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7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150344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7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7篇) 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篇1对于这次野外地质实习,总体上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体会。最真实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质工作者的情怀。那一份对地质工作者对于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经过这次实习,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艰辛,这份艰辛并不是我们坐在教室便能体会的,这份艰辛是用我们的汗水去把它浇灌出来的鲜艳之花。这花的明艳是我们现在所能体会到的最大的慰藉。慰藉来自于那一份对于地质工作者应该收获的喜悦与丰收。但这份喜悦来得并不易,因为这许多的成果来自于我们的双脚

2、,每天长途的跋涉换来的也许只有那几页纸的微小成果。但是我们却倍加珍惜这几页小小的纸,因为它承载着地质工作者的一个伟大蓝图目标。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这许许多多的野外记录一次次的拼接起来,从而在一张看似不大的地形图上将其逐一呈现,使其变成一张地质图。在地质图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说是留下了地质工作者的脚印。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座汕头的具体出露情况,但是我们却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满路荆棘;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个地层分界线的具体位置,但却看不到寻找地质界线路上的满地汗水;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条山脉的清晰走向,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在山脚小路上的满目杂草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是的,地质工作者一

3、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变的是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每一个地区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质工作者的开垦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秘,并将它的胸怀敞开去拥抱它自身的价值。我们在巢湖实习的过程中,首先学习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对前人工作的学习与认知,这个过程便是地质工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这条路虽然漫长,但是每一代地质工作者都没有对其厌倦与抛弃,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献着自己的热情与青春,也许某一天,你的成绩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继续向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谈了这么多关于地质工作者的精神的话题,也该说说这次巢湖实习的具体收获了。这便是我们以后为地质工作发光发热的必备工具吧。首先,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地质调查

4、的的基本流程与方法,首先学习的便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兵家经典。这个过程是我们大体了解工作区域的各方面情况,有助于以后工作的良好发展。其次便是到达工作区后的工作了。在工作区的基本流程分为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图。每一流程的先后顺序基本不颠倒,在此我便不再赘述原因。其中最艰苦的要算地质投图了,因为基本脱离指导老师的帮助,完全自己把握,这便给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坚持了下来,把工作完成了,虽然质量与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种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体吼吼的。因为满路荆棘与悬崖陡坡也无法阻挡即将成为地质工作者的预备队员们的脚步了。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篇2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

5、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

6、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

7、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这块石头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蚀而成的,看来千万年前这里是水位还是很高的,石头的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极容易被风化。接下来就是飞鹰古道和飞鹰崖了,飞鹰古道是人为开凿的隧道,隧道洞穴比较宽大,穿透整个岩层,岩层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我们跟着老师一路走下去,狮子岩对面的就是观音岩了,它是一块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内凹陷的岩石,

8、上面有观音岩三个字,岩性也是沉积岩中的棕红色砂岩,下面供奉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篇3我们于19日上午8点由学校集体乘车至崂山仰口开始了一天的实习。马山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马山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马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却含有柱状节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等丰富的地质遗迹,其中柱状节理石柱群、硅化木群等地质遗迹发育之好、保存之完整在地质界十分罕见,因此马山被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马山石林前面,我们似乎能从中探寻出发生在1.1亿

9、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马山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在马山山体上随处可见的沉积构造也是远古时期地壳活动留下的印记。当时湖泊流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一层层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岩石,不同的层理交织在一起,看上去好像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早期形成的沉积岩与火山喷发的岩浆接触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变质,又形成了接触变质岩。此次实习虽然辛苦,但是经过努力,所有

10、同学全都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同学们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克服了许多困难,进一步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增进了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就整体而言,这是一次增长知识的实习,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以实地实物为例,又进一步向我们讲授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给我们充分的时间去观察,让我们有一个自己动手的机会。在生活方面,就个体而言,这是一次艰辛的实习,是一次生活的考验。这几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实习的辛苦。老师也是很不容易的,专业老师是实习队伍的领头人,他们不仅要控制速度

11、、方向保证同学们的安全,而且要给我们不断地讲解。在学校里与老师接触得少,实习时才发现原来老师也是最可爱的人。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篇4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

12、、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

13、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石油

14、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从大学校门跨入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

15、,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

16、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五、存在的问题。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针对实习期工

17、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1、做好实习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岗位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各种制度和业务。2、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3、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热情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力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4、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

18、会篇5这个实习为期一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的热情和兴趣。实习由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组成。在课堂上,导师简要讲解了实习内容和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并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姚老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的讲解,不仅使我们掌握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领,也使我们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并得以巩固和深化。在这次实践中,我们在许多地方使用指南针来测量岩石的走向、倾斜度和倾角。在这些过程中,我对指南针功能的理解和操作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还精通姿态方向法、象限法、图解法三要素的各种表达方法。地质实践的本质是研究各种地质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岩石及其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所以这

19、种做法最大的内容就是观察各种岩石,分析其构成的坡度。在实习期间,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处理岩石和斜坡,而姚先生也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讲解这部分知识上。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很快结束了。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培养了对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也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对工程地质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从以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现在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另外,在这次实习中,我从导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最深的体会就是做事认真,不懈怠,不放弃。爬孤山的时候,我在导师的鼓励下坚持下来,所以记住:认真做事,即使不喜欢,也要努力,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这样才能造福人类!20

20、22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篇6第一章 绪言一、实习地的地理状况、行政区域和面积、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以及实习地的地理状况。二、本次实习介绍1、实习目的此次工程地质实习区主要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境内, 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 地质分界线上。 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有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之“淮南虫”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较高关注,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习区地处北纬 3240,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6,年平均降雨量为 969 毫米,属大陆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这里农业南北特色兼有,南稻北麦,东果西蔬,种类繁多,更有“八公山豆

