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10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507820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10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10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10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10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10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10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10篇 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18月13日,_给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回信在全省上下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表示,_的回信情真意切、催人奋进,将牢记_殷切嘱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每一位“中国好人”都是拥有大志的凡人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辉煌的事业。“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争做社

2、会好榜样。他们用平常心做不平常事,用小爱凝聚人间大爱,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文明典范、精神榜样和行动指引,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将榜样的力量转化为我们生动的实践,在拼搏奋进的道路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学习英雄事迹,汲取榜样精神力量。“中国好人”李培生在黄山之巅,迎客松畔“飞檐走壁”,凭借一根绳索,在悬崖峭壁上拣拾随风落向山谷的塑料袋、游客掉下的物品,20多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达1800公里,相当于200次登顶珠穆朗玛峰。“中国好人”胡晓春一个人守护一棵松,一守就是12年,除了观察树皮、梢头、枝丫、冠顶之外,每天巡检细到连松针都不放过,24小时对迎客松进行特级“护理”,迄今,在所有“守松人

3、”当中,胡晓春最年轻,但守松年限却是第二长。李培生和胡晓春身份普通、工作平凡,但他们敬业奉献的精神,为守护美丽黄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决心值得我们学习。李培生、胡晓春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爱岗敬业诠释着工匠精神,树立了精神文明标杆,是我们新一代党员干部赶考路上的精神榜样,时刻激励着我们砥砺奋进。践行英雄品格,以榜样为行动指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捡垃圾”的李培生,还是“看松针”的胡晓春,亦或是扎根乡村、坚守付出的黄文秀,每一次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尊重,他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努力拼搏、不懈奋斗,时

4、刻不忘初心,牢记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使命。我们身边有无数时代榜样的“奋斗足迹”,里面映照着矢志不渝的为民初心、拼搏奋进的澎湃活力,我们通过学习“中国好人”精神,践行他们优秀的品格,继承他们崇高的精神,引领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年轻力量与满腔热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新时代青年需要榜样力量激荡,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以孜孜不倦的学习渴求向身边的平凡英雄“汲取知识”,他们是我们身边的英雄,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时代的脊梁,让我们向英雄楷模致意,以榜样力量为驱动、以榜样精神为引领,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

5、迹篇28月29日上午,施秉县人民法院组织学习了_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并认真聆听学习了李培生、胡晓春主要先进事迹。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李培生、胡晓春,一位是悬崖放绳工,工作环境凶险异常,但却几十年如一日在岗位上坚守与付出;一位是守松人,一年365天有300天住在山上,常年与松为伴,忍受常人无法体会的枯燥与乏味。8月13日,_在给他们的回信中说,“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这句话给人心灵以鼓舞,给精神以引领。让人深深的体会到,通过坚守诠释着的平凡中的伟大,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精神的火焰,生生不息。院长陈

6、秋月表示,学习李培生、胡晓春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们坚韧不拔、不畏艰难、主动担当的精神,动员全院干警深化思想道德建设,牢记_的殷殷嘱托,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发挥身边好人的榜样示范作用,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喜迎党的_立根铸魂、凝心聚力。会后,参会干警纷纷表示,学习了李培生、胡晓春在工作中脚踏实地、敬业奉献精神,深受感动和启发,坚守每一个平凡岗位,就是在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要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3一根钓鱼竿、一顶安全帽、一捆登山绳、一身黄马甲身为一名放绳工,这就是李培生

7、在黄山风景区工作的所有家伙什。看似简单轻便,却藏着日复一日的训练成果。胆识、技术、体能,缺一不可。放绳工是景区环卫的一个特殊工种。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去拣拾游客扔下的垃圾、随风落向山谷的塑料袋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项既辛苦又危险的工作,不仅需要体力,还要胆大心细。今年,是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工作的第25个年头。从最初的检票工作,到后来的保洁环卫,2000年,李培生转岗到了放绳队伍,成为景区里的一名放绳工。“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放绳既陌生又恐惧,悬崖垂直落差大的有十几层楼高,头一次下去身体直打哆嗦。”回忆第一次“飞檐走壁”,李培生至今难忘当年的“望而生畏”。但李培生天生有股不服输的毅力。从第一次当“蜘蛛人

