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调制与解调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16916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X 页数:132 大小: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度调制与解调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角度调制与解调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角度调制与解调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角度调制与解调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角度调制与解调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度调制与解调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度调制与解调课件.pptx(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本章重点 调频和调相信号的数学表示式和波形,频偏、相偏、调制指数、有效频带宽度的计算;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和间接调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 石英晶体振荡器调频的电路组成; 斜率鉴频器和相位鉴频器的电路组成。,1,6.1 从导频制立体声调频广播谈起6.2 角度调制与解调原理6.3 调频电路6.4 鉴频电路6.5 数字信号调制与解调6.6 实训,2,6.1从导频制立体声调频广播谈起 调频(FM),是用调制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瞬时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变化,振幅保持不变化。 经过频率调制的载波称为调频波。 调相(PM),是用调制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瞬时相位,使其

2、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变化,振幅保持不变化。 经过相位调制的载波称为调相波。,3,角频率是相位角对时间的变化率,调频和调相都会产生相位角的变化,所以调频和调相合称为角度调制。 通信和广播一般只用调频。,4,无线电广播有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两种方式。 调幅广播的工作频段为525kHz26MHz,传送的语言和音乐的频率范围定为200Hz4.5kHz。 调频广播的工作频段为88MHz108MHz,传送的语言和音乐的频率范围是100Hz15kHz,比调幅广播传送的信号的频率范围宽,所以高、低音丰富,音色饱满。,5,导频制立体声调频广播是一种典型的调频广播制式。 图6-1(a)、(b)所示为导频制立体声调频

3、广播发送系统组成框图和信号频谱。 主信道信号、副信道信号、导频信号在相加器中混合组成立体声复合信号,对载波进行频率调制,经高频功率放大后,由天线发射到空中向接收机传送。,6,(a)发送系统组成框图,7,(b)复合信号频谱,图6-1 导频制调频立体声广播发送系统组成与信号频谱,8,调频广播接收机即调频收音机,由天线、FM接收电路、双声道立体声恢复电路、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组成,如图6-2所示。 FM接收电路包括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放大、鉴频等电路。,9,图6-2 调频广播接收机电路组成,10,鉴频输出信号送到双声道立体声恢复电路后分为3路。 一路由低通滤波器取出L+R信号, 另一路由带通滤波器取出

4、L-R双边带调幅信号, 第三路有调谐电路取出19kHz导频信号。,11,导频信号2倍频为38kHz副载波,对L-R双边带调幅信号同步检波,取出L-R信号。 L+R信号和L-R信号送入矩阵电路加减运算输出L左声道信号和R右声道信号。 送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由扬声器播放。 在调频发射系统中,立体声复合信号对载波进行频率调制需要用调频电路; 在调频收音机中,从调频载波中解调出立体声复合信号需要用鉴频电路。,12,6.2角度调制与解调原理6.2.1调角信号的时域特性 1. 调频电路和调相电路组成 频率调制用调频电路来实现,直接调频电路的组成如图6-3所示。 在振荡器电路中附设可变电抗元件,用调制信号控制

5、可变电抗元件的电抗值,使之随调制信号变化规律变化,从而使振荡器的振荡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变化,达到调频的目的。,13,振荡器,可变电抗元件,调制信号,调频输出,图6-3 调频电路组成框图,14,调相电路的组成如图6-4所示。 在振荡器振荡信号产生后,在其输出端附设可变电抗元件移相电路,用调制信号控制可变电抗元件的电抗值,使之随调制信号变化规律变化,从而使移相电路的移相值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变化,达到对振荡器振荡输出信号调相的目的。,15,振荡器,可变电抗元件,调制信号,图6-4 调相电路组成框图,移相电路,调相输出,16,2. 调频信号 设高频振荡产生的载波为 u c t = U cm c

6、os c t,低频调制信号为 u (t),用该调制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角频率进行调制,瞬时角频率为 (t)= c + k f u (t) (6-1) 式中,kf为调频比例系数,由调频电路确定。,17,若调制信号为单频信号: u t = U m cost 则调频信号的瞬时角频率为 t = c + k f U m cost (6-2) 瞬时角频率偏移为 t = k f U m cost (6-3) 调频信号的波形和瞬时角频率偏移,与高频载波和调制信号的对应关系,如图6-5所示。,18,图6-5 调频信号波形及瞬时频率偏移,19,最大角频率偏移简称为角频偏,调制信号为单频信号时的角频偏为 m = k f

