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讲座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17875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6.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讲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高血压讲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高血压讲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高血压讲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高血压讲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讲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讲座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血压患者知识讲座,全国普查显示,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估计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近2亿,中国高血压的流行特点,存在 “三高”、“三低” 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较1991年普查数据有所提高,但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而2000年美国以上三率已分别达70%,59%和34%,什么是血压?,血压就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一种压力,什么是血压?,可以用两个数字来描述血压第一个数是“收缩压”,即高压

2、第二个数叫“舒张压”,即低压,130/80mmHg,上午8-10点、下午2-4点时为一天中的高峰时间;而在夜间休息状态下,血压通常比白天低10%。,血压不是一成不变的,血压波动的类型,正常血压即使是在一天的高峰时间也应140/90mmHg。 因强运动、精神紧张、突然兴奋而有一过性的血压升高,是正常的反应。,认识高血压的常见误区,并非只有老年人才得高血压病,在我国有一亿六千万高血压患者平均每四个家庭就有一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很常见的疾病,卫生部倡导35岁以上成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我有高血压病吗?,收缩压 140mmHg,两者有一即可诊断,摘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舒张压

3、90mmHg,我有高血压病吗?,因为血压有正常的变化,医生不能仅仅通过一次的血压增高来诊断。应在不同时期重复测量血压。 2次以上或做动态血压监测。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降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亦应诊断为高血压。,诊室血压,诊室血压是指患者在医疗单位由医护人员测量的血压。目前主要用水银血压计。诊室血压测量方法见血压测量标准方法。高血压诊断以诊室血压为准。,自测血压,家庭自我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自测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检出隐蔽性高血压, 对增强患者诊治的主动参与性、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等具有优点。现已作为测量血压的方式之一。对于精神焦虑

4、或根据血压读数常自行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新诊断的高血压,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7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3遍;去掉第一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值,根据后6天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坐位血压。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的,建议增加自测血压的频率。正常上限参考值为135/85 mmHg。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自测血压,培训他们测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ESH、BHS和AAMI)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动态血压,动态血压是指患者配戴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的24小时血压。使用符合

5、国际标准(BHS,ESH和AAMI)的监测仪。正常值国内参考标准:24小时平均值130/80 mmHg,白昼平均值135/85 mmHg,夜间平均值125/75 mmHg。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上可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或低血压,评估血压升高严重程度。主要用于临床研究,不能取代诊室血压测量。,NCCD,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高,易于校正。使用时需要配合听诊器来监听声音测量血压,操作麻烦,如果技术不到位、操作不当,很容易使测得的血压产生误差。,电子血压计,外观轻巧,携带方便,操作简便,显示清晰,心率、血压测量一次完成。不易校正,周围环境的噪声、

6、袖带的上下滑动及摩擦等,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按测量部位来划分,可分为手腕式与手臂式,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血压水平分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靶器官损害,*社区可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 年修订版,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并存的其它疾病,*社区可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 年修订版,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危险分层的依据,根据血压水平分级以及合并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其它疾病,将高血压患者的危险程度分为4层,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 年修订版,高血压危险分层的意义,按危险分层,预估患者10 年内发

7、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概率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确定治疗方案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更好的配合治疗,*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卒中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 年修订版,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确定危险分层,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 年修订版,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各危险分层相应的处理原则,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 年修订版,高血压的危害,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一过性脑供血不足(TIA)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肥厚等肾损害:蛋白尿、尿毒症眼睛: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失明,何时开始药物治疗?,当健康的饮食和锻炼 不能有效控制血压时,降压目标,

8、一般人群 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 130/80mmHg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50/90mmHg,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小剂量开始多数终身治疗、避免频繁换药合理联合、兼顾合并症24小时平稳降压,尽量用长效药个体化治疗,降压治疗的一些注意事项,正确理解药物不良反应,所有的药物都可能有不良反应发生;不是说明书上没有就是没有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不要自行停药或减药,应该向医生咨询,否则会造成血压大波动,引起严重不良后果。,无症状也必须得到重视与治疗,血压的高低同自觉症状不一致,高血压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高血压可在无症状的情况下连年进展,定期检查血压十分重