8、”开始,他就暗下决心:“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在经过专业训练和实地操作之后,如今的李培生对这份工作已是驾轻就熟,凭借一根绳索,在悬崖峭壁上行走自如、如履平地。绳索的一头以“8字扣”系在崖壁边的护环上,另外一头则系在腰间,打好结、扣上保险,然后李培生便手拉绳索,顺着崖壁向下滑去这一套流程对于李培生来说,再熟悉不过。到了旅游旺季,他每天要放绳七八次,上下一趟在一个小时左右,这对体力和耐力都有着极大的考验。“很多事情都要亲自尝试,只有试过了才知道行不行。”这是李培生最朴实的想法,而努力上进的他,也会在闲暇时不断学习摸索,掌握放绳的技巧。为什么会从事这么久的环卫工作?在悬崖上捡垃圾有害怕过么

9、?是否想过申请调换一个岗位?类似的问题,李培生曾被无数次问起过,但不论是20年前,还是今天,他的答案都是一致的,“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勇往直前。”翻越、攀爬,再翻越、再攀爬20多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达1800公里,相当于登上了20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黄山风景区,像李培生这样的放绳工,共有18名,他们肩挎绳索,穿行在陡峭悬崖间,只为换来黄山景区的洁净如洗。在他们看来,维护好景区的绿水青山是最大的心愿,也是坚守的初衷。这些年,李培生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也让他荣誉无数:20XX年当选“中国好人”;20XX年被授予“黄山市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XX年荣获“十大最美环保人提名奖”,同年

10、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荣誉面前,李培生总是保持着低调。他说,自己还要在放绳工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用实际行动呼吁更多游客能自觉爱护景区的一草一木,让文明旅游成为旅游新风尚。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48月13日,_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中写到:“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并表达了对中国好人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的殷切期望,勉励他们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明光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_重要回信精神。8月16日下午,明光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组织召开明光市学习宣传贯彻_给“中国好人”回信精神座谈

11、会。会上学习了_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内容。“中国好人”曹宝永、肖凯杰、仲维虎、岳彩兵,“滁州好人”鲍铁柱、赵佩剑、李荣、王荣、王玲,“明光好人”卢平等身边好人代表分别发表自己的感想。“_的回信不仅是对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肯定,也给我们这些中国好人带来了无限的勉励。”“中国好人”曹宝永说道。2019年,市城管执法局曹宝永、肖凯杰、仲维虎、岳彩兵和公交车司机陈治田等5人不畏牺牲,挺身而出,齐心协力扑灭自燃出租车,危急时刻舍身忘死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见义勇为精神,坚守在保护人民的岗位上。”曹宝永郑重地说。“明光好人”卢平是市检察院工作人员,从检六年,卢平时刻

12、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怀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忠诚履职,兢兢业业,参与办理各类刑事案件200余件,撰写数百万字的审查报告。她手持法纪,捍卫公平正义,肩担道义,铸就检辉光芒,多次获得院“先进个人”、滁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回信中提到,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那我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基层检察工作人员,我将在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法律监督职责,主动作为,履职尽责,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新明光贡献力量。”“_的回信给我们好人群体带来了莫大的激励,我们做的也都是平凡的事情,只不过是把平凡的事情坚持了下来。”2019年,“滁州好人

13、”王玲牵头创立明光市爱不释手婚姻调解工作室,对申请离婚的夫妇第一时间先进行调解,她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用爱心对待每个调解对象,在爱心中体现耐心,在调解中突显责任。自调解室成立以来,累计调解450对申请离婚的夫妇,有200对夫妇撤销申请,重归于好。王玲还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做好事,做善事,做公益,十二年来她带领“每月一善”志愿服务团队帮助2800余名高考生义务填报高考志愿、资助100余名留守儿童、老人和大学生。好人、道德模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道德脊梁。近年来,明光市深度挖掘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大力实施好人成名人工程。截至目前,明光市荣获“中国好人”17人,“安徽好人”18人、“

14、滁州好人”124人、“明光好人”433人,并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报道、宣传活动,打造好人长廊、好人馆等主题展点,推出好人文艺精品力作,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进一步擦亮了“好人明光”品牌。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5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广大网友和城乡基层干部群众举荐身边好人好事,定期推评“中国好人榜”。中国文明网身边好人故事专栏,晚间为你讲述“中国好人榜”入选人物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好人、宣传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8月13日,_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