7、 U m (6-4) 调频信号的瞬时相位为瞬时角频率的时间积分: t = 0 t t dt= 0 t c + k f U m cost dt = c t+ k f U m sint 则 u FM t = U cm cos c t+ k f U m sint,20,调频信号的振幅就是高频载波的振幅。 瞬时相位是在随时间变化的载波相位ct上,叠加了一个与调制信号积分成正比的瞬时相位偏移。 当调制信号为单频信号时,瞬时相位偏移为 t = k f U m sint (6-6),21,最大瞬时相位偏移简称为相偏,并定义为调频指数Mf: M f = m = k f U m (6-7) 其大小体现了频率调制

8、的深度。 将Mf写入调频信号的表示式为 u FM t = U cm cos c t+ M f sint (6-8),22,3. 调相信号 用调制信号u(t)对高频振荡产生的载波的相位ct进行调制为调相,调相信号的瞬时相位为 (t)= c t+ k p u (t) (6-9) 其中 k p 为调相比例系数,由调相电路确定。,23,若调制信号为单频信号: u t = U m cost 则调相信号的瞬时相位为 t = c t+ k p U m cost 调相信号的表示式为 u PM t = U cm cos c t+ k p U m cost,24,调相信号的振幅就是高频载波的振幅。 瞬时相位是在随

9、时间变化的载波相位ct上,叠加了一个与调制信号成正比的瞬时相位偏移。 调制信号为单频信号时的瞬时相位偏移为 t = k p U m cost (6-12) 调相信号的最大瞬时相位偏移简称为相偏,并定义为调相指数Mp: M p = m = k p U m (6-13) MP大小体现了相位调制的深度。,25,用MP表示的调相信号的表示式为 u PM t = U cm cos c t+ M p cost (6-14) 调相信号的瞬时角频率为瞬时相位的时间微分: (t)= d t dt = c k p U m sint 调相信号的最大瞬时角频率偏移,即角频偏为 m = k f U m (6-15) 调

10、相信号的波形和瞬时角频率偏移,与高频载波和调制信号的对应关系,如图6-6所示。,26,图6-6 调相信号的波形和瞬时角频率偏移,27,4. 调频信号与调相信号时域特性的比较 相同在于: (1) 二者都是等幅信号,为高频载波的振幅。 (2) 二者的频率和相位都随调制信号而变化,均产生频偏与相偏。 区别在于: (1) 二者的频率和相位变化的规律不一样。 (2)调频信号的调频指数Mf与调制频率有关,调相信号的最大频偏与调制频率有关。,28,表6-1 调频信号与调相信号时域参数比较,29,6.2.2调角信号的频谱 在单频调制信号调制时,调频信号与调相信号的时域表达式是相似的,仅瞬时相偏分别随正弦函数或

11、余弦函数变化, 无本质区别,为分析方便,可写成统一的调角信号表达式: u t = U cm cos c t+Msint (6-16) 三角函数展开为u t = U cm cos Msint cos c tsin Msint sin c t,30,cos Msint 和sin Msint 可以展开成傅立叶级数:cos Msint = J 0 M +2 J 2 M cos2t+2 J 4 M cos4t+ sin Msint =2 J 1 M cost+2 J 3 M cos3t+2 J 5 M cos5t+ 式中, J n M 是宗数为M的n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31,代入式(6-17),并经三

12、角函数积化和差运算后为u t = U cm J 0 M cos c t+ U cm J 1 M cos c + t U cm J 1 M cos c t + U cm J 2 M cos c +2 t+ U cm J 2 M cos c 2 t + U cm J 3 M cos c +3 t U cm J 3 M cos c 3 t + U cm J 4 M cos c +4 t+ U cm J 4 M cos c 4 t+ (6-18),32,图6-7给出了宗数为M的n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曲线,表6-2给出了M为几个离散值时的贝塞尔函数值。,33,图6-7 宗数为M的n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曲线图