21、腐”为一绝,人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工业以煤炭开采、电力、化 工为主,是闻名中外的能源城市。区内淮南铁路横贯市内,东接津浦,西连京广,北上京九,南下皖赣。水路、公路交通 也很便利。 淮南市内总面积 2121 平方公里,人口 180 万。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内。淮河以南为丘 陵山区,八公、舜耕、上窑“三山鼎立”,海拔多在 200 米 ,最高峰为八公山的白鹗山, 海拔 242 米。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 2040 米。a.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b.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

22、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 c.了解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2.实习的任务a岩石的肉眼鉴定;b地层剖面观察;c构造的基本判识;d 认识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e边坡稳定性等工程地质条件评价。3实习日程安排(1)、.06.25 星期一上午,晴在北校区2301 教室举行地质实习动员大会,领取地质实习工具。(2)、.06.26 星期二上午,阴前往舜耕山,观察舜耕山地区的岩石、地层和古生物、了解其沉积环境练习罗盘的使用, 测量岩层的产状;了解舜耕山的构造特征。(3)、.06.28 星期四上午,阴前往茅仙洞,实地观察河流地质

23、作用以及边坡和泥石流的形成、危害和防治。(4)、.06.28 星期四下午,阴前往罗山地区,实地学习认识,观察舜耕山断层;了解组成罗山山体的岩石和地层;观察太古界和上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认识岩石风化剖面,了解土壤的形成。(5)、2.06.29 星期五,撰写实习报告。4、小组情况指导老师:组长:组员:第二章 地层及岩石1、地层及古生物淮南地区煤系地层隐伏于新生代松散层下,而淮南煤田却是从地面炭系含筳地层的研究而发现的。淮南地层与华北地区类似, 但又有其特殊性,如猴家山组、 凤台组、四顶山组、寿县组等都是淮南地区特有的。更因九里桥组中发现世界最早的后生动 世界最早的后生动 物化石而闻名于世。我们在舜

24、耕山的山间风口处发现了波痕,一方面波痕具有示顶作用,可判定舜耕山的岩层倒转,另一方面由波痕的形成环境和海绿石的存在可判定舜耕山沉积岩的沉寂环境为海洋系条件下静水环境下的海成岩石。我们在罗山山顶的一个废弃采石场处就发现了叠层石 元古宙是真核生物的发展时期, 主要是微观或宏观的低等藻类,较难化石,故很少能见到它们。叠层石是主要能直接观察它们的标志.,它们是某些藻类活动的遗迹,刘老碑组、九里桥组、四顶山组均可见到。众所周知淮南市煤矿资源丰富。 原因是晚古生代是陆生生物大发展的时期。 淮南地区当时滨海陆地环境、气候适宜,刚刚登陆不久的植物长成了茂密的森林,为石炭二叠纪煤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在煤

25、系地层中,陆生植物化石非常丰富。2、岩层产状的测量岩层产状的测量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表述岩层空间展布状态,分析岩层形变和研究构造的重要数据。首先选定一个较平整的岩层面,注意选定时一定要前后左右观察一下岩层的位置,不要将节理面或风化面当成层面。将罗盘折起,短边紧贴岩层面并保持水平,北针所指数据就是岩层倾向。将罗盘打开成平面状,将长边紧贴岩层面并保持水平,代表一个水平面,读出北针所指数据,即为岩层走向。将罗盘长边沿垂直走向方向紧贴岩层,旋转罗盘底部手柄,让垂直水准器气泡居中,读出白色短线标志所指数据即为岩层倾角。(见图)3、实习区域的岩石及其特点在地质实习前,我们应该初步知道:了解地球的物质组成,是

26、从认识矿物岩石开始的, 而矿物岩石的野外识别能力, 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功。 运用学过的矿物岩石的知识和方法,在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就会认识越来越多的矿物和岩石,识别能力会愈来愈强。淮南地区太古界为变质岩,从上元古界起主要为沉积岩。此次在野外实习,我们除了掌握岩石的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外,还需要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如地质锤、5%的稀盐酸、地质包等。在观察时,注意要用地质锤敲开岩石的新鲜面再对其它工作,否则其风化表面会使观察产生错误的认识。在学校里, 我们能够观察认识到的建筑石材有: 泥灰岩、 花岗岩 (有白岗岩) 大理岩、辉石、灰岩、白云岩等。在学校外面。我们主要观察到了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灰岩

27、、泥岩、页岩、泥页岩、白云岩、砂岩(石英砂岩、紫红色砂岩)、叠层岩、土壤等。实地观察时,我们第一眼看见的是岩石的颜色。因此对岩石颜色的描述比较重要。通常说来,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颜色往往与其暗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它 们 含有 Fe2+的硅酸盐矿物)含量 。含量愈高,颜色愈深。岩浆岩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颜色逐渐变浅,是因为暗色矿物含量渐少,而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含量渐高的缘故。在观察岩浆岩、变质岩的过程中,对颜色的正确描述有助于岩石类型的识别。而沉积岩中,深色岩层系因其富含有机质所致,如淮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岩层多为灰、深灰色。 它们往往代表还原、湿润条件下的产物。而常见于岩浆岩、变质岩中的暗色矿物极易风化分解,难以在沉积岩中。红色沉积岩层多含有 Fe3+,是氧化、干燥条件下的产物,如淮南罗山地区上二叠统石千峯组的红色砂岩(如图),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晚二叠世后淮南地区再也没有煤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