15、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的敬业奉献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对他们继续发挥好“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李培生、胡晓春在黄山风景区分别从事环卫保洁和迎客松守护工作,20XX年和2021年先后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让我们走近李培生、胡晓春这两位“中国好人”,了解他们在平凡岗位上敬业奉献的故事。绳索一头以“8字扣”系在崖壁边的护环上,另外一头系在腰间。打好结、扣上保险,待搭档踩稳绳索后,李培生便手拉绳索,顺着崖壁向下滑去这一套流程,李培生每天要操作四到五次。看似简单,却蕴含着23年来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今年,是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工作的第二十五个年头。从最初的检票工作,

16、到后来的路段保洁,1999年6月,李培生转岗到了放绳队,成为黄山风景区玉屏环卫所的一名放绳工。放绳工是景区环卫里的一个特殊工种,需要在悬崖峭壁上捡拾垃圾和塑料袋这项工作既辛苦又危险,胆识、技术、体能,缺一不可。“我是安徽无为人,从小在水边长大,胆子不小,但第一次放绳对我来说仍感到很害怕。悬崖垂直落差有十几层楼高,身体直打哆嗦。”李培生回忆说。李培生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暗下决心:“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经过刻苦专业训练和长期实地操作,如今的李培生对这个工作已是驾轻就熟。凭借一根绳索,他在悬崖峭壁间行走自如。翻越、攀爬,再翻越、再攀爬23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近1800公里,相当于攀爬了

17、大约20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做了这么多年放绳工,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在悬崖上捡垃圾害怕吗?一个月才能下山回家一次,是否想过调换岗位?类似的问题,李培生曾被问过无数次,但不论是23年前,还是现在,他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去做,这个工作,我不去做,就得别人去做。”“每次放绳回来,就会有游客围过来拍手叫好,那种感觉很棒。”李培生说,尤其是听到一些家长以此教育孩子不能随手乱扔垃圾时,他感到很欣慰。眼下,李培生已经49岁了,是黄山风景区里较为年长的放绳工之一,但他内心很坚定:“只要体力允许,我会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用实际行动保护景区的一草一木,让文明旅游成为风尚。”23年山崖攀爬,2

18、3年默默坚守,李培生的敬业奉献,也赢得了无数人的点赞。20XX年,李培生当选“中国好人”,20XX年,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8月13日,李培生收到了_的回信。在他看来,这份巨大的鼓舞,不仅属于他和胡晓春,更属于所有黄山人。据了解,在黄山风景区,像李培生这样的放绳工共有18名,他们肩挎绳索,穿行在陡峭悬崖间,只为换来黄山风景区的干净整洁。在他们看来,维护好景区的绿水青山就是最大的心愿,也是坚守的初衷。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61999年至今,李培生穿梭于黄山悬崖峭壁间,放绳子捡拾垃圾已长达23年,放绳高度累计约1800千米。先后获评“中国好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劳动模

19、范”等荣誉称号。黄山的美,美在天然,黄山的干净,却是近200人的环卫队伍日夜辛劳换来的,李培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今年,是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工作的第25个年头。从最初的检票工作,到后来的路段保洁,1999年6月,李培生转岗到了放绳队,成为黄山风景区玉屏环卫所的一名放绳工。放绳工是特殊工种,要在悬崖峭壁上捡拾垃圾。这项工作辛苦又危险,胆识、技术、体能,缺一不可。“我是安徽无为人,从小在水边长大,胆子不小,但第一次放绳对我来说仍感到很害怕。悬崖垂直落差有十几层楼高,身体直打哆嗦。”李培生回忆说。现在,他已能娴熟地在黄山之巅“飞崖走壁”。李培生所在的玉屏环卫所,位于黄山风景区的精华地段,有天下闻名的

20、迎客松,有以险绝而受游客喜爱的天都峰,都是游客的主要游览区,环卫保洁工作尤为重要。他的主要工作是放绳作业,拾捡丢弃或吹落在山体间的垃圾,作业难度大。工作时两人一组,上下呼应,一个人在路面上观察绳索的变化,同时提醒游客地上有绳索,以免游客关注景点被绳索绊倒,一人则放绳而下,李培生就是那个放绳而下的人。他平均每天在悬崖放绳上下4到5次,二十余年间放绳高度累计约1800千米,相当于攀爬了200多座珠穆朗玛峰。“玉屏峰、天都峰、莲花峰等都非常陡峭,崖壁几乎垂直。每次放绳都是对体力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李培生说,外围放绳的作业环境不是悬崖峭壁,就是荆棘丛林,有时一脚踩空,会悬在半空中晃荡好半天。碰上大