13、,34,表6-2 宗数M为几个离散值时的贝塞尔函数值,35,(1)调角信号由载频分量fc和无穷多组上、下边频分量组成,这些频率分量的频率为fcnF,振幅为Ucm Jn(M),式中n=0,1,2,。 n为偶数时,上、下边频分量相位相同;n为奇数时,上、下边频分量相位相反。,36,(2)当M确定后, 各边频分量的振幅随n的增加,总趋势是减小,但不是单调减小,而有高低起伏,且有时候会为零。 (3)载频分量的振幅有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值,在个别M 值(如M=2.405、5.520)时,载频分量振幅为零。,37,图6-8所示为M3的调角信号的频谱。 图中谱线只画到n7为止,各谱线上标注的数值乘以Ucm即

14、为载波分量或边频分量的振幅。,图6-8 M3调角信号的频谱,38,根据贝塞尔函数的性质: J n M = 1 n J n M 调角信号表达式(6-18)可以简化成 u t = U cm n= J n M cos c +n t 调角信号在负载RL上的总功率为 p L = 1 2 U cm 2 R L n= J n 2 M,39,根据贝塞尔函数的性质: n= J n 2 M =1 可以得到 p L = 1 2 U cm 2 R L = p C (6-20) 即调角信号在负载RL上的总功率等于高频载波在负载RL上的功率。 调角信号的载波分量和边频分量功率是高频载波功率的再分配。,40,6.2.3调角

15、信号的带宽 工程上把振幅小于高频载波振幅10的边频分量忽略不计,则调角信号的有效频带为有限宽。 取上、下边频分量总数为2(M+!),边频分量间隔为F,调角信号的有效频带宽度为 BW=2 M+1 F (6-21) 这个式子是由卡森提出来的,称为卡森公式。,41,当M1时(工程上只需M0.25),为窄带调角信号,带宽近似为 BW=2F (6-22) 窄带调角信号的频谱仅由载频和一对振幅相同、相位相反的上下边频组成,频带宽度与调幅信号相当。 由于调角信号的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与调角指数M大小成正比,通常应取M5以上,窄带调角信号的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很差。,42,例6.1 已知调频广播的音频信号最低频率

16、Fmin=20Hz,最高频率Fmax=15kHz,若要求调频频偏fm=75kHz,问相应调频信号的调频指数Mf和带宽BW是多少?在88108MHz调频广播频段中可以安排多少个调频广播电台? 解: 由(6-4)式可知,调频信号频偏由调频比例系数和调制信号振幅确定,与调制信号频率无关,高频、低频都一样。,43,由(6-7)式可以得到调频指数Mf为 = = (6-23) 在最高音频调制频率时: = 75k 15k =5 带宽为 BW=2 5+1 15kHz=180kHz,44,在最低音频调制频率时: = 75k 20 =3750 带宽为 BW=2 3750+1 20Hz=150kHz 为了使主要频谱

17、分量不受损失,应选取180kHz带宽。又因为电台之间必须留有20kHz的频率间隔,因此,每一个调频广播电台需占用200kHz宽的频带资源。88108MHz可以安排100个调频广播电台。,45,例6.2 已知音频信号最低频率Fmin=20Hz,最高频率Fmax=15kHz,若进行调相,由电路确定调相指数MP为5,问调相信号的带宽为多少?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的频偏分别为多少? 解:由(6-15)式可知,调相信号的频偏与调制信号频率成正比,调相指数与调制信号频率无关。,46,在最高音频调制频率15kHz时,由于调相电路确定调相指数MP为5,由下式: M p = k p U m = (6-24) 可以求

18、得调相信号的频偏为 = M p =515kHz=75kHz 带宽为 BW=2 5+1 15kHz=180kHz,47,在最低音频调制频率时,调相比例系数Kp和调制信号的振幅不变,调相电路确定的调相指数也不会变,频偏为 f m = k P F=520Hz=100Hz 带宽仍为180kHz。 调相信号最高音频调制频率的频偏为75kHz,而最低音频调制频率的频偏仅为100Hz,即调制深度差别大。 在模拟通信和广播系统中,大都采用调频制。,48,6.3 调频电路 实现频率调制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调频,另一种是间接调频,相应有直接调频电路和间接调频电路两种电路形式。6.3.1 调频电路的主要性能

