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17371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行知生活教育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行知生活教育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行知生活教育课件.ppt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一、陶行知个人简介,陶行知,安徽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这一教育被称为“中国新教育的基石”。他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社会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践行自己的教育主张。他一生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探索、实践与发展,“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行知耕耘自铭,陶情咏志励民”是陶行知的人生写照。,二、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与生活共始终。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指生活即教育的范围,社会本身就是学校,整个社会便是一个大学校

2、。首先,生活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学校生活,而是整个社会生活。其次,“社会即学校”使“读书”的教育变成“行动”的教育。最后,“社会即学校”可使教育对象从“小众”的教育变成“大众”的教育。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对教学方法的阐释,它也是生活教育理论事实的方法和途径,三、生活课程的目标,(一)课程目标首先是让人成为人,成为“真人”,成为“活人”,即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1、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即认为课程目标是让人成为“真人”。2、陶行知认为,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要让儿童成为一个“活人”。3、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

3、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二)课程目标应是改善生活,让儿童在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着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他主张,应该“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三)课程目标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终身学习能力。1、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强调:“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他把对儿童的创造力的培养当作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2、他认为,人的学习从人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一直到进棺材才结束,所以生活课程目标需要考虑儿童的终身学习,应培养儿童

4、终身学习的能力。(四) 此外,陶行知还主张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他的每天四问要求学生每天作修身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四、生活课程的内容,1.重视将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作为生活课程的内容,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解放儿童头脑,必须有科学知识作为基础。2.重视艺术课程。他主张,应教儿童美术、音乐等课程以陶冶儿童的情感,并使儿童形成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品德。3.重视儿童的体育。他主张应“以国术(即武术)培养康健的体魄,以园艺来培养农人的身手”,五、生活课程的资源,1.生活课程资源来源于生活。 陶行

5、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因此生活中的一切便是课程资源。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是课程资源的源头。,2.生活课程的资源来源于社会。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都是生活的场所,因而也都是教育的场所,社会到处都是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六、生活课程的实施,概念:课程实施是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课程研究领域,作为课程变革全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它是指把某项课程计划付之于实践的过程。 陶行知认为课程的实施需要做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提倡“教学做合一”,强调“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重视课程过程中的实践,也重视课程过程中教育和生活的联系。因此,陶行知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使课程与具体的生活相结合。,在晓庄

6、学校创办之初,陶行知就规定:校内烧水、做饭、打扫卫生等日常事务,开办学校商店等经营性事物,都是学生的正课,甚至在学校章程中专门规定“不会烧饭不得毕业”等。在当时中国乡村社会匪盗猖獗、治安较差的现状下,他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自卫训练,并组织当地村名组织自卫团等,一方面训练了学生获得主宰乡村环境的技能,另一方面也帮助了乡村农民改善生活。,生活课程的具体运用,七、生活课程的评价,陶行知反对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评价制度,反对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做法,他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不教。”于是陶行知主张,课程评价应关注儿童的创新能

7、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用“做”来检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掌握程度,而不是一味的注重会考成绩。同时,他也提倡要创造性的进行考试,给儿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儿童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些自己渴望学习的学问、干一些自己愿意干的事。由此可知,陶行知的课程评价制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八、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理论的启示,二,三,使幼儿教育内容更为生活化,我们要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运用做中学的教育方法,具体实践一,首先,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是幼儿一生发展的基础。生活经验作为教育内容一方面便于孩子观察生

8、活,搜集资料,同时还可以使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得以丰富、发展和提升。,其次,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又是他们想知道和要解决的问题,都应及时纳入教育内容中来。充满生活的内容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从而让幼儿积极主动地了解生活、感受生活。再次,教育内容要考虑幼儿与真实生活情境的互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受,在生活中发展。,具体实践二,首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幼儿学习的广阔场所。我们应该创造条件,组织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主动、自觉地去看、去听、去触摸、去感知,获得最亲近生活的丰富而感性的经验。其次,利用社区环境。社区有各种各样的场所和文化物质资源,幼儿通过社区平台,参

9、与社会活动,感知社会生活,可以获得更多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资源,从而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再次,整合家庭与幼儿园资源。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我们可以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点滴细节对幼儿进行生活化的教育。,具体实践三,教师要在做中教。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情景,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通过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动,使幼儿获得经验。,1,2,幼儿要在做中学。教师要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亲历探究。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同时使幼儿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3,强调教学做的整合。教师在实践中教,也在实践中学,以活的教促进活的学,师幼边做边学,在幼儿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