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16399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肌电图,狭义EMG:针极肌电图广义EMG: 神经传导速度 F波、H反射、瞬目反射、交感皮肤反应、单纤维肌电图等,肌电图诊断系统分类,常规EMG和NCV的适应症,运动神经元及其以下病变肌肉病变 疾病的早期诊断,常规EMG的临床意义,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神经源性损害 or 肌源性损害 神经源性损害的定位(周围神经、丛、根)发现临床下病灶及易被忽略的病灶 运动神经元病、深部肌萎缩,常规EMG,检测每块肌肉三个步骤:插入电位和电静息 轻收缩肌电图 大力收缩肌电图,常规EMG观察指标及意义,插入电位 针电极插入肌肉时一阵短暂的电位发放 减少:肌纤维数量减少,如肌萎缩、肌纤维化 增多:

2、失神经、肌强直、肌炎等肌肉易激惹情况,在有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中,插入电位会诱发出纤颤电位和正锐波。,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静息期 正常情况下肌肉完全放松时应呈现为电静息 神经源或肌源性损害时,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自发电活动,又称自发电位。 自发电位 失神经支配2周后出现 纤颤电位 2-3相,起始为正相 正锐波 初始正相 束颤电位 MUP自发单个发放 肌强直样放电 许多肌纤维高频放电 突发突止,连续机关枪样,运动单位电位 MUP1. 时限:反映一个MU所有的肌纤维同步放电的程度2. 波幅:仅由针尖附近的少数肌纤维决定的,反映肌纤维密度3. 相位变化 正常2相或3相,4相为多相电位,

3、正常肌肉的多相电位在20%-25%,平均波幅的正常值:400-1000V。,平均时限的正常值:8-13ms。,干扰相:正常人在大力收缩时呈现密集的、快速发放的许多个MUP,它们不能被区别清楚。混合相或单纯相:神经源性病变时因为运动单位的减少而没有足够的MUP发放,大力收缩时表现为混合相或单纯相。病理性干扰相:肌病时,大力收缩时许多低波幅的多相电位的发放就形成了低波幅的干扰相,又称病理性干扰相。,大力收缩的募集类型,神经源性损害时限增宽波幅升高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4相募集相 单纯相、单混相、混合相,肌源性损害,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多相波百分比增高募集相 低波幅或病理干扰相,多相电位,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4、包括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是测定在电刺激神经时所获得的肌肉动作电位。感觉神经,是测定电刺激神经末梢或神经干时所获得的神经诱发电位。常用神经:正中、尺、胫后、腓总、腓肠、腓浅,检查的肌肉 正中神经拇展短肌、拇指对掌肌等 尺神经第一骨间肌 、小指展肌 胫神经腓肠肌、姆展肌 腓神经胫前肌、趾短伸肌,神经传导速度的临床意义,NCV的测定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周围神经损害的性质(轴索、脱髓鞘) 感觉神经更敏感更早,测定方法:电极放置:刺激阴极置于神经远端,阳极置于 神经的近端,两者相隔23厘米;记录电极置于肌腹,参考电极置于肌腱;地线置于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方法及MC

5、V的计算: 超强刺激神经干远端和近端,在该神经支配的肌肉上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测定其 不同的潜伏期,用远端和近端之间的距离除以两点间潜伏差,即为神经的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方法:电极放置:刺激电极置于或套在手指或脚趾末端,阴极在阳极的近端;记录电极置于神经干的远端(靠近刺激端),参考电 极置于神经干的近端(远离刺激部位);地 线固定于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方法及计算: 顺行测定法是将刺激电极置于感觉神经远端,记录电极置于神经干的近端,然后测定其潜伏期和记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除以潜伏期为SCV。,感觉神经传

6、导速度,NCV异常标准,潜伏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 (髓鞘功能) 正常值的20波幅降低(轴索功能) 正常值低限(伴或不伴波形离散)F波出现率降低 75%,潜伏期50 波幅7 下肢可以低一些2、3均可。,F波反映近端运动神经特别是根的功能 电极放置:同MCV测定,不同的是阴极放在近端 超强电刺激H反射 电刺激诱发的脊髓单突触反射 反应骶尾部神经根,F波 H反射,F波的异常表现为出现率低、潜伏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及无反应等;通常提示周围神经近端病变,补充MCV的不足。,体感诱发电位,SEP记录部位:1)正中神经记录: 皮层、C3/ C4, C2,C7,肘部(-)在正中神经腕部电刺激2)胫后神经记录:

7、 Cz ,T12,L4, 腘窝(-) 在胫后神经内踝部刺激,体感诱发电位,躯体感觉电位为评价脊髓和脑干后柱、中丘脑系以及临近组织的功能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通常用于下列检查: 外周感觉神经 较大直径的神经通路,SEP的临床意义,SEP:感觉通路的判断,病变在哪个阶段 (神经丛、神经根、脊髓、中枢),SEP的临床意义,正中神经:N9/P9:臂丛N11/P11:周围神经进入颈髓突触前电位N13/P13:脊髓灰质后角?枕骨大孔之下?N14/P14:内侧丘系(下部脑干、丘脑)N20:以后是皮层近场电位,丘脑下结构P25、N35、P45感觉皮层,SEP的临床意义,胫神经:N9:国窝电位N17:马尾电位N21:腰髓电位P40、N50、P60、N75:近场电位,是下肢的感觉中枢注意: N17- P40、 N21- P40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