的孩子,提供一次验证理想的契机。这样的“仪式感”值得再多“亿”点。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心得体会篇2“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实施 中国航天员邀请青少年朋友们同步天地做实验。“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继续采取天地互

4、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授课内容介绍附后),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前期开展的授课内容征集活动中,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新闻媒体、“学习强国”平台和载人航天工程官网踊跃建言献策,不少好的创意设计脱颖而出,将在此次授课及后续活动中陆续进行展示。中国航天员真诚邀请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

5、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心得体会篇3此次太空授课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难见到的物理现象,当这些奇妙而精彩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我在地面课堂的现场多次听到了学生们的惊呼和掌声。离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这些美妙现象的震撼。当王亚平老师进行高难度的操作,比如往水膜上贴中国结时,我感觉到现场所有的听众都摒住了呼吸,那个小小的图标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当它被稳稳的贴在水膜上时,那种欣喜和感动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这种通过凸显天地差异来进行教学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太空、对航天乃至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这次授课活动在青少年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定会伴随学生们一

6、生的求索过程。航天员作为科普教师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对话,拉近了代表我国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与公众的距离,增进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了解与关注,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中国情怀的传递。航天员们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精准的实验演示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过人的智慧,出众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体素质,当然从中也能反映出他们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的表现为我们教师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这次太空授课实现了航天工程领域、科普界和教育界在培养青少年方面的无间协作,这对物理教师的鼓励作用是巨大的,我和史艺老师都感受到了一种团结的温暖。这也激励着我们今后在教学工

7、作中更加注重与其他社会教育力量的联系与合作,从其他领域听取教学意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领悟,从而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心得体会篇4据说,能称得上是“航空航天”大学的,全中国就只有两所,一所在北京,另一所就在我们南京,并且正在为中国的航空、航天和民航事业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领先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经成为我以后高考的目标。春节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了南京航空航天

8、大学。一下车,我们远远就看到了壮观的学校大门。走进大门,又看到了高大的教学楼,明亮的图书馆,宽阔的大操场和温馨的学生宿舍,还有实验室、食堂、医院和体育馆,哇!还真是名牌大学呀,完全就跟我们小学不一样啊!我在一座教学楼前看到了直升机、客机、战斗机、歼击机、靶机、微型飞行器和高原无人驾驶直升机。这些都是南航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研制的,他们真是了不起啊!我登上了一架歼击机,感受到了空军战士飞上蓝天时的感觉。走进了驾驶舱,看到了有许多像水表模样的仪表装置,它们正在显示着飞机的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行方向,还看到了两个飞行控制器,我坐在飞行员的座位上,模仿着飞行员的样子来操控飞机起飞。哇!飞机好像真的飞起来了,我看到了白色纱巾般的云朵,红气球一样的太阳和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参观完南航后,我更坚定了我10年后的目标: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10年后的高考时,争取成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主人!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我的这个美好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