21、风,还会刮来一些小砂石,擦破皮已是司空见惯。阴雨天气时,因崖壁附着苔藓,脚踩在上面时常会打滑,没有受力点,崖上作业难度和危险系数还会增大。好在李培生胆大心细,认真完成每一次外围放绳作业,始终保持零事故。越是节假日,黄山人越多,环卫工作越繁重,李培生和家人聚少离多已成常态。他说,飞崖走壁换来黄山洁净如洗,很有成就感。李培生的老家在芜湖,他很少能抽出时间回老家。黄山有名,在黄山悬崖放绳捡垃圾的李培生经常被媒体报道,也很出名,父母也是看电视才知道他从事的工作。面对父母的担心,李培生解释,会定期接受专业登山队培训,能胜任这份工作。李培生还延伸服务职能,协助有需要的游客安全下山,利用放绳工作帮游客拾捡掉

22、落在悬崖上的手机、钱包等,经常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为游客拍摄照片,从细节之处展现黄山文明;他还兼任技术维修工,从小电器到水电工程的维修都驾轻就熟“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我们就要勇往直前,因为我们的心中都有一样的担当、一样的信念,黄山是我的第二个家,我们要把家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李培生说,“今后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回信嘱托,扎根黄山,服务黄山,和大家一起把黄山建设得更加美好,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的关怀。”值得一提的是,在黄山之巅像李培生这样的放绳工有18名,他们肩挎绳索,穿行在陡峭悬崖间,只为换来景区的干净整洁。很多中外游客看到放绳工的危险工作,对他们的敬业精神心生敬意,称赞他们是悬崖上的

23、“美容师”,纷纷拍照传播。他们,也是黄山独特的“文明风景”。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7黄山风景区守松人胡晓春一人一松十二载下玉屏索道,拾级而上300米,在距离迎客松仅25米的小房间内,记者见到了刚刚巡查归来的胡晓春。只见他拉开抽屉,拿出迎客松日记,熟练地记录:7:05,查看迎客松躯体、枝干、各枝丫、支撑架、拉索、防雷系统及周边,无异常。今年42岁的胡晓春,是黄山风景区第十九任守松人。为加强对迎客松的保护,1981年,黄山风景区确定了守松人制度,由专人对其进行24小时“护理”。20XX年,退伍后的胡晓春脱下军装,穿上护林服,成为黄山风景区的一名防火员。20XX年,经过层层选拔,他成

24、为第十八任守松人徐东明的徒弟,担任迎客松守松人B岗。20XX年6月,胡晓春从师父手中接过望远镜和放大镜,正式成为第十九任守松人。“对我来说,迎客松不单单是一棵树,守护好它,就如同守护好家人一样。”在胡晓春看来,12年的守护,让他和迎客松、黄山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密关系“你守着山,我守着你”。从部队军人转变为防火员,再成为迎客松守松人,改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使命和责任。一年365天,胡晓春有300天住在山上,与迎客松朝夕相伴。约14平方米的工作室里,一张简易床、一套桌椅、一台监控电脑和一些检测工具,这就是他在山上的全部家当。每天早上7点,胡晓春便开始了巡护观测工作。监测松树枝丫、松针和树皮的细微

25、变化,检查支撑架、拉索、防雷设施情况“白天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如遇雷暴等天气,每半个小时就要巡查一次。夜间则启动红外线防侵入报警系统,随时随地查看迎客松情况。”胡晓春说。“没有变化,是最好的变化。”这话听上去比较拗口,但胡晓春的理解是,“只要巡查无异常,就说明没有白白守护”。每次巡护工作结束后,胡晓春都要回到小屋,拿出迎客松日记,详细记录迎客松生长数据,以及当天的气温、风力、湿度等信息。12年来,他已经写下70多本、累计超过140万字的迎客松日记。久而久之,他自己也成了半个林业专家。什么时候要注意梢头长势,遇到大风天气该如何应对,大雨过后怎样确保土壤不流失,季节更迭需要加强哪些防护对于