19、指标 1调频线性 调频电路输出信号的瞬时频偏与调制电压的关系称为调频特性,理想调频特性应该是线性的。,49,2调频灵敏度 单位调制电压产生的角频偏称为调频灵敏度。 在线性调频范围内,相当于调频比例系数kf。 3线性频偏 实际调频电路的调频特性只有一部分是线性的,其他是非线性的。线性部分称为最大线性频偏。 调频广播系统的要求是75kHz, 调频电视伴音系统的要求是50 kHz。,50,4载频稳定度 调频电路的载频稳定性是接收电路能够正常接收,而且不会造成邻近信道互相干扰的重要保证,应尽可能稳定。 调频广播系统要求载频漂移不超过2kHz,调频电视伴音系统要求载频漂移不超过500Hz。,51,6.3

20、.2直接调频电路 直接调频是将调制信号作为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使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不失真地随调制信号规律变化。 1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 变容二极管的pn结的结电容随反向电压(反偏)变化,将变容二极管接入LC振荡器的振荡回路,用调制电压去控制变容二极管的电容量,从而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达到调频的目的。,52,(1)变容二极管的性能 变容二极管是利用PN结反向偏置的势垒电容构成的可控电容,其电容量随所加的反向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图6-9所示为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Cj与管子两端所加的反向电压uD的关系曲线和电路符号。,53,图6-9 不同值的变容二极管特性曲线和电路符号(a)特性曲线 (b)电路符

21、号,54,Cj与uD的关系式为 C j = C j0 1 u D U B (6-25) 式中,UB是变容二极管的势垒电压,通常为0.7V左右,Cj是uD0时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是变容指数。 变容二极管的特性不是直线,在实际应用中,变容二极管总是串联或并联一个电容,以调整电容变化曲线斜率,提高线性程度。,55,(2)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如图6-10所示。 图中,晶体管和电容C1、C2电感L1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变容二极管和电容C3串联后与电感L1并联。 加在变容二极管VD两端的电压为(5V)(u),分别为直流工作点电压和调制信号电压,使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产生变化,如图

22、6-11所示。 与电感L1并联的等效电感也就产生变化,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也就产生变化,达到调频的目的。,56,图6-10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57,图6-11 偏压固定后变容二极管电容值随调制信号变化,58,2. 晶体振荡器调频电路 如图6-12所示,晶体管VT2和两个100PF电容,以及晶体JT组成皮尔斯晶体振荡器电路,晶体JT标称频率为30MHz,与变容二极管VD串联。 9V电源电压经3k电阻降压后,经2.2H高扼圈给VD加负偏压。 传声器信号经VT1放大后,经2.2H高扼圈加在变容二极管两端。,59,图6-12 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电路,60,变容二极管结电容随传声器信号变化,则晶体振荡

23、器振荡频率随传声器信号变化,完成直接调频。 VT2集电极所接LC并联回路谐振于3倍晶振频率,作为3倍频负载,取出90MHz载波调频信号,由天线发射输出。,61,晶振的频率控制范围很窄,仅在串联谐振频率fs与并联谐振频率fp之间,所以晶振调频电路的最大相对频偏只能达到0.01%左右,最大线性频偏fm也就很小。 3倍频输出可使最大线性频偏fm增加2倍。 晶振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优点是载频稳定度高,可达10-5左右,因而在调频通信发送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62,6.3.3 间接调频电路 例如调制信号为单频信号: u t = U m cost 对之积分,为 u t dt= U m costdt= U

24、 m sint 然后将该积分作为调制信号对载频信号进行调相: u PM t = U cm cos c t+ k P U m sint,63,只要调相指数kp写成kf(数值相等),上式就是u(t)的调频信号表示式,即 u FM t = U cm cos c t+ k f U m sint 将调制信号积分后调相,是实现调频的另外一种方式,称为间接调频。 或者说,间接调频是借用调相的方式来实现调频。 图6-13所示为间接调频原理图。,64,图6-13 间接调频原理图,65,间接调频,调制不直接作用于振荡器电路元件,振荡没有受到影响,显然,这时调频信号的载波频率稳定度就等于LC振荡器或晶体振荡器的频率

