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150273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篇1“天宫课堂”,一个曾经仅仅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和科幻小说中的名词,如今却成为了美丽的现实。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与地面课堂师生互动交流;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再到今天,“天宫课堂”第三课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样一场又一场的神奇的课堂体验,进一步拉近了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与载人航天的距离,使他们一度被引燃的探知航天奥秘、学习航天知识的热情持续高涨。然而,每一次简单而有趣的“天宫课堂”背后,都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凝结着诸多航天科研人员的智慧和

2、汗水。既要满足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选取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想了解的知识,又要结合空间站的设施条件,同时还要将课程环节设计得巧妙而有趣,经过如此用心地“备课”,这堂课着实令人充满期待。一堂“太空课”,何以如此牵动国人的心?就在于它的意义远不只课堂上的内容展示,而是其背后所彰显的伟大精神和带给国人的自信与力量。通过天地对话,能够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精神,进而点亮他们的科学梦想。从一次次的科学演示和讲述中,孩子们能切实感受到科学的奥妙,并从中感叹航天科技的威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一堂科学课,无疑也是一堂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课。从“嫦娥”探月、“长五”飞天、“天问一号”成功着陆,

3、到“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中国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这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永攀高峰的拼搏与进取。科技强国之路上,我们的接力棒不但要一代代传下去,而且要一代比一代更出彩。科技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理应高擎科技强国的接力棒,树立远大理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篇2“天宫课堂”第三课授课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采取天地协同的互动方式,由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担任“太空教师”,为大家进行直播授课。三位“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展示了四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微重力

4、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这次天宫课堂中还将展示出问天实验舱的一些神奇设备,包括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同学们在地上也进行了上述实验,由于太空失重环境和地球的重力环境完全不同,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现象,引发人们的深思。这次空间站的授课,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也大大增加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在我心中埋藏下了探索宇宙的种子。绽放的水中花似祖国欣欣向荣的繁华,绽放着自己的光彩,热烈而又美好。在直播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看到了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美丽景象,太空中遨游的每一颗星辰,大海中的每一滴海水,都承载着中国无数青少

5、年的梦想。这是“天空课堂”第三次在中国空间站开课,我们坚信,在未来,中国空间站会继续利用太空中独特丰富的资源,引导和鼓励青少们积极探索,弘扬伟大的科学精神,让我们怀着一颗热爱科学和探索未来的心继续期待接下来的课程吧!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篇3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关于这堂课,有两个“新”。今天来说一堂即将上新的“太空课”。明天下午3点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将准时开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全程直播。这堂课讲什么呢?从公开的“课程表”来看,首先就是介绍问天实验舱。因为这次太空授课不光内容上新,“课堂”也上新了,问天实验舱第一次作为太空授课的讲堂。大家都知道问天实验舱空间

6、比较大,它和之前上课的天和核心舱有哪些不一样?新“讲堂”到底有何乾坤?值得期待。再看课程表的其它内容,光从名称来看就让人很好奇,比如水球变“懒”实验,水球如何变“懒”?还有在太空用超长吸管喝水,水能吸到嘴里吗?费劲吗?明天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科研人员说,之所以安排这样的课程,主要是想突出天上和地上的区别,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为此很多网友就说,这期待值已经拉满,闹钟都定好了。“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经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很多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太空教师”王亚平曾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这次授课是在问天实验舱,问天也是问道,问的是科学之道、探索之道,而

7、太空授课也是传道授业解惑。期待每一位听课的小伙伴,带上好奇心,上课之后也能有收获、有感悟。问道向苍穹,闻道于天宫。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篇4“天宫课堂”第三课于10月12日15:45开课,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我和老师、同学们在课室中观看了本次直播。“天宫课堂”第三课共有两个地面课堂:主课堂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分课堂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河南省科技馆。在本次太空授课中航天员们为我们进行了以下7个课程:1、问天实验舱介绍:展示介绍问天实验舱的基本情况以及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

8、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2、毛细效应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液体显著的毛细现象,讲解毛细现象的重要性及其工程应用。3、水球变“懒”实验:探究在微重力环境下,液体与液固混合体在相同冲击作用下的振动表现。4、太空趣味饮水:展示在微重力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的有趣现象。5、会调头的扳手: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的扳手旋转翻转的现象。6、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介绍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水稻种植和拟南芥种植研究项目,演示样本采集操作。7、天地互动环节:航天员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天地互动。对比前两次的天宫课堂,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以往天和核心舱的基础上,新增了问天实验舱,这样“太空教师”的活动范围更大了,相应在直播当中用到的摄像机机位和保障设备变得更多,地面调度的操作也更加复杂。天宫课堂一次比一次更成熟,这背后不仅有航天员们的不懈努力,也有各个领域的专家们的倾情付出。天宫课堂的三次成功举办体现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稳健发展,对于培养青少年的航天精神和科学兴趣更加重视,方式更加多样。看完天宫课堂第三课之后,我的内心更加激动澎湃,我要努力奋斗、坚持学习,未来为航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