9、要。,血压的下降并不是治愈的标准,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根治高血压病,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降至正常并不能说明病已治愈。一旦停止服药,或遇到过度疲劳、紧张和情绪激动等情况,血压还会重新升高。,降压不是越快越好,高血压是逐步形成的,人体的调节机制已经逐渐适应。如果降压过快过低,可能造成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产生头晕心悸等不适。 降压要逐渐进行,什么是理想的降压药物?,长效降压药物:可24小时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好。药物的副作用少,能改善生活质量。不影响血脂及血糖的代谢,不增加各种危险因素能够逆转或减少心、脑、肾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药物。,常用降压药 -钙拮抗剂CCB,常用降压药受体阻

10、滞剂BB,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年基层版,常用降压药 -ACEI 和ARB,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年基层版,常用降压药利尿剂,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年基层版,单药治疗vs联合治疗一项调查显示,联合治疗方案在中国占到60%,2006年协和数据库门诊数据,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并不能万事大吉,长期服药的高血压患者: 定期到医院随诊, 经常测量血压, 定期做一些必要的检查,以便了解各个靶器官的情况。,定期检查,血压化验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血钾。服用降脂药物的患者定期复查肝功能、肌酶。,非药物治疗的意义,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使

11、用量最大程度地发挥抗高血压效果 降低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益处,非药物治疗的适用范围,所有的高血压病人。尤其是有早发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如脂肪代谢紊乱或糖尿病时就更要重视。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措施。,即使坚持服用降压药,也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通常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生活方式的改善能够更有效的控制伴随的危险因素。,非药物治疗内容,合理膳食控制体重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戒烟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NCCD,治疗高血压病的误区及正确做法,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定期测量血压;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达标后,长期服药;降压过快过低 -缓慢平稳降压;以药价贵贱定药品取舍 -根

12、据病情综合考虑;别人吃什麽药,我也吃什麽药-了解药物特性,因人而异;,高血压与糖尿病,高血压与糖尿病合并发生,参考资料: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36%,55%,超过36% 高血压病人合并糖尿病,40-55%糖尿病人合并高血压,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7-489,中国高血压与糖尿病的患病现状(2002年),高血压与糖尿病的高患病率,高血压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提高近 2 倍糖尿病也可使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风险增加 2 倍。二者并存的心血管危害的净效应是普通人群的 4-8 倍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存时,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高达50当糖尿病和高血压同时存在时,

13、患者死亡率增加 7.2 倍,1 Deedwania PC. Arch Intern Med. 2000; 160(11):1585-942 George L et al.J Clin Hypertens.2008;10:707-1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危害,高血压伴糖尿病血压控制目标,130/80mmHg,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7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美国糖尿病肾病诊治指南,2008年美国高血压学会声明,2009年美国糖尿病诊治指南,如尿蛋白排泄量达到1g/24小时,血压控制则应低于125/75mmHg,来自UKPDS的数据,中风44%,心肌梗

14、死21%,微血管病变29%,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压的益处,来自UKPDS的数据,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压的益处,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各种临床并发症的危险降压治疗的获益是降糖治疗的2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摘自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有效、平稳长效药、降压达标;改善糖代谢,至少不影响糖代谢;减少蛋白尿;有利于心脑肾的保护。,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钙拮抗剂(CCB)“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降压作用明确保

15、护靶器官作用确切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减少尿蛋白、降低心血管事件尤其对伴左室肥厚,心衰,房颤预防,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微蛋白尿有益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伴有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者,降压治疗应首选ARB,ARB类降压药物的优势,美国JNC 7高血压指南:ARB 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初始治疗选择美国糖尿病学会:所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治疗方案应包括 ACEI或 ARB 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学会: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病人,ARB应该是在单药疗效不足时的最佳常规联合治疗的选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首选ARB类药物,科素亚长效平稳控制昼夜血压,24小时,日间,夜间,-0,-5,-10,-15

16、,-20,-16.9,-11.6,-17.8,-11.2,-18.0,-9.8,治疗后降压效果(mmHg),收缩压,舒张压,施海明.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7; 15(suppl): 41-4.,0612182430364248546066研究时间(月),*与阿替洛尔相比,CV死亡和MI无显著差异Adapted from Lindholm LH et al Lancet 2002;359:10041010.,科素亚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进一步减少25%,24,20,16,12,8,4,0,出现首要事件的患者比例(%),氯沙坦(科素亚),阿替洛尔,风险降低 24.5%p=0.031,Adapted from Brenner BM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12):861869.,% with event,0,12,24,36,48,0,10,20,30,科素亚是唯一被证实对能降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终末期肾病风险的ARB,风险降低 28%p=0.002,研究时间(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