25、稳定度。 1. 变容二极管相移网络 相位调制器是间接调频电路的关键部件,通常采用变容二极管相移网络来实现。 图6-14(a)所示为变容二极管相移网络,图(b)是其高频等效电路。,66,2022/12/2,67,图6-14 变容二极管相移网络与高频等效电路(a)变容二极管相移网络 (b)高频等效电路,68,图中C3对高频载波短路,变容二极管结电容和电感L组成并联回路。 电感L对直流短路,+9V直流电压经R3和R4以及电感L给变容二极管加负偏压,以选定静态工作点。并联谐振角频率0由静态工作点结电容CjQ和电感L决定,并设定其等于载波角频率c。,69,调制信号经电容C4耦合和电阻R3、电容C3滤去高

26、频杂波后,加到变容二极管上,变容二极管结电容则随调制电压变化,并联回路的谐振角频率0也随调制电压而变化。 当结电容增大时,谐振角频率减小,阻抗频率特性和相频特性向左移;当结电容减小时,谐振角频率增大,阻抗频率特性和相频特性向右移。如图6-15所示。,70,图6-15 阻抗频率特性和相频特性变化(a)阻抗频率特性 (b)相频特性,71,载波信号角频率c=0,由R1、C1隔直,耦合输入并联回路,由R2、C2隔直,耦合输出。 调制信号电压幅度为0时,并联回路阻抗对载波角频率c呈现为纯电阻,相移为零。,72,调制信号电压幅度向正值变化时,变容二极管结电容减小,并联回路谐振频率增大,特性曲线向右移。 并

27、联回路阻抗对载波角频率c呈现为感性,相移为正相角,相移大小按调制电压幅度变化规律变化,73,调制信号电压幅度向负值变化时,变容二极管结电容增大,并联回路谐振频率减小,特性曲线向左移。 并联回路阻抗对载波角频率c呈现为容性,相移为负相角,相移大小按调制电压幅度变化规律变化。,74,图6-14中,若将R3、C3的数值加大,也就是将时间常数RC加大,则使R3、C3不仅有高频滤波的功能,而且具有对低频调制信号积分的功能。 这样,加到变容二极管相移网络的是调制信号的积分,并联回路输出的则是调频信号。,75,LC并联回路相频特性线性范围很小,只有中间一小段,不超过/6,则最大相偏不能超过/6。 最大相偏就

28、是调相指数,在间接调频时就是调频指数。 这就使得间接调频的频偏不大,调制不够深。 一般可用多级LC并联回路相移叠加的方法增大相移角度,以增大间接调频的频偏。,76,图6-16所示为3级变容二极管相移网络间接调频电路,可产生的最大相偏为/2。 图中470k电阻和0.022F电容组成积分电路,调制信号u(t)经过5F电容耦合到积分电路。 3个0.022F电容上的积分电压分别控制3个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变化,实现3级间接调频,输出调频信号。,77,图6-16 3级变容二极管相移网络间接调频电路,78,2. 扩展间接调频电路最大线性频偏的方法 为了扩展间接调频电路的最大线性频偏,可以采用倍频和混频的方法

29、。 图6-17所示为调频广播电台间接调频电路组成框图。 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产生100kHz初始载波信号,音乐和话音信号经积分电路积分后对初始载波信号进行调相,实现间接调频。,79,图6-17 调频广播间接调频电路框图,80,调相器的线性范围限定调相指数MP0.5,对于间接调频来说,就是调频指数Mf0.5。 根据音乐和话音信号电压幅度Um和公式fmkPUm,选取调相电路的调相比例系数kP(在间接调频电路中就是调频比例系数kf),使频偏fm24.415Hz。,81,音乐和话音信号经带通滤波器选通的频率范围为100Hz15kHz。 根据公式Mffm/F,在低音频F100Hz时,计算得到Mf0.25,

30、符合Mf0.5的要求。 在高音频F15kHz时,由于频偏与调制频率无关,fm24.415Hz不会改变,由公式Mffm/F可知,更符合Mf0.5的要求。,82,100kHz初始载波频率,24.415Hz频偏,经1个3倍频器、3个4倍频器的192次倍频后,载波频率增大为19.2MHz,调频频偏增大为4.68768kHz。 该调频信号再输入混频器,与频率等于25.45 MHz的本振信号频率相减,得到载频为6.25MHz的调频信号,而调频信号的频偏不会因混频而改变,仍为4.68768kHz。,83,再通过2个4倍频器的16次倍频,载波频率增大为超高频频率100MHz,频偏增大为75kHz,送高频功率放

