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1810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一、环境规划的目标1.概念: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做的规定。2.基本要求 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环境规划目标必须有时间限定和空间约束,可以计量并能反映客观实际,而不是规划人员和决策者的主观要求和愿望。 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 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主要指技术经济条件的可达性以及目标本身的时空可分解性,并且要便于管理、监督、检查和实行,要与现行管理体制、政策、制度相配合,特别要与责任制挂钩。 保证目标的先进性,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2、按管理层次分宏观目标:是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环境目标总体上的规定。详细目标:按照环境要素、功能区划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规定的环境目标所作的具体规定。按规划内容分环境质量目标:主要包括大气质量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噪声控制目标以及生态环境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主要由工业或行业污染控制目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构成。,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按规划目的分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包括大气污染控制目标、水体污染控制目标、固体废物控制目标和噪声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在区域环境规划中要有保护森林资源、草原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生态资源的规划目标;同时还要有防止

3、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以及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的规划目标。环境管理目标:包括组织、协调、监督等项管理目标,同时还包括实施环境规划,执行各项环境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项管理目标。,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按规划时间分:可分为短期(年度)、中期(510年)和长期(10年以上)目标。按空间范围分:国家、省区、县市各级环境目标。,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4.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对于无能力防治和对污染特别敏感的区域,目标应高一些,而对环境容量大、承载能力强的区域,可以适当放低目标,推动经济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

4、思想为依据环境规划目标应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一方面,确定目标应高于人们生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尤其对于符合要求的饮用水、清洁空气、适当的生存空间和娱乐休闲等生活条件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确定的目标也要高于生产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保证符合标准的生产用水、空气、生产用地、生产材料和能源等,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规划目标应满足现有技术经济条件:应考虑现有的管理、防治技术和人才结构问题,要分析现有经济水平能够提供多少资金用于环境保护。环境规划目标要求能做时空分解、定量化5.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常用的方式定量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定性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半定量确定

5、环境规划目标,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6.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环境保护投资分析技术力量分析 环境管理技术污染防治技术技术人才与技术推广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削减能力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现有的削减能力,通过调查和评价,统计出区域内污染削减的平均水平,估算出其已有削减能力。二是潜在的削减能力,在现有削减能力的基础上,推演其削减能力,并分析挖掘潜力的可能性,从而概算出今后一定时期该区域可能增加的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将规划区的污染负荷削减能力与实现目标所要求的削减能力进行比较,据此得出最终的可行性分析结果。其他分析,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一)概念 环境规划

6、指标体系是指进行环境规划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时所必需的数据指标总体。(二)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整体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选择性原则,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三)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环境质量指标:主要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和生活环境的质量状况,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相关性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表1 广东省环境保护目标,表1 广东省环境保护目标,表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目标指标,表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目标指标,表- 佛山市禅城区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表- 佛山市禅城区环境规划

7、的指标体系,第二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一、环境评价:略。二、环境预测 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一)环境预测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发展目标) 环境质量评价 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各水平年的发展目标 村镇、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第二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二)预测的主要内容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社会发展预测重点是人口预测,经济发展预测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预测和工业部门产值预测。 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环境污染预测:污染物宏观总量预

8、测的要点是确定合理的排污系数(如单位产品和万元工业产值排污量)和弹性系数(如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工业产值的弹性系数),环境质量预测的要点是确定排放源与汇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 生态环境预测(三)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技术:专家调查法、历史回顾法、列表定性直观预测法定量或半定量预测技术: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第三节 环境功能区划,一、环境功能区划的涵义与目的 (一)涵义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二)目的:合理布局,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二、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和内容(一)依据保证功能与区划相匹配 依据自然

9、条件划分功能区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依据行政辖区划分 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第三节 环境功能区划,(二)内容根据各环境要素的组成、自净能力等条件,合理确定使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功能区为单元,提出生活和生产布局以及相应的环境目标与环境标准的建议。根据其在生活和生产布局中的分工职能以及所承担的相应环境负荷,设计出污染物流和环境信息流。建立环境信息库,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反馈作出合理的控制决策。,第三节 环境功能区划,(三)环境功能区划的类型按范围分 城市环境规划的功能区 区域(省区

10、)环境规划的功能区按内容分综合环境区划:重点环境保护区、一般环境保护区、污染控制区、重点污染治理区、新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部门功能区划:大气功能区划、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噪声功能区划,流溪河水环境功能区划实例分析,水环境功能区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突出饮用水源地保护原则水质水量并重原则不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原则 便于管理和实用可行原则水域兼有多种功能时按高功能保护的原则与调整产业布局、陆上污染源管理紧密结合的原则,图3-1 流溪河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程序图,流溪河水环境功能区划实例分析,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水源涵养区及自然保护区 饮用水源保护区 渔业用水区 工业用水区 农业用水区 景观娱乐用水区 混