26、这些问题,胡晓春早已熟记于心。“一个人,一棵树,确实有点单调。最初两年,也有过调换工作的想法。”胡晓春坦言,白天人山人海,晚上夜深人静,静到只能听到风吹草木的声音,好在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让他坚持至今。说起_的回信,不善言辞的胡晓春难掩喜悦地说:“接到回信时,我整个人都很激动,每读一遍心里都热乎乎的,久久不能平静。”“守护好迎客松,就是守护好黄山的绿水青山,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胡晓春充满信心地说。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8“看!蜘蛛侠!”一位小孩在黄山莲花峰下惊呼,游人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画面中,头顶安全帽、身穿黄马甲、腰捆登山绳的李培生正“飞檐走壁”,只见他双

27、脚稳稳地蹬在岩体上,双手牢牢抓住岩石凸起部分,不断变化着身姿保持平衡,不时捡起山崖杂草中的垃圾。8月13日下午4时许,峭壁在太阳的照射下变得滚烫。豆大的汗珠从李培生的额头冒出来,嘴唇上也起了一层薄薄的白皮。“有点累,稍微歇一下再放绳,再接着干。”李培生喘着粗气说。暑假期间,黄山风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当天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为了保持黄山干净整洁,李培生和他的同事们加大放绳频率,每次放绳时间30分钟左右,一天在悬崖上要捡拾垃圾20多斤。行走、弯腰、捡垃圾李培生每天平均在黄山之巅台阶上走10多公里,在悬崖放绳上下10余次,累计放绳500米;25年来放绳高度达1800公里,相当于攀爬了200次珠穆朗玛峰

28、。在万丈悬崖上如履平地,在云雾缭绕间“飞檐走壁”,李培生犹如穿梭山间的“蜘蛛侠”。“蜘蛛侠”并非天生会攀岩,而是经受了千锤百炼。1997年,李培生成为黄山风景区一名检票工,后来转岗至玉屏环卫所从事保洁工作,并愿意加入了放绳队伍。“我的老家在无为,我是在水边长大的,第一次放绳时双腿不听使唤直打哆嗦,双手颤抖着翻过栏杆,过了很久才咬牙下去”李培生笑着说。他好不容易挪动脚步,没想到脚底打滑一下子狠狠撞在岩石上,尽管全身都穿戴着防护用品,但那份疼痛至今依然刻骨铭心!不怕危险、乐观坚强的李培生,一逢年过节就心事重重。本该与家人团聚的节假日往往是旅游高峰期,也是李培生最忙的时候,每年他都只能在旅游淡季才能

29、回家看一看。“我曾经劝过他换份工作,但是他说危险的工作总要有人干,而且他热爱黄山,要永远扎根黄山、服务黄山。”妻子王翠霞说。以山为家,以路为友。25年来,李培生看遍了黄山的四时之景,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闭着眼睛都能摸出一条路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XX年,他当选“中国好人”,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等。“现在游客多了,但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少了,因为大家的素质越来越高了。”李培生说。游客用文明尊重黄山之美,李培生用坚守守护黄山之美。像李培生这样的放绳工,黄山风景区共有18人,他们日复一日肩挎绳索,“飞檐走壁”,只为黄山洁净如洗。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优秀个人先进事迹

30、篇9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李培生、胡晓春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分别从事环卫保洁和迎客松守护工作,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20XX年和2021年,两人先后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_8月13日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表示:“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授予136个集体或个人“时

31、代楷模”称号,299人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表彰300个“最美奋斗者”,发布736个“最美人物”,评选11585个“中国好人”十年来,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十年来,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伟大征程奋斗吧中华儿女我们的四十年等重大文艺演出成功举办,唱响时代主旋律,描绘新时代壮美篇章。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歌剧沂蒙山等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话剧谷文昌、舞剧天路、音乐会歌

32、剧张富清,以及电视剧山海情人世间,电影守岛人等,优秀的现实题材文艺作品为时代和人民放歌,发人深思、催人奋进。2月4日,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世瞩目,贯穿始终的“中国风”,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十年来,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助推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诗词热等持续升温。到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度过充实的一天,已经成为不少人的选择。目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数字图书馆、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云端博物馆”等数字化体验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在线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十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让我们接续努力,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