31、大器放大后,由天线发射到空中。 各调频广播电台的电路组成基本相同,只是送入混频器的本振信号频率在24.725.95MHz范围内各不相同,从而产生的超高频载波频率在88108 MHz范围内各不相同。 频偏都是75kHz。,84,6.4 鉴频电路 调频信号的解调称为鉴频,调相信号的解调称为鉴相。 调频信号直接鉴频的电路实现很困难,通常采用两种间接方法来实现调频信号的鉴频。,85,一种方法如图6-18(a)所示,先将调频信号通过频幅转换网络变成调频调幅信号, 然后利用包络检波的方式取出调制信号。,86,另一种方法如图6-18(b)所示,先将调频信号通过频相转换网络变成调频调相信号, 然后利用鉴相的方

32、式取出调制信号。,图6-18 两种间接鉴频方法 (a)调频-调幅转换法 (b)调频-调相转换法,87,6.4.1 鉴频电路性能指标 鉴频电路的性能指标集中表现在鉴频特性上,鉴频特性为鉴频输出电压的大小,与输入调频信号的瞬时频率偏移之间的关系,如图6-19所示。 图中,横坐标f为调频信号瞬时频率偏移,f =0对应载波频率fc,纵坐标u为低频输出电压。,88,图6-19 鉴频特性曲线,89,鉴频特性技术指标为 1鉴频线性 输出电压与输入调频信号频率偏移应成正比。 2鉴频线性范围 实际鉴频电路的鉴频特性都会是S形曲线,f =0两边的最大线性部分称为鉴频线性范围。 3鉴频灵敏度 单位频率偏移输出的低频

33、解调电压大小。,90,6.4.2 斜率鉴频电路 利用频幅转换网络特性曲线的斜线部分,将调频信号转换成调频调幅信号,然后再经过包络检波取出原调制信号,这种鉴频电路称为斜率鉴频电路。 1单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 用单个LC并联回路做的鉴频器,称为单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如图6-20所示。 LC并联回路的谐振角频率为0,在0点幅频特性输出最大。,91,图6-20 单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92,调频信号载波角频率为c,位于LC并联回路幅频特性曲线下降段中点A点(或B点),如图6-21所示。 等幅的调频信号通过电感耦合给LC并联回路,载波角频率c附近的瞬时角频率偏移,使LC并联回路输出电压U(t)的幅度发生变化

34、,通过对c失谐的LC回路,将频率偏移携带的信息复制到了包络上。 LC并联回路输出的调频调幅信号,经二极管VD包络检波,输出原低频调制信号u(t)。,93,图6-21 单失谐回路频幅转换图形,94,2. 双失谐回路鉴频器 单个LC并联回路谐振特性的斜线部分有弯曲,不够直,所以单失谐回路鉴频器的鉴频特性线性不好。 图6-22所示为由两个LC并联回路组成的双失谐回路鉴频器。 两个LC并联回路电感的同名端设置相反,如图6-22 (a)所示。谐振频率分别为1和2,谐振特性如图6-22(b)中两条虚线所示,载波角频率c处于1与2的中点。,95,图6-22 双失谐回路鉴频器和鉴频特性。 (a) 双失谐回路鉴

35、频器 (b)鉴频特性,96,由于电感同名端设置相反,两个回路谐振特性极性相反。包络检波输出电压相减,为 u o t = u o1 t u 02 t 合成的鉴频特性曲线如图6-22(b)中实线所示。 若1与2位置合适,两个LC回路幅频特性的弯曲部分互相补偿,合成的鉴频特性不仅线性好,而且线性范围增大,灵敏度提高。 双失谐回路鉴频器的缺点是调试工作量大。,97,6.4.3 相位鉴频电路 通过频相转换网络把调频信号转换成调频调相信号,再用鉴相电路取出调制信号,这种间接鉴频电路称为相位鉴频电路。 1. 频相转换网络特性 在LC并联回路输入端串联一个小电容C1,如图6-23(a)所示,可以组成频相转换网