11、合区过渡区,第四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一、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一)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1.环境规划方案设计:指在考虑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环境问题和环境目标、污染状况和污染削减量、投资能力和效益的情况下,提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措施和对策。2.原则 善用信息,紧指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根本途径遵循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法规,第四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3.设计过程分析调查评价结果:包括环境质量、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现有环境承载力、污染削减量、现有资金和技术。从而明确环境现状、治理能力和污染综合防治水平。 分析预测结果:摆明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环境现有承载

12、能力,削减量和可能的投资、技术支持,从而综合考虑实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明确现实环境与环境目标的差距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从整体上提出环境保护方向、重点、主要任务和步骤,第四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污染综合整治措施:计算污染物削减量,再分配到源,明确削减任务,然后分析规划区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明确整治措施的重点与方向,最后有针对的制定措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实行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方针,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为根本来保护资源。生产布局调整措施:对已建的城市和经济区根据环境的现状和发展目标,对低效

13、益、重污染和分布在居民区、风景区、水源区的污染加工厂限期关停并转。新建开发区根据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及经济因素,合理划分功能区。兴建工业综合体,形成工业生产链,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对其他功能区的污染和破坏。同时采取措施实行清洁生产,从原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调整到清洁生产工艺的采用来调整。,第四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二)规划方案的优化分析评价现存和潜在的环境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研究为实现预定环境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对所有拟定的环境规划方案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环境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和生态效益分析分析比较和论证各种规划方案,建立优化模型,选出最佳总体方案预测评价区域环境规划方案

14、的实施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概算实施区域环境规划所需的投资总额,确定投资方向、重点、构成与期限以及评估投资效果等。,第四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三)环境规划方案的类型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能源结构分析、大气污染特征、功能区划、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大气污染防治主要工程项目、污染削减计划和大气污染防治主要措施。 水污染控制规划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水环境容量及纳污量、主要污染物排序以及控制措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案:主要对规划区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综合利用提出方案。噪声污染控制规划方案,第四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按规划性质分生态规划方案:在综

15、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称之为生态规划方案。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方案:首先从经济与环境两个方面全面地规划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其次,从经济与环境全面考虑出发,合理布局污染工业,充分利用各地区的环境资源的容量,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人工治理量。对必须进行治理的污染物要应用人工净化与自然净化的能力,区域集中处理工程和分散治理等多种途径与措施进行优化组合,以经济有效的解决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自然资源保护规划方案:对自然资源进行调查、分类、区划和评价等工作,从而查明资源、生态破坏的情况及其原因,并着重研究保护资源和促使生态环境逐步从恶性循环过

16、渡到良性循环的途径和措施。,第四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二、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概念: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根据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制定一定时期的环境目标,并从各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中,通过分析、评价、比较,选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环境规划方案的过程。影响机制 决策风险的影响 决策时效的影响 社会成本核算的影响 决策机会的影响,第四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环境规划方案运行模式:在充分考虑决策风险、决策智商、决策机会、决策时效、决策方法、社会成本核算和决策倾向等7要素的影响之后,参考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附助决策结果,得到第一轮决策结果。如果在规划方案决策系统运行模

17、式的某一环节发生故障,则意味必须从头开始决策,多次反馈,直到获得最佳规划方案。,第五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一、环境规划的实施(一)实施的基本条件环境规划纳入总体规划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资金编制年度环境保护计划实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二)实施的基本措施采取协调和审议的措施组织管理方面的措施科学研究方面的措施,第五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二、环境规划的管理(一)环境规划实施的动态追踪过程动态追踪管理动态追踪干扰因素作用管理环境追踪技术的可操作管理动态追踪的定量化管理(二)环境规划实施的动态控制管理环境规划空间控制 环境规划的时间控制时空耦合的全过程控制,第五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三)环境规划的组织管理建立与完

18、善环境规划管理的组织机构形成完善的环境规划管理手段(环境规划的行政管理、环境规划的协调管理)(四)环境规划的制度管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8项制度围绕一个中心,并用一根主线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个中心就是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一根主线就是环境规划。因此,环境规划是8项制度的先导和依据,而8项制度是环境规划的实施措施和手段。,第五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一个分层次、有重点的结构体系。其中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由国情、政体决定的体现决策层管理作用的根本制度,处于管理结构的最高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这个体系的主体。其他制度构成了整个管理体系的基础。这些制度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各有侧重以及系统和包含关系,形成一种网络结构。,谢 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