36、络,实现调频信号到调频调相信号的转换。,98,99,图6-23 频相转换网络及其相频特性 (a) 频相转换网络 (b) 相频特性,100,网络的电压传输系数在失谐不大,即信号角频率与回路谐振角频率0相差不大时,可求得 0 1 1+ 2 0 0 (6-26) 式中 0 = 1 1 + (6-27) = 0 1 + ,101,可以得到网络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为 A = 0 1 1+ 2 0 0 (6-28) = 2 2 0 0 (6-29) 根据(6-29)式相频特性可以画图6-23(b),由图可见,当输入信号角频率等于回路谐振角频率0时,网络相移为/2。,102,当输入信号角频率偏离0对回路失谐

37、时,网络相移在/2上下变化。在失谐量不大,满足 2 0 0 6 时,根据正切函数的性质,(6-29)式简化为 2 2 0 0 = 2 2 0 (6-30),103,式中为输入信号角频率对回路谐振角频率的偏移。 可见,该网络不仅产生了90固定相移,而且产生了与角频率偏移成正比的相移,所以称为90频相转换网络。,104,2. 相位鉴频电路 图6-24所示为双差分正交移相式鉴频电路,由90频相转换网络和双差分乘积型鉴相器组成,根据(6-27)式调节L的电感量,使回路谐振角频率等于调频信号载波角频率。,105,图6-24 双差分正交移相式鉴频电路,106,调频信号uFM(t)经VT1射极跟随器放大后分

38、为两路,一路由500电阻上输出大信号u1,从VT7的基极单端输入双差分电路; 另一路由50电阻上输出小信号u4,经C1、L、C和R组成的90频相转换网络转换为调频调相信号u5,再由VT2射极跟随器放大为u2,从VT3、VT6的基极双端输入双差分电路。 电源VCC经4个二极管正向压降稳压,给VT4、 VT5的基极加固定偏置电压。,107, 1 = 1 cos + 0 2 = 2 cos + 0 + 2 2 0 = 2 sin + 0 2 0 u1余弦函数与u2正弦函数彼此正交,两个正交信号在双差分电路中相乘,由VT4和VT6集电极输出u3。,108,经低通滤波器滤去高频信号,输出低频信号uo为

39、= 1 2 1 2 sin 2 0 1 2 1 2 2 0 将瞬时角频偏与调制信号的关系代入,得: = 0 1 2 k f U m cost=A U m cost 即鉴频输出得到原调制信号u(t),式中,A为由电路和信号幅度确定的常数。,109,6.4.4限幅电路 调频信号在发送、传输和接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干扰。 这些干扰会使调频信号的振幅发生变化,产生寄生调幅,使鉴频输出信号叠加有干扰信号而产生失真。 由于调频信号原本是等幅信号,可以先用限幅电路,在鉴频之前,把叠加的寄生调幅消除,使其重新成为等幅信号,然后再进行鉴频。,110,1. 二极管限幅器 图6-25(a)所示为双二极管限

40、幅器,二极管VD1和VD2正负极性反向并联。 当输入电压ui正、负半周幅度大于二极管截止电压Vbz时,二极管VD1和VD2导通,将输出电压uo正、负半周幅度箝位于二极管截止电压Vbz,达到限幅目的。 图6-25(b)、(c)所示为限幅输入、输出波形。 调频信号要先放大到足够大,限幅才能起作用。,111,(a),112,图6-25 双二极管限幅器(a)双二极管限幅器电路(b)输入信号(c)限幅输出信号,113,2. 晶体管限幅器 图6-26所示为用晶体管放大器作限幅电路。 当输入信号很大时,超过了晶体管输出特性的放大区域,正半周波峰部分被饱和削波,负半周波谷部分被截止削波,起了限幅作用。 为了提

41、高限幅效果,可适当降低集电极电源电压,也可以降低基极偏置电压,或增大集电极负载电阻。,114,图6-26 晶体管限幅器,115,6.5 数字信号调制与解调6.5.1 数字信号调制 数字通信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调制与解调电路是数字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 数字信号对载波的调制,同样可以控制载波振荡信号的振幅、频率或相位,分别称为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如图6-27所示。,116,图6-27 二进制数字调制的波形和方框图(a)幅移键控 (b)频移键控 (c)相移键控,117,幅移键控(ASK)是用数字信号u(t)控制键控开关,“1”时合上有载波fC输出,

42、“0”时放开无载波fC输出。 频移键控(FSK)是用数字信号u(t)控制键控开关,“1”时接载波发生器,输出载波fC1,“0”时接载波发生器,输出载波fC2。 相移键控(PSK)是用数字信号u(t)控制键控开关,“1”时接载波发生器,输出载波fC,“0”时接移相器,输出移相的载波fC。,118,6.5.2 数字信号解调 数字信号解调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同步解调法,包络解调法,相干解调法,等等。 部分二进制数字信号解调方框图如图6-28所示。 幅移键控(ASK)用包络解调。接收机接收的UASK(t)信号经带通滤波器滤去干扰杂波,取出fC载波信号,由包络检波为高低电平信号。 再由取样判决器,再生输

43、出方方正正的数字信号。,119,图6-28 二进制数字解调方框图(a)ASK包络解调 (b)FSK同步解调 (c)PSK极性比较解调,120,频移键控(FSK)用同步解调。 接收机接收的UFSK(t)信号分为两路,分别由fC1和fC2带通滤波器取出频率为fC1和fC2载波信号,与同频同相的本振信号相乘,分别输出高低电平信号。 再由取样判决器,再生输出方方正正的数字信号。,121,相移键控(PSK)用极性比较解调。 接收机接收的UPSK(t)信号由fC带通滤波器滤去杂波,取出频率为fC和频率为fC相移的载波信号,与频率为fC相位为0的本振信号相乘,同相输出为正,反相输出为负。 再由取样判决器,再

44、生输出方方正正的数字信号。,122,6.6 实训6.6.1 单片集成调频发射机装配与调试 Motorola公司生产的MC2831A和MC2833都是单片集成FM低功率发射机电路, 适用于调频通信、无线控制设备。 图6-29所示为用MC2833构成的调频发射机电路,产生49.7MHz的调频信号由天线发射。,123,图6-29 用MC2833构成的调频发射机电路,124,话音信号由5脚输入,经音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入可变电抗器,通过改变电抗值,实现对载波振荡器振荡频率的调制。 载波振荡器的中心频率由1和16脚外接晶体决定,晶体为基频晶体。调频信号由缓冲器隔离缓冲后由14脚输出,外接负载为LC并联回路

45、。 LC并联回路谐振频率为晶振频率的3倍,实现3倍频,同时也使调频频偏增加3倍。,125,3倍频后的调频信号由电容耦合到13脚,输入到内部晶体管VT1的基极。 VT1与11脚外接LC并联回路构成高频功率放大器。 经VT1放大后的调频信号由电容耦合到8脚,输入到内部晶体管VT2的基极,由VT2第二级放大。 VT2放大后的信号由9脚输出,由LC并联回路滤波和耦合给天线向外发射。当Vcc=8V时,输出功率约为10mW。,126,备齐MC2833集成电路和其他元器件,在印制电路板或多功能板上装配调频发射机电路,对传声器讲话,用示波器和频谱仪观察输入、输出端点的信号波形和频谱。,127,6.6.2单片集

46、成调频接收机装配与调试 图6-30所示为用MC3363构成的窄带调频接收机电路,适用于调频通信、调频广播、无线控制设备接收机。 天线阻抗为50,接收49.67MHz的调频信号,由电容耦合从2脚输入MC3363。晶体JT1与5、6脚内电路组成38.97MHz晶体振荡器,产生本振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第一次混频,产生第一中频10.7MHz,由内电路中频放大,Z1为10.7MHz中频滤波器。,128,图6-30 用MC3363构成的调频接收机电路,129,晶体JT2与25、26脚内电路组成10.245MHz晶体振荡器,产生本振信号与第一中频进行第二次混频,产生455kHz中频信号,由内电路放大,Z2为455kHz中频滤波器。 14脚外接的LC并联网络和片内的10pF电容组成90频相转换网络,相位鉴频器输出低频信号由片内放大器放大,经由16脚外接RC低通滤波输出。 若是单声道信号,送功率放大器MC34119D放大,扬声器播放。若是立体声信号送LA3361解码输出。,130,备齐MC3363集成电路、MC34119D集成电路、晶体、晶体滤波器和其他元器件。 在印制电路板或多功能板上装配、调试调频接收机电路。 用MC2833构成的调频发射机进行联试,用示波器和频谱仪观察集成电路各引脚的信号波形和频谱。 进行通话试验,测试有效通信距离。,131,2022